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16日西藏雅鲁藏布江一线中到大雨降水天气分析
2017-10-14伏阳虎刘胜胜
伏阳虎 刘胜胜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从环流背景场、不稳定能量、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对2016年6月15—16日
西藏雅鲁藏布江一线出现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欧亚中高纬经向环流强,中高层雅鲁藏布江一线深厚的切变线是此次降水的重要系统;中低空气旋的发展、冷平流的入侵及湿舌的西北方向伸展到雅鲁藏布江一线为此次降水提供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湿度层厚、对流有效位能大,且处在上干冷、下暖湿的大气环境下,为拉萨的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强降水;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
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2-0132-04
AbstractUsing the conventional data,a heavy precipitation process in Tibet along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line from June 15 to 16,2016 was diagnos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circulation background,unstable energy,physical field,satellite cloud image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ong latitude longitude of Eurasian midhigh and the deep shear line of the middle and highlevel lines in Tibet along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line were important systems of this precipitation.The development of lowaltitude cyclones,the invasion of cold advection and the northwest direction of the wet tongue extend to the Yangtze River provided power conditions and water vapor conditions for the precipitation.Humidity layer thickness,large convection effective bit energy,and in the dry cold of upper layer and warm humid of lower layer atmosphere provid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heavy precipitation in Lhasa.
Key wordsHeavy precipitation;Circulation background;Physical field;Satellite cloud image
5、6月份,春播作物出苗、分蘗、拔节,冬作物拔节、开花,干旱是这段时期主要的灾害[1]。雅鲁藏布江一线雨季开始期和6月降水情况,对该地区的农作物有直接的影响。雨季在6月25日以后开始将造成初夏重害,在6月15—24日开始将造成中害,做好初夏强降水预报对农牧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事的作业及决策有重要意义。而西藏夏季的主要降水系统是低涡切变线,初夏多以高原槽、切变影响为主;切变线类极端强降水过程最多,切变线类天气形势最为复杂,有的是纬向切变线,有的是经向切变线,有的是“人”字型切变线,形势不同,强降水的落区也有所差别[2-7]。笔者针对2016年6月15—16日西藏雅鲁藏布江一线出现的一次强降水过程,从环流背景场、不稳定能量、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分析,揭示其天气的成因,为今后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1实况特点
2016年6月15—16日受雅鲁藏布江切变线配合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共同影响,15日夜间至16日雅鲁藏布江一线出现了中到大雨,其中,拉萨、日喀则降雨量分别为26、25 mm,达到大雨量级;墨竹工卡为23 mm、南木林为16 mm,达中雨量级。此次降水缓解了2016年初夏雅鲁藏布江一带农区的旱情,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墒情。
2环流背景
2.1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500 hPa(图1a),中高纬地区经向度较明显,为两槽一脊型;欧洲长波槽位于黑海、地中海30°E附近,另一长波槽位于贝加尔湖以东120°E附近,槽尾经渤海湾伸至我国苏北地区;中低纬,伊朗高压偏西呈东北向伸展,咸里海东南侧有一低气压闭合中心,低压中心位于63°E、40°N,中心值为564 gpm,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高且偏南,西脊点位于118°E、20°N附近,西藏那曲地区以北至巴尔克什湖为高压脊,南支槽位于印度半岛80°E附近;高压单体控制在新疆大部至西藏北部,高压单体底部可有一明显切变线。400 hPa高空图上也存在一切变线(图1b),与500 hPa的切变线位置、走向基本一致。受位于那曲地区以南至雅鲁藏布江一带切变线南压配合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共同影响,15日夜间至16日雅鲁藏布江一线出现了中到大雨。
