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恢复高考40年政治学科考试命题述评

2017-10-12胡传勇巫阳朔

中国考试 2017年7期
关键词:命题考查考试

胡传勇 巫阳朔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 100084)

恢复高考40年政治学科考试命题述评

胡传勇 巫阳朔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 100084)

1977年恢复高考后,政治学科命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在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包括知识内容、能力目标在内的学科考试标准,探索出实现学科考查目标的命题方式方法。

恢复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命题

1977年我国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高考的考试科目,除具一般社会科学的基本属性外,还承担着基本政治观点、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功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恢复高考40年来,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挥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为高校人才选拔和中学德育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主要分阶段从考试内容改革角度对思想政治学科高考命题进行梳理回顾,以期为今后的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提供借鉴。

1 依据《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命题阶段(1978—1981年)

1977年恢复高考时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由于“全国中等学校教材不统一,一些地区开设的课程不齐全,各地区学生水平参差不齐”[1]等原因,当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命题考试,政治学科的考试内容范围无全国性的统一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帮助参加1978年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考生(特别是在职职工和广大知识青年)进行复习,教育部颁发的《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要求“考生按照大纲复习时,应着重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过去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猜题和死记硬背”,并规定“命题范围将不超出本大纲”[1]。

《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规定,政治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辩证唯物论常识、社会发展简史、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中国革命和建设常识、时事政治五部分。在复习要求方面,“要求考生初步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一些实际问题,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1]

1979—1981年也相继颁发了各自年份的考试复习大纲,基本延续1978年的规定。

这一阶段是国家拨乱反正的特殊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一方面清算“四人帮”祸国殃民的罪行,总结十年动乱的深刻教训,另一方面开始谋划发展国民经济的路线方针。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还在逐步恢复过程之中。政治科的考试内容带有明显的“时政性”特点。

例如,涉及批判“四人帮”内容的试题:

例1(1978年简答题第2小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批判“四人帮”宣扬形而上学的一个谬论。

例2(1978年论述题第2小题)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什么必须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批判“四人帮”颠倒敌我关系,对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反革命罪行。

涉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试题:

例3(1978年论述题第1小题)

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论述发扬党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优良作风的重要性。

例4(1979年辨析题第1小题)

有人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涉及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试题:

例5(1978年简答题第3小题)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什么?

例6(1978年简答题第4小题)

按照五届人大批准的十年规划,到1985年我国粮食和钢的产量分别要达到多少?

例7(1979年简答题第2小题)

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哪四项基本原则?

例8(1981年第六大题)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必须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当前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的必要性。

这一阶段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观点辨析题、填空题、改错题等。试题主要以文字方式呈现。试题设问往往直接从概念、观点和原理出发,缺少问题情境,难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目标,试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记忆和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

2 以中学政治学科《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为依据命题阶段(1982—1992年)

1982年,“随着中学教材的逐步统一,停止了编印高考复习大纲。”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关于一九八二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提出,“高考命题严格限制在中学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范围之内、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运用能力。”[2]这是对高考与中学教学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

按照这一“请示”精神,教学大纲承担考试大纲功能,教学要求也就成了考试要求,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简单地与考查目标等同起来。由于教学大纲只规定了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并没有对考试作出相应规定。考试与教学既相关又各有不同,教学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或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而考试的目的则是检验学生学习的结果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由于没有考试大纲,每年考前,各地中学都千方百计地向命题单位打探命题信息(如题型、题量、难度等),由于考试内容和形式的不透明,为应考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增加了中学的负担[3]390。

政治学科的考查范围限定在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之内。1987年以前考试内容为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和时事政治三部分;1988年的考试内容范围调整为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和年度间的时事政治;1989年的考查范围是政治常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部分条目及时事政治;1990年、1991年的考查范围是政治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条目及年度间的时事政治;1992年以后考查范围又调整为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三部分。1991年、1992年政治科分为理工农医和文史两类试卷。在考查要求上,这一时期明确提出注重“双基”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1984年标准化考试开始在我国试验和推广。政治学科命题在题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除原来的填空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外,开始设计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以及分析说明题等多种题型。其中选择题在形式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举例如下。

