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篇章研究二十年

2017-10-11

双语教育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维吾尔语语言学汉语

王 玲 张 健

(1.新疆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6;2.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 翻译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新疆篇章研究二十年

王 玲1张 健2

(1.新疆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6;2.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 翻译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在国内外篇章研究的理论背景下,文本梳理讨论了近二十年来新疆篇章研究的理论探索和主要的实践活动;把新疆篇章研究分为萌芽引进、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稳步发展四个阶段,并对四个阶段及其阶段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述评。总结出了新疆篇章研究的三个特点:研究队伍以青年学者为主力军,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梯队;研究范围和内容局限在共时研究范围内;研究方法主要有语言对比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疆内篇章的研究者提供了范式。最后对疆内篇章研究提出五点新思考和建议:要努力突出篇章的差异性研究;要深化篇章的微观研究;要把篇章研究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结合起来;要探索篇章的应用研究;把篇章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深入研究。

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研究范式

一、引 言

篇章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仅有约五十年的历史。[1]发展历程虽短,但是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比句子大的语言成分;同时,也形成了专门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结构语言学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语言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在此领域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篇章研究已经卓有成效地界定了相关的概念,凝练了一些自成系统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等。在这种理论大背景下,近二十年当中,疆内的语言学者们,在篇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其中,新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对比以其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独树一帜,且自成体系;因此,本研究中的新疆篇章二十年,主要指新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对比二十年,不包括新疆外语学界对篇章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

二、篇章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国外篇章研究的理论背景

德·布格兰德(De 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Dressler)认为,最早的篇章形式,应该来自于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时期。从中世纪到现在的“修辞”、修辞涉及的“创作”“构思”和“雄辩”都与篇章有关。[2]

20世纪50年代,哈里斯(Harris)在《语言》杂志上的《语篇分析》一文,首创了“语篇分析”这一术语。[3]

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在句子语法学的研究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语言研究应该突破句子界限,研究句子在交流中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1967年,德国的温里克(Weinrich)首先提出“篇章语言学”术语。[4]

20世纪70年代,1975年,格莱斯(Grice)提出“会话准则”“研究语境中意义的语用学”;[5]1976年,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在《英语的衔接》中,对篇章下了定义,[6]这对当前的篇章语用学影响较为深远。

20世纪80年代,1981年,德·布格兰德的(De 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Dressler)的《篇章语言学入门》是篇章语言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详细论述了篇章的7个标准。[7]

20世纪90年代,1991年,霍伊(Hoey)完成了篇章词汇模式的研究;[8]1993年,麦卡锡(McCar⁃thy)完成了专门面向语言教师的篇章研究。[9]

(二)我国篇章研究的理论背景

关于汉语篇章的研究,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开创了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段落和篇章的先例。[10]廖庶谦先生的《口语文法》认为,应该从段落篇章的角度研究句子,要不然就不能具体地认识句子的种种作用和组织形式。[11]20世纪80年代,胡壮麟先生完成了汉语篇章分析的最早论著《汉语的衔接》[12],在汉语语法学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廖秋忠先生的《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词成分》[13],以功能和位置为切入点,详尽地分析了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为汉语篇章研究确定了方向。此后,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在国内各种杂志上发表。20世纪90年代,是汉语篇章语言学整体研究得到深入发展的时期,胡壮麟先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4]出版,郑贵友先生的《汉语篇章语言学》系统地论述了汉语篇章衔接方式的种类。[15]

三、新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

(一)萌芽引进阶段

据笔者目前所查阅到的资料显示,1995年发表于《语言与翻译》的《篇章语言学及其维吾尔语研究中的意义》①一文,作者虽并未论及维吾尔语的具体语言事实,但是第一次把篇章理论与维吾尔语结合起来,为此后疆内外学者在汉语—维吾尔语篇章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初步发展阶段

