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村长救活一座潘家庄园
——记山西阳城县南安阳村村长潘军锋保护古村落的事迹

2017-10-16陈生庚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7年8期
关键词:家训村长庄园

本刊记者 陈生庚

一个村长救活一座潘家庄园
——记山西阳城县南安阳村村长潘军锋保护古村落的事迹

本刊记者 陈生庚

对于山西省阳城县南安阳村村长潘军锋来说,恐怕连他自己也未曾想到,在他的一生中竟会与古村落结下不解之缘,成了南安阳村的古建筑潘家庄园名副其实的“庄园主”。从此,这个濒临被毁的古建筑群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活力。

山西省阳城县南安阳村村长潘军锋

“潘家庄园不保住,我这个村长就是失职!”

潘军锋结缘潘家庄园源于他当上村长。

2012年年底,南安阳村村委会进行改选,潘军锋当选上了村长。当村长的使命是要带领村民们致富,而南安阳村没有经济来源,要想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谈何容易。他想到“要想富先筑路”,于是个人出资60多万元为村里修了一条路。然而,路是修好了,但致富的道路照样不通。

自打当上村长后潘军锋时不时就要围着村子兜圈,在兜圈中思量着村子里如何致富。忽然有一天,他从离南安阳村20多公里外的皇城相府这个旅游景点联想到本村的潘家庄园。皇城相府原先也是一座被人遗忘的古建筑,后经保护性开发,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本村的潘家庄园也是一座古建院落 ,而且规模不少,富有历史文化底蕴,何不也将它开发利用起来呢?这样既能保护潘家庄园,又能带动旅游开发,帮助村民致富,岂不是一举二得的好事吗?

潘家庄园占地总面积约20000平米,共有院落53个,房屋160O余间,已毁掉8、9个,尚余40多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潘家十三院,其占地总面积6000余平米,共有房屋390余间。建筑特色是我国北方清代稀见的九间头四合院。据县志记载北安阳潘家是阳城清嘉庆年间首富,山西第七富商,与晋商平阳亢氏、太谷渠氏齐名。现十三院保留完好,极具有古建筑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但令潘军锋心急如焚的是,住在十三院里共有40多户人家,其中有10多户人家正准备拆掉老房子,重新盖新楼。

“这不仅是咱南安阳村的祖传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啊!不保护起来,我这个村长就是严重失职!今天拆掉一间,明天拆掉一间,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份遗产用不了两年就要消失殆尽,我们这代人也就成了不孝子孙。”潘村长越想越觉得事不宜迟,迫在眉睫。

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县里召开了一个保护古建筑大会。这消息让潘军锋兴奋不已。他不仅自告奋勇地去参加了会议,而且要向县里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设想,以求得支持。

有人说:“阳城这么大,古建筑又很多,你这个潘家庄园很少有人知道,筑怕很难引起县里重视。”潘军锋可不听这些泄气话。会议今天结束,明天一大早他就去找县文物局局长卫伟玲,谁知卫局长去乡村搞“美丽乡村”建设去了。

第二天潘军锋又去找,卫局长还是不在,一打听才知道他还在乡下没回来。过了几天,潘军锋得知局长已回城,又去找,可局长不在办公室,他就在门口等着,到了中午终于等到了。卫局长听说潘军锋已是“三顾茅庐”,很是感动,连中午饭都没吃,和他聊了一个多小时,答应要亲自来考察。

卫局长来村里重点看了潘家十三院,虽认可很有保护价值,但总觉得维修工程太大,尤其要搬迁十几户人家,这可不是三两个月就能完事的,更何况需要大笔资金。他不无担心地问老潘:“这么大工程,你今年能把住家搬出去,并完成前期修缮吗?”“能!只要你支持,我就能搞成。”

其实,潘军锋当时说这句时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也根本没有考虑过后面的工作有多难多苦,只是想得到局长支持先表个决心罢了。

潘军锋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动员十三院里的住户搬迁。院里总共住了40多户人家,你一个拐角,他一间阁楼,相互都牵连着,有一户不同意搬,那就意味着所有人家都不能搬。他先摸摸底,只有少部分人家愿意搬,大部分表示不愿意搬,尽管搬迁的条件很优厚,他们就是不同意。“你也别帮我修,我也不让你修。”一句话就把潘军锋顶回去了。

光动员搬迁的事前后花了好几个月,快到2013年8月了,还有3户人家没搬,但年底政府就要来验收,这可怎么办? 潘军锋就对这三户人家下苦功夫做工作。有的不在阳城住,他就开着车子追着他的屁股做工作,你在晋城他就追到晋城,你在太原他就追到太原,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就三次,终于把这几户人家感动了,觉得自己再不答应就是不近情理了。

