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写意花鸟画赋彩
2017-10-14郭味蕖
□ 郭味蕖
如何给写意花鸟画赋彩
□ 郭味蕖
赋彩是花鸟画创作的必要过程,写意花鸟画家讲究赋彩与用笔用墨同样重要。要掌握赋彩的技巧,首先要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用色方法,认真总结中国画的赋彩特点和规律;同时,又必须深入生活,认真体验色彩给人的感觉、色彩的情感以及色与光的关系等等,以此来丰富自己对色彩的感觉和认识。中国画的赋彩并不要求一丝不变地去再现物象本身,而是要求画家面对现实,观察体验物象的色泽以及它们在风、晴、雨、雪、晦、明等变化中的不同反映。这种变化,给予了画家用色以极大的创造余地。善于观察,善于综合、夸张、集中、统一地运用色彩,创造色调,才能自出炉冶。
从历代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色彩运用的发展过程:唐时李思训父子以金碧名家,吴道子则擅水墨吴装;五代徐黄两家,由于环境和生活体验不同,各成一体,用色截然不同,影响后世至深;两宋设立画院,以画取士,在继承前代用色经验的基础上,更有所提高和发展。在勾填、勾染、淡彩之外,又出现了没骨法,并与白描、水墨相结合,使运用色彩的领域更加宽广。
画家在运用色彩上是有主观性的。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同一色彩有时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思想精神状态下,由于情感状态不同,对色彩的感受也不同,故对色彩的运用也有着显著差异。用色既贵现实,又要逐步创造不同的表现方法。
《红罗艳雪》清·恽寿平 17.9cm×52.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创作一幅中国画,色彩要预先想好,做到成竹在胸,根据内容的需要来设计颜色。古人说的“意在赤黄黑白之外”“意足不求颜色似”,意在要求画家表现客观物象的精神本质,不要为固有的色彩所囿。一幅好的设色花鸟画,既要注意整体色彩的统一,又要注意主调的功用;要善于利用主色,在变化中协调画面众彩,以创造主调。比如,山水画中所说的“浅绛”“青绿”“水墨”,就是表现主调的一般方法。今人也喜用主色来统调处理山水画面,进而增强其整体感觉并使画幅具有装饰效果。这是要求调子统一的、简而易行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花鸟画创作。
画面用色既要符合真实生活,又要顾及艺术性的夸张,从而使笔下的物象更逼真、更感人。一幅色彩缤纷的花鸟画,尽管朱黛纷陈,也必须分清主次,要举一色为主,众色为辅,做到主从揖让,配合照应。如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以青绿为主调;赵佶《听琴图》,以朱红为主调;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则以女乐的花色服装来配合韩熙载的浅白服装。而今人又用浓重笔墨,配合原色重彩,进行了有意识的主观创造,使作品更感人、艺术性更强。
色彩的运用,总是要表现出时代的气息和个人的风范。不同的表现方法,在色彩运用上也不同。由于作者的时代、修养、习惯、创作意图和表现方法不同,用色或多或少,或浓或淡,总会显露出时代风尚和个人特点。比如,吴道子尚清雅,讲究敷彩简淡;苏轼说“画有六法,赋彩拂淡其一也,工尤难之”;恽南田善用色作花鸟画,笔法赋彩,淡静隽永,于轻粉浅墨中,表现出花鸟的风致;赵之谦喜浓墨重彩,经常使用饱和色,在色阶的些微差别中追求繁复的层次,从而获得整体感觉;吴昌硕画写意花鸟也重用墨彩,往往以墨为骨;齐白石在用墨的同时喜欢加入赤、黄、青等原色重彩,从而突出色彩的对比效果。由于画家用色方法和习惯的差异,故表现出来的色彩效果也各有千秋。
《富贵白头图》清·居廉 纸本设色 132.1cm×7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处理好墨与色的关系,对于写意花鸟画是十分重要的。墨也是色彩的一种,墨的黑和纸的白,两相辉映,也可以创作出物象明暗向背、色阶丰富的图画。在色墨混用时,往往以墨为骨,塑造出具体物象;以色为辅,利用墨与色的对比和谐,来追求“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的功能。前人在画论中经常谈到色彩与笔墨的关系。清沈宗骞说:“乃知纯墨者墨随笔上,是笔为主而墨佐之;敷彩者色居笔后,是笔为帅而色从之。”用色能免去重浊,墨与色浑化一体,便实而不浮。色与墨交互运用得好,画面自然艳丽而有光泽;色彩一味重浊,便火气炫目,不能获得清润效果。画写意画用色时,还要注意用笔,不能色自为色,墨自为墨。总之,要把握好工笔画敷色要求明净浓丽、写意画要求淡而弥厚的特征。然而,大画与小画用色也有不同:大幅画色彩要浓重,要注意大效果;小幅画色彩要轻淡,还要有变化。
前人根据表现技法以及纸和绢素质地的不同,创造出了不同的赋彩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这些在前人实践中已经取得效果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结合现实创作进一步去发扬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