时隔十年之后,帕提古丽·麦麦提将篇章与传统句子语法有机结合,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汉维语篇章语法衔接手段──指称关系的对比研究》②,作者确立了判断指称关系的三个标准,分析了汉语和维吾尔语篇章指称关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统计的方法,剖析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指称异同的影响因素。这是到2005年为止,在维吾尔语篇章中,唯一一篇具体语言事实分析类的文章,也是第一次突破了以往传统语法分析,即以语音、词汇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的范式。《汉维篇章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比分析》[16],分析了汉语和维吾尔语篇章中,句际间的第三人称代词的篇章特点,剖析了造成差异的四种影响因素。此文是最早将汉语和维吾尔语篇章中第三人称代词进行较充分对比分析的佳作,可看作是当时对汉语—维吾尔语篇章人称代词研究的拓荒之作。同年,《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篇章时间连接成分偏误分析》[17]通过大量语料分析,总结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使用汉语叙述体篇章的时间连接成分时,表现出的种种偏误,并简要分析了造成上述偏误的主要原因。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

在长期的实践中,学者们认识到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性;培养交际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18]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汉语进行交际,这正是句子语法学的软肋。具体表现有:第一,句子语法的规则与自然语言的结果出入太大;第二,句子语法的一般描写方法不适用于描写篇章语法;第三,句子语法忽视交际因素;第四,传统句法学不能回答现实语言世界的诸多问题和关系。[19]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疆内学者们大胆开拓,从2005年到2011年成果不断涌现。

在此期间,最具系统性的成果当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维语篇章对比研究》③的成功立项,该课题的贡献在于第一次使汉语和维吾尔语篇章的对比呈系统化研究;第一次从理论层面构建了汉语和维吾尔语篇章对比的基本框架;第一次从语言实践角度,阐述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在使用各种模式构成篇章的衔接与连贯时的异同点,并且随着该课题的顺利进行和结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疆内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的有力队伍。结题的代表作主要有七篇学术论文:《汉维语篇章逻辑衔接与连贯对比研究》④,最早从语义的视角,构建了维吾尔语篇章逻辑衔接的十七种关系,最早构建了汉语—维吾尔语逻辑衔接关系对比分析的基本框架,并阐述了造成汉语—维吾尔语篇章逻辑衔接关系异同的各种因素;《维吾尔语主位结构与句子主语关系研究》[20],分析了维吾尔语篇章中主语和单项主位的关系,发现维吾尔语主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充当的是无标记性主位,而且陈述句中的主语和主位的重合最为明显。这是较早从篇章理论的角度,研究维吾尔语主述位结构关系的文章;《篇章研究中相关术语的界定》[21]一文,针对当前学术界对篇章研究术语界定不一致的现状,对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中涉及的一系列相关术语进行了重新界定,这也是疆内到目前为止唯一一篇关于篇章研究相关术语界定的论文;《维吾尔语篇章衔接的关联成分》[22],尝试性地构建了维吾尔语篇章街接的17种关联成分;《维吾尔语篇章时空逻辑衔接类型及量化研究》[23],最早构建了维吾尔语篇章时空逻辑衔接关系的类型,将维吾尔语时空逻辑衔接关系分为宏观时空衔接和微观时空衔接两种,并通过较为系统的量化分析,发现时空逻辑衔接的功能负荷量是最大的;《维吾尔语词汇重复模式及语篇衔接功能》[24],首次讨论了维吾尔语词汇重复模式及其语篇衔接功能,按照词汇相隔的距离长短,将维吾尔语词汇重复模式划分为两大类,即连续重复模式和间隔重复模式,从衔接功能上也可分为两大类,即句内衔接和跨句衔接;《汉维语篇词汇衔接模式探索》[25],从句际间的词汇衔接手段这一角度,探讨了词汇衔接在汉语和维吾尔语篇章中所发挥的连接作用和文体效应。

(四)稳步发展阶段

随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维语篇章对比研究》的结题,正如前文所述,该课题的成果之一就是锻炼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汉语—维吾尔语篇章本体方面研究的队伍,目前,这批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基础越来越扎实,因此,2012年,疆内获批了首项关于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维吾尔语篇章研究》⑤,该课题与2005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维语篇章对比研究》相比,研究队伍更加壮大;研究人员的学缘结构和年龄梯队更加优化;研究内容的知识框架更加合理;研究的语料更加丰富,因此,此课题的结题,又丰富了维吾尔语篇章系统研究的内容和视野。

