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六感』 女儿
2017-10-16李斌
文/李斌
我家的『六感』 女儿
文/李斌
女儿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那一年,我读到刚刚在中国流行的一本书——《全新思维》,作者将社会需要的能力归纳为由右脑掌控的六感:设计感、故事感、共情感、交响感、娱乐感、意义感,并断言:富有这些能力的人将主导今天和未来的世界。
作为企业管理者和教育思考者,我从理性上深知作者所说的无比正确,但让我惶恐的是:过去的几年时光,我可是在竭力纠正自己孩子那些“不务正业”的习惯和“旁逸斜出”的爱好啊!
我不得不重新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
静下心来我发现,其实女儿果果就是一个“六感女生”。
设计感
比如设计,过去被看成居家乱源的纸屑、陶土废瓶、工具颜料,今天我开始看见这些物品经过女儿的小手,所产出的小首饰、小装饰、小礼品、小设计……有的很美,有的很稚嫩,但无一例外都在塑造一个孩子的内在成长。
我发现女儿只要进入她从不收拾的材料堆里,她就毫无时间概念,专注地沉迷其中可以长达几个小时。这些年每逢节假日前,她都会找我们要一点点钱,买来一些材料,制作一批小玩意,当作节日礼品送给朋友、老师、父母等,然后非常满足地等待大家的赞赏。
女儿在这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参与积极性。当我幡然醒悟,开始有意识训练她“设计感”的时候,就经常给她出难题,挑战“自我设计”的极限。比如将四个小朋友赶出家门,给每人三十元钱,在城市里吃、玩、行,自由安排一整天。
记得有一天傍晚,在几家父母都几乎精神崩溃时,孩子们才终于出现在约定的集合地点:他们利用了城市里的书店、花店、公交、公园等免费设施,设计了一场乐不思蜀的一日游,吃了饱饱的三餐,买了好玩的礼品,并且“共患难”加深了彼此的感情,还有结余资金。
如果是过去的我,或者在今天的很多家长看来,这种自由散漫、不懂收拾的性格,是要不断被敲打和修剪的。但假如我们并不知道这种现象背后的优势,就并不真正懂得如何“修枝剪叶”,甚至“倒脏水把孩子也泼掉”。
故事感
女儿爱阅读,源于我们喜欢听她讲故事。
有一个不经意形成的仪式是,每天晚上9点女儿上厕所蹲马桶,会有一本书跟着“溜”进厕所,半个小时后妻子会陪着一起洗漱,我在外面就开始听见叽叽呱呱的对话,女儿开始将书里的内容或者学校发生的故事讲给妈妈听。
我很嫉妒女儿她妈,于是发起了一个儿童读书会,四个同龄小孩,加四个家长每周六聚在一起两个小时,听孩子们讲书里面读来的故事。我是主持人,于是“利用”职权要求孩子们:必须把故事讲得大家都听得懂,讲述时间不超过五分钟,等等,然后跟孩子们进行思想交流。
孩子们刚开始有点消极,觉得是父母安排的活动。后来上瘾了,每到周末都盼着聚在一起讲故事,顺便沟通情感,解决一段时间想不明白的问题。孩子们的故事越讲越精彩,甚至经常把家长们镇住:这是我熟悉的我家孩子吗?怎么内心的思考如此丰富多彩又深刻难解?渐渐地,儿童读书会有点演变成家长学习会的趋势。
共情感
8岁的时候,女儿有一天跟我说,过去我经常吵她,她很难受,所以自己决定待小姨家的弟弟好一些,免得他跟自己一样难受。
后来果果的外婆聊天告诉我,有一次女儿搂着外婆的脖子说,爸爸的妈妈很早就不在了,他一定很不开心,外婆你能不能做他的妈妈?
这份能力今天在学校,已经开始显出它的优势:女儿是班上少有的跟各个“团体”都保持友好关系的人。跟最调皮的孩子玩,她说:老师经常批评他们,他们肯定很受打击,很需要朋友。跟成绩最好的孩子玩,她说:她每一科成绩都那么好,而且很自律,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跟她交往,所以她很孤独。
交响感
果果买了两只鹦鹉,一公一母,养在笼子里。
快满12岁了,即将从儿童走向少年,有一次开家庭会,搞出版的我答应给她出版一本书,不过文字都需要她自己写;搞艺术的妈妈答应给她办一场画展,不过作品都需要她自己画。
两个月后,有一天妻子突然很神秘地告诉我:你知道我们女儿最近在忙什么吗?在和鹦鹉对话。
我才知道女儿每天侍弄小鸟之后,还会蹲在旁边观察半天,嘴里叽里咕噜地说些什么。然后,每天写几百字的《鹦鹉观察记》,里面写进了自己对鹦鹉家庭生活的理解,融入了自己在学校的感受、同学们的故事、自己的家庭故事甚至今天的天气;同时两周画一张以鹦鹉为题材的水粉画或者油画。
得知我们发现了她的秘密,女儿很得意地提前端出她的整体构思:几个月后出版书籍和举办画展的活动可以合在一起,做成一次画展、作品签售会、同学联谊会并在一起的生日派对。
养鸟、画画、写作……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经她自己一整合,变成了一场内容充实而有意义的系列活动,如同将毫不相干的音符串成了一曲美丽的交响曲,女儿真了不起。
娱乐感
和女儿生日相隔三天的邻居家女孩怡怡,是果果的铁杆好友。放学后二人时常凑在一起做作业。面对五年级作业的“压力山大”,怡怡的口头禅是“悲摧”,果果的口头禅是“喜剧”。
有一次我偷听到她们的对话:“好喜剧哦,李老师今天又布置了作文,我又要写书还要写作文,只好把书上的情节抄一段在作文里。”
怡怡的“悲摧”在果果这里一经综合,近来也有缓解之势。她在自家的冰箱上贴了一句娱乐感很强的话:作业不可怕,只要想办法,时间是海绵,挤挤就会来。
已经半成人心智的果果说:这首打油诗太喜剧了。滚在床上笑翻了天。
意义感
读书会的时候,我们的章程规定,只要小朋友迟到一次,就罚捐书一本。几个月下来,小朋友们捐的书近十本了,果果一本都没有。
不久前,读书会章程修订,捐的书积累多了,就全部奉献给乡村学校。这一下果果着急了:迟到了居然等于做好事,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迟到一两次呢?
我笑而不语,等待她在面对复杂问题的煎熬中,自己新的觉醒。
李斌,《新校长》主编,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