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前后相关报道的特色、不足与改进
——以巴基斯坦《黎明报》为例
2017-10-13吴梦林梁海明
□ 文/吴梦林 梁海明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前后相关报道的特色、不足与改进
——以巴基斯坦《黎明报》为例
□ 文/吴梦林 梁海明
本文通过对巴基斯坦最大英文报纸之一《黎明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中巴经济走廊两大主要案例的深入探讨,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以来相关报道的分析,尝试总结“一带一路”在巴基斯坦的对外传播中的成果、不足与误区。本研究也提出,应通过更多渠道,更大力度推动经济、政治以外的“民心相通”,以及利用“离岸传播”等丰富的传播手段,为“一带一路”的推进营造最佳舆论氛围。
一带一路 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离岸传播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巴基斯坦的地位非同寻常。巴基斯坦在中国有“巴铁”之俗称,两国建交逾60年来关系一直很“铁”,巴基斯坦在国际外交上长期是中国坚定支持者,而每当巴基斯坦面临各种困难,例如自然灾害等,中国的救援、医疗队也总是最早到来的。
与大多数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仅限于期待不同,当前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中国已经实际投入了超过250亿美元的资金,大量工程已经在建或建成。中巴经济走廊更被视作“民生工程”[1],不少供电项目在2017年内将完工发电,大批巴基斯坦铁路改造项目今年就将敲定,更有至少4个工业园项目年内将启动,据不完全统计,仅CPEC项目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就业机会就达到6万多人。巴基斯坦人民可以说是最早享受“一带一路”倡议成果的人群。
梁海明
在“一带一路”倡议刚刚宣布后的2015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时双方领导人再度宣布,两国的友谊“比海还深,比喜马拉雅山还高”[2]。在如此独特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国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接受情况,几乎已可以被视作“一带一路”倡议短期内在沿线各国有可能达到的最佳效果。而该国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评论及建议,对中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方法和策略无疑深具参考价值。
本研究收集、分析了巴基斯坦历史最为悠久,阅读范围也最广的《黎明报》,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起到今年(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一周的全部相关报道,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过去三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和对外传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需要反思、补充和努力之处。
一、“一带一路”三年来《黎明报》的内容分析
本研究梳理统计了从2015年3月29日到2017年5月22日所有关于中国“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报道,总共篇数为254篇。其中封面报道6篇、国内要闻93篇、评论38篇、经济/商业报道57篇、国际报道34篇、都市报道(包括封底报道、社会、文化、综合及其他)26篇。
其中,以对中国的立场及态度为划分依据,得出正面报道为115篇,中立报道为115篇,负面报道为24篇。可见,巴基斯坦《黎明报》对中国的报道立场比较正面,且近一半为事实性报道。
进一步按照文章类型对报道进行区分与归纳,发现大部分文章涉及到中国与巴基斯坦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占到145篇,涉及“外交与国际关系”的为76篇,“中国经济”的为7篇,2篇涉及宗教与民族,有1篇涉及到中国的社会事件。
(一)经济合作类报道
涉及两国经济合作报道数量最多,共有145篇,其中正面报道71篇,中立报道65篇,负面报道9篇,绝大多数的内容以中巴经济走廊(CEPC)为中心。
在正面报道中,该报多次使用了“双赢”“合作”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将为巴方带来巨额利益”等表述,CPEC被称为“game-changer”,而中国带来的投资数额则被反复强调,对中国的形容词多为“友好国家”“兄弟情谊(Brotherhood)”等等。可见,“中巴之间的友好历史”以及“中方投资带来的实际利益”是巴方对中国抱有好感的两大原因。