四、新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的特点

(一)注重科研梯队的培养和建设

如果说丰硕的论文著作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显性成果,那么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就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隐性成果,也是决定该领域能否长足发展的基石和源泉。疆内的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在二十年的探索中,不仅收获了论文,更收获了人才,这是该梯队建设的最大成果。疆内的汉语—维吾尔语篇章从研究伊始,就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该研究梯队最初由8人组成(见表1)。

表1 2005年新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梯队情况

截至2005年,其中40~50岁之间的一人,占总人数的12.5%;30~40岁之间的2人,占总人数的25%;25~30岁之间的3人,占总人数的37.5%;20~25岁之间的2人,占总人数的25%。据此,到2013年为止,平均年龄也只有36岁,正是他们最富有创作热情的一个阶段。毫无疑问,这样一支老中青组合而成的研究梯队,为新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的可持续研究注入了活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二)研究范围和内容局限在共时研究范围内

篇章研究在国内语言界尚属新兴研究方向,而且国内的篇章研究也限定在共时研究领域内,与此相适应的是,疆内的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也面向共时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有篇章结构衔接、篇章主位述位、篇章词汇、篇章照应、篇章语境、篇章逻辑衔接与连贯等。通过这些共时研究,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汉语—维吾尔语篇章衔接与连贯的共性,少有两者篇章衔接与连贯的个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

1.语言对比与分析

从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伊始,学者们不约而同地继承疆内传统语言本体研究的优良传统,积极主动地将汉语的特点与维吾尔语的特点进行篇章对比研究,这符合新疆这样一个特殊的语言大环境,也反映了疆内汉语—维吾尔语研究的学者们一贯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和立足现实的研究勇气。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在疆内的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领域内,由于先行者在最初研究此领域时,均采用了人文科学的定性研究与数理科学的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因此在后续的学术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均遵循他们的研究路径,采用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范式。

五、对疆内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的新思考和建议

(一)要突破共性研究,努力探索汉语—维吾尔语篇章对比的差异性研究

在新疆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语言环境中,学者们在篇章语言对比的研究中,似乎更突出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的共性,而在篇章的个性研究方面似乎不足。已故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语系哈力克·尼亚孜教授于2007年感言,在几十年的维吾尔语研究当中,他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汉语研究的后面,时至今日,他才恍然明白,他多年的研究视角是有问题的,在汉语—维吾尔语对比中,忽略了语言(此处指维吾尔语)的独特性。⑥师者已逝,但是他的学术感言却可以与我们这些后继者共勉。正如马德元和华锦木教授所指出的,当前的篇章研究应该突出差异性研究。⑦因此,今后不仅要研究汉语和维吾尔之间的共同属性,也一定要抓住不同语言篇章的个性和内隐的差异。

(二)要深化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的微观研究

学者们虽然从宏观的角度,对汉语—维吾尔语篇章中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但是精细度还不够,对一些更精细和具体的方面还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例如:汉语—维吾尔语篇章对比研究中,社会文化因素、心理认知因素、现场情境因素等,到底以什么方式控制不同语言篇章的衔接与连贯?因此,在提倡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研究也要继续向纵深发展。在总体理论框架建立起来的基础上,要深化篇章的微观研究。研究出更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分析程序和步骤,而微观研究涉及的因素量大而繁杂,所以在这方面,疆内的语言学者们大有施展才华的研究天地。

(三)要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篇章研究在新疆语言学研究领域内为该学科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但由于研究时间尚短,目前的新疆汉语—维吾尔语篇章研究都集中在共时领域内,在历时研究方面鲜有人涉足。而要进行历时研究,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二:一是要优化研究团队的学缘结构,不仅需要研究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维吾尔语的精湛学者,更需要研究察合台语等方面的学者;二是历时语料的搜集,要甄别哪些语料可以为篇章对比研究所用。

(四)要探索新疆语言篇章的应用研究

刘辰诞认为,篇章语言学理论原则的共同点是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真实的语言,而非人为杜撰的句子。[26]正因如此,篇章语言学理论引起了国内外语言教学界的兴趣。如牛汝极教授所述,新疆的双语教学界缺少一部真正地将篇章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成果,因此,要探索把篇章语言学的前期理论成果运用到语言教学(作者按:双语教学)中去,写成本科低年级学生都易于理解、乐于阅读的东西,从而促进这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⑧

