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2017-10-10甄国文章月美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英语能力情景教学学习动机

甄国文++++章月美

摘 要: 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应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在英语情景中学。学习的动机、考查的方式能极大地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应从明确学习动机、变革考查方式开始。

关键词: 英语能力 情景教学 学习动机 考查方式

现代语言学家研究表明,第二语言能力的获得与第一语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我国的学习,自然也不例外。初中生英语能力的获得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英语老师如何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帮助学生真正获得英语语言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呢?首先我们要澄清几个问题的认识。

第一,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大部分是学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获得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们说“本地话”中找到证据。每个人只要不是聋哑人,都至少会说一种语言。即使这个人是“傻子”,他也会说“本地话”。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只会说“本地话”而不会说“英语”或“普通话”?这是因为他生活在“本地话”的语言环境中,每天耳闻目睹的是本地人说本地话。由此可见人的语言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耳闻目睹语言材料,然后加以归纳、整理上升为语言能力的。

第二,学习动机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获得有很大的影响。学习动机即学习语言的目的。一般来说人们学习某种语言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工具性目的,即將学习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达到某种目的,如考试、升学等。另一种目的是介入性目的,即人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将来能介入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能够与说英语的人们交流。学习动机不同,教学的重点和方法自然不同。前一种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等,自然就注重知识的讲解,能力的获得可能就被忽视了。考试已过,万事大吉,知识自然随之就忘记了。后一种是以语言能力为目的。这是一种长期性的目的,知识易忘记,能力是不易失去的。正如一个人学会了走路、游泳,一段时间不走路,不游泳就会忘记吗?这是不可能的。素质教育的目的自然属于第二种。

有了上面的基本认识,现在谈谈初中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营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语言能力主要是学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获得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我们应创设跟英美人士生活相关的或相似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慢慢感受,潜移默化,形成英语语言能力。著名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语言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相联系的。利用现实情景所提供的场景,学习者将自身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和知识与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相连接,将新知识吸收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就会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如此反复循环,才能实现对新的语言能力的构建。例如,在初中英语起始阶段,学生会学到很多有关日常生活对话,像“购物”这个对话。我教授这些对话时,先反复播放课文中的购物视频,再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小视频,然后跟视频读或念英语句子。让孩子们边看边读边感受。接下来将班级设置为一个大超市,一半人卖东西,另一半人买东西。让孩子们全员参与互动活动,最后5分钟让买方和卖方派两三个代表总结购物和售物要用到的句子,其他同学补充。如:

1.顾客进来,售货员说的话:a. May I help you? B. Can I help you?

c. What can I do for you?...

2.顾客询问价格和多少钱?a. How much is it? b. How much are they?

c. Whats the price of it? d. How much? e. Whats the price?....

3.售货员问顾客需要多少数量,或颜色、号码等。a. How much rice do you want? B. How many apples would you like? c. What color would you like? d. What size do you wear?...

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基本不用讲,只是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与买卖货物,感受到英语与汉语的差别,自觉地把这种新知识、新技能与原有的知识、技能融合,纳入知识体系中,形成能力。这节课我们可以轻松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生动、形象、有趣。学生喜欢听,老师教得轻松,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获得英语语言能力。

二、明确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学生英语能力与学习动机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和语言能力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动机能推动孩子英语能力的提高,而语言能力的提高又强化学习动机。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多向孩子们灌输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让英语这门语言介入我们的生活,介入到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中,而不是作为考试升学的工具。学习动机明确了,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就容易把握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学生明白了学习英语的目的、重点,不再钻牛角尖了。比如说在学习动机方面,每届都有学生问我一个问题:老师,英语这么难学,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我不想出国,英语学来有什么用呢?遇到这类孩子,我总是耐心地开导他们:“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交际技能,不是考试的工具。不能总是盯着英语考试的分数,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技能学习。你现在不出国,不代表你将来不出国。你不出国,不代表外国人不来中国。更何况我们的科技水平还远不如英美国家,将来说不定要跟外国人打交道。目光看远一点,在平常考试中不要有压力,把学英语当作学骑自行车、学游泳,慢慢学习。在生活中多用英语与同学、老师交流。多看一些英语电影、多听一些英语歌曲。尝试融入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中,感受异域文化。”听到我的分析之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和同学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口语。英语成绩越来越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从明确学习动机开始。

三、变革考查方式,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考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考查体系是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科学的考试考查可对教学的过程及结果有效监控,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导向作用,它直接影响学生学英语的能力。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应该着重往哪些方面导向呢?我觉得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应该注重学生“听说”技能的考查。至少在中考中“听说”应该与“读写”对等分数,各占50%的分值。“听”的考查较为方便,现在有录音机、电脑、MP3等多种考查工具,可直接考查测试“听”的能力。但是“说”的技能,虽然课程标准有要求,每学期英语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但是由于中考、高考没考“说”的能力,一些老师迫于考试的压力忽略了。然而“说”的能力才是真正学英语这门语言的目的。不会说英语,永远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种“英语”永远也无法转技能。这种没有形成语言技能的知识,自然学起来枯燥无味,学生厌学。而且因为平常很少用,毕业后可能更少用,自然而然容易忘记。最后什么都记住,跟没学一样,白白浪费十几年时间、精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从考查方式变革开始。

总之,广大英语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方面需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原则: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潜移默化地慢慢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老师要营造气氛、创造语言环境帮助他们、引导他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讲太多纸上的东西,而不让学生实践,则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2.

[3]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猜你喜欢

英语能力情景教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简谈英语原著阅读对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