在中立报道中,除去客观报道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建设进度之外,也有多篇评论质疑巴基斯坦政府在其中的不足之处,如项目进度、透明度和问责制等等,但对中国则没有负面刻画。值得注意的是,多篇报道特别强调中方投资并不是出于“中巴友谊”,也不是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而是因为“双方的利益所在”,并以此为基点强调巴基斯坦需要跟上中国的步伐和需要,不然中方投资将会放弃在巴的项目。
如2016年1月8日的报道则在肯定了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经济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巴基斯坦的商业环境、安全形势等国内原因极有可能成为巴方无法获得预期利益的主要原因。而2015年4月23日刊发的对中巴经济走廊的一则评论表示,中方提供的资金是项目融资,而不是援助或优惠贷款,并对还款利率进行了计算和评估,指出其合理性。文章承认中巴经济走廊将提供历史性的机遇,并表示在抓住机会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程序规范,确保透明度。
由此可见,中国在巴基斯坦也以“精明商人”的形象出现。由于这些报道并没有对中国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负面刻画,因此本文将这些报道的立场归为中立。
而在负面报道中,该报主要质疑中国的资本及商品涌入是否能够直接造福于当地人民,指出其中潜藏的对当地经济生态的威胁。如2015年11月15日一则对中国在巴基斯坦为CPEC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报道,充满了当地人对可能无法从中获利的担忧,声称中国人只关心自身利益,中国与巴基斯坦政府合谋无视当地社区的诉求。
2017年3月30日的一篇针对巴基斯坦企业的报道,则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将削弱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当地企业无法与资本更雄厚的中方企业竞争,一些公司担忧CPEC将会成为“特洛伊木马”,破坏现存的经济产业。
可见,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已经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及媒体的承认,对于“一带一路”在巴基斯坦的协调推进有很大帮助,但对于巴方能否充分把握此次机会,因势利导以及能否承受与实力雄厚的中方企业的自由竞争,则还是一个未被充分解释的疑问。
(二)外交与国际关系
内容着重于外交、国际关系方面报道共有76篇,正面报道为34篇,中立报道为31篇,负面报道11篇。其中有25篇涉及CEPC,17篇涉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在正面报道中,有近一半(15篇)与CPEC相关,中巴之间的友好情谊被频繁提起,中国被形容为一个“友好”“和平”“寻求稳定发展”的国家。多篇新闻将中国塑造为一个“帮助者”的角色,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教育和军队。
中立报道则主要集中在中美关系及亚洲各国关系之上。在处理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时,报道倾向于呈现两者之间的分歧和紧张态势,“一带一路”则被视为中国摆脱美国经济控制的一个手段。如2016年7月24日刊发的《The Thucydides trap》一文将中美之间在南海的纷争称作是新兴力量崛起时对全球霸主不可避免的冲击,“一带一路”可加强中国与欧洲及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减少美国对其的影响。2017年4月5日的一篇报道则梳理了特朗普上任后中美之间从剑拔弩张到缓和的关系,并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将继续升级,“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了加强经济独立性的对外手段。
在亚洲各国的博弈中,“一带一路”被描述为各国的共同利益点,也经常被称为中国调停他国矛盾的动机。如2017年3月6日的一篇评论指出,只要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伊朗、中国和俄罗斯能达成一致利益,“一带一路”将给巴基斯坦带来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的机遇。而在与阿富汗危机和印巴冲突相关的报道与评论中,尽管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也被一再重申,不过报道依然强调了中国愿意调解的意向,因为和平稳定的环境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建设。
