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东北客家清代建筑彩画中魏晋样式云纹研究

2017-10-16

艺术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彩画楚文化样式

胡 军

粤东北客家清代建筑彩画中魏晋样式云纹研究

胡 军

文物、图像和集体记忆之间往往具备密切的关系,个人常将知识与经验图像化,以便于回忆,社会也常以文物或图像来强化集体记忆。客家文化系统中就有许多此类案例,如近年田野调查中发现的粤东北客家区域清代建筑彩画中魏晋样式云纹(以下简称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魏晋时期是传统云纹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但有关魏晋云纹图像却一直少有发现,目前已有的少量发现也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一带。因此,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的发现,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魏晋云纹特征的认知,也可为拓宽客家文化研究,考察魏晋时期粤东北地区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间相互关系提供一个新视点。

粤东北客家区域清代建筑遗存中,许多都还保存着原有的建筑彩画,云纹图像在这些建筑彩画中更随处可见。传统云纹阶段性特征强,从商周云雷纹、先秦卷云纹、楚汉云气纹、魏晋流云纹到隋唐朵云纹、明清叠云纹,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样式。明清是叠云纹的流行时期,但在粤东北客家区域清代建筑彩画中除了随处可见的层叠茂密、繁复的叠云纹图像之外,还有一种“另类”的云纹图像。

图1

图2

图3

图4

这类“另类”云纹图像造型以线为主,薄薄罩染些颜色,单朵成型;云纹整体呈S形,以复线反复勾卷,两端有蝌蚪状复式“云尾”;画法随意,无统一模式;在一块装饰面上,若干朵独立的云气分散于装饰面,以整体来营造画面氛围(图1)。目前发现绘有这类云纹的画面共有二十余处,绘制位置通常处于门周围,或院门、或厅堂门;画面尺寸、形状无统一标准,往往根据所绘位置情况而定。比如:梅县水车茶山村清末建筑大夫第将其绘制在院门上方檐下两侧雀替状建筑墙面上(图2),画面呈不规则形状,近似一个边长45cm等边三角形;而同为清末的建筑大埔紫薇世第却又把它绘制在后厅堂门中段隔板上,画面呈20×50cm长方形。虽然云纹所绘位置及画面尺寸不尽相同,但纹样的形态创构及绘制方式基本一致,皆是在装饰面上,以瘤状纹样为主体夹布着象征气流的线条,成织锦状平均分布于整个平面。

目前学界关于云纹研究的成果丰赡,对每个时代(阶段)的云纹特征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均有涉猎。对照已有的相关研究,察考甘肃酒泉丁家闸5号壁画墓,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的6号、12号墓、嘉峪关新城12、13号魏晋墓等一些河西走廊出土壁画中的魏晋云纹图像,不难看出:魏晋云纹上承极具动感的汉代云气纹样式,下启隋唐以后渐趋静态发展的朵云纹系统,在特征上既有对汉代云气纹审美的延续,又体现出传统云气纹形态在魏晋时期的转折变化;客家区域所发现的云纹绘制方式、审美特征与已发现的魏晋云纹很相似,显然也属于一种魏晋样式云纹;前述魏晋云纹的两个特征也是客家区域这类魏晋样式云纹的主要特征。

在审美上,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明显保留有汉代云气纹的形式美感。汉代云气纹形态创构受到两汉崇仙文化氛围影响,力求模仿云气自然形态,刻意体现云气的“气”属性。林已奈夫认为汉代云气纹造型来源与模仿龙的形态有关,无疑正是看到了汉代云气纹线性、流畅性的一面。动与变是气的本质。对此,《急就篇》《亢仓子》《关尹子》等典籍均曾述及。汉代云气纹形态创构以流畅的线条,随意、多变的形象,给人以快速流动感、极强上升感,使云气纹“形态充满了生命的动感,线条奔放而流畅”。在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烧沟61号墓壁画、山东临沂银雀山4号汉墓中的漆奁以及马王堆l号汉墓中的漆卮(图3)等出土的汉代艺术创作中,云气纹构形无不是给人以这样一种无息的“动”的感受。汉代云气纹这种无始无终的强烈律动感,在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上有着形象体现。在大埔紫薇世第后厅堂门中段隔板上,从左至右共绘了四块带有魏晋样式云纹的装饰面,每块装饰面上分别画有8至10朵云气团;复杂而流畅的线条塑造出云气的轻盈与飘逸,纹样间以瘤状点与线相接,形象体现了气的缓急、聚散,茵茵升腾与变化莫测;各个云气团没有统一模式,随形就势,以体现气的须臾多变。整个画面呈现的流动感与两汉云气纹审美特征是一致的。

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构形上也体现了传统云纹魏晋时期的转折变化。古人视云与气为一体,以为“气”是内在本质、“云”是外在形态。汉代云气纹构形为逼真体现气的连续无息、须臾多变等特征,线条不仅随意、多变而且连绵不绝。降及魏晋,传统云纹在程式与构形特点上开辟了新格局:一是“气”感觉在减弱,“云”指征意义开始凸显;二是连绵不绝的、线性丝状渐渐演变为单朵成型的点状、片状,而且造型开始从注重云气本质向注重外部形态进行转换。这一演变轨迹在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上同样有所体现。

