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与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的价值
2017-10-13侯志云
侯志云
(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5450)
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与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的价值
侯志云
(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5450)
目的 分析动态与常规心电图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2012年~2016年本院接收的冠心病120例,随机分成2组:A组60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B组6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比对2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诊断结果发现,B组心肌缺血阳性率98.33%%、心电图异常总检出率100.0%,均比A组高75.0、70.0%(P<0.05)。结论 临床对冠心病患者予以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诊断效果比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心病;动态;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价值
冠心病是临床内科较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胸闷、心绞痛、胸痛等病症,临床主要以心电图技术进行诊断。为此,为了解动态与常规心电图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此次选冠心病患者120例作研究对象,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2年~2016年本院接收的冠心病120例,分成2组:A组60例,男/女:35例/25例;年龄52~83岁,年龄均值(64.5±2.4)岁;B组60例,男/女:34例/26例;年龄50~85岁,年龄均值(65.6±3.5)岁。比对2组以上临床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临床对A组予以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临床持续24 h监测患者动态心电图,而后记录下模拟导联,同时记录下24 h十二通道心电信息,经临床分析处理校正。若是电位基线在标准情况,且ST段呈持续下降(下降低于0.1 mV),或保持水平状态,即确诊为阳性;若是下降持续时长每秒超过1 mm,或患者2次伴发的2次心肌缺血间每秒相隔超过1 mm,即确诊为阳性。
(2)B组:医务人员告知患者保持平卧位,并于全身放松状态下做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予以患者作十二导联连续描记,把记录速度每秒控制在25 mm左右,以免干扰GCG基线,保证图像清晰。若T波比R波低1/10、ST段水平保持在0.05 mV时,可确诊患心肌缺血。
1.3 效果评估
临床以自制评分表评估2组心肌缺血阳性率、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心电图异常包括:房室肥大、阵发性房颤、期前收缩、缺血性ST-T异常等。
1.4 统计学处理
选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对2组心肌缺血阳性率
诊断结果发现,B组59例(98.33%)诊断显示阳性,A组45例(75.0%)诊断显示阳性,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对2组诊断时心电图异常总检出率
诊断结果发现,B组总检出率100%,比A组70.0%高,2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诊断时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
3 讨 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心血管内科较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提升,发病原因和人们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相关。临床选安全、高效地方法治疗冠心病,可使症状达到明显缓解,改善其病情,但治疗前需做好临床诊断工作,以充分明确患者病情,便于医生按照临床诊断结果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1]。
临床常见诊断方法包括:常规、动态心电图技术等两种,其中,常规诊断方法优势明显,如创伤小、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但在一些隐匿心血管病中,就很难确诊,从而耽误临床治疗时机。动态心电图技术经24 h持续心电监测患者,能准确探测心电信号超过10万次,实现全面检测[2]。和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方法相比,可将诊断范围扩大,还可经软件详细记录且统计影响因素、心肌缺血程度、发作时长,临床诊断结果较明确,还能提升异常检出率。临床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时,为将误诊率降到最低,需于诊断之前选标准电压进行切换导联。此外,动态诊断方法诊断时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较精准,在冠心病临床中的诊断效果较显著,对后续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此次经选患者120例作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诊断结果发现,B组心肌缺血阳性率98.33%%、心电图异常总检出率100.0%,均比A组心肌缺血阳性率75.0、心电图异常总检出率70.0%高,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比常规心电图更高,
综上所述,临床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者病情,对其展开临床诊断工作时,选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可在明显提升临床诊断阳性率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心电图异常情况,可推荐。
[1] 孙志明.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9):38.
[2] 支冬梅.放射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5(28):322-32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1.4
B
ISSN.2095-6681.2017.2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