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2017-10-10任媛媛张昶王少宾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

任媛媛++张昶++王少宾

摘 要: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单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尽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思想政治水平的要求。建立校企合作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对于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与邮政企业建立了“立体式、全方位校企合作”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以企业劳模、技术能手、行业专家深度参与为特色,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管理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如何创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探讨的问题[1]。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着眼于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与邮政企业深度合作,发挥行业办学基础和全网教育培训资源优势,聚焦“忠诚、感恩、协作、奉献”等行业企业思想文化关键要素,建立“立体式、全方位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本文围绕邮政企业与学校合作现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了论述。

1.建设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教育阵地

1.1“企业劳模”形式的校企共育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劳模身上集中体现了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他们的榜样作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邮政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百年来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普遍服务,在基层涌现出一大批像王顺友、尼玛拉木这样默默无闻又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学院依托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的资源优势,创新实施了“企业劳模”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院聘请七十余名企业劳动模范担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深入学生,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主体班会、谈心等多种形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精神和心灵得到升华。这种方式与传统的书本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与劳模“零距离”接触,打破劳模的“明星”光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劳模、成为劳模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提高学生学习和发扬劳模精神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劳模作为身边的榜样,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他们视用户为亲人、视邮件如生命的高尚品质,体会他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这种企业劳模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和一般的实践教学。

企业劳模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为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模式不同于一般的聘请劳模为学生开展一次讲座或座谈,而是长效化的机制。而且他们要参与学生生活、学习等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可信、可感、可学,有持续性、效果良好。

1.2“石邮讲坛”形式的长效化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学院根据社会及邮政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需求,创新建设了“石邮讲坛”,打造了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讲坛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邀请企业领导、知名专家、优秀校友和院校教授为学生进行时事政策、科技文化、人文艺术、感恩励志、礼仪沟通、写作实操等教育。讲坛课程体系是模块化教学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块、企业文化教育模块、就业形势政策教育模块、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模块等。这种讲坛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内容上对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效补充;从形式上灵活机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适时开展;受众面广泛,能够全员覆盖。目前,石邮讲坛已经开展了1200余场,受众70万余人次。

另外,讲坛的优势在于学生参与讲坛的内容设计,围绕学习需要等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讲坛内容和效果进行反馈等。同时,学生对讲坛内容的自主设计能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如下表所示。这种讲坛的管理模式极大程度上调动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显著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最终反馈于期末的综合测评成绩的整体提升。

2.打造行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项目

2.1以“科技文化艺术节”推动行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的要求,学院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符合行业素质人才需要、主题突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即“科技文化艺术节”,这个品牌活动点多面广,是全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良好平台。“科技文化艺术节”内容涵盖爱党爱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专业实习实践、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模块。

这种以科技文化艺术节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最突出的优势是活动开展集中、效果影响力强。在历时四个月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期间,连续不间断地举办30余项大型素质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得到一次全面性、有体系的素质能力教育。另一突出优势是学生参与度高,学院和系部从两个层面分别开展顶层活动设计工作,这样使得每一项活动既有统一标准又能体现不同系部特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参加相应的活动。据统计,每次科技文化艺术节中都有4万余人次参与活动,平均人均参与5项以上活动。

2.2特色品牌项目教育效果

企业越来越注重对培养人才对所属企业的精神和文化的学习、认同和传承,因此高职院校更注重通过开展行业特色的教育活动,营造校企一致的实训环境与文化氛围,让高职学生群体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围绕企业岗位技能和品格要求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实现学生身份向企业人身份的快速转变。这种以“科技文化艺术节”推动行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符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反馈效果非常好。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了解企业文化,又掌握岗位技能,还强化脚踏实地、岗位成才的价值观念,邮政企业对学生均做出“信誉好”、“留得住”、“用得上”、“上手快”、“技能强”等积极的反馈,如下图所示。endprint

3.塑造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1“企业一线专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教育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与企业一线接轨,掌握专业最前沿领域及企业最迫切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为此,学院在招生机制、培养机制、就业机制上都在不断与企业紧密配合、协同育人,并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实践、企业实习、就业指导、学生活动、综合素质等各方面与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无缝对接。

学院目前已经形成极具特色的企业一线专家来校授课的长效机制。与一般职业院校不同的是,企业专家不仅讲授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学院一方面邀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领导来校为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企业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专题就业教育,另一方面邀请企业领导、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企业素质教育。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更提高了他们“做人忠诚可靠、做事执着忘我”的优秀品质。在创新实施“企业一线专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教育过程中,学院联合企业定期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学生思想政治交流会、就业分析会等,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高效的校企共育人才的机制,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氛围。

3.2“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教育模式

学院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网络培训学院的强大线上资源,创新实施了“互联网+”形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在网院平台上随时随地地进行互动式学习。传统的思想政治学习是先通过课堂讲授学习理论,然后进行实践教育;而“互联网+”模式的互动学习要求线上实践与学习同步,通过计划实施工作,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也就完成了在完整行动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学习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结果而更多的是一种过程。“互联网+”模式的互动学习过程应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步骤。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具体的政治思想问题时具有独立的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重要的能力只能通过训练形成,而非教出来,利用互联网的教师端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做出针对性的改变,从而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除此之外,“互联网+”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把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通过丰富案例、多渠道反馈、互动连线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起点,学生对教师信任和尊敬,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习更加顺利地进行。所以,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模式更要利用其即时性、互动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时,无论学生的成果如何,教师都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但同时指出不足和改进的方面,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学习,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结语

这种“立体式、全方位校企合作”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从教育机制的变化、教育阵地的创新、品牌项目的推广、特色模式的应用等方面入手,辅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通过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有推动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精、品德优、作风硬,做人忠诚可靠、做事执着忘我的精神有积极的影响。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宁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J].中外交流,2016(14):65-68.

[2]钱欢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2(4):55-58.

[3]贺阳.浅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26):281.

通讯作者:任媛媛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