负面报道中,约有半数涉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指出“一带一路”在西方媒体中依然存在争议,倡议的目的尚未完全得到外界的理解与认可。如5月17日刊发的一则来自日本媒体的新闻,描述了高峰论坛后日本对“一带一路”依旧不信任的态度,指出中国限制外国企业在华活动,却向外大量出口过剩的廉价铁制品的行为无法支撑其所谓的“自由贸易”宣言。文章还表示中国的港口建设项目是为了提高其海洋霸权。2017年5月11日刊发的一则来自路透社的文章,则在说明了中国国内媒体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高度赞扬后表示,依然有许多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可行性抱有怀疑,同时,“一带一路”也被描述为一个中国借以提升影响力的政治活动,而非单纯出自经济考虑。
二、重点案例:“中巴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通过对报道的主要话题的统计发现,54%的报道与中巴经济走廊相关,另有11%的报道以今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主题,其余皆为对“一带一路”各相关事件的零散呈现。可以认为,巴基斯坦对于“一带一路”的认识和判断与中巴经济走廊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密切相关。本研究将以巴基斯坦《黎明报》对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作为“一带一路”在巴基斯坦传播的重点事件,具体分析它们在巴基斯坦的传播效果。
(一)中巴经济走廊
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提出要打造一条北起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经济大动脉,推动中巴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中巴投资经贸合作取得更大发展。同年年底,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被纳入“一带一路”的规划中,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同时,因为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先一步实施,因此又被看作“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要试点,其成功与否与世界对“一带一路”的看法息息相关。
在巴基斯坦国内,中巴经济走廊自提出之始就获得了广泛且持续的关注,通过对巴基斯坦《黎明报》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报道进行统计发现,中巴经济走廊是其最主要的关注点,该报及其受众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巴经济走廊舆论走向的影响。
在所有与中巴经济走廊相关的报道中,因为与官方发言与项目进度的新闻报道较多,因此正面新闻与中立报道占据多数,中巴经济走廊被巴基斯坦政府认为是中巴友谊的见证,将为双方带来共同利益。多篇新闻报道了巴方各高层领导在各个场合对这一项目的肯定与重视,如在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成立时,俾路支斯坦首席部长称中巴经济走廊是“双赢合作”,巴基斯坦总理在CEPC西线开幕式将其评价为“积极向前迈进的一步”,“将带来巨大的成功喜悦”。
在正面报道中,中国的投资被描述为出自中巴友谊的“善意”与“援助”,而中立报道多从市场角度出发,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基于“双方的利益所在”。例如,在该报2016年4月24日的一篇评论《OBOR and CPEC》中,中巴关系被阐释为基于地缘政治的“友谊”,官方所宣扬“巴铁”关系是夸张的形容,中国重视与巴基斯坦合作是因为中巴经济走廊可以为中国提供重大的战略价值,这是其它“一带一路”项目所无法比拟的。
而负面报道虽然比正面与中立报道占比更少,但对于中方施行CPEC的用意及CPEC对巴基斯坦的积极作用的质疑则从未断绝。
2016年10月18日的一篇报道以“CPEC将变成下一家东印度公司”为标题,表示“从中方获得的借款将由巴基斯坦的穷人来偿还”,而中方在巴基斯坦投资的项目也仅会使中国人和巴基斯坦政府获益,而非当地社区。2017年3月2日的社论《CPEC claims and doubts》也发出了类似的质疑。
在中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即将召开的今年5月,同样有报道认为中国企业抢走了多数机会,巴基斯坦不仅没有获得多少机会,而且其所背负的债务的风险也未能确定是否安全。虽然CPEC项目自提出以来经过了4年时间,但此类争端依然未能平息。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5月,高峰论坛本身更是获得国内外各方关注,巴基斯坦《黎明报》于5月1日-5月22日集中刊发了65篇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文章,达到了相关报道的最高峰值,其中有29篇与高峰论坛相关,占比近一半。此次高峰论坛的巨大规模和全球性质使得“一带一路”获得了更多关注,不仅为巴基斯坦媒体提供了一个描绘其所认识的“一带一路”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让中方了解巴基斯坦对“一带一路”的认识的机会。
在29篇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相关的报道中,有17篇正面新闻,7篇中立报道和5篇负面报道。
