APP下载

乌江水库工程坝址地质评价探讨

2017-10-16毛维铮

陕西水利 2017年5期
关键词:拱坝坝址乌江

毛维铮

(福建省福州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福建 福州 350001)

乌江水库工程坝址地质评价探讨

毛维铮

(福建省福州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福建 福州 350001)

结合乌江水库工程坝址地质特点及条件,对拱坝地形地质、坝址与上部结构、下游坝趾地质评价、重力坝坝基地质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得出:该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适宜修建水库。

水库建设;地质条件;地质评价

0 引言

福清乌江水库工程位于福清市西北部的镜洋镇,属于福清市镜洋工业区,乌江水库位于十八重溪上游,控制集雨面积10.8 km2,十八重溪流经间闽侯县南通镇汇入大樟溪,属闽江流域,坝址以上主河道长度6.05 km,平均坡降45‰,流域植被较好,源短坡陡,属于高山河流。乌江水库坝型为浆砌双曲拱坝,最大坝高为47.7 m,坝顶高程为420.70 m,总库容为216.77万m3,其中兴利库容176.51万m3,防洪库容30.77 m3,死库容9.49万m3。

1 地质概况

本区属侵蚀、剥蚀的中低山丘陵地貌。河流两岸坡陡谷深,山高滩多,支流繁多。区内水系、河谷大体呈北北东和北北西向发育,植被较好,溪水清澈。

坝址处河谷两岸呈较对称“V”型。坝基开挖后左坝肩建基面岩体坡度高程375 m以上48°~52°、高程400 m以上约56°。右肩建基面岩体坡度 40°~45°。

区内出露地层为中生代火山喷溢和沉积的火山碎屑岩、第四系地层。石帽山群呈单个盆地产出,不整合于南园组之上。盆地中大量超浅或火山岩体侵入,特别在盆地边缘断断续续有次石英正长斑岩墙呈环状分布。区内花岗斑岩、石英正长斑岩脉成群出露。本区内主要地层分述如下:

(1)白垩系石帽山群上组上段(K1sh2b)熔结凝灰岩、紫红色流纹岩、凝灰质砂岩等,上组下段(K1sh2a)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等,下组上段(K1sh2b)地层,其岩性表现为紫、紫灰、深灰色英安岩、安山岩、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等,下组下段(K1sh2a)岩性表现为紫、紫红、深灰色凝灰质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2)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J3nb)地层,其岩性表现为浅灰、紫灰色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夹流纹岩、凝灰岩、砂岩,第三段(J3nc)则表现为英安岩、英安质凝灰熔岩夹粉砂岩、底部安山岩,常见硅化。

(3)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分布于山包及坡地的坡残积亚粘土、分布于河床的冲洪积漂石、砂卵石层及崩积滚石、砾石等。

本区属新华夏系活动构造——棋盘格式构造体系,其断裂主要为北东 65°~70°的压扭性断裂及北西 325°~330°的张扭性断裂。拟选坝址附近发育一条北北东向的压扭性断裂,倾角70°~80°,沿断裂有挤压硅化破碎岩石,劈理发育。西侧发育一条南北向断层。区内未发现活动性断层。区域构造属于相对稳定区。

参照 (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烈度属Ⅶ度区,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 g,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抗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福清各地一、二月份的气温最低,从3月份开始气温逐月升高,四、五月份上升幅度最大,至7月份(少数年份为8月份)气温上升至最高峰,8月以后气温又逐月下降,以12月份降温最剧烈。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

受断裂构造控制,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裂隙水两种。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断层、节理裂隙中。地下水通常受大气降水及河、沟水的补给,向河流、冲沟排泄,其水位、水量均随季节变化[1]。

2) 浸提pH。准确称取5 g火龙果果皮用打浆机打碎,在最适的乙醇浓度下,按1∶100的比例加入乙醇,在室温下自然pH(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0.5、11、11.5和12)浸提60 min,方法同上。

