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爸老妈与移动互联网的争斗与和解

2017-10-11崔慧莹

记者观察 2017年8期
关键词:音响中老年人单车

崔慧莹

老爸老妈与移动互联网的争斗与和解

崔慧莹

在老崔第8次拨打某共享单车的客服热线前,女儿比客服更早“崩溃”了。“老旧”的iPhone系统,早已不支持新上线的APP。老崔想让妻子跟自己一起骑小黄车“抢红包”,还能省下公交车钱,但客服的建议,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看着爸妈佝偻着腰,举着手机扫码却毫无反应时的一脸焦急,女儿沐楠挺心疼。趁假期回家,她给妈妈买了新的智能手机,爸妈俩终于能一起骑共享单车了。

中老年人的移动互联网生活,远比我们想象丰富。

“70前”的移动互联网征途

沐楠说,记得2015年春节,她教爸爸一起对着“春晚”直播参与红包活动。当天央视春晚微信互动总量达110亿次,峰值达8.1亿次/分钟,红包总金额5亿元,父女俩共抢到6元钱。令她惊讶的是,仅仅两年后的2017年春节,全家都迷上了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喜欢在“家族群”里晒娃秀生活的亲戚,都在“抢红包”活动中同家中的孙辈孩子达成了从思想到行动的“大一统”。

沐楠记忆里,家中亲朋长辈平均年龄多在60岁以上,会用智能手机连网的人不超3个,能顺畅使用拼音打字的只有老爸。妈妈多次想学习,都在中途放弃,她自嘲说,像她这种不会用电脑、手机的人,是新时代的“文盲”。电脑在家中摆了近20年,但妈妈不会用键盘、鼠标。可iPad就简单多了,想看什么,动动手指即可。她学会了调节音量,开机锁屏,并将这些技能无缝衔接到了智能手机上。在老崔指导下,她又学会了拍照、发红包、解锁小黄车等。

仅在今年春节前后,经老崔推荐或直接帮忙购买给中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就有近20部。他把身边亲友也培养成打车软件、共享单车、淘宝团购、内容付费的“高龄”用户。老崔说:“据我观察,50岁以上人群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在近一两年内迅速增长。”

智能手机里的“新移民”

老崔的观感,与今年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大抵一致。报告显示,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达7.31亿,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国网民占总量的9.8%,同比增长0.2%。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其中很大部分增量,是由中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带来的。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比达咨询调查显示,共享单车用户中,45岁以上人群近占9.8%

男性用户略多于女性 45岁以下用户占比超9成

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用户性别分布中,男性用户占比52.8%,女性用户占比47.2%,男性用户略多于女性用户,年龄分布中,45岁以下用户占比超9成,其中25-35岁用户占比最高,达34.6%;其次为25岁以下用户,占比31.2%;35-45岁用户占比达24.4%。

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用户性别分布

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用户年龄分布

在北京某通讯运营商营业厅工作的客服代表何娅云也有切身体会:“最近几年,排队办理业务,基本都是上了年纪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年轻人都网上办理了。”

沐楠发现,有些刚刚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的“60后”中老年用户,很快就从“被手机夺走了子女”的弱势群体,变成了最乐于在微信群里分享骑行红包、制作音频相册、转发心灵鸡汤、凑单团购的活跃群体。他们从不敢注册支付宝发展到慢慢开始使用微信进行小额支付,直至成为淘宝“达人”。“他们想把优惠分享给更多人,且传播能力极强。”沐楠。在她看来,这种忠实用户实际上成为了一些APP、公众号最优质的传播者。

老崔55岁,拿着iPhone的他,是个把移动互联玩得精通“中年小伙”。1981年,高中毕业的老崔进厂给自行车轮装内胎,1991年刚结婚就下岗了。单位没给一分钱补贴,一家5口屈居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一年后女儿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上世纪90年代,电脑都尚未普及,家庭影院才是“风口”,买上一对立式大炮般的音响要摆在电视柜两边“撑场面”。老崔的新工作,是在百货大楼里做音响销售。曾有段时间,他每天晚上挑灯夜读,把各品牌音响的宣传册、书店买的学习资料都融会贯通,成了小有名气的“音响师”,随着音响、投影技术的发展,他开始接触电脑调音设备,从网络下载调音资源。2000年,他装了一台电脑;在众多同龄人刚学会淘宝,涌入微信的2017年,他又开始致力于把美图美拍、在线团购、共享经济等互联网“风口”,传播进中老年人的“圈子”中。这几乎成为他在社交圈里的全部精神纽带。

而对崔妈妈来说,同异地上学的女儿用微信视频,是她在网上的“刚性”需求。

沐楠说,从2011年来北京读书到现在,她更像是个长在微信里的“云女儿”。有次回家,爸爸反复跟她交代他百度云盘的密码,说家里的大小事项他都有记录,邮票存折、水电费用、密码f卡号也都写在里面,要女儿有时间去看看。“那串数字我到现在也没记住,父亲这样互联网式的传家方式,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抗拒。”

当“酷老族”拥抱互联网“风口”

同样是共享单车的忠实用户,沐楠的使用习惯与父母完全相悖。对她来说,享受共享经济给出行生活带来的便利,远比抢红包更有价值,她希望能更多地陪伴着父母一起完成对“互联网式新生活”的探索,也想把自己玩的“新鲜玩意”都教给父母。

作为典型的“北漂族”90后,她用抢票软件提前锁定火车票,用外卖软件订购早餐,用高德地图导航,用滴滴打车、摩拜单车缩短通勤路程,坐在CBD的高层里吃外卖,远程控制自家的电饭煲提前煮粥,最后在王者荣耀里结束一天。 而她所享受的一切“互联网经济”的便利,不过是为了能在人口过载的大城市里,谋求一种相对更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她不愿把时间浪费在排队、等位、等车一类的情景里。

但是对于并不能熟练使用移动互联网APP的爸妈那一代中老年人呢?滴滴出行在2016年3月曾发布了一份《老人出行习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50~70岁的老人更容易面临出行难的问题,有近两成被调查老人表示遇到困难时会放弃出行,其中会使用线上支付的中老年人只占5%。很多时候,我们担心中老年人因互联网经济上当受骗,但其实是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青年一代能做的,不过是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条件罢了。

摘自刺猬公社

猜你喜欢

音响中老年人单车
慢性疼痛——中老年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倡导让音响与精致生活完美结合 西安阿波罗音响正式开业
田野里的音响
Rough Ride
飞吧,单车
共享单车涨价只能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