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本科阶段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2017-10-14贺伟黄一民李强
贺伟 黄一民 李强
摘要根据地方高师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风景园林方向专业需要,结合地方高师院校科研成果和案例分析,制订教学大纲,甄选教材,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构建较为合理的地方高师院校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满足专业需要,凸显地域特色,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地方高师;本科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2-0247-0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landscape direct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combin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case analysis, first design syllabus and select textbook, then construct the teaching contents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landscape ecology course from two aspects: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key teaching point of landscape ecology for landscape direct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highlight majors need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 up professional courses study.
Key wordsLandscape ecology;Teaching content system;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Undergraduate
景觀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近年来生态学分支中发展较快,是生态学与地理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門新兴学科[1],具有综合性和宏观区域特色[2]。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森林和牧场经营管理、环境和自然保护、旅游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地方高师院校纷纷为本科生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但各院校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定位、教学体系、野外实习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3-4]。衡阳师范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风景园林方向将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课时间是大二上学期。在景观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结合地方特色和院校科研成果,厘清教学层次和教学侧重点,选择性增删和调整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和难度,针对性构建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5-7]。
1甄选教材,制订教学大纲
目前景观生态学的教材较多,但大多重视理论与方法的阐述,理论性强,但可操作性、可实验性弱[8-9]。衡阳师范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风景园林方向的景观生态学课程选用傅伯杰院士主编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2011年第2版作为主要教材,并根据专业需要和地域特色,对章节内容和难度进行适当增删和调配,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大纲是规范教学工作,合理引导教学,贯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本教学文件[10]。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才能指导教学顺利执行,进而保证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行备课,撰写讲义,制作PPT教学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适时地修订完善教学大纲。
2地方高师院校本科阶段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选定教材,根据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从景观生态学三大模块(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11]中筛选适合专业本科教学的知识点,结合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热点和本校科研成果,从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2个方面构建较为合理的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
2.1景观生态学理论教学内容体系
2.1.1绪论。掌握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掌握景观生态学的两大学派及特点;熟悉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发展历史以及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了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前沿及研究和学习方法。
2.1.2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核心。掌握系统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理论等理论基础;掌握岛屿生物地理学、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等重要理论;掌握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格局、过程与尺度。
2.1.3景观发育与生态过程。掌握影响景观发育的生物和分生物因素;掌握景观中的物种运动(动物运动、植物传播),景观格局对物种运动的相互关系;熟悉景观中水分和养分的运动形式、景观格局与水分和养分运动的相互关系;熟悉景观中的人文过程;掌握干扰的概念、类型、性质、干扰的景观生态效应;了解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影响。
2.1.4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
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景观的结构单元主要有3种:斑块、廊道和基质。需要掌握斑块和廊道的起源、类型和功能,斑块化与斑块动态、基质的判定;掌握生态交错带的概念、特征以及边缘效应;掌握生态网络的概念、类型、描述及其生态效应;掌握景观连通性的概念、特征及其生态效应。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这部分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景观格局的概念、类型;景观格局成因;掌握景观格局指数的概念、类型;熟悉常用景观格局指数的内涵及其应用。
2.1.5景观动态变化。
掌握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尺度特征、评价方法;熟悉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内外因分析、景观驱动的机制;了解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土壤、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1.6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掌握景观生态分类的概念、分类系统和类型、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基本途径;掌握景观生态评价的基本内涵、类型和一般方法;熟悉景观生态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
2.1.7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了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涵及发展;掌握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原则、步骤、类型;熟悉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掌握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原理、步骤;熟悉景观生态设计的类型。
2.2景观生态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学习并掌握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能为应用性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景观生态学应用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风景园林方向专业需要,在应用部分应重点介绍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計和景观多样性等内容。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调查与分析景观结构单元、判别景观空间格局、测定景观功能、景观的分类评价、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等。要求学生结合3S技术和实地调查,区分实验区域的斑块、廊道和基质3种景观要素,并用图件予以展現,然后采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计算常用的景观格局指数;结合景观要素识别、判断实验区域的景观要素的构型,并计算景观生态网络的连通性;结合实地调查、景观类型区分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多样性,并进行景观分类;收集相关资料,对比分析景观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测定景观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3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及景观分析软件(如FRAGSTATS软件)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将野外和室内结合起来进行,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基础数据、建立感官认识及景观类型的野外验证;而室内上机实验主要完成两大块内容:①对基础图件(如遥感影像、地形图、植被图等)进行采集、数字化处理及分析,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结合景观要素识别、判断研究区域景观要素的构型,对其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②结合应用,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景观生态分类评价、景观生态风险评估以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景观生态学应用部分内容,督促学生完成相关实验报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本科阶段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知识点的筛选与补充,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结合科研成果和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课程实践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地方高师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风景园林方向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生态设计意识,促使学生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郑景明, 康峰峰,周志勇.农林院校“景观生态学”本科课程的教学设计[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6):57-60.
[3] 郭二辉, 侯建,杨建涛.地方农林院校“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1):44-46,47.
[4] 贺伟, 李强, 黄一民,等.地方高师院校本科阶段景观生态学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1):104-106.
[5] 张明如, 温国胜, 侯平,等.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5):60-63.
[6] 梁美霞,刘怀如.高校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4,34(5):114-116.
[7] 徐丽萍, 王月健, 杨睿璇,等.西北高等院校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9):152-153.
[8] 何东进, 洪伟, 吴承祯, 等.景观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28(8):51-55.
[9] 游巍斌, 何东进, 洪伟,等.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6):53-56.
[10] 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西藏科技,2008(3):52-54.
[11]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