而最让潘军锋伤心委屈的是,他本想让村里集体来先保护住潘家庄园,再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全村走上一条致富路,即便不能马上见效,但子孙后代肯定能受益。但是令潘 军锋没想到的是,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时,竟然没有一票赞成,都说“没有钱,修不起”。尽管潘军锋反复陈述保护开发利用的意义、好处,并承诺自己可以先垫一部分资,而群众就是不理解、不支持。“你潘军锋要搞就自己投资搞,村里不能出一分钱,咱们不会为你去背债。” 潘军锋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一看是这种结局,我的眼泪直往下掉啊。”

潘家庄园老院全景

潘家庄园老院东南角小院口

潘军锋深感进退两难,有如被逼上了梁山。最后他决定背水一战:“个人修就个人修。天无绝人之路,我先垫资,资金不够想办法筹!”潘军锋那些年是干工程的,赚了一点钱,但他心里清楚,就凭自己这点资本积累,要保护开发潘家庄园不过是杯水车薪。

潘军锋招来了三个古建施工队,按照修旧如旧的标准,于2013年8月开始动工修缮,到年底首期工程居然完工了。县里有关方面领导来看了之后都很满意。

潘家庄园的保护开发工作在继续进行着,到了2014年5、6月间,潘军锋不知不觉好几百万元垫进去了,那几年做工程的积攒基本上快见底了。“怎么办?是停下来,还是继续干下去?”很多好心人都劝潘军锋:“停!”认为这样他会掉入泥潭永远爬不起来的。但潘军锋想得更深的是,一旦停下来那就意味着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不但投进去的钱等于打了水漂,而且群众对他更要失去信心,“我说他搞不成嘛 ,就是搞不成”;再则,老百姓看你停下来了,他再搬进去,那第二次再让他搬迁就更不会搬了。潘军锋一咬牙说:“修,决不停工!活人不能被尿憋死,钱不够想办法凑。”

仅仅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至2015年上半年十三院按照能接待游客的标准全部整修完毕了。这让全村的老百姓刮目相看,他们没有想到潘军锋有这么大的能量,说要修好真的就修好了。整 个修缮下来潘军锋一共花了3000多万元,除了县政府拨了一部分款之外,他自己欠下近1000万元的债。

十三院修缮成功了,潘军锋觉得自己说话的底气更足了。他想仅把十三院保护起来还不行,还必须把全村其它40多个院子都保护起来。于是他给老百姓开了一次会,理直气壮地说:这40多个院子不管是谁家住的,也不管你有什么理由要拆、要修、要改,统统不行。“为什么不行?”有的老百姓反问道。“不行就是不行,因为这是文物,文物有文物保护法。你想建新房到外面去建,村里给你解决地皮,老院子就是不能动。”老百姓一看拗不过他,嘴上说不同意,实际上谁也没有再动老院子。就这样,潘军锋的目的达到了,全村尚存的40多个院子至今无人敢动。

《旋风少年》剧组小演员在东花园观景台拍摄

潘军锋在中花园探花楼远眺

保护开发并举 为民铺设致富路

潘军锋保护潘家庄园,从一开始就想到了搞旅游开发,因为他觉得只有把旅游开发搞起来,才能带动村民们慢慢富起来,也只有全村富起来了,保护潘家大院才有雄厚的资金支撑。

潘军锋坚持走规划先行之路,专门设计了一个旅游开发规划图,将村子里的地方划定为红线带和绿线带,红线带以内即为旅游保护区,任何人不得越过红线带拆老房建新房。规划确定后,潘军锋从发展旅游考虑,又建了一个停车场,他想到发展旅游起码要做到游客来了路能走、车能停。

潘军锋是幸运的。就在他2015年刚把潘家十三院修缮完,全国进行第三次传统村落评审,潘家大院被评上了传统村落。这无疑给了潘军锋莫大的信心和力量,他不但领回了全国古村落的牌匾,而且获得了300万元古村落保护资金。

面对这么一大笔资金,潘军锋想怎么把它用在刀刃上?怎么能给老百姓办点好事?他想到了要整治北大街的雨水和污水,将电缆、暖气管道、供水管道、污水管道全部下地沟,彻底改变北大街污水横流、电线乱拉、管道泄漏等等脏乱差现象,创建一个好的旅游环境。雨水、污水属于环保局管,他就去环保局审批;暖气管道属城建局管,他就去找城建局批;电缆属于电力局管,他就去找电力局批。这些部门都很给力,一一给予批准。电力局认为,文物保护特别要防止电线漏电引起火灾,旅游景点的电线一定不能有明线,都得走地下,所以特地拨给70万元经费支持潘军锋。

