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现状研究

2017-10-11余金虹

武术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广东省小学

余金虹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研究法对广东省小学武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武术教育在广东逐渐普及,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开展效果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与困难,而且武术教学具有“重技术,轻理论”的显著特征。研究认为,小学武术教育应实施“因生制宜,趣味在先;技术为主,理论伴行”的模式,正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武术教育。

关键词:小学 武术教育 现状 广东省

随着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武术也备受关注。传统武术在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撞击、融合过程中,衍生了竞技武术,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竞技武术的出现是必然趋势,但是传统武术也不能丢掉,“因为传统是根,没有根基就很难存活”,武术的发展处于进退两难的处境。1956年武术已被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内容,武术作为体育课的内容进入学校教育,走过60个年头的学校武术教育不见起色,根本原因可能涉及多方面问题。但是学校武术教育是武术发展重要途径之一,学者们对武术教育高度重视。武术从作为体育课的内容到“武术被列为中考体育项目”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无疑都是为了武术“后继有人”,避免武术发展出现断层。

本研究选取了广州、江门、湛江、中山、东莞、佛山等地区,从每个地方随机选取一所小学,共发放33份问卷,回收33份问卷。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独秀、万方等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了解目前我国武术教育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探讨广东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遇到的困难,使其更好地发展。

1广东省小学武术教育的现状

广东小学武术教育逐渐开始普及,部分学校以武术课或大课问操的形式开展,但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度不高,各地方政府、教育部以及学校等方面的重视度也不够,至此,目前广东小学武术教育依旧存在相关问题。武术教育不仅仅只是武术技术教育,也是武术文化的教育,更是对学生的身心、道德、品行、意志的培养。

1.1专业型教师缺乏,区域武术特色促进学校武术发展

从事小学武术教育的教师基本以本科毕业生为主,占87.88%,大中专、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教师数量较少,由此可知,教师的学历水平不低。从问卷的数据中发现,学校的武术教育长达10年的学校占30.3%,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应该继续坚持。从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可知,69.7%的学校处于具有地域性武术特色的地区,开展小学武术教育时间有10年以上的学校很大程度是与地理位置有关,也正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而打造“武术特色”学校的品牌。

然而,专业相对应的教师数量却相对缺乏。武术教师的专业以体育教育为主,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的教师数量仅占12.12%。有45.45%的教师认为,专业武术教师缺乏是目前武术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武术不同于其他的体育运动,如果没有接触过武术的教师从事武术教育工作,对学生学习武术可能有所欠缺,学校武术教育除了是体育课的内容,更是武术文化的教育。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网络信息丰富,对于教师自学武术技术是绝无问题的,甚至可以在课堂上“现学现教”,可是,效果未必理想。因此,开展武术教育的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筛选,不论是学历还是专业或是经验,均以武术专业的教师优先。

1.2武术教学内容繁杂,特色不显著

广东小学武术课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有地方特色拳种、武术操和自编的武术套路,内容丰富,武术课教地方武术特色拳种的学校较少,仅占3.03%,把其作为大课问操的内容的学校相对而言较多,占24.24%。学校的武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武术教学内容也没规定。从调查过程中可知,部分学校只开设武术课或是武术作为课间操的内容,少部分学校是两者都有开设。

武术拳种、武术套路、武术操的内容都非常多,学校、武术教师应经过帅选,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学习,而不是随手拈来。在选择上要投学生所好,学生感兴趣的、实用性较强的武术内容方得到学生的青睐,所以,“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处于具有区域性武术特色的学校,校方也应慎重选择,可以借助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打造“武术特色”品牌学校,同时更有利于当地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1.3技术与理论分离,“一边走”现象严重

武术课和武术课间操是常见的学校武术教育手段,遗憾的是,武术知识教育却严重缺乏(见图1-7)。武术教育技术到位,但武术文化知识严重缺失,“一边走”的武术技术教学现象严重。“新中国以来,虽然学校武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武术被片面的理解为单一的体育课程,在教学中过分追求其体育属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武术传统教育价值,造成学校武术推广过程中传统文化与教育内涵的缺失,致使武术在学校的推广与普及流于形式,其发展举步维艰”。“武术区别于一般体育项目的本质在于其内在的文化性,因此‘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一般体育(伍绍祖)”。嗍虽然武术在学校教育中作为体育课的内容开展,但是其区别于其他的体育项目。西方竞技体育以追求人体“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而武术注重“天人合一”,武术的身体技术可归为体育,文化却是其不同于体育的特征。单一的武术技术教学,会导致武术文化的丧失。“武术作为有中国特色的身体文化形式,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功能——身体锻炼,同时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性的文化载体,兼具德、智、体、美及促进人个性发展与完善等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学校武术教育要重视武术的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根。学校武术以套路、武术操为教学内容,武術套路被看成是一种“花拳绣腿”,或是“学了武术能打几个人”,学校武术教育对这些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应该加以关注和纠正,让学生正确认识武术。学校是传播武术的重要途径,武术的传承离不开学校武术教育。现在的武术传承不同于过去师徒相传、传男不传女等方式,而是师生相传,大众互学,是一种开放、包容、自信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

2“因生制宜,趣味先行”为小学武术教育开展之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接受知识的主人公,教学以生为本是关键。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方面要灵活应变,小学生对于有趣的课堂感兴趣,他们具有“玩”的天性,好玩、好动是小学生明显的特征。课堂上老师反复传授五步拳、一路长拳、三路长拳、初级剑、初级刀、简化太极拳等内容,过多地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倦。游戏是武术课堂的必须内容,结合武术特点,设计相应的课堂武术游戏,可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再者,也可借鉴西方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模式,“‘运动教育模式是基于‘游戏理论思想建立起来的”,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同时学生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掌握武术文化、武术技能等多方面知识。“因生制宜”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顾及最多数学生但也不能放弃某一小部分学生,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避免不了,尊重差异设计相应的教学是教师的责任。“趣味先行”课堂是学生需要的,有趣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因生制宜,趣味先行”是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的首要关键。

3“技术为主,理论伴行”为小学武术教育开展之必要

武术课的技术学习不是简单的套路练习,不可否认,技击是武术的本质,但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的背景下,武术“打”并不突出,更多人认为武术是“花拳绣腿”,学校武术教学应重拾“打”的正确观点,也要“练”好。“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打与‘练实质上是学以致用的要求,即通过学习武术能达到一定的武术实用技能,不至于是一个花架子”。武术技术的学习是实用的基础,掌握武术技术才能用于生活中。在武术技术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应注意向学生传送正确的武术知识、武术文化、武术思想,武术代表中国的符号,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武术由中国专属向世界共享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武术的发展。武术在全球传播过程中会参杂各种各样的声音,学校武术教学以学生学习技术为主的同时注重武术理论文化的灌输,学生通过身体技术的学习领悟武术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辨别武术“是”与“非”的能力。所以,“技术为主,理论伴行”是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的必要环节。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广东省小学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
广东省今后5年将投7226亿建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