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昨日少年踏歌归

2017-10-16水生烟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7年8期
关键词:书签杏花溪水

休息日拾掇旧书,掸去一本本书脊上的轻尘。穿窗而来的日光将蒲团照暖,犹有草香。绿叶吊兰抽出一茎长枝,开出朵朵漫不经心的花。

一枚泛黄的书签不知从哪本书中掉落,如蝶翼般翩跹在被窗棂割断的阳光下。我下意识地伸手,它却只碰到我的手指,仍旧轻飘飘地扑落在地。一时怔住,竟忘记捡拾。不需细看,早知书签背面有旧年熟悉的字迹。只是不经意,竟似昨日少年归去来。

室内乐声婉转流淌,少司命的《梅坞寻茶》恰恰流转至一句:风轻轻吹过的烂漫,一地枝丫一晌清欢……春光漫洒,谁都曾有过清欢华年,为赋新词而强露愁容,直至遇雨、遇风、遇他,从此将花枝下的少年铭记于心,方知清欢几许,轻愁如是。

歌声轻轻缓缓地入耳,歌词中描绘的明媚恰如目睹。字词的好总是超越画面,如国画留白,容你在脑海中自行勾勒,笔墨行处的深与浅,或杏花在肩,或山茶稠浓,尽由他。因此,我对一首歌的好恶,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歌词。比如此刻,我忍不住将书册尽数摞在地板上,腾出手去点开屏幕,选择单曲循环。这首《梅坞寻茶》既不张扬又无晦涩,是恰恰好的婉约明媚、清愁感伤。

少司命仍在轻声唱:“长长的歌呀唱几遍,清歌漫语的少年……”

任你呼唤千百遍,昔日再无重见。不管你是否愿意,年少情怀终究不过流水落花,在你心上飞快地打了个转,继而如旧年水墨一般,在暗转流年中渐褪了色泽。

少时的冗长假期,午睡,鸣蝉,阳光晒暖的白色绣球花,甜腻的双色冰淇淋,共同构成浓墨重彩的画面。若有一角留白,定然是梦中少年欲说还休时羞涩的侧颜。电视里整天重播的《还珠格格》已至末尾,永琪弃了富贵王权,偕小燕子归至大理,身居民间。那里碧天高远,茶园青翠,采茶姑娘言笑晏晏,一张张清水濯面的素颜,歌声清澈脆亮。那是未经俗世侵染的亭亭净直、不蔓不枝。

即便历经苦难,千般辗转,这样美好的画面亦如梦如幻。少年总是难抑好奇,忍不住搜索史实,却牵出一段似是而非的图影,徒增惆怅与懊恼。

如今回想不禁莞尔,恰似旧日少年静立河洲之上,衣袂飞扬,虽也不过梦一场。

遥记那时三月初,经年不敢忘怀。听过一夜春雨,春风乍起,河畔新柳初绿,溪水乱了涟漪。翩翩少年结伴行,琅琅踏歌—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少年情怀总是诗,漫语轻歌间笑着抬眼,看蓝天上白云缱绻,迎风卷起千堆雪。好想就这样走啊走啊,直到鲜花开满时任香气染上衣衫。旗亭问酒,萧寺寻茶,并肩行布衣半生,风轻云淡却是千金不肯换。

少司命在唱:“长长的路呀走几遍,能否携手到天边?”

相似的话曾自问过多少遍,却仍旧唱成一首笑忘歌。唯溪水清澈潺湲,昼夜不息,浅映花颜。谁在旧年,谁在心间?

此身易老,唯有少年心。他日若相见,且将新火试新茶,雨夜晴时闲暇间,待我生香熏袖、活火分茶,邀你再话当年。看沸水中茶叶浮沉,静静舒展,将芳香弥散。此间流年漫漫,却也不过一语道尽。

罢了,火熄茶凉时,你我仍旧各走天一边,且自珍重。

昨日少年踏歌归

文/水生烟

猜你喜欢

书签杏花溪水
透明书签
八一作品
杏花树下
十一月书签
之间
十一月书签
贰月书签
溪水
我们去登高
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