潘军锋两委会讨论农家乐建设情况

潘军锋开始整治北大街时许多老百姓还不认可,说什么街上下雨天流点污水有什么关系,世世代代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如今一看整治好了,天一下雨街道干干净,再看以往满大街象蜘蛛网似的电线不见了,各种管道都下地沟了,整个街道整洁干净了,都说潘军锋这村长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好事的村长。

潘家庄园的游客一多起来,解决食宿问题就得跟上来。为此,潘军锋准备改造一条街,发动群众建农家客栈和农家乐。为此,他还专门组织老百姓走出去对农家乐进行了考察,看看人家是怎么经营的,回来先照着人家的经营模式做。而且,潘军锋还从县里争取来60万元钱,用于补贴给农家乐,一家一万元。

这样的好事也许在别的地方老百姓会争着抢着干,可在南安阳村就是没人愿意干。潘军锋挨家挨户做工作,其间还让一户外来人家先带头开起来做示范,大家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能赚钱,开始才有6户人家愿意开,后来总共发展到30户人家愿意开。就连阳城县县长听说这一情况都感 到不可思议:“你们这个村怎么了?这样的好事别的地方老百姓都争着要、抢着要哩,唯独你这个村上门求他还不要。”潘军锋深有感慨地说:“转变人的观念是件很难的事,但是一旦老百姓的观念转变了,那做起事来就会一通百通,一呼百应。”

潘军锋与技术人员检查修缮窗户

潘家大院二门门景

潘家庄园老院西北小院口

把潘家大院打造成传统文化的基地

潘军锋是搞工程的企业家,搞旅游开发他还真是个门外汉,纯属一窃不通。所以,潘军锋当初提出发展旅游业时,村上的人几乎都在笑话他: “你潘军锋不过是一个搬砖递瓦搞工程的,如今竟然想搞旅游开发,你懂吗?”“谁能到你这地方来啊?一个穷乡辟壤的村子 ,你这不是在说梦话吧!”面对这些闲言碎语,潘军锋只是一笑了之,他认为最有力的回答是事实。

去年八月十五前夕,潘军锋就开始考虑在潘家庄园策划一场中秋活动,以招揽外地游客来旅游。他的目标是八月十五这天能吸引一万人来旅游,这就算成功了。他去县城想找人帮助策划,这人说:“你别想一万人了,能来五千人就算不错了。”潘军锋就是不信这个话:“5000人?这可不是我的目标。”他干脆就不找他们了,一切策划全部自己动手。

潘军锋最大的长处是善于琢磨,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是他又是个追求与众不同的人,做事讲创新,决不走别人的老路,他认为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永远搞不出新名堂。对于八月十五这场活动,潘军锋想的是,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把人招来走一走看一看,要能让他们看到文化、学到知识。于是他来到北京找文化界、书画界、演艺界的名人、老师、朋友,请他们出谋划 策定活动主题。有人提议八月十五猜灯谜。潘军锋一听就否:“猜灯谜这活动太多太泛,全国各地到处都搞,没特点。”

他想起了习主席提出过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于是他果断决定将活动主题定位在“传家风、承家训、弘美德”上。“这个定位既符合习主席的指示,又符合潘家庄园深厚的文化底蕴,主题新颖,别具一格。”他把自己的想法给专家、学者们一亮出来,无不赞赏他这个主题定位好。

潘军锋进而强调说:“有文化的人一看这个主题就知道这个定位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这个主题实际上是要让后辈学习传承祖先的家风、家训,让你看看以前的家风、家训多么深刻、严格。现在所以贪官那么多,党风、民风、社风,世风日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年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丢掉了,把家风、家训、家规丢到脑后了。”

This research was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No’s.51590894,U1537212,51425102,51231001,51471019,and 51271011.