在正面报道中,“一带一路”的和平性质与商贸意图被一再凸显,中国以和平繁荣的大国形象出现,而与中国持不同意见的美国和印度的举动则被刻画成“封闭固执”的短视行为。其中,第一篇与高峰论坛相关的报道刊登于1月26日,是论坛召开近四个月前。文章将中国与特朗普领导的美国进行直接对比,将中国召开论坛的举动形容为与美国闭国相对的“开放姿态”,表明中国“不寻求领导权,但是在美国让位的情况下,愿以和平姿态引领世界”。5月15日的报道《CPEC must not be politicised, says Sharif》也强调了“一带一路”的和平、包容和自由贸易的性质,文中一再引用中方话语表明“一带一路”只关乎繁荣发展。
大部分正面报道为高峰论坛与中巴经济走廊的合并叙事,基调为巴方对“一带一路”的赞赏和认可,并主要强调“一带一路”的经济效应。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单独报道这一论坛,没有提到CPEC的中立、负面报道中,针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和担忧频频出现,这体现了虽然巴基斯坦媒体对CPEC持认可的态度,但是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整体而言并不见得抱以同样的乐观。
在高峰论坛结束之后,《黎明报》又接连转载了两篇来自外媒的文章。其中一篇谈论中国因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重视而施行的管控措施。另一篇则报道了许多参会国家虽然欢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但要求中国进一步说明其意图的情况,并称这些要求并不是毫无根据,指中国过去曾以经济手段试图达成政治目的。
三、研究发现与建议
(一)“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成果
从巴基斯坦《黎明报》过往三年多的报告来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重点地区、旗舰项目推动下的传播效果是显著的,数百篇报道中清晰体现出巴基斯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诚意的信任,以及对中国具有足够财力、物力乃至国际影响力的认可,而且相信这一倡议将给巴基斯坦带来发展的机遇。
(二)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决心、能力得到认可
在《黎明报》的相关报道中,大多数报道、评论都提到中国给巴基斯坦带来数百亿美元的庞大投资。而且无论是正、负还是中立报道,均将“一带一路”的经济作用作为一个主要关注点,多次强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能量。
该报2017年5月论坛期间,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报道数量迅猛增加,报道中显示高峰论坛对提高“一带一路”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重要作用。
(三)“一带一路”被视为巴基斯坦的发展机遇
如上所述,在《黎明报》的相关报道中,大多数报道、评论都提到中国给巴基斯坦带来数百亿美元的庞大投资,其中对于巴基斯坦经济的明显提振作用反复被提及。而且无论是正面、中立还是负面报道,媒体在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官方定位上都比较一致,CPEC定位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flagship project)。即使是在负面报道中,中方代表的说辞与反驳也在文中占据一席之地。
事实上除了评论外,对于这一项目可说很少有纯粹负面的报道与评论。在23篇报道中,CPEC都被标上了“改变游戏规则(game-changer)”的称号,更多的报道也表达了CPEC对巴基斯坦自身发展的“重大改变”,尽管其中也出现部分负面解读,但前提均为认可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意义。
本研究在分类中,只将对中国形象进行负面刻画的报道归为负面报道,然而事实上有更多“负面报道”,其实是针对巴基斯坦政府在CPEC中表现的批评和质疑。从报道中国的角度出发,这些报道被我们归类为“中立”,其中大多数肯定了中国政府及CPEC项目的出发点和重要性,但却对于巴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提出质疑。
(四)报道所体现“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的不足
1. “一带一路”传播中需要大力推进“民心相通”
虽然中国近年来强调文化软实力,致力于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但是就算与“巴铁”巴基斯坦,中国相关的“文化”类报道也非常稀少,绝大部分集中在经济领域。在2015年3月29日至2015年10月31日这一时间段中,人文方面仅有3篇相关文章。其中,正面报道为2篇,中立报道为1篇。正面文章分别报道了“豫剧团在巴基斯坦演出庆祝中巴友谊”和“中英文化交流活动”,表现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立文章则描述了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影产业。总体而言,文化类文章在该报与中国相关的报道中占的比例极少,可知中国文化并未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叙事”中占有一席之地。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国家官员、个别体育运动员、男女首富(王健林、周群飞)以及科学家屠呦呦之外,几乎没有出现“中国人”的具体人物报道。这无疑意味着巴基斯坦读者对于“一带一路”与中国,仅仅是从经济、政治角度去理解和看待,缺乏对具体的“中国人”的认知。
