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团队建设的教学秩序管理机制改革与实践
——基层教学组织视角

2017-10-13励晓红李程跃苌凤水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秩序教研室事故

励晓红,吕 军,李程跃,孙 梅,苌凤水,王 颖,郝 模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相关重大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032)

·教学研究与管理·

基于团队建设的教学秩序管理机制改革与实践
——基层教学组织视角

励晓红,吕 军@,李程跃,孙 梅,苌凤水,王 颖,郝 模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相关重大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032)

教学秩序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学校教学秩序管理制度的落地,归根结底在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实践。研究型高校教师科研任务繁重,很有必要探索一套适宜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可操作的工作机制。课题组基于基层教学组织视角,借鉴PDCA循环基本理论,分析基层组织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原因,采取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积极实施,8年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团队;PDCA循环;教学秩序;基层教学组织

Abstract: To maintain teaching order is the foundationofroutine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The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ing order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basic teaching organizations.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practicalteaching mechanism suitable for basic teaching 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because the faculty in those universities has much workload of research.From the view of basic teaching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PDCA cycle, we identified the key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analysed the reasons,tookmeasuresofestablishing teaching teams, and achieved significant effect duringimplementation in eightyears.

Keywords:team;PDCA cycle; teaching order; basic teaching organization

教学秩序是教学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损坏学校教学秩序的一系列事件即为教学事故[1]。从教学事故的责任主体来看,包括教师、教辅人员、教学管理者、以及其他人员,其中,最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师是防范教学事故的最主要人员。

研究型高校中,教师科研任务繁重,如何兼顾好教学与科研,避免教学事故、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是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从学校层面来看,几乎所有高校都有一套教学秩序管理制度[2],但其侧重于教学秩序考核指标以及相关奖惩措施的规定,基层教学组织需要自行建立具体的工作机制。2008年起,以防范教学事故为基本目的,本课题组借鉴PDCA循环、团队建设基本理论与方法,形成适宜于教研室层面的具体工作机制。本文对8年实践进行总结,为类似基层组织的自我管理提供借鉴。

1 改革背景、理论与方法基础

教研室是承担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组织。2008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承担教学工作的全职教师有7名,其中4名是新进不满2年的教师。由于教研室科研与教学任务均较重,如何平衡好科研与教学,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围绕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研室主要基于以下理论与方法进行管理机制改革。一是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基本理论,形成改革的总体阶段与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本轮未解决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3]。其中计划阶段又包括明确问题、问题原因分析、策略研制等具体步骤。二是基于团队建设,形成教研室内部自我管理工作机制,即围绕每门课程,建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协作[4]。

2 借鉴PDCA循环,开展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步骤

2.1 明确问题

2008年,通过教师会议、学生调查等多种途径,了解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普遍反映:(1)非常担心发生教学事故,尤其担心忘记上课;(2)有时临时才想起当天有授课任务,由于备课时间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3)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对其他教师的授课内容不了解,总体课程缺乏系统性。

学生反映:(1)对频繁更换教师的“走马灯”现象不适应,例如有一门36学时(18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达7人;(2)课程内容不够系统;(3)授课形式不够丰富、效果不佳。

2.2 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从性质上,上述问题一部分属于教学秩序,如担心忘记上课等;另一部分属于教学质量,如内容不够系统等。这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相互交织,如图1所示。虚框中是主要问题,虚框之外是问题的原因。多种原因错综复杂,既导致教学秩序问题,又导致教学质量问题。例如,承担课程分散、教师间缺乏沟通,既会导致教师担心忘记上课,又会导致课程缺乏系统性。

图1 主要教学问题以及产生原因

2.3 策略措施

由于问题较多,因此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进行改革。遵循现实可行的原则拟定改革目标:前期以完善教学秩序的常态化为首要目标,然后侧重于提升教学质量。主要采用教学团队策略,围绕“承担课程分散”等可改变的原因形成具体措施。

2.3.1 组建教学团队 针对每门必修课程,组建一个教学团队。(1)遵循弹性管理原理[3]组建教学团队,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性是指:特定课程的教学团队,通常由1~2名资深教师、2名青年教师、研究生助教组成,任课时数最多的2名教师合计担任三分之二以上任务。资深教师一般是指对该课程有多年教学经验、能够总体上把握课程系统性的教授。灵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新教师加入,教学团队人数可增加。原则性是基础,灵活性是为了应对环境变化。不同教学团队的成员之间可交叉。(2)有序逐步培养新教师,即1名教师先承担一门课程的主讲,然后逐步主讲另一门。同一门课程的团队成员动态变化,在不同学期有所不同。

2.3.2 明确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具体任务 团队成员“资深+青年+助教”,均有明确任务。资深教师是负责人,具体职责:(1)组建团队;(2)规定课程内容总体安排,自己不一定直接担任很多课时,但必须把握课程整体系统性,尤其是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总体安排,以及授课要点,从而保证课程内容不会因为任课教师不同而不同;(3)从全局上把握进度表的合理性,在学期开始之前要召开团队会议以明确,修改进度表时需结合教师和学生们的意见;(3)对其他成员的课件要负责检查。

