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意永存—浅析藏书票的艺术价值
2017-10-16文/章祺
文 /章 祺
方寸之间意永存—浅析藏书票的艺术价值
文 /章 祺
意境隽永的藏书票,散发着书卷墨香,呈现着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变革、时代的变迁为其心爱的书籍注入了新的魂灵,给藏书、爱书之人加添了兴味。有着“纸上宝石”之称的藏书票犹如书间舞者婆娑起舞,轻盈地曼妙身姿点缀于书间,用其独特形式诉说着各国历史发展的变革、时代的变迁,叙述着书籍发展史、艺术史等,丰富了知识和美的享受,陶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在小小的藏书票中,使人们感受到岁月痕迹和艺术价值。
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
藏书票的起源和约翰斯·古腾堡发明印刷术有关。在印刷术没有普及前,书籍的制作过程艰巨且漫长,由僧侣在修道院或寺庙中手抄而成,只有少数王室贵族、名门望族和教会收藏拥有,来之不易故显得弥足珍贵,更是权利、文化和财富的象征。约1440年,德国的约翰斯·古腾堡结合了欧洲已有的技术,发明了活版印刷和铅字印刷。1455年,约翰斯·古腾堡第一次使用活字印刷工艺成功印制出了《圣经》。
据史料记载,藏书票发源于德国。大约在1450年,在德国一个叫伯克斯恒的地方,留存的一本书籍上发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可考证的藏书票(图1,刺猬藏书票,作者:lgler,1450年),这本书是德国人Johannes Knabensbarg拥有,由lgler署名并创作的一张黑白木刻藏书票作品,上方的绸缎写着一行德文,大意是“慎防刺猬随时一吻”,这张藏书票婉转又诙谐地点明了藏书票拥有者宣示对此书的所有权,画面中有一只小刺猬,它脚踩着落叶,嘴里衔着一枝野花。刺猬的出现是隐晦的告诫他人“这是我的书,请不要随意触碰,否则小心刺猬扎手”,以艺术的方式含蓄的体现了藏书票最早的功能—标明属于藏书个人的所有权。
随着印刷术的兴盛,书籍成批印刷出版,购书、藏书的人逐渐增多,藏书票悄然兴起。藏书票源于西方藏书文化,作为一种艺术载体,是依附于书籍的衍生品。随着活版印刷的出现,图书的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手绘藏书票的成本大大增加,全部手绘藏书票已然不现实,这驱使着版画类藏书票得到很大的发展,因为一个底版可以印出几十张甚至上百张的藏书票。藏书票的意义也脱离了权势,走向了读书人的书斋,更凸显出其自身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也变得日益丰富起来。
藏书票是微版画作品,上面必须标注着藏书者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国际公认的做法是在藏书票上注明“EX—LIBRIS”,中文解释是“予以藏之”,意为“专属于私人藏书”。扉页上的藏书票,最初出现是示意书籍属于者身份,即表示所有权,有着标记及署名的功能属性和美化作用。它也是爱书之人装饰书籍使用的一种“袖珍版画”,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欣赏性与装饰性完美融合,不仅是藏书票作者与藏书票主交流中智慧与创意的碰撞,还让收藏家们拥有了共同交流的平台。
藏书票的题材
早期藏书票的题材内容种类繁多,有花鸟鱼虫、山水树木、民间传说、名言等。主要分成三类型:纹章藏书票、图画藏书票、寓言藏书票。
图2 查尔斯·霍尔姆 纹章藏书票
十九世纪前,使用最为广泛藏书票类型是纹章藏书票。票面上的图案大都是上层贵族或宗教人士请艺术家定制的专属藏书票,以动物、花草、字母等加以点缀。纹章藏书票在构图上着重于画面四周盾牌的装饰,款型简洁大气。大英博物馆珍藏的《查尔斯·霍尔姆的藏书票》(图2,彩色木板雕刻,12.6cm×6.4cm,由 约什齐诺·乌若什巴拉或莫库可 雕刻)就是典型的纹章藏书票,它具有双关含义,holme在西方英语中用来表达“河中小岛”的意思。苍鹭是雅典娜代表形象,是希腊智慧之神的象征。
图3 鲍惠尔藏书票
图4 克里斯托夫·舍约尔二世 寓言藏书票
十七世纪末,藏书票逐步增添了人物画、场景画等题材,图画藏书票悄然出现。此题材的出现,因内容、色彩更加绚丽多彩,数量不断增加。到十九世纪后半期,迎来了图画藏书票发展的“黄金时期”,艺术家们丰富内容,创作设计了风景、动物等主题。《鲍惠尔藏书票》为典型的图画藏书票(图3,作者:Putnam Weale,10.5cm ×9.5cm),票面上正中是一对农民夫妇,他们在种地闲暇之时低头相对促膝共读一份报纸,这是典型中国农耕文化风格的图画,票面下方写着“This book belongs to Bill Powell”,标明了书籍所有者鲍惠尔,他使用的这枚藏书票出自1920年Putnam Weale在伦敦出版的一本关于中国的小说《Wang the Ninth》。整幅藏书票精致无比,设计风格简约,充溢着中国风与浓重的乡土生活气息,表现了藏书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寓言藏书票从西方国家开始兴起,由于古罗马神话对欧洲文化影响深远,此类藏书票大多以希腊神话或古罗马著名的英雄人物为题材,主要内容有斯巴达克、太阳神、尼普顿、狄安娜等。这幅被大英博物馆所珍藏的(图4,木刻版画,35.4cm×25.2cm,1952年)克里斯托夫·舍约尔二世的藏书票,是一幅早期精美的藏书票,为纽伦堡律师及外交官克里斯托夫·舍约尔二世所作。从这张藏书票中可看到引用了圣经及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句。