“一带一路”的五大目标之一是“民心相通”,这也是“一带一路”要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当沿线国家民众的观念中缺乏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的认识,容易令跨国交流中的一切举动被“泛政治化”“泛经济化”,带来更多的猜测与质疑,令推动“一带一路”遭遇更多不必要的困难。
《黎明报》2015年12月的一篇评论文章《参与的框架》(Framework of Engagement)中更专门点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两国民间接触不足的问题。文章指出,两国在科学、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两国的交流受限于政府、大企业和军事等方面,应当更多地拓展到媒体和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之间,因为这两个领域对于增进两国间的相互了解至关重要。
“一带一路”的传播亟需人的交流,情感的交流,不仅限于教科文等方面。例如,随着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一体化,各国金融系统愈趋深层次联结,投资、金融市场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国际共同“语言”,各国民众对股市、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贵金属价格等共同的体验,已产生了广泛“通感”,面对金融市场的表现,无论语言、风俗、民族、国籍都不是障碍。中国与巴基斯坦金融领域已经展开广泛合作,更成为巴基斯坦交易所的重要股东,未来在“一带一路”的传播中,加大利用金融的“语言”,着重普通投资者的“通感”,可增加倡议对沿线各国民众的吸引力。
2. 西方报道的倾向性及其对中国刻板印象,对于巴基斯坦的影响十分强大
从负面信息的新闻来源可以发现,西方媒体在巴基斯坦依然具有较高的话语权,有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许多报道均引自西方媒体,引自中国报道的反而寥寥可数,在新闻消息方面,路透社和法新社是转载消息报道的两大来源。
一项关于巴基斯坦媒体生态的研究也指出,国际媒体在巴影响力第一集团为英国BBC、美国CNN、《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欧美媒体,第二集团为美国之音、半岛电视台、今日俄罗斯和德国之声等二线美欧媒体和中东媒体,而中国媒体在巴基斯坦布局相对滞后。[3]
在为数不多的负面报道中,作者们所展现出来的怀疑和忧虑,大多与西方媒体的报道倾向非常接近。其中一个常见的指责,是对中国企业的批评,如以为中国前往参与项目的企业大多为国企,政治目的大于市场原则。另一部分报道则指中国企业独吞过大利益,并未给当地社区和人民带来实质好处。以瓜达尔港这一中巴经济走廊标志性项目为例,《黎明报》于今年5月20日引用的一篇西方报道就着意刻画了港口对传统渔业利益的冲击,“除了当地渔民,似乎其他所有人都可以获利”。虽然这篇报道没有正面否定CPEC为中方和巴政府带来的利益,但是它却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
另一个常常被作为负面报道焦点的则是西方媒体长久以来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例如对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尽管中方一再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只关乎经济,而非地缘政治,多数报道都并不认同这种看法,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解读,“一带一路”都被认为是中国输出政治影响力的重要一环。
巴基斯坦报道中所受西方媒体的影响,体现出这些媒体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议程设置的强大影响力。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中需要时常谨记,西方媒体长期标榜“客观”“公正”等核心价值与公信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往往能得到比中国媒体更高的认可,“一带一路”虽然是中国主导的项目,在国际舆论引导上中方却明显处于弱势。
与西方媒体的报道倾向相呼应的,还包括部分国际主要金融机构,这些机构的专家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和舆论影响力,更要胜过媒体。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指中国为中巴经济走廊提供的贷款让巴基斯坦的负债大幅上升,世界银行发表的《南亚经济聚焦》报告又指出,如经济走廊建设出现延误,将对巴吸引外资数据和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影响。[4]