例9(1984年第二大题第2小题,单项选择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①生产过剩 ②生产严重不足

③生产绝对过剩 ④生产相对过剩

例10(1986年第四大题第4小题,不定项选择题)

据报导:河北农大数十名教师奔赴太行山区,把十几项配套技术送下乡,并培养出二十万农民技术人才,促进了山区经济起飞。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发山区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二十六项科研成果,丰富了原来的教材,推动了全校的教学改革。大家说:“农民需要科学,科学也需要农民。”这个事例说明:

(A)科学理论是正确实践的必要指导

(B)实践是科学理论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C)只有事事都去亲自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D)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得到发展的

(E)科学理论也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例11(1986年第五大题第1小题,选择型判断改错题)

判断各题的三个答案是否正确,在你认为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的后面的括号内画上“√”或“×”。如果你认为三个答案都不正确,除了在答案后面的括号内都画上“×”外,并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字母(D)的后面。

一般来说,阳光、空气不是商品,但在一些国家中由于大气污染,新鲜空气也可装在特制容器中出售。空气之所以成为商品,根本原因是:

(A)能满足人们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

(B)人们不能随意从自然界得到新鲜而未被污染的空气 ()

(C)出现了销售新鲜空气的商贩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漫画这一非文字的试题素材开始在选择题中出现。

例12(1985年第五题)

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女孩:下雨好极啦!男孩:下雨糟透啦!

A.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对下雨这件事,男孩和女孩的认识只是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E.对下雨这件事,男孩和女孩的看法虽不同,但都具有正确性,所以真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是相对的

在问题情境的构建方面,引用一段文字材料要求考生进行分析说明的形式开始出现,这使分析能力的考查得到一定程度的深入。

例13(1985年第六题)

下面是从报纸上摘录的国际市场简讯资料。它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什么原理?请你简要地分析说明。

据报道,去年4月,由于纸浆(造纸的原料)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一些纸浆生产国的库存减少,美国、西欧的纸浆价格由原来每吨400多美元,分别上涨到每吨515美元和540美元。后来,由于北美、西欧和南非一些国家扩大纸浆生产,国际市场对纸浆的需求减弱,从今年二月起,纸浆价格又迅速下降。

在主观性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设置方面,从1990年开始新的尝试,改变了过去只提供知识要点的参考答案模式。例如,1990年第52题要求“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特别是联系1989年我国发生动乱和在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的事实,谈谈你的看法”。试题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政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拟定参考答案,只提出判断政治是非、运用知识和表达能力三方面考核重点。还有一些主观性试题在参考答案的知识内容以外,专门设置“综合评价”评分项,用于对考生判断政治是非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政治学科命题“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因为没有单独的文件对考试内容、考试目标要求、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等内容进行规定,每年教育部只公布考试的知识范围,没有比较系统明确的能力考核要求,所以每年的试卷在题型题量、呈现方式、难度等方面波动较大。命题内容多来自教材,问答题的参考答案也多照搬统编教材的说法,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识记和初步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制订政治学科《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和能力考查要求阶段(1993—1999年)

为体现考试的科学、公平原则,增加考试的透明度,指导和规范高校入学考试,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要求,1989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简称考试中心)研制并公布了英语科《考试说明》,1990年公布了化学科、物理科《考试说明》。到1995年,在多次修订、完善和试行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考前颁发所有科目《考试说明》的既定目标,较好地处理并解决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二者的关系,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提出了考试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并确定相应的题型、试卷结构及样题。《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相辅相成,是高考命题和考生复习备考必须共同遵循的依据。