察考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可知,类似汉代云气纹的连续形式被打破,瘤状形态间相连的表示“气”的线条消失,变成以瘤结处为中心,两端只保持短短的一截复式线条,好似“云尾”的一个个独立云气团。从连绵不绝的类汉代云气纹到单朵成型的魏晋云纹,由线、面到点的变化非常清晰。魏晋以后,传统云纹样式在单朵成型基础上逐渐演变为清晰的、静止的朵状形态,装饰感越来越强。宋元之间,云纹构形元素又走向复性,呈现较强的组合感、规律性,这种发展趋势至明清演变至极致,最终在清代推出了铺张、繁复的叠云纹。

当然,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与河西地区出土壁画中的魏晋云纹,二者都是传统云纹魏晋样式,在有共性的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南北地域性风格差异。河西走廊魏晋壁画墓中魏晋云纹在艺术风格上承接河南、山西、陕西地区发现的汉代云气纹样,呈现出简洁、质朴、雄壮等审美特征,给人以很强的力量感与速度感。而粤东北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在艺术风格上却与湖南、湖北地区发现的汉代云气纹一致,体现出楚文化的细腻、琐碎、阴柔、浪漫的审美风格,云纹中呈现的动势也较为舒缓(图4)。

任何一种样式云纹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其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对象,也会成为我们理解历史、文化的材料,它与文字一样会呈现历史。

清人黄遵宪和今人罗香林、王东等学者均认为,粤东北客家族群早期很大一部分先民就是源于魏晋时期的中原。魏晋时期,中原战祸不断。中原移民迁徙除向南至粤闽赣一线外,也有向西北河西走廊一带的。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称:“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对粤东北客家先民来说,他们与河西走廊一带先民同为中原移民,相同的中原文化母体孕育出相类似的云纹图像,并深藏于集体记忆中而延续后世,这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粤东北清代客家魏晋样式云纹与河西地区出土壁画中的魏晋云纹来说,风格间的差异性也可为我们提供出另外一些关于粤东北地区与荆楚之间交流,或者是早期客家族群迁徙的历史信息。

荆楚之地自古便与粤东北地区关系密切,楚国曾一度控制整个岭南地区。建安时期荆州刘表辖下的桂阳郡便包含粤北地区,故《后汉书》说刘表“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岭”。粤北地区曾是北方连接岭南的交通要道。据《淮南子》记载,秦始皇征岭南时曾开五条线路:“乃使尉陶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禹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这五条线路中有四条线路是从汉代荆州之境入粤。其中第三、四条,由桂阳经骑田岭及由虔州经大庾岭线路,直至唐宋时期仍然是行军、商旅及中原贬徙官员往来入粤的主要通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粤东北地区汉晋六朝间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同时,更多地受到楚风楚俗的浸染。有些文化习俗一直传至现在,这不仅体现在建筑彩画中魏晋样式云纹的艺术风格上,在“粤东北客家的筑陂灌田、排俗、擂茶、食俗、尚巫、崇凤、腊日、九九重阳节、竹枝词、崇屈爱国等很多文化习俗中也有着明显的楚文化因素”。这些风俗都是历史最生动的遗存,都形象地展现了文本历史中所无法具有的鲜活形态。

对于粤东北客家区域魏晋样式云纹上体现的艺术风格与荆楚文化间关系,在粤东北地区以前出土的一些实物上也有显示。1984年兴宁新抒镇大村乡“秦皇坪”出土的六口铜质编钟,其造型与钟面铸造图案便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1982年揭阳仙桥发掘南朝刘宋墓中发现的一块刀砖上的“大明四年”铭文,字体带有更多的随意性,书风轻松飘逸,与近年刚发现的湖北襄阳南朝铭文砖墓中“宋大明五年造作砖”铭文的书写风格几乎雷同。

这就为我们理解粤东北清代客家魏晋样式云纹中带有的楚文化特征提供了两种可能:一是现在的粤东北地区在汉魏六朝时期与荆楚文化区域可能有着密切的区域间文化交流;二是粤东北地区早期客家先民的迁徙路线就是经由荆楚之地。当然也还不能将这一问题看得过于简单。目前尚缺乏更多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汉魏六朝间文物资料,还不能具体估量荆楚文化当时对粤东北影响程度。但这种影响力的存在是可以肯定的,也因此使得深受这种影响的文化记忆即使在唐宋以后大量中原士人迁入的社会环境中,仍然以强大的生命力融入客家文化系统之中,与唐宋之后传入的中原文化一并成为客家族群共同的祖源记忆,并体现在图像、语言、民俗等客家文化各个方面,世代相沿,成为客家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相区别的一些重要特征。

注释:

[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台北:允晨文化,1997:81.

[2](日)林已奈夫.汉代云气纹溯源[J].设计艺术,2005(01).

[3](英)L·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1.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五史(卷74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421.

[6](汉)刘安等编,高诱注.淮南子·人间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03.

[7]刘佐泉、吴建华.客家文化中的楚文化因素举隅[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9).

* 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粤东北客家区域明清建筑彩画研究”(15YJC76003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式’建筑彩画艺术语言研究”(GD13XYS03)阶段性成果。

胡军:广东嘉应学院教师,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杨明刚

猜你喜欢

彩画楚文化样式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印尼·巴厘岛
沙乡俊枣
在不同的Word文档之间借用样式或格式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关外纯色古朴天成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浅析楚文化中的丝绸植物纹样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