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成都下一站:世界旅游目的地
2017-10-13杨天
杨天
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这是成都為自己立下的新目标。
2017年9月11日至9月16日,第22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300多名参会嘉宾在会议期间亲身感受了成都作为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魅力。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将在成都的这一周形容为“一段奇妙的旅程”。
而当委内瑞拉旅游部副部长阿里·帕德隆真正置身成都的时候,他发现,成都还可以提供非常多其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比如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优美干净的环境,还有成都的山山水水……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提供一些其他城市没有办法提供的独特的体验。”
有着几年在成都和周边地区带团经验的导游小苑现在每天都要至少接待二三十人的团队游客。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过去,成都更像是旅游的中转站,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把成都作为旅游目的地。
根据成都市旅游局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的资料,2016年,成都共接待游客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02.25亿元人民币,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42亿美元。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成都的旅游总人数或可突破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超过5200亿元。
虽说有句老话叫“酒好不怕巷子深”,但若能站上更大的展示平台,至上美味才能让更多的人们所熟知、来品尝。2017年9月18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带团出访欧洲,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国际舞台,讲好成都故事,传播成都声音,进一步推进成都走向世界。
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这是成都为自己立下的新目标。
旅游活力持续增长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世界旅游组织大会上表示,这些年来,成都的旅游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发展很快,很有特色,一些老品牌有了新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品牌。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未来成都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事实上,除了大熊猫繁育基地之外,成都让人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代表古蜀文明的金沙遗址、以三国文化闻名中外的武侯祠、因诗歌文化享誉世界的杜甫草堂,等等。
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主任保继刚看来,成都旅游可持续发展有三个主题在国内和国际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性和推广性,比如宽窄巷子、东郊记忆的改造和发展,是大都市老城区和工业区利用旅游来改造城市的典范;“五朵金花”等观光休闲农业是旅游带动乡村城市化的典范。
因优质的旅游资源和配套服务,成都载誉无数:它是国家旅游局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共同命名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也入选了美国《国家地理旅游者》杂志评选的“全球2017年21个必去旅游目的地城市”,还以20.14%的年增长率在万事达卡国际旅游(游客)增长最具活力榜单上排名全球第二。
据成都市旅游局介绍,为更好地对接国际旅游市场,成都正着力布局世界级遗产观光、世界级时尚购物、世界级蓉城休闲、世界级美食体验等7大世界级旅游产品。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门在成都设立了全球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一年一度的观测报告中,成都在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估、游客满意度、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均表现亮眼。
在天府成都,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景色别具一格
目前,成都已成为中国内地航空第四城,领馆第三城,中国内地第四个、西部地区首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的城市,还将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截至目前,成都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已达102条。“十三五”期间,成都将力争每年新开通3条以上国际定期直飞航线,“朝发夕至,通达全球”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绿色发展的“大手笔”
绿色,是成都留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其城市发展最坚定的底色。
2017年9月2日,总长近17000公里的天府绿道系统在成都开建。随着这条全国最长的市域绿道的建成,“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也将逐步呈现。
天府绿道的建设,是成都坚持绿色发展的“大手笔”。按照建设大生态、构筑新格局的思路,成都梳理了14334平方公里市域的11534平方公里生态基底和280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情况,规划构建城市三级慢行系统。全域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0000公里以上。
其中,计划到2020年建成“一轴两环”绿道(锦江绿道、锦城绿道、熊猫绿道),共约750公里,到2025年初步建成1920公里市域主干绿道体系,到2040年市域绿道体系全面成网。
作为天府绿道体系“三环”中的一环,以“生态修复,城市增绿”为目标的熊猫绿道是一条独特的主题绿道。全长100公里的熊猫绿道,形成5.1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地,熊猫欢乐步道、熊猫特色商业、熊猫科普展示等熊猫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互联互通、倡导绿色的慢行交通体系。
锦城绿道,则规划定位为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涉及133平方公里环城生态用地,承载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八大功能。
“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是天府绿道的规划理念。天府绿道的建设也是希望让市民与游客在此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曾经,成都的绿色“家底”并不太好。一方面,因地处四川盆地底部,成都上空气流平静,不利于污染自净。另一方面,城市的急剧发展也给成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endprint