“潘家庄园八月十五搞传家风、承家训、弘美德旅游活动”这消息一经传出,获得了四面八方的关注和响应。这一天总共有17000多人,个个都抱以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北京来了好多书画家,他们现场挥毫泼墨,为弘扬传统文化尽心出力。国家教育部专门派了一位司长前来参加活动,国家旅游网现场直播了这场活动。可以说这是一炮走红,来了这么多人连县乡两级政府都很惊讶,没想到这个活动会这么火爆。而村民们对潘军锋的信服度更不用说了,“潘军锋这人就是有这么一股子劲,他想干的事总能干成。”从此对老潘再也不说三道四了。

“当时那场景真叫人山人海,大街上只见人头涌动,整个十三院就算你从这个门进来了,也很难从那个门出得去,根本就走不动。我们在十三院外面搭了两个台,专门培训了《潘家大院的家风、家训》讲解员在台上宣讲。游客们对潘家志存高远、爱国爱民、富而不奢、商而不奸、强不欺弱、主不欺奴、勤俭持家、积德行善、福及子孙、忠孝信义、知书达礼、扬商重教、商儒兼融的家风、家训无不赞赏有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潘军锋侃侃而谈。

潘家的家训、家风实质是潘家的治家理念,这些理念蕴藏着厚重的中华文化,是潘氏家族得以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概括起来基本是: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克勤克俭,不骄不躁的家风;积德行善,回报乡里的操守。广大游客从宅第的匾额上、潘家流传的故事中,慢慢的琢磨着、细细的品味着,深刻领悟出潘家的家风操守,既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淀,也是在创业路上学习和总结出来的经验积累,是立身做人之本。

有了去年八月十五的甜头,今年正月十五他们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发动全村430多户人家一家糊一个灯笼,挂在家门口,总共挂了530多盏灯笼,一下子把全村的节日喜庆气氛搞起来了。又要求每个生产队出自编自演的节目,全村8个生产队,大生产队出4个节目,小生产队出2个节目。老百姓的热情特别高涨,自编自演,自掏腰包买衣服道具,不花村里一分钱。踩高跷、跑旱船、大合唱、说快书等等,从正月初六一直闹到正月十六,每天在十三院里演出,周边的人天天都来看热闹。村里老百姓说的,“这样的文化活动起码30多年没有搞过了。”而潘军锋的用意是在为旅游开发造势和“练兵”。

潘家庄园东花园东楼内景

潘家庄园老院西北角

潘家庄园账房院窗户

潘家庄园老院柱杵

潘家庄园的文化底蕴很深,但是如何把它挖掘整理出来,这是潘军锋苦苦思考的事。这事做起来比较难,一方面找不到文字记载,一方面村里知道一点潘家历史的老人所剩无几。但是,潘军锋认定困难虽大,但必须挖掘。他在村委会上提议写村史,组织起了专门的班子,对潘家庄园的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细仔的挖掘,每一处历史遗迹、每一块地下石碑、每一块门楼牌匾、每一处别具匠心的建筑,都去一一进行考察 ,写下解释。村上年龄大的老人家,他们访了一遍又一遍。史料涉及到哪,他们就跑到哪。在清代潘家的颜料生意做到了河南开封朱仙镇,以至朱仙镇的一条街都是潘家的店面房,潘军锋带着人马跑到了朱仙镇,挖掘出了潘 家的颜料生意所以能从山西做到河南、做进北京故宫的泽商文化之精髓。

为了挖掘潘家文化,潘军锋还广揽人才,中国先秦史学会阳城商汤文化研究基地常务理事王小圣同志、晋城市文物博物馆研究员张广志同志、晋城市教育界资深学者潘满库老师等等,潘军锋都把他们请来专门研究潘家庄园的文化底蕴。他们已撰写出了《潘家十三院牌匾释义》等专著。

潘军锋想的是,旅客来了要能留得住,留人就 得靠潘家文化。为让游客感 受得到潘 家文化,他要开演艺厅,把阳城的古书、戏剧搬上舞台,游客来了可以看上一两个小时节目。

潘军锋进而又把目光投向了建立家训博物馆上。他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训是个重要部分,李家有李家的家训,王家有王家的家训,周家有周家的家训,这些家训都闪烁着华夏文明的光辉,是传统文化的精典,建立一个“中华家训博物馆”意义非凡。他专门派人到各 地去搜集家训资料,争取用较短的时间把博物馆建起来,并要让它成为潘家庄园的又一旅游亮点。

潘军锋的脑海里跳跃着一个接一个的构想,他还准备做姓氏纪念币,一个姓氏做一套,有贵的,有便宜的。他觉得这样的旅游纪念品不落俗套,富有潘家庄园的特色,一定会大受游客喜爱。他还想把家训制成光盘,每个姓氏一张,内容要有这家姓氏的家训讲解、家规故事、历史人物、英雄传奇等等。

形式丰富多彩,目的只有一个:将潘家庄园打造成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地—这就是潘军锋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

潘家庄园老院正门接帘

猜你喜欢

家训村长庄园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慢屋·青麦庄园
土豚庄园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动物庄园
家训伴我成长
丢羊
村长又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