(五)篇章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结合

为了使篇章研究更加深入,研究者还需结合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哲学等学科,特别是与文化语言学的结合。因为文化是语言存在的人文生态环境。[27]要真正了解语言,也就必须了解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追根溯源地探究出不同语言篇章中,各种因素发生衔接与连贯的内在动因。

注释:

①②此资料来源于:帕提古丽·麦麦提于2005年完成的新疆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汉维语篇章语法衔接手段──指称关系的对比研究》。

③此资料来源于:张玉萍教授2005年牵头申报并获批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维语篇章对比研究》。

④此资料来源于:王玲2006年完成的硕士毕业论文《汉维语篇章逻辑衔接与连贯对比研究》。

⑤此资料来源于:张玉萍教授2012年牵头申报并获批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维吾尔语篇章研究》。

⑥哈力克·尼亚孜教授于2007年12月,为新疆大学2016级硕士上《现代维吾尔语》课时,总结他几十年维吾尔语研究心得时的讲话,一个月后,先生就不幸逝世。

⑦马德元和华锦木教授在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维吾尔语篇章研究》开题报告时提出的诚恳建议,其建议被课题组采纳。

⑧牛汝极教授在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维吾尔语篇章研究》开题报告时提出的书面诚恳建议,其建议被课题组采纳。

[1][2]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4.

[3]Harris,Zellig S.Discourse analysis[J].LANGUAGE,1952,(28).

[4][5][19][26]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7]De Beaugrande,Robert-Alain and Wolfgang Ulrich 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81.

[8]Hoey,M.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9]McCarthy,M.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0]吴为章,田小琳.汉语句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张志公.语文论集(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12]Hu,ZhuangLin.Textual Cohesion in Chinese[M].M.A.Honors Thesis.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The Universi⁃ty of Sydney,1981.

[13]廖秋忠.廖秋忠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15]郑贵友.汉语篇章语言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16]帕提古丽·麦麦提.汉维篇章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对比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7]吴若愚.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篇章时间连接成分偏误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7,(2).

[18]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0]张玉萍.维吾尔语主位结构与句子主语关系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2006,(6).

[21]王玲.篇章研究中相关术语的界定[J].语言与翻译,2007,(4).

[22]张玉萍,王玲.维吾尔语篇章衔接的关联成分[J].民族语文,2008,(4).

[23]王玲,张健.维吾尔语篇章时空逻辑衔接类型及量化研究[J].语言与翻译,2010,(2).

[24]王新慧.维吾尔语词汇重复模式及语篇衔接功能[J].民族语文,2010,(2).

[25]王新慧.汉维语篇词汇衔接模式探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4).

[27]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f Xinjiang’s discourse analysis research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The history of researc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introduction,initial development,further development and steady development,and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each stage as well as their representative works are discussed.The discourse analysis study in Xinjiang features four points:a research team con⁃sisting of senior,middle-aged and young people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young scholars as the main force,the research is limited within the scope of synchronic studies,the major methods adopted are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a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The past research has provided a paradigm for researchers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Xinjiang.Finally,the authors put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for 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future:to put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research differentiation,to make in-depth microscopic research;to combine the synchronic research with diachronic research;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and to make integrated research by combining the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ies with theories in other disciplines.

Key words:Chinese-Uyghur;Discourse analysis;Research paradigm

[责任编辑]:马 梅

Xinjiang’s Discourse Analysis Research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WANG Ling1ZHANG Jian2
(1.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llege,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06;2.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n Translation,Urumqi Ethnic Cadres’College,Urumqi Xinjiang 830002)

H215

A

2095-6967-(2017)03-039-06

2017-05-2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维汉民族跨文化交际话语研究”(14XMZ061);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疆高校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6XJJC880001)的阶段性成果。

王玲,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张健,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民族语言教研室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维吾尔语语言学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维吾尔语人名识别方法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现代维吾尔语中“-0wat-”的进行体特征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