本区属侵蚀、剥蚀的中低山丘陵地貌。河流两岸坡陡谷深,山高滩多,支流繁多。区内水系、河谷大体呈北北东和北北西向发育,植被较好,溪水清澈。

坝址处河谷两岸呈较对称“V”型。坝基开挖后左坝肩建基面岩体坡度高程375 m以上48°~52°、高程400 m以上约56°。右肩建基面岩体坡度 40°~45°。

经过分析结合野外地质测绘及本次的勘探工作验证,本区地层主要为:①第四系冲积(Q4al+pl)的①粗砂及①-1卵石,主要分布在库区沟底;②第四系坡积层(Qdl),为土黄色含碎、块石粉质粘土。主要分布在坝区两侧斜坡地带;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地层从上到下分述如下:

①粗砂:浅黄、土黄色,饱和,松散状态。粒径大于0.50 m的颗粒质量约占总质量75%,为石英-长石质,呈棱角-次棱角状。含泥量约占5%。层厚0.3~0.5 m。

①-1卵石:浅灰色,饱和,松散, 粒径大于2 cm的颗粒质量约占总质量80%,粒径4~18 cm,呈次园状,充填物以砾砂为主,少量粘性土。局部粒径大于20 cm。层厚约1.0 m。

②含碎石粉质粘土:褐黄、土黄等色,稍湿,可-硬塑状态。碎石含量约占30%,局部夹块石。该层分布在斜坡处,厚度变化较大,层厚 0.4~2.70 m。

③弱风化凝灰岩:灰黄色、紫红色,凝灰岩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面有铁锰质渲染,岩芯呈短柱~柱状,局部为碎块状,矿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多呈闭合~微张,裂隙面倾角以中、高倾角为主,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Ⅲ~Ⅳ级,岩芯采取率约90%,RQD(%)≈70,属较硬岩。本层未揭穿。

④微风化凝灰岩:灰黄色、紫红色,凝灰岩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面有铁锰质渲染,岩芯呈短柱~柱状,局部为碎块状,矿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岩体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Ⅱ级,岩芯采取率约90%,属较硬岩。本层未揭穿。

左坝基左岸坝基岩体大部分为较完整岩体,呈弱风化中下限,属Ⅱ类岩体。

河床坝基大部分岩体为较完整的岩体,属Ⅱ类岩体。另有一部分岩体为完整性差~较完整的岩体,属Ⅲ类岩体,基岩完整性较差。应挖除到微风化岩。

总体上坝基岩体及其结构面符合要求,建议用(见表1)设计参数[3]。

表1 坝基岩体及其结构面的建议设计参数

本河流属山区性河流,坝址以上流域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均较好,因缺乏当地实测泥沙资料,故参照《福建省水资源图集》,当地多年平均悬移质侵蚀模数为150 t/km2。水库流域输沙量为悬移质输沙量和推移质输沙量总和,推移质泥沙按悬移质泥沙的25%计算,水库淤积年限采用30年,计算出泥沙总量为4.05万m3。

综上所述,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具体见图1。

图1 坝址工程地质剖面图

2 拱坝坝址地质探讨

2.1 坝址与上部结构的结合

乌江水库大坝为C15细骨料混凝土砌块石双曲拱坝,单心等厚圆拱圈,上下游坝面采用20 cm厚度的C20混凝土浇筑。

坝顶高程420.70 m,最大坝高为47.7 m,坝顶弧长110.00 m,中心角93.09。坝顶厚度10.90 m,厚度比0.2285。大坝中央为溢流坝段,长度47 m,溢流总净宽40 m,分为8孔。溢流堰上设墩架有钢筋混凝土的工作桥。

乌江水库上游淹没区内既无重要的厂矿,又无较大面积的农田、住房等,淹没损失不大;

乌江水库流域面积小,相应洪峰流量不大,乌江水库调节能力均达到完全年调节,不挂闸或挂闸方案影响不大;

从坝址地形地质条件看,均可布置较宽溢洪道的条件,且正常水位与校核水位相差在2 m左右;