最初颁布的《考试说明》,虽然规定了高考的性质、目标、内容和要求,但关于能力考查目标,多是照搬《教学大纲》的提法或教育测量学的一些专业用语,没有体现出高考的特点,也很难形成能力考核的命题原则和具体的命题方法,导致高考试题仍偏重知识记忆的考核,对能力考核不够。

政治学科于1991年公布《考试说明》,对考查要求规定为:(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2)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3)比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事物的异同;(4)运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5)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判断政治是非、理论是非,并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6)对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和评价;(7)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4]。

在进一步修订《考试说明》的过程中,考试中心将认知领域中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以及高考的实际需求,将其逐步“学科化”,按照中学《教学大纲》及其中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从评价的角度,确定了学科的测量目标,使命题者和备考者有了共同遵循的评价目标,提高了命题的科学性,较好地克服了考试工作者和考生的盲目性[3]394。

在能力考查的研究方面,对如何考查能力这一问题分学科进行了研究,初步实现了能力测试要求的学科化。在界定考试内容的前提下,确立了能力考查的层次要求。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能力可以分解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高层次能力涵盖低层次能力”这一理论,界定符合学科特点的能力层次,进而明确考试内容与能力层次之间的关系,提出学科的能力框架。

修订后的《考试说明》将政治学科的能力描述进行了整合与优化,调整为:(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2)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5)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5]。

在考试内容方面,1993年、1994年为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时事政治三个部分;1995年调整为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时事政治四个部分。由于国家教委推进高考“3+2”科目改革,1993年起政治科是文科学生的必考科目,理科学生不再考政治。这一时期的政治学科命题,学科内容范围基本稳定。

随着标准化考试理念的深入,客观题的分值比例逐步扩大,稳定到占全卷分值的50%左右。客观题主要由单选题和多选题构成。在题型设置方面,从1994年起取消了考查记忆能力的填空题,增加了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的辨析题。例如:

例14(1997年第四大题37小题)

辨析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在命题中根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和中学政治科教育目标及思想政治课的特点,逐步强调以现实生活场景、现象等为试题背景,以有关学科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及其意义的理解,取得了一些成效,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纠正僵化的单纯知识灌输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如1999年第五大题39小题的论述题,以1987—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及l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每百户家电类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对比数据,考查学生数据分析和解读经济现象,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等能力。

4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实践阶段(2000—2006年)

随着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的不断开展,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广东、山西、江苏、浙江、吉林五省实行高考“3+X”科目改革方案,并在“X”中设立“综合能力测试”科目。“综合能力测试”包含“文理综合能力测试”(简称“大综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小综合”)三种试卷。政治科考试内容分别包含在“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2002年全国各省份几乎都采用了“综合能力测试”作为高考的科目之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最初提出的能力要求只包括三个方面,即记忆知识的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的提出是基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体系理论及当时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认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可以概括为:准确地测量考生对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科学地反映考生学习的潜质和潜力,有效地区分考生的真实水平。“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所考查的能力基于布鲁姆提出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体系,包含在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认知目标之内,更突出考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或评价的能力。此外,“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的不仅是某一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还包括了综合各学科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几年的命题实践,逐渐认识到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主要服务于教学测量与评价,不完全适合于大规模的常模参照性考试。因此,2005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提出了新的能力目标考核体系,见表1[5]。

这一能力要求目标体系在内容的制定上以考试的要求和操作为依据,并力图体现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与方法。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此次考核目标的提出,有益于对考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准确评价,同时亦使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

表1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能力目标和要求

这一时期的政治科考查范围一直稳定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四个部分。命题以综合能力测试为主,强调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试题选材的容量大大增加,为能力考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素材空间。

在学科内的综合方面,如2005年文科综合全国卷第38题,以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根据图表概括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状况,并联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同时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分析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一系列兴农富民政策的哲学依据。试题围绕农民工问题,综合考查了学科内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思路清晰,内在逻辑联系紧密,整体感强。

