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用迁移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7-10-10谢晓敏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影响因素

谢晓敏

摘 要: 语用迁移始终贯穿外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外语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语用迁移概念,阐述了影响语用迁移的因素,分析了几种语用迁移现象,提出了语用迁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语用迁移 影响因素 迁移现象 教学启示

一、语用迁移

母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应用于第二语言的语言迁移,从语用角度研究语言迁移,即语用迁移。根据迁移影响的效果,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使用已有的母语语言知识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没有产生错误,负迁移是指当母语与第二语言中某些语言特征相沖突时,人们往往下意识地用母语的语言规则和模式去套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语言使用上的错误,使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出现障碍。

相关理论和实践证明,语用迁移始终贯穿外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尤其是负迁移,对外语学习有极大的影响,不断给外语学习者和语言教学者带来困惑与干扰,值得语言学习者和教学者重视。

二、影响语用迁移的因素

既然语用迁移对外语教学与学习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是什么导致语用迁移产生的因素呢?研究表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是导致语用迁移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自身文化与语言因素、语言使用的环境因素及语用策略都影响语用迁移的产生。

1.文化程度。在母语与外语的转换过程中,语言使用者习惯用母语的语言规则套用外语,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规则,都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影响语言相互转换的效果。文化水平低的人在使用外语时,思考方式固化,习惯从母语的角度思考,对交流内容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严重影响语言的迁移。因此,语言使用者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语用迁移的效果。

2.语言能力。语言的能力与语用迁移成正比。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不同阶段,随着对外语的语言知识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的逐渐掌握与了解,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对母语的依赖会逐渐降低,语用负迁移逐步减少。

3.语言环境。语用环境是语用迁移产生的另一因素。语言环境包括交谈话题、谈话对象、交流场合等多方面。通常来说,陌生的交谈话题、生疏的交流对象、严肃的交流氛围,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语用负迁移会更多一些。

4.语用策略。人们常常采用的语用策略主要包括安全策略与翻译策略。当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对某个语言现象进行很好区分时,往往忽视语境和文化差异,常常采用安全策略,安全策略使用不当时,容易导致语用负迁移。另外,在使用外语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按母语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文化意识等采取翻译策略,把母语翻译成目的语,但翻译策略容易使语言转换不准确或不恰当。

三、语用迁移现象分析

语用迁移包括语用语言迁移和语言行为策略的迁移。外语学习时对语用迁移现象产生的识别有助于了解交际中的困难和失误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有效避免语用负迁移。

1.词汇形式上的“对等”迁移。在外语学习和使用中,人们发现母语与目的语中有不少词语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意思上都能够找出其相对应的“对等”的词汇,例如:hand in hand(手牵手),对牛弹琴(to play the harp to a cow)。但由于文化差异,看似完全“对等”的词汇,除了其表层意思外,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多种因素,常常忽略语言间文化差异的存在,在语言转换过程中总按照母语语言习惯,将母语中的词逐字译成目的语,或套用母语的句式结构,用相应的目的语形式表达出来。如pull ones leg(同……开玩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汉语中的“拖后腿”,其实两者完全搭不上边。其实“对等”是相对的,当一种语言的词汇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的词语或意思,词汇就产生负迁移现象。

2.句法形式上的“对等”迁移。传统外语教学长期停留在对语言、知识、结构的传授和学习上,某些外语学习者具备足够的语法知识能力,却缺乏语用能力。母语语法体系常常被迁移到目的语的语法、句法、语义中。例如,某些人常常用汉语的语法套用英语的语法,特别是在一般疑问句和反义疑问句的问答中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语言出现语用的负迁移。

a. — Arent you going to carry out the plan? (你不打算执行你的计划吗?)

—No, I am.(不,我打算。)(正确是:Yes, I am.)

—Yes, Im not.(是的,我不打算。)(正确是:No, I am not.)

b. —You didnt go to work today, did you?(你今天没有去上班,是吗?)

—No, I did. (不,我去了。)(正确是:Yes, I did.)

—Yes, I didnt. (是的,我没去。)(正确是:No, I didnt.)

汉语更多的是以人的主观愿望为出发点进行回答,而英语则更多强调事实与语法形式的统一,因此简单的句法形式上的“对等”套用往往会导致语用的负迁移。

3.语言行为策略的迁移。这是由于语言学习者或使用者对目的语的掌握水平不是很高,不明白每种语言的表达都不只执行一种语言行为策略。例如:想表达“对不起”,英语中并不是只用“Im sorry.”而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采用不同的语言行为策略,使用相应的表达方式,如:Excuse me,Pardon,I beg your pardon,Forgive me等,否则,单一的语言行为策略容易造成语用负迁移。

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用迁移对英语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它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语用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语言与文化的顺利转化呢?

1.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影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结果。把树立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当作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不同文化要有一定的尊重、宽容,或认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跨文化交流活动,感受跨文化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尤其是国外大学交换生经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认同度,减少语用负迁移的产生,更顺利地实现语言的转换与使用。

2.实施丰富的语用策略。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者达到语言交际目的的各种各样方式(Gumperz 1982;Liu Senlin 2002)。任何语言都有语用策略,而且每种语言执行一种语言行为可以有多种策略。语用策略的运用影响语用迁移的结果,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感到尤为困难的地方。简单说,每种语言都有不止一种表达方式。丰富的表达方式能使语言表达准确、形象,而单一的语言行为策略容易使交流不仅无聊枯燥,而且困难或误解,即产生语用负迁移。因此,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向学生传授不同的语言行为策略,并逐渐使其丰富。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反复地強调语用行为策略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有意识地采用多种语言行为策略,逐渐正确、熟练地进行语言间的交流。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尽量多地给学生创造与英语国家的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行为策略的运用能力。

3.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由于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英语学习者常常按照已有的汉语认知,将汉语的形式与意义迁移到英语当中。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适当地融入汉语语言及文化教学,掌握和利用语言的迁移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对比中西思维与语法的关系,帮助学生识别英汉语法知识体系差异,利用学生已有的汉语语法知识学习英语语法,使其养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语用习惯。也可对比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汉语言的文化内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语言负迁移的产生。

4.提供学生接触跨文化的途径。由于各语言实施语言行为规则存在差异,熟悉英语实施的行为规则,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对英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原版英语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原版英语作品能给学习者提供地道的英语语言规范。学生大量阅读英语原著,大量接触原版英语文化产品,接触国外社交媒体,或可以更正确或更规范地使用英语语言,更好地实现英汉语言的相互转换,避免语用负迁移造成的影响。

5.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了解语用迁移产生的因素,真实的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学校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与英语国家的人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为教师提供接触英语文化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课堂或课外活动,在阅读、视听、交流的过程中,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思考与交流的习惯,减少语用迁移的影响。

尽管语用迁移对英语学习和使用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语用负迁移往往会导致交际的困难或失败,但语用负迁移也不一定就会导致语言文化交流的失败。因此,在英语教与学中,善于发现英汉语用异同,适当处理语用的迁移,重视母语正迁移,努力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将会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言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2]魏玉燕.语用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02).

[3]Kasper G,Rose K R Pragmatics and SLA[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9(19):81-104.

[4]董丽,胡鸿志,李月棉.语用迁移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0(09).

[5]翟学凤,曹静.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问题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影响因素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探究雅思口语测试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