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2017-10-10刘娟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绘本阅读幼儿教育

刘娟

摘 要: 文章通过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研究,从幼儿情感和对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的角度,探索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价值;从师幼双方谁处于主导地位和互动的状况,分析总结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特点;从幼儿情感和对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的角度,探索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价值;从不同年龄班、不同发起者的互动案例中,具体分析目前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多元互动策略等方面尝试构建良好的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绘本阅读 师幼互动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了绘本的重要性,教师凭借优秀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引导,通过绘本领略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多样活动的开展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可见绘本的重要地位和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当下,关于师幼互动这一教学探索是探讨课程研究中的热门问题,是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课堂作为教师和幼儿彼此交往和互动的场所,是幼儿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深化研究势在必行,需要分析课堂教学师幼互动的现状,进而找到师幼互动误区,提高课堂互动教学质量,为建构良性的师幼互动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1]。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发现幼儿园都设置了娃娃阅览室这类供幼儿阅读的场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绘本为题材的内容也较为丰富,但是教师如何利用绘本这一媒介引导幼儿参与互动却存在一些问题。

二、研究的方法与资料的获取

(一)研究方法。

为了考察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状况,本研究结合了观察法、问卷法,从各个方面考察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关系的实际情况。具体的研究设计及结果与分析表述如下:

确定观察内容: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其中教师和幼儿是主体,为了更精确地了解两者之间的互动情况,选择观察教师和幼儿两者的互动方式、互动类型及互动结果。在规划的研究时间内,记录所有观察对象发生的互动事件,从而抽丝剥茧。另外,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自身发展情况和水平参差不齐将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又从互动总数量、教师发起、幼儿发起等角度设计不同年龄班的师幼互动概况表。

(二)选择抽样。

研究选取扬州市三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小、中、大班各1班,共九个班的幼儿和18名教师,作为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观察的被试。其中4位教师是教龄在1年—5年的新手型教师,受教育程度是本科及以上,有10名教师是教龄在5年—10年的发展型教师,受教育程度是本科,另外有4名教师是教龄在10年以上的成熟型教师,受教育程度为大专。

(三)资料收集。

整理观察资料,分析数据:由于涉及班级较多,观察记录写的并不详细,因此整理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对资料的再次梳理是客观记录事件之后的剖析本质。根据观察到的互动事件,按照年龄段分类整理,也从师幼双方的互动频次和互动类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整理。

研究工具:根据已有的要求和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观察记录表(如表1)。在编制观察记录表时特地征询了幼儿园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意见,从中抽取一个班级对编制的观察表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同时根据试用情况做出了调整。

三、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讨论与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类型分为教师发起的和幼儿发起的,其中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类型分为:要求、约束、提问、指导、帮助、评价;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类型分为:征询、告状、陈述、表达、展示、求助。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性质可分为积极、消极、中性。该研究分析了扬州市邗江区三所幼儿园中1312个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事件,现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一)从三个年龄段互动发起看。

从表2不难看出,不论从三个年龄段还是总体上教师发起的互动次数都明显多于幼儿发起的互动次数。在1312个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行为事件中,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次数为771次,占总数的58.77%。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次数为541次,占总数的41.23%。从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发起的互动次数多于幼儿发起的互动次数。另外,小班幼儿发起的互动次数是三个年龄段幼儿中次数最多,占41.22%,百分比也最高,说明小班幼儿由于年龄最小,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小班教师发起的互动次数也最多,说明小班教师更注重对幼儿发起互动,进行全面的关注。数据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少于教师发起的互动,可见绘本阅读活动师幼互动中幼儿主体地位的缺失。

(二)从师幼互动类型进行比较。

从教师发起的师幼互动类型的总体分布数据看,其中小班教师发起的帮助型互动次数最多为61次,占总数的19.81%,小班教师发起的互动中要求型互动在三个年龄段中次数最少为41次,占总数13.31%,约束型互动次数也不多,可见小班教师发起的互动类型以帮助和指导为多数,要求和约束为少数,更加倾向于向幼儿提供实际的示范,手把手教的方式居多。大班教师更侧重于要求和约束型互动,所占总数都达到了16.35%和15.87%;大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和帮助型互动是三个年龄段中所占总数比率最低的。中班教师对幼儿发起的提问型互动次数最多,占总数的19.22%。

如表3所示的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类型的总体分布看,三个年龄段幼儿发起的互动类型百分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小班幼儿和中班幼儿发起的求助型互动所占百分比较高分别达到22.87%和22.42%,大班幼儿发起的求助型百分比最低为12.42%。小班幼儿告状型互动的百分比仅次于求助型互动达到19.73%,接着依次是展示型互动-征询型互动-表达型互动-陈述型互动。中班幼儿发起的互动类型中,排在第二位的是陈述型互动,之后依次是告状型互动-展示型互动-征询型互动。大班幼儿陈述型互动百分比最高达到了22.88%,表达型互动居第二达到了20.26%,第三是展示型互动占17.65,之后依次是征询型互动-求助型互动-告状型互动。由此可见,小、中班幼儿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如大班幼儿成熟,表现出互动类型以求助型为主,教师指导和帮助的较多。而大班幼儿由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互动中不再以求助為主,更加有自己的主见和表达的欲望,渐渐向陈述型互动过渡。endprint