采用坝顶自由溢流方式,可减少设置闸门、启闭机、启闭房等的附属设备,这样结构及设备较简单,便于工程运行管理。

从效益与投资方面比较,在同样坝高和相同堰顶高程的情况下,挂闸方案可年均多利用水量22.82万m3,增加2 m的水头,但对于水厂而言水库兴利库容已经能满足日供水2万t的规模,挂闸增加的可利用水量能提高水厂供水的保证率,但须增加工程投资约82.8万元和每年的运行费用和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从而得知,经济效益不佳。

因此,乌江水库拱坝的泄水建筑物考虑采用不挂闸的方案。

2.2 下游坝趾地质评价

考虑到本工程集雨面积相对较小,而水库具有年调节能力,所以溢流堰过洪机会相对较少,但要注意过小流量时,水流直冲下游坝趾,因而要加强观测,必要时要在下游坝趾处采取加固措施。

考虑到水流直冲下游坝趾,要加强观测,必要时要在下游坝趾采取加固措施。因本工程施工难度较大。交通等不便利。经综合地质等条件,将溢流堰进行调整如下:采取阶梯式进行处理,以减轻对下游两岸坡的冲刷[4]。如图2所示。

图2 拱坝下游展视图

2.3 有关重力坝坝基地质探讨

拱坝对建基面的要求较高。一般拱坝宜修建在河谷较狭窄、地质条件较好的坝址上[2]。本工程中,水库区为河谷盆地型,两侧山体雄厚,没有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哑口。库区出露的基岩主要有熔结凝灰岩、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凝灰质砂砾岩等,岩石较坚硬、致密,岩体不透水,没有可溶性岩层存在。水库蓄水后不会产生永久性渗漏。

同时,大坝坝基岩性单一,岩石致密坚硬,节理裂隙发育,未发现有大的断裂构造,坝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坝基按照设计处理后,基本满足建造拱坝地质条件要求。这样的地质条件对于坝型的选择,如采用重力坝也是适合的。因此对于本工程而言,从地质角度分析,可以选择的坝型可以有增加重力坝的比选方案,当然,最后选择要从技术经济进行分析以便最终决定选择合适的坝型。从开挖的地质情况分析,本坝址也适合重力坝。因此,较好的地质条件对于大坝的坝型有着较好的选择。

3 结论

(1)水库区域树木茂密,植被良好。库区库岸基岩埋浅,岩体广泛裸露,蓄水后库岸不会发生失稳现象。未发现库区大断层渗水通道,不存在蓄水后库区水域向外渗漏问题。

(2)本工程中拱坝大坝坝基岩性单一,岩石致密坚硬,节理裂隙发育,未发现有大的断裂构造,坝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坝基按照设计处理后,基本满足建造拱坝地质条件要求。

(3)大坝的拱座稳定,无特定的断层裂隙面。

(4)乌江水库拱坝的泄水建筑物考虑采用不挂闸的方案。

(5)下游河床及两岸岸坡消能防冲,考虑到地质要求,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满足实际的地形条件。

(6)结合地质条件,大坝原设计,考虑到水流直冲下游坝趾,因本工程施工难度较大。交通等不便利。经综合地质等条件,将溢流堰进行调整如下:采取阶梯式进行处理,以减轻对下游两岸坡的冲刷。

(7)从开挖的地质情况分析,本坝址也适合重力坝。因此,较好的地质条件对于大坝的坝型有着较好的选择。

[1]福建省福清市乌江供水工程水库大坝初设报告,福州市水利水电开发公司,2010年.

[2]吴继敏,工程地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4]青山水库Ⅰ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J].张鸿,王东,侯立颖.

TV221.2

B

1673-9000(2017)05-0096-02

2017-05-18

毛维铮(1973-),男,福建闽侯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设计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拱坝坝址乌江
又见乌江
Phytochemicals targeting NF-κB signaling:Potential anti-cancer interventions
浅析步亭水库坝址、坝线的方案比选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浅议高拱坝坝踵实测与计算应力差异原因
酒泉市洪水河水库坝址方案比选
砌石双曲拱坝拱冠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
乌江,乌江
仙洞沟水库坝址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