藏书票艺术价值分析
藏书票装饰着书籍,诠释着藏书者的思想、意识、灵感、爱好等,为广大藏书者与艺术家交流碰撞创意提供了媒介。它在艺术上所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不仅对书籍有装饰作用,阐现手法也多种多样,可直抒性情、写意、象征等。技巧上可运用各类技法。形状也不局限于是方、圆或三角。色调上可以自由发挥。藏书票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其自身独特的功能上。实用功能是最为显著的属性,藏书票贴在书籍扉页作为阐明书籍持有者的象征,书本中蕴含着爱书之人的情感,贴上属于自己寄托情怀的凭证藏书票。
中国人使用的第一枚藏书票是“关祖章藏书票”。(图5,作者:George Wentworth ; David Eugene Smith,1913年,7cm×11cm)使用者关祖章是广西人,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爱好收藏,致使他能较早接触到藏书票。票面透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气息,场景是一位头戴围巾的读书人,他站在微弱的烛光之中在书房里翻阅书籍,脚边随意堆放了一些古籍书本,左侧有一把剑和一些杂物,身旁是整架的线装书和卷轴。地上堆放着两个书箱,分别写着“书林”和“书易”。票面构图讲究,独具东方特色。此藏书票发现于出版时间为1913年《Solid Geometry》的扉页上,此书做工精巧,使用精装、漆布装,书脊文字使用压印及烫金工艺,用西方引进的木刻技法,构图是中国古典传统风格。
图5 关祖章藏书票
藏书票具有社交交友功能,由于藏书票与书籍有密切联系,且与艺术息息相关。藏书票各有票主,通过书票交流,能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书籍爱好者、画家、作家、收藏家以及艺术家、文学爱好者等各领域的人相会在一起,交流不同的思想,成为挚朋好友。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一幅阿尔布雷特·丢勒给威利巴尔德·波克海姆的藏书票。(作者:阿尔布雷特·丢勒,1524年,雕刻版画,16.4cm×10.2cm)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画家、版画家及设计家,他与纽约堡首席人文主义家威利巴尔德·波克海姆是挚友。此肖像画当做藏书票,广泛应用于大量藏书票中。这张独特的藏书票贴在西塞罗的《论神之本性》中,此书于1516年由尤他(P.Junta)在佛罗伦萨出版。
藏书票具有欣赏功能,并不拘泥于各种制作和技法的表现,不仅可用人生格言、座右铭等,还可用抽象、含蓄的形象,因此能引起人们的研究,增添无穷的乐趣。Chinese Glass藏书票(图6,2008年,2014年国际藏书票邀请展作品,12cm×10cm,凹版)创作于2008年,为彼得·福特的作品,他毕业于英国赫里福特和布莱顿艺术学院,国际版画展览著名策展人,是英国皇家版画协会会员,国际造纸艺术家协会成员,西英格兰皇家学院副院长。作品左侧为中国传统青花瓷葫芦型花瓶,上方有中文“天”字,下方写着“Vase in the shape of a gourd”,右侧是该藏书票的说明。
图6 Chinese Glass中国瓷器
如今新媒体时代对纸媒有一定的冲击,但新媒体的发展终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书籍。不同的纸质、设计、装帧工艺呈现出来的纸质书,承载着不同的意义。书籍内容的评价属于读者,贴上专属的藏书票就真真切切承载着藏书人对书的情感,记载着它的历史缘由、内容分析、逸闻趣事。古往今来,书籍记录了人类在历史中跋涉的痕迹,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从藏书票的演变中,更加感到书籍的珍贵。藏书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深深融入了人们对书籍的感情。方寸之间的藏书票令人感悟了东西方文化珠璧交辉,为文人雅士对书籍的交流提供了不同的载体,同时也是沟通友谊的新形势,其独有的艺术价值更是凸显了藏书票隽永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如今,藏书票因其独特艺术魅力颇受大众欢迎及认可,已成为新的收藏及投资艺术品门类,进入了收藏界、图书馆和博物馆,艺术家们不断创新,开拓出更加广阔的一片天。
(本文作者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王可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