2017年4月,成都在党代会上亮出了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的绿色发展“组合拳”。
垃圾分类、共享出行、河长治水等有效手段的推行,让成都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2017年以来,成都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1.5%,空气优良天数同比上升了3.1个百分点。
天清气朗之时,成都的市民和游客站在城市的高处远眺,就能把海拔7500多米的贡嘎山、6200多米的四姑娘山、5300多米的大雪塘等雪山的美景尽收眼底,正应了唐代诗人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千古名句。
挖掘天府文化
成都市西郊的郫都区,有着3000年历史,以盛产豆瓣酱闻名。一座占地40亩的川菜文化博物馆就坐落于此。
“我们把‘玩川菜的概念融入其中,让游客通过‘鼻闻、口尝、亲手做等形式更深入地了解川菜文化。”川菜博物馆研策部总监张辉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这里有最正宗的郫县豆瓣酱制作工艺,有世界上最大的祭灶祠堂,还有地道的成都小吃。游客如果还不过瘾,甚至可以换上厨师服亲自学习烹饪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川菜名肴。
曾有日本游客慕名而来,亲自体验做了一道麻婆豆腐后感动到流泪,因为这是他们吃到过的最好吃的麻婆豆腐。
成都正式获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后,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此后,成都在美食领域的对外开放、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合作活动空前活跃,并日益成为全球美食交流中心之一。即将通车的西成客专打造出西安与成都之间的3小时生活圈,“早上西安吃羊肉泡馍,中午在成都烫火锅”成了川陕网友们最直白的旅游宣言。
来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到玉林的小酒馆喝杯酒——赵雷的一首《成都》,唱出的不仅是他对成都的喜爱和留恋,更是不少外地游客的终极目标。
还未到国庆黄金周,不少人已经早早地开始计划成都圆梦之行。虽然不懂《成都》的歌词,但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在成都行之后,就被这里的美食美景以及精妙绝伦的天府文化所深深折服:“我爱成都!”
事实上,钟情成都的歌手不仅仅有赵雷、迪玛希,连已在成都先后開过四次演唱会的歌神张学友,也于9月22日和23日第五次在成都接连开唱。相信再次在成都街头“吹吹风”的歌神,对天府成都的感觉一定是“忘记你我做不到”。
美食文化之外,成都还在深度挖掘其作为全国十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大力弘扬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特有文化,加强古蜀文化遗址、工业文明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里、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等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留住天府文化的根脉和记忆。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见证了成都2300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演变。整体改造后重新开放地宽窄巷子,如今已成为成都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成都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截至2017年6月,“脱胎换骨”后的宽窄巷子共接待中外游客累计逾1亿人次,成为境内外游客到成都旅游的目的地之一和名副其实的“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
丁春梅是成都竹编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她的家乡道明镇是著名的“竹编之乡”,也在不久前被列入成都首批10个非遗特色小镇之一。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今,每天都有大批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来这里参观交流,原本镇上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看到了竹编工艺的前景,纷纷回来学习这门几近失传的手艺。
2017年8月,成都市正式对外发布《西部文创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2年)。根据该计划,成都将通过5年努力成为全国文创产业发展标杆城市、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国际创意城市。
到2022年,成都将建成一批具有国家功能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创品牌、文化地标和产业园区。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392.7亿美元),占GDP比重12%以上。
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曾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河南女教师顾少强如今选择把家安在了成都。
成都崇州市的街子古镇上,顾少强和丈夫开了一家名为“远归”的客栈。
宽窄巷子已经成为天府成都的一个标志性景点
“这里有我以前对生活的所有期盼——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空气清新。”顾少强对前来采访她的媒体说。
歌手赵雷十年前第一次来到成都就爱上了这座有人情味的城市,十年间,他在此处来来往往,曾经的他乡已经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这样的情感促使他写下了那首红遍全国的《成都》:“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正如张艺谋所说,成都,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成都,是米尔肯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中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是连续五年位居排名首位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2017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新一线城市榜首。世界级的褒奖,无疑是对成都生态环境、城市配套以及人文休闲氛围和人居生活品质等条件的认可。
2017年7月,成都市政府连发“产业新政50条”和“人才新政12条”,大力实施“蓉漂”计划,通过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开展全面技术技能免费培训等一系列举措留住海内外人才。8月12日,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在北京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对海归最爱创业的城市进行了排名,成都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归第三城。
有数据显示,2016年,成都接待入境游客270余万人次;与此同时,已有近两万外籍人士常住成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