3.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存在千人一面,忽视各国独特性问题
程曼丽在《中国记者》刊发的《“一带一路”报道中的问题意识》一文中将解释性话语定义为“对于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疑惑、误解、偏见等作出及时回应”,而修复性话语“则指当外界的认知、评价与自我形象预期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时,着力进行形象纠偏与重塑”。[5]通过对《黎明报》的报道内容和读者留言分析发现,对于巴方提出的不少细节,例如与印度边境问题等具有争议性的本地事务中,中方倾向于使用抽象和千篇一律的上层话语进行回应,以“中巴友谊历史长存”和“中国极为重视CPEC发展”来面对各方质疑,缺乏具体的直观解释与案例分析。
这些话语高大、堂皇、正面,但却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在多个正面和中立报道下,读者留言中会出现相反的观点和言论,对CPEC承诺的美好前景表示质疑。可见,虽然上层话语传达到位,但是中下层话语,体现和承认巴基斯坦独特性的话语缺失,并不能够得到读者更多的认同。
从民心相通的角度而言,关注与回应对方的独特性是不可或缺的,这个层面仅仅通过大众传媒来展开对外传播效果难以显著,更多地需要通过人际传播,人与人的真实接触和相处来达到。
本研究从巴基斯坦的案例发现,“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在关注大众传播的渠道和效果之外,应更多利用当地的人际传播。尤其在扭转西方媒体的刻板印象乃至偏见,以及在回应某国的独特诉求时,来自身边的声音和话语显然有更高可信度。此前有部分关注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和推广的研究已指出,大多数企业缺乏能讲当地语言、熟悉当地文化的人才,因此最符合实际的是将“讲故事”的任务分包给合作伙伴,尤其应当关注传媒、公关人士以及留学生等资源。[6]
本研究借用金融领域在海外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概念,如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其在人民币国际化之中发挥着重大效用,并非由中国政府直接指示和管理。借用这一理念,本研究也建议中国在境外和海外更注重建设和利用“离岸传播”[7]的效用。
首先,从意见领袖向大众传播的这种“人际传播”形式,比大众媒介的传播更能改变受众的态度乃至习惯。事实也证明,金融领域的意见领袖如投行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和股评家等在新媒体、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意见,往往比媒体的报道更受重视,也更让大众易于接受。
其次,“离岸传播”更易收集沿线国家的“隐性舆论”。“隐性舆论”指的是民众内部非公开传播的民意和言论。这些沉默的力量往往比传统的报纸、电视台等传媒机构更能够影响真正的舆论流向,我们通过“离岸传播”中心,可以更为容易地从各类媒介、场合收集“沉默的声音”,以便在对外传播中不断地调整或修饰再次传送给沿线国家的信息,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交互式传播,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关切的问题早日得到答案。
“一带一路”倡议就如同一项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通过离岸传播中心去展开营销和推广,例如更多强调“一带一路”某个项目,具体可以增加民众多少收入,如何提升了交通效率和企业的效能,带来了怎样的投资机遇和产品等等,这不但可令沿线国家更加相信第三方经济数据的真实性,更能提升沿线国家的经济,给民众带来实惠,实实在在地打造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注释】
[1]张立伟,《“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基础与挑战》,《改革与战略》,2016(10)
[2]孟辽阔,《“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巴基斯坦战略地位及其实现路径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年7月(4)
[3]胡邦胜,《巴基斯坦媒体生态及其特征》,《对外传播》,2017(3)
[4]王茜婷,《如何正确引领“一带一路”的国际舆论》,《传媒》,2017(2)
[5]程曼丽,《“一带一路”报道中的问题意识》,《中国记者》,2017(4)
[6]储殷,张沛喆,《如何讲好“一带一路”的经济故事》,《对外传播》,2017(4)
[7] 梁海明,《“一带一路”的离岸传播》,光明网理论频道http://theory.gmw.cn/2016-09/02/content_21788599.htm,2016年9月2日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