2.2地面形势分析6月15日14:00地面24 h变压发现,阿里地区大部以及那曲、昌都和林芝的大部为+3 hPa变压,而雅鲁藏布江各测站以及拉萨、山南和日喀的变压为0~-2 hPa,说明西藏东部、北部和西部为地面冷高压,雅鲁藏布江一線正处在低压中。分析15日14∶00 24 h变温发现,林芝地区为负变温,雅鲁藏布江的个别站点为负变温,说明林芝和雅鲁藏布江近地面有弱冷空气存在。相应在15日14∶00地面图上有一地面辐合线从昌都沿着30°N伸至拉萨、日喀则东部以北,另一条位于察隅—墨脱—错那以西(图2a),14∶00雨区主要分布在林芝和山南南部,同时那曲地区的嘉黎、申扎出现了降水;到20∶00那曲大部已转为东北风,雅鲁藏布江一线各测站为弱东风或东南风,地面辐合线移至雅鲁藏布江一线(图2b),拉萨、日喀则出现了阵性降水。
2.3探空资料分析6月15日08∶00拉萨单站大雨探空资料(图3)发现,相对湿度>80%的湿层从600 hPa伸至400 hPa,大气不稳定层位于750~600 hPa,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129.6 J/kg;从风向变化情况看,500~400 hPa风向顺转为暖平流,而400~300 hPa風向逆转为冷平流。可见,15日08∶00拉萨测站上空湿度层厚、对流有效位能大,且处在上干冷、下暖湿的大气环境下,为拉萨的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
4数值预报分析
从德国数值预报(图5a)看,14日20∶00预报15日20∶00,大于5 mm的降水区域在昌都、林芝和雅鲁藏布江一线、大于20 mm的区域在山南和日喀则的部分地方;15日08∶00—16日08∶00,大于10 mm的降水正好在雅鲁藏布江一线,大于20 mm的区域在山南、拉萨至日喀则一线。
从日本数值预报(图5b)看,14日20∶00预报15日20∶00,大于10 mm的降水区域也在昌都、林芝和雅鲁藏布江一线,但大于20 mm的降水位于林芝的西北部,起始预报时段越新,预报落区越近实况。
5物理量场分析
5.1水汽通量散度由图6可知,15日08∶00 500 hPa阿里、日喀则南部、山南和昌都南部为负散度区域,而拉萨处在正负散度过渡区,日喀则境内的雅江地区为弱的正散度;400 hPa,西藏那曲地区大部为正散度,阿里西部、山南南部部分地方为负散度。可见,水汽通量散度场上没有明显指示意义。
5.2涡度和散度15日08∶00 500 hPa(图7a),拉萨、昌都、林芝、山南、日喀则和阿里地区西部、南部处在正涡度区域,雅鲁藏布江一带在0.5×10-5s-1的正涡度控制下;400 hPa(图7b),拉萨、山南和那曲大部处在正负涡度过渡区,日喀则中部处于弱的散度场,说明拉萨和日喀则中低空正处在气旋发展阶段。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
5.3温度平流场15日08∶00 500 hPa(图8a),那曲地区北部为-4~-5 K/s的温度平流区,为最大的负温度平流区,表明北部冷空气比较强盛;400 hPa(图8b),那曲地区北部仍为负的温度平流区,雅鲁藏布江一带处于弱的正温度平流区,表明西藏雅鲁藏布江地区中高空层正好处在冷暖空气交汇处,为强降水提供了充分的动能。
5.4假相当位温15日08∶00 500 hPa(图9a),整个高原受64 ℃的位温控制,最大值76 ℃的位温位于拉萨和日喀则的中部和南部;400 hPa(图9b),大于70 ℃的位温位于拉萨和日喀则全境,说明15日08∶00拉萨和日喀则的中低空热能强盛,且有湿舌从东南方向林芝地区伸向拉萨和日喀则地区,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暖湿条件。
6小结
(1)500 hPa中高纬地区经向度较明显,为两槽一脊型,那曲地区北部高压单体形成,孟湾低值系统活跃,提供北高南低有利降水的大背景。
(2)高压单体底部雅鲁藏布江切变线的形成且深厚、500和400 hPa切变线位置基本重合,夜间雅鲁藏布江切变云系的发展,在拉萨和日喀则形成2个较强的对流云团,为此次降水提供了主要影响系统。
(3)物理场上,中低空气旋的发展、冷平流的入侵及湿舌的西北方向伸展到雅鲁藏布江一线为此次降水提供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
(4)拉萨单站探空资料显示,湿度层厚、对流有效位能大,且处在上干冷、下暖湿的大气环境下,为拉萨的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
(5)红外卫星云图上,云系与黑体亮温的运用能较好地把握强降水的落区。
(6)德国和日本数值预报对此次降水落區及量级把握较
好,在落区准确度上德国预报优于日本。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
[2] 杨本湘,潘志均.“FY-2C”卫星云图导出产品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气象,2005,25(4):34-37.
[3] 德庆,代华光.卫星资料在西藏暴雪天气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18-20.
[4] 代华光,罗布坚参,邹芳娥.2014年5月末西藏强降水天气分析[J].西藏科技,2015(3): 70-71.
[5] 杨丽敏,黄佩宇,边巴卓嘎.西藏强降水天气气候特征[J].西藏科技,2015(12):50-53.
[6] 建军,杨志刚,卓嘎.近30年西藏汛期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J].高原气象,2012,31(2):380-386.
[7] 米玛.西藏地区强降水特征[J].北京农业,2015(2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