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架构设计
2017-10-11郑伟才陈杰邓闯魏晨
郑伟才 陈杰 邓闯 魏晨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7)
浙江省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架构设计
郑伟才 陈杰 邓闯 魏晨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7)
浙江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目前全省开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布平台,系统在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之后便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大喇叭显示屏的应用服务现状入手,基于全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部署层次,提出了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平台对接思路,不仅有助于扩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渠道,扩大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提升社会服务效益,而且可以对大喇叭显示屏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大喇叭;显示屏; 监控平台
0 引 言
浙江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以下统称国突系统)从2015年5月开始投入正式业务运行,目前全省气象预警信息已经完成对接,通过国突系统第一时间面向社会发布并在梅汛期、台汛期服务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同级其他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的预警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正在陆续对接至国突系统。浙江省国突系统作为全省对外提供预警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布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集中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之后,如何充分利用各部门单位现有的各类信息发布渠道和社会发布资源实现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特别在基层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前思考的主要问题。
大喇叭、显示屏作为当前气象为民服务的两种主要发布手段,不但解决了基层气象为民服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且经过长期的气象服务实践,该类发布渠道服务的方式方法已经较为成熟,成为令民众比较容易接受的服务手段。将突发公共事件[2]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大喇叭显示屏进行对接,不仅有助于预警信息为民服务工作的快速开展,充分发挥国突系统作用,为其他发布渠道的对接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实现对全省大喇叭、显示屏终端进行状态监控,统一规范管理。
文章将从全省大喇叭显示屏的业务应用现状、功能布局分析入手,基于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架构布局,对省市两级国突系统对接大喇叭显示屏的逻辑架构以及监控平台的功能设计等进行介绍。
1 现状分析
1.1 大喇叭显示屏应用现状
基于大喇叭、显示屏终端开展气象服务具有明显的属地化特征,全省在大喇叭、显示屏系统的开发、服务应用和运维均由各市县气象部门独立管理。相应的气象服务流程为:在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上完成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通过一键式发布功能将气象服务产品推送至大喇叭、显示屏终端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然后再由该系统通过网络通信手段或者短信等方式将要发布的气象服务产品数据包分发至各个终端,对外开展气象服务。对应大喇叭、显示屏气象服务业务流程逻辑结构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 大喇叭系统信息发布流程
图2 显示屏系统信息发布流程
根据图1、图2逻辑架构图,可以发现大喇叭、显示屏在日常业务服务应用上存在以下不足:
1)各市县大喇叭、显示屏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只能发送本区域的气象服务信息,不能物尽其用,而且大喇叭、显示屏由于服务部署位置的特殊性,信息发布多数借助互联网通讯手段采用明码方式推送,在信息安全[3]上缺乏足够保障。
2)系统整体上缺乏对大喇叭、显示屏终端的统筹管理,没有完备的监控管理系统[4-5],对各个终端的工作状态、位置显示内容等均无法实时查看。在信息安全备受重视的今天,整体架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尽管如此,大喇叭、显示屏在日常的气象服务工作中仍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重要性和功能作用均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因此,建设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开展国突系统与监控平台的对接,有助于国突系统快速扩展现有成熟可用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1.2 国突系统业务结构
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即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省级站,系统功能部署主要为省市两级节点,内容上可实现省市县3级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件等预警、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系统逻辑架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国突系统业务结构图
根据图3,在横向上国家、省、市、县4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同级部门之间预警信息的共享对接。各部门可基于本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预警信息录入,并利用已对接的发布手段对外提供服务。
在纵向上国突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县3级部署4级连通。市县发布的预警信息在实现同级共享发布的基础上逐级向上级备案,最终统一归档至国家级并通过国家12379服务网站开展预警信息服务。此外,在国突系统上发布的预警信息,从录入采集到复核发布,系统均有完整的流程记录,实现了对预警信息生命周期的全流程监控,从而便于业务人员快速查询,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效率。
此外,为进一步发挥国突系统的服务效益,系统预留了二次开发预警数据接口,便于后续发布手段的对接,也为大喇叭显示屏的快速对接创造了基础条件。
2 监控平台架构设计
2.1 监控平台业务流程设计
