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课
2017-10-11王兴亮
王兴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种事物的发展、更新越来越快,在高中音乐课中,也会出现很多的发展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让学生更喜欢我们的音乐课,更喜欢我们的课堂内容以及传统的、古典的音乐;如何真正的做到音乐鉴赏;如何改变音乐学科及其薄弱的现状等。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思想理念等都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展。
关键词:浅谈;音乐鉴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9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种事物的发展、更新越来越快,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也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在高中音乐课中,也会出现很多的发展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固有的教学方法、观念都有待改变,也在探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很多地方在进行模块化的教学,也有很多地方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作为音乐鉴赏内容,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现在使用的教材也都是10多年前编写的教材,很多内容形式都有待变化,需要跟进时代的发展,更新内容或教材。比如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思念》、《懂你》、《好汉歌》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歌曲,已经算不上流行了。而且现在的流行歌曲风格也多有变化,摇滚、嘻哈以及多种风格结合等特点,更贴近时代,学生也喜欢。
纵观教材所有内容,都是相对传统和古典的音乐,怎么样使这些比较"老"的音乐为学生所接收,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斟酌。现在普遍存在学生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内容。需要更多的把现代的一些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既不失去传统音乐的特点,又能让学生喜欢,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个问题。
音乐课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发展性,既不能天天听流行音乐,也不能一层不变欣赏传统古老的音乐。除了在教材编写方面有待更新,更多的需要我们上课的老师去思考,去创新,怎么样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怎么样把课上的更加生动有趣,怎么样把课上活。
现在的学生对传统的音乐文化不感兴趣,认同感也不高。这是我们实际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應该贯穿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的教学理念,要知道传统音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这是我们的基础,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去理解它,要从我们的历史发展,审美习惯去理解它,我们就会发现它真的很美。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恐怕不只是我们音乐学科所面临的的问题啊!
我们不但要有认同感,还要喜欢它,理解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带给我们的真善美,以及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有很多优秀的内容,它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继承,去发扬光大。民族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只有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内容,它才是我们的,才是我们的民族品牌,而不至于失去自我。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很快,外来的东西也很多。很多人盲目的崇洋媚外,总感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外来的也有很多优秀的,但不是什么都是好的,适合我们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我们传统的、优秀的更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只有民族的更能增加我们的自信和底气,更能让我们昂首挺胸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音乐鉴赏不但要欣赏音乐情绪等基本表现,更要鉴别音乐,评鉴音乐。要理解音乐的内涵,层次需要更深入一点。才能读懂音乐的真善美,才能喜欢它,爱上它。作为音乐鉴赏,也要做到这一步,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欣赏和鉴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应该说鉴赏要高于欣赏,层次要更高更深一点,对音乐的理解要更深更透彻。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我们贵州的水平还相对落后,我们的学生实际水平和我们的教材(全国通用版)水平还是有相当差距的,鉴赏起来还是有点难,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很多学校使用人教版或人音版等全国通用版教材,也有部分学校使用省编版教材或校本教材,从实际效果来看,省版或校本教材更好。还能突出我们自己的特色,而全国通用版教材在这方面几乎没有。
音乐学科一直是一个薄弱的学科,尽管是必修科目,也是系统的延续的科目,由于制度等原因,它的教学是不到位的,导致了整个学科全面的落后。特别是高中音乐鉴赏,如果小学、初中学不好,基础太薄弱,就不能很好的进行音乐鉴赏。因此,需要我们更加的重视音乐学科,不但要有相应的制度,还应该落到实处。而我们一线的执教老师也要更加的重视它,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每一堂音乐课,真正的把音乐课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