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活动功能的影响
2017-10-12林碧映曾艳唐洁
林碧映,曾艳,唐洁
前庭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活动功能的影响
林碧映,曾艳,唐洁
目的:评价前庭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PD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前庭康复训练加常规护理、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疗程4周。评价2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UGT)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PDQ39)评分、感觉整合和平衡的临床改良测试(mCTSIB)评分,睁眼平地站立(FIRM EO)、闭眼平地站立(FIRM EC)、睁眼站在海绵垫上(FOAM EO)及闭眼站在海绵垫上(FOAM EC)的站立时间。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试验组治疗后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PDQ-39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UG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IRM EO、FIRM EC、FOAM EO、FOAM EC和mCTSI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物理康复方式,尤其是改善平衡能力,可以成为PD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帕金森病;前庭训练;平衡功能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患者逐渐出现运动和平衡功能下降,最终出现日常活动、社交功能和生存质量严重损伤,低质量的生存状态将伴随终生。PD患者通常门诊治疗,但反复跌倒导致骨折是住院的常见原因,而由于恐惧跌倒而自我限制日常活动,导致患者肌力和骨密度逐渐下降,进一步增加骨折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前庭康复通过对眼、头、身体综合训练,达到刺激前庭系统和修复中枢平衡功能的目的,Hillier等[2]发现前庭功能训练能有效缓解中枢和外周前庭病变症状。Rossi等[3]发现PD患者前庭功能训练对平衡能力有积极意义。但上述研究的训练方式均采用统一样式,未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Acarer等[4]认为PD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康复手段。为进一步评价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对PD患者活动能力的康复作用,本研究选取部分患者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PD患者58例。入选标准:年龄50~70岁,性别不限;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4版PD指南的诊断标准[5],Hoehn-Yahr分级2期和3期;适应药物治疗(3个月内药物剂量和种类未做调整),近半年病情稳定;了解研究内容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法步行或行走必须借助器械;颈部活动受限,弯曲、旋转幅度<30°;矫正视力<0.1或严重听力下降;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下降;正在服用可能影响行走或平衡功能的药物;合并严重心、肝、肾和血液系统疾病。5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给予前庭康复训练和常规护理、治疗,每2周进行1次30 min的医学评估,研究者根据检查情况改变训练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前庭康复训练包括:适应性训练:主要用于改善注视能力。患者手持视标(如茶杯、苹果等)置于鼻前25 cm,沿冠状位左右旋转头部,然后沿矢状位旋转头部,期间双眼注视视标不能离开(注意保持视野清晰),速度逐渐加快,每个部位旋转1 min,每天3次。替代性训练:可以增加凝视稳定性及姿态和步态控制,包括视觉刺激练习和本体感觉练习。让患者在有或没有视觉角度下练习,或让他们站在泡沫材料上以改变本体感觉进行练习。该技术用于弥补前庭功能的缺失,采用完整的感觉系统取代功能不完整或已经丧失的中枢神经系统,随着患者功能的改善而训练难度越来越大;习服性训练:可促进前庭习服的发生,选择激发症状的运动,如头部转向一侧行走,运动的强度要达到引出轻、中度症状,训练5~15 min,每日重复2~3次。如一定时间后症状无好转或眩晕消失,则停止此项运动。平衡性训练:要求患者在静态(如站立)和动态(步行)姿态之间不停转换,如让患者在睁眼和闭眼的状态下从坐位到站位,适应后转身,可以改善静态、动态姿势控制及行走能力。训练为每周1次,每次30~40 min,持续8周。
1.3 疗效评价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评分和PDQ-39评分比较(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作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UPDRS评分和PDQ-39评分比较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无1例中止治疗或失访。治疗前UPDRS评分和PDQ-39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PDQ-39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患者平衡功能比较
2组治疗前TUGT评分、BB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UG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2组患者姿势稳定性比较
2组治疗前姿势稳定性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PD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随意运动减少、平衡失调及姿势反射障碍。PD所引起的平衡功能、姿势与步态异常与前庭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明确报道。基础研究证实大部分PD患者出现前庭功能下降,而且治疗后姿势、平衡状态好转,因此目前学界观点基本支持两者存在关联性[9]。采用1-甲基-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PD动物模型,非离子型谷氨酸增加导致谷氨酸神经毒性反应,动物神经中枢出现相应病理改变,推测非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是导致PD患者前庭失衡的主要原因[10]。2013年Tomlinson等[11]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是预防跌倒和加强活动功能的有效方法,但报告没有指出最适合的锻炼方法。虽然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基础的跑步机、阻力训练、舞蹈、太极拳、机械行走辅助等运动能改善平衡症状,但最适合PD患者的训练方式目前尚不明确。