在学科间的综合方面,如2006年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9题,以铁路在中国近100多年的历史和青藏铁路开通为素材,历史学科要求考生分析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地理学科考查青藏铁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政治学科要求考生从实践论角度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基本实践活动的关系,并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三个学科围绕一个主题,层层推进,实现了学科内容的有机结合与综合考查的目标。

5 制定《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引导课程改革命题阶段(2007年至今)

2007年,普通高中实行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研究课程标准的理念、原则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编写《考试大纲》,对学科能力成分进行了重新研究,形成实施课程标准后高考的能力成分、考查要求、考查原则和方法,建构新的试卷结构和能力常模。

课程标准高考政治学科的总体考核目标表述为: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

新课程政治学科能力考查目标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考核目标划分以考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为依据,层级先后连贯但不包含;二是考核目标的描述更为详细;三是考核目标与考核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四是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核。

新课程高考的考试内容范围,按照新的模块设置,规定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时事政治五个部分。对于设置选做题的海南政治单科模式,在上述必考内容外,还规定经济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三个模块为选考模块,考试时考生任选一个模块作答。

十年来,政治学科新课程考试命题在题型选择、内容搭配、素材选取、设问、答案设置等方面,围绕加强能力考查进行实践探索,在如何反映新课程倡导的时代性、生活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认识,主要包括:试题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营造真实问题情境,为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阐释或论证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对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等创造条件;强调对学生创造性地建构问题解决途径、得出新的结论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在参考答案的设置上,逐步引入分项分等评分方案,为学生预留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等。

在选取试题素材、营造真实问题情境方面,如2008年全国文科综合课标卷第38题,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为试题素材,要求考生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方案选择的理由,并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

在考查建构问题解决途径、得出新的结论等能力方面,如2010年全国文科综合课标卷第38题,以某省2008年开始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改革为题材,要求考生分析应如何解决材料提到的煤炭行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提出建设责任政府的建议。

在设置分项分等评分方案方面,如2014年全国课标乙卷第39题,材料描述了钱学森中学教育的一段经历,设问是: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试题从合理性和片面性两个角度提供了参考答案示例,在此基础上设置分项分等评分量表,见表2。

这种基于能力水平和知识要点兼顾的评分方案,有利于增加区分度,控制评分误差,更好地反映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提高能力考查的效度。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政治学科在考试内容改革和能力考查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表现为,在考核内容上,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和政治生活内容一样得到重视,并且强调了生活与哲学的结合。这样一方面突出学科政治方向,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政治认同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强调学科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克服单纯的时事政治考核倾向,引导学生培养学科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学科内容的生活化和时代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在能力考查上,围绕着上述目标,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吸收心理学基本理论、认知科学、学习理论和教育测量理论成果的能力考查目标体系,初步摸索出命题立意、选材、设问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设置等方面与考核目标之间的基本关系,为能力考查的实现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加强能力考查的考试命题取向,有力地影响了中学教学,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

表2 2014年全国课标乙卷第39题评分量表

[1]教育部.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R].北京:1978.

[2]杨学为.高考文献(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4.

[3]杨学为.中国高考史述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4]教育部考试中心.199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考试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

[5]教育部考试中心.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3-144.

[6]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7-108.

Abstract:Since the resumption of Gaokao in 1977,item writing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Politics(CEEP)always aims to implement the CPC’s education policy,moves forward in the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values education.With the content and form reform of Gaokao,standards have gradually been set up for the CEEP,covering both knowledge and ability and 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tem writing for the CEEP.

Keywords:Resumption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olitics Subject;Content Reform of Examination;Item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责任编辑:张瀛天)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Coll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Politics:Celebrat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sumption of Gaokao

HU Chuanyong,WU Yangshuo
(N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s Authority,Beijing 100084,China)

G405

A

1005-8427(2017)07-0045-8

10.19360/j.cnki.11-3303/g4.2017.07.010

胡传勇(1971—),男,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

巫阳朔(1983—),男,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命题考查考试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