综合分析全省大喇叭显示屏的应用现状和国突系统的业务流程架构,浙江省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需在省、市两级分别部署对接。同时为能实时获取全省大喇叭显示屏终端的状态信息,实现对大喇叭显示屏的监控管理。各级监控平台在实现与本级国突系统对接之后,不仅需实现监控平台与国突系统之间预警信息的发布和反馈信息的收集功能,而且需支持基于监控平台实现下级终端状态信息向上级平台的纵向传输。
根据以上逻辑思路,设计浙江省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的业务流程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浙江省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业务流程结构图
根据图4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与各级国突系统及发布终端之间的定位关系,通过建设浙江省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横向上可以实现与省市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大喇叭显示屏厂家设备的无缝对接;纵向上,向上可以实现与上级监控平台的信息共享,向下实现对下级监控终端的统筹管理;从而最终实现对全省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所有终端的规范维护,同时对所管辖终端设备可以直观地进行在线监控和预警信息发布结果的分析展示。
2.2 监控平台逻辑架构
基于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业务流程设计,监控平台的开发建设参照了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数据标准体系,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的省级预警发布系统相互对应。同时在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开发对接过程中,除了需要完成预警信息对接、终端设备监控等主要功能之外,在通信安全、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同样需要跟进。图5为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的逻辑架构图。
图5 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逻辑架构图
图5分别从不同层次介绍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的功能特点及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功能模块介绍如下。
基础设备支撑:
基础设备支撑是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得以安装运行的外部基础环境,包括操作系统、运行中间件、计算机网络等外部软件环境和工作站、服务器等硬件方面的支撑。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的后台数据支撑。它不仅包含了用以平台运行所需的地理信息数据、大喇叭、显示屏终端设备属性等外部基础数据信息;而且也涵盖了平台业务运行后的实际预警发布信息和反馈结果的记录、用户信息和发布策略配置、及用户操作的行为日志记录等信息。
平台相关功能:
平台层包括预警信息发布和结果反馈功能模块,预警信息发布结果的统计查询模块,用户权限配置管理模块,终端发布策略管理,数据加解密、安全认证等功能模块。
发布终端:
发布终端要符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下发的《气象系统大喇叭、显示屏与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对接规范》接口规范,用以实现和各大厂商的大喇叭显示屏终端对接。
运行标准规范:
平台开发完成并投入运行后,需要制定一系列运行标准规范,确保平台稳定、高效运行。
安全保障体系:
在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整个业务流转过程中,涉及数据加解密、安全传输、数字证书等一系列安全保障体系的制定和实施。
3 国突系统对接方案设计
在完成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建设后,需与国突系统进行对接,相关流程步骤如图6所示。
图6 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对接示意图
根据图6,要完成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对接,不仅要实现监控平台与国突系统的对接,而且还需同步实现与大喇叭显示屏终端管理系统的对接。在此基础上,国突系统将要发布的预警信息推送至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监控平台与终端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后,由终端管理系统通过大喇叭显示屏终端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将发布的结果反馈至监控平台。最终监控平台实现预警信息发布结果列表展示和对大喇叭显示屏终端的状态监控。
在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对接过程中,涉及预警信息、状态信息横向和纵向上的传输,因此需充分考虑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同时需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环境,确保国突系统、监控平台及终端管理系统3者之间的网络交互安全。
4 结 语
浙江省国突系统是今后全省开展预警信息服务的主要平台,其重要性和作用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大喇叭和显示屏作为目前预警信息为民服务的两种主要发布手段,其实用性已在实践中证明,将其与国突系统进行对接,有助于国突系统在为民服务道路上加快步伐,而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平台是确保对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此外目前省内的大喇叭显示屏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已经运维多年,在对接上会存在软件兼容性、系统不匹配、安全性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后续对接工作中着重解决。
[1] 阮小建,郑伟才,谢国权.浙江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架构设计[J].浙江气象,2016(2):23-26.
[2] 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及计划[C].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2009.
[3] 王铁方,李涛.蜜网与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的无缝结合的研究与实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9-122.
[4] 李建.基于手机位置信息“我的气象台”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32(7):291-299.
[5] 郑伟才,李建,马琰钢.气象网数据产品监控系统应用开发[J].计算机与网络,2012,38(427):138-140.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