刘淑兰等[12]发现PD患者均存在平衡功能障碍,而且认知功能障碍与平衡障碍相关。本研究2组平衡功能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再次印证上述研究。Tomlinson认为生物反馈、虚拟游戏和前庭训练等方式均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笔者研究发现个性化前庭训练项目无须借助昂贵的仪器,可提高患者平衡功能,增加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部分患者减轻了跌倒的恐惧感,但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临床表现并不能同步改善,表明单纯的康复训练并不能改变PD患者的病程进程,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3 2组患者平衡功能比较(分)
表4 2组患者姿势稳定性比较(s)
本研究中机体运动功能(UPDRS评分)无明显改善,既往的研究也无一项表明前庭训练能改善机体的运动能力,虽然meta分析表明物理治疗对机体运动功能有积极作用,但大多数研究依然认为训练对机体运动无改善[13]。原因主要是样本量较少和开放性设计,也可能是因为患者运动能力较好而组间差异较难发现,增加神经保护效应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可能有助于评价训练效果[5]。生存质量组间比较同样无明显差异,虽然Mhatre等[14]和Pompeu等[15]的研究表明前庭训练改善生存质量,而meta分析的结果与本研究相似,平衡练习、跑步机、一般性物理康复、舞蹈等训练都不能改善生存质量。笔者认为可能原因是生存质量是多维度评价,个体间差异较大,同时观察周期较短。姿势稳定性组间比较同样无明显改善,与笔者的预期有较大差异,可能与训练强度偏低有关,增加力量训练或有助改善稳定能力[16]。
综上所述,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物理康复方式,尤其是改善平衡能力,可以成为药物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前庭训练与其他康复手段的效果差异目前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1]Kalilani L,Asgharnejad M,Palokangas T,et al.Comparing the incidence of falls/fractures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US population[J].PLoS One,2016,11:e0161689.
[2]Hillier SL,Mcdonnell M.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for 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dysfunction[J].Phys Ther,2011,36:248-249.
[3]Rossi M,Soto A,Santos S,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alterations in balance among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Eur Neurol,2009,61:171-176.
[4]Acarer A,Karapolat H,Celebisoy N,et al.Is customized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J]?NeuroRehabilitation,2015,37:255-262.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7:428-433.
[6]钱佳佳,王磊,曹震宇.核心力量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人动态平衡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479-482.
[7]王雁,王文昭,赵忠新.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应用及评价[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14:286-290.
[8]周明,彭楠,石荣光,等.活动能力测试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456-459.
[9]Lithgow BJ,Shoushtarian M.Parkinson's disease:disturbed vestibular function and levodopa[J].J Neurol Sci,2015,353:49-58.
[10]Besnard S,Machado ML,Vignaux G,et al.Influence of vestibular input on spatial and nonspatial memory and on hippocampal NMDA receptors[J].Hippocampus,2012,22:814-826.
[11]Tomlinson CL,Patel S,Meek C,et al.Physiotherapy versus placebo or no interven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3,10:CD002817.
[12]刘淑兰,黎冠东,钟建新,等.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平衡障碍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6,24:205-208,213.
[13]Park A,Zid D,Russell J,et al.Effects of a formal exercise program on Parkinson’s disease:A pilot study using a delayed start design[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14,20:106-111.
[14]Mhatre PV,Vilares I,Stibb SM,et al.Wii Fit balance board playing improves balance and gait in Parkinson disease[J].PMR,2013,5:769-777.
[15]Pompeu JE,Arduini LA,Botelho AR,et al.Feasibility,safety and outcomes of playing Kinect Adventures!™for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 pilot study[J].Physiotherapy,2014,100:162-168.
[16]刘蓓蓓,丁志清,丁勤能,等.Thera-band弹力带结合神经肌肉促通技术对偏瘫患者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145-147.
(本文编辑:雷琪)
R741;R742
ADOI10.16780/j.cnki.sjssgncj.2017.05.025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脑病科广东 广州 510000
2016-11-03
林碧映linbiying20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