青年教师是中坚力量,具体职责:(1)对2名青年教师的共同要求是:2人对课程所有章节都非常熟悉,可以做到“随时可以去上课”,即使有临时调课,也能够较好完成任务;(2)2名教师中,一个为A角,另一个为B角,当其他教师由于科研任务等原因不能按照进度表授课,首先是A角教师负责代替,如A角教师无法代替,则由B角教师代替,A角教师还负责与学生保持日常联系、进行教学问卷调查等;(3)在不同学期,A角和B角承担的教学内容相互交换,便于逐步对课程全部内容都有讲授经历。

新进教师,刚开始承担很少教学内容,但是,他们要去旁听其他教师上课,身临其境学习讲课技巧、案例讨论组织等,之后逐步增加课时。

助教,是维持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力量。助教一般由二年级研究生担任,除了教学准备工作以外,核心工作是协助维持教学秩序,防止教学事故,通过短消息或邮件等方式提醒任课教师。

2.4 实施

前3年中最主要的是与教学秩序直接有关的措施。执行中尤其注重如下措施的落实:(1)每门课组建教学团队;(2)团队成员中课时数最多的2名教师合计承担三分之二以上,作为A角、B角承担教学组织任务;(3)助教提前提醒任课老师。教学秩序稳定后,实施重点则是与教学质量提升相关措施,如课件检查、新教师听课等措施。

2.5 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执行过程进行评价,检查是否按照计划开展工作;二是对结果进行评价,检查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达成预期目标。

2.5.1 检查执行过程 以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为例,从任课教师人数来看,改革前,2007年人数较多;2008年来,教师人数一般为4人,个别年份有所不同(表1),每年均有1~2名资深教师作为团队负责人。

教师人数变化,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个别学期教师人数较多、前2名教师承担比例较低,都有一定的客观环境因素,具体如下:(1)2009年春季有新教师加入,教师人数较多,这体现了灵活性;前2名教师承担67%,这体现了原则性。(2)2012年春季,对于学生反映的教学内容不够系统等问题,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一起修订教学进度表,对每一章节主要内容进行了全体会议讨论,以增加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重新调整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备课任务相对较重,因此,该学期任课教师人数相对较多,前2名教师承担比例相对较低,但也达67%。

表1 2007-2016年预防医学专业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执行情况

2.5.2 检查效果 定期全体教师教学会议。每个学期初和学期末都召开正式教学会议,每个教师分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的设想等,并明确总体教学任务安排。

教学团队建设首要目标是避免教学事故,确保良好教学秩序,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2008年来,教研室未发生教学事故。各方调查显示教学团队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多数教师表示,助教提醒很重要,有效避免了教学事故,在科研工作繁忙时尤其重要。助教认为,提醒教师上课的工作量并不大,但是能够帮助避免教学事故,因此是个非常有效、简便的手段。由于主要任课教师均为2名,学生们没有“走马灯”感觉。教学内容上师生一致认为“系统性”较好。

通过动态的团队构成等方式,青年教师们逐步掌握了全部课程内容,使教师们在应对临时替换其他教师上课时游刃有余;对课程所有内容都非常熟悉,也有助于更好地讲授自己所承担的内容。

2.6 处理

对结果进行处理,即肯定成功方面并坚持,对于未解决问题放到下一个循环。2008-2011年实践显示在维持良好教学秩序等方面取得成效,就一直坚持。2012年开始,在稳定教学秩序基础上,将提升授课内容的系统性、生动性等作为第二个重点。

3 总结

在教学秩序管理机制探索中,本教研室主要基于PDCA循环与团队建设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借鉴PDCA循环,教研室理出了改革的具体思路与步骤,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并形成具体措施,实践显示教学团队方式促使教师们有效兼顾科研与教学工作。

教学团队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核心在于目标明确。任务明确,在制定目标时,特别注意分析教师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并且同时考虑学生和教师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同时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客观来讲,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很多教师觉得“分身乏术”,因此AB角、助教提醒等必不可少;二是资深教师由于科研任务更重,无法亲自承担较多授课任务,就通过指导青年教师方式来提升课程质量;三是学生们很期望资深教师的授课、以及提升内容的系统性,因此,资深教师一定亲自承担一部分授课(即使很少)、并且总体上前瞻性地把握课程的系统性。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教研室只是定性地借鉴了PDCA循环的基本思路,而并未完全按照PDCA循环管理的所有细节要求开展。

[1] 龚雯婷.基于教学管理的高校教学事故规避策略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15(8):221-222.

[2]陈学敏. 浅议教学管理中的奖与惩[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1(7):94-96.

[3]冯占春.管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陈健.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 浙江医学教育, 2015,(3):10-12.

Reformandpracticeofmechanismofteachingordermanagementbasedonestablishingteachingteamsaccordingtobasicteachingorganizations

LIXiaohong,LVJun@,LIChengyue,SUNMei,CHANGFengshui,WANGYing,HAOMo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Innovation Center for Social Risk Governance in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励晓红(1977-),女,浙江象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政策和卫生管理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研究及教改激励项目(编号:2013YB34)

吕 军lujun@shmu.edu.cn

G642.0

B

1672-0024(2017)02-0004-04

@

猜你喜欢

教学秩序教研室事故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学中文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