(三)从师幼互动性质进行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由教师发起的消极互动和中性互动分别占15.05%和37.61%,两者之和达到52.66%,积极互动只占47.34%,可见教师发起的互动中,非积极互动占了较多的优势。由幼儿发起的互动中消极互动和中性互动分别占17.01%和39.37%,两者之和达到56.38%,幼儿的发起的积极互动只占43.62%,非积极互动再次占了优势。数据结果表明,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受到的批判、厌烦或不置可否多于亲近、友善、表扬、宽容、鼓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整体质量和氛围产生不利的影响,也表明教师的互动理念存在问题。

(四)从不同互动类型中师幼互动行为性质的分析。

教师发起的互动类型的互动行为性质以中性占较大的比例,其中提问、帮助、评价等互动类型的互动行为性質更倾向于积极,而要求、约束、指导等互动类型的互动行为性质则倾向于消极,其中约束的互动行为中,消极性质最高达到50.98%。同时,幼儿反馈行为的性质更多的是积极性质的,例如提问、指导、帮助、评价这四类互动类型,幼儿给予了良好的互动和配合,由此发现幼儿关注的是教师对其自身的关注度和关怀度。在要求和约束这两类互动类型上,幼儿的反馈行为更多地表现为消极,尤其对于来自教师的约束型互动行为,消极反应达到了47.06%,比例之高令人惊讶。

从表5可以看出,幼儿发起的互动类型的互动行为性质也是以中性占较大的比例,积极行为也达到了较高的百分比,消极行为的百分比较低。征询、陈述、表达、展示、求助五个互动类型中积极行为多于消极行为,而在告状这一互动类型上,消极行为超过了积极行为和中性行为。对于幼儿发起的不同类型的互动行为,教师的反馈行为性质以中性为主,积极行为居其次,但是从中也反映出教师的消极行为百分比要比幼儿反映出的消极行为百分比高,尤其在告状这一互动类型上,教师表现出消极性。在征询、陈述、表达、展示、求助这五个互动类型上,教师给予了较多的积极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绘本阅读活动中围绕绘本内容而展开的互动类型更容易得到教师更多的积极反馈和回应,而对一些与绘本课程无关的内容教师表现出了不太接受和不认同。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性质上,中性行为占据师幼双方发起的互动行为性质,其次是积极行为,最后是消极行为。师幼两者互相之间的反馈行为也是如此。这也说明教师意识到了避免少发生一些消极行为,但是在教师发起的要求、约束这些互动行为中,教师的行为性质和幼儿反馈的行为性质都是消极性质的。在幼儿发起的告状这一互动类型上,幼儿的行为性质和教师反馈的行为性质都是消极性质的。也就是说,互动行为内容是影响师幼互动行为性质的一个因素。

四、关于绘本阅读活动中促进师幼互动的一些思考

(一)采取多样式的互动策略。

师幼互动的形式主要有“问题式”、“肯定式”、“自由式”等[2]。例如肯定式,主要指教师与幼儿互动时用的语言是以鼓励和赞赏为主的,目的是使幼儿有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建立完成互动活动的信心。又如自由式,教师参与互动时,应当赋予更多的宽限,让幼儿不受束缚,激发互动的热情,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共同与幼儿展开探讨、交流,迸发新的互动火花。

(二)因材施教,用不同的互动策略。

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互动策略,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动。教师对个体差异的认识需要具体到许多细节,例如个体的能力水平、适应性、接受度、情感表达方式等,主要策略有情感性、调整型、主动性与创造性、个体性策略。如情感性策略,要求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激情的语言、丰富的身势语,对小、中班幼儿多一些耐心,以温和、接纳的态度引导他们,由此强化师幼情感联系,让幼儿放松地参加活动中。调整性策略,指的是教师要学会根据现场互动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三)丰富互动形式。

要灵活安排小、中、大班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互动形式。根据能力差异,在互动过程中以教师和集体、教师和小组互动、教师和个体互动、个体与个体互动等形式开展活动[3]。如小班幼儿培养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走出以自我为中心,多提供机会开展个体与个体间的互动;中班幼儿倡导自我展示和表现,多以教师和个体互动的形式开展互动;大班幼儿培养商量、探究的能力,让幼儿在小组讨论的宽松氛围下释放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杜志悦.基于绘本的儿童生命教育实验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黄娟娟.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基于上海50所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观察分析[J].教育研究,2009(7):81-86.

[3]张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绘本阅读幼儿教育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