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传承与嬗变

2017-10-10张自强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辅导员

张自强

摘 要: 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制度从建立至今其角色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改革等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本文通过对辅导员职业角色传承与嬗变的梳理,对于总结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辅导员 传承与嬗变 反思与展望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成长成才及校园安全稳定等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办学定位、招生规模等都发生变化。辅导员的职业角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调整而不断演变。本文从辅导员职业角色的传承与嬗变中梳理其功能演变的脉络,反思并展望该角色在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

一、我校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

高校辅导员制度可追溯至1933年党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它是一所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以培养军事干部的军事专门学校。该校1937年迁至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日军政大学”。学校机构设置仿照部队编制,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被编成若干大队,大队下设若干支队,支队下设中队,中队配“政治指导员”,全面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这一制度为后来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奠定了基础。

1953年,清華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了高等学校“政治辅导员”的概念,并创建了对后来影响深远的政治辅导员制度。随后大多高校逐步建立起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主要负责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传承与嬗变

(一)“政治领路人”阶段(1952—1977年)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的历史过程中提出和使用的。早在1950年2月,第一次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坚决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是现在学校中开展新民主主义学习的主要关键。”[1]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加强对学生的马列主义教育。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以开展新民主主义学习为中心任务,对大学生进行“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积极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充当大学生“政治领路人”的角色。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改变了高校的培养目标,政治思想教育表现为“斗、批、改”,大学生“红卫兵”是这场灾难运动的参与者和“主力军”。新中国成立后积累的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好的做法和规章制度被迫取消,已经建立起来的逐步走向正规的学生工作体系毁于一旦。高校辅导员工作受到冲击和影响,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被迫取消。

(二)“教育和管理并重”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高考制度恢复。教育部起草修改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标志着在“文革”中被迫取消的政治辅导员制度正式得到恢复。

在这一阶段,在全党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宏观背景下,辅导员工作从“政治挂帅”地位转变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从学生思想状况实际出发,正确看待和评价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加重视学生思想状况和精神因素的能动作用。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下,完成日常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和整顿校园秩序的任务。“学生管理”一词被频繁使用,“辅导员”逐渐被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代名词。辅导员从事的学生工作对于高校和社会稳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学生事务管理者”阶段(1992-2003年)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影响高校学生工作变革的主要因素,一是在人才培养上要考虑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二是高校招生逐步实行收费制度,取消“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逐步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此后,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而且对高校学生产生了极其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下,由于面对的学生更多、处理的事务更杂(涉及学生日常事务、心理、资助、学风、就业等多个方面)、面临的环境更复杂,这一群体承载的压力更大。这一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等方面发展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已经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向事务性方向发展,凡是涉及学生的事务都要找到辅导员,辅导员群体已经成为学生事务管理者,有时甚至被戏称为高校学生的“保姆”。

(四)“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阶段(2004年至今)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2]2006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教育部24号令,指出“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3]。同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对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使辅导员的培训更加常态化、系统化,同时更具有延续性。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首次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予以规范和细化,从而有利于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

这一时期,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发挥课堂教学(包括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及其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要发挥育人职责,和辅导员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群体不仅被提出要具备“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素质,还要求在工作中不仅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而且要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三、反思及展望

回顾辅导员职业角色传承与嬗变的历程,可以看出这支队伍建设和发展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及高等教育改革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辅导员肩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有待加强。辅导员制度缘起于抗战时期,建立初期被称为“政治辅导员”,要带领学生进行政治学习,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革”期间,高校教学几近瘫痪,辅导员制度出现中断。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出现弱化政治学习和教育的倾向。90年代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及互联网的冲击,辅导员更加关注学生的具体事务而取代“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当前社会思想越来越多元,网络特别是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作为专职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辅导员除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心理、就业、安全等具体问题外,还要关注并解决其思想政治上的困惑,以不违这一角色的内在要求。同时,辅导员要积极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对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言论的抵御和甄别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积极改进工作方法,用“90后”、“95后”或即将到来的“00后”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辅导员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急需“减负”。新中国成立初期,辅导员主要带领学生进行政治学习。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教学计划完成的,学生工作在高校德育系统中主要承担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即学生行为与纪律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4]。目前,辅导员不仅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还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激增,学生的安全稳定、就业、心理、“校园贷”等问题愈加凸显。目前高校辅导员专职工作队伍尚未达到教育部1∶200的师生比要求,人员紧缺。另外,一些学校把《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公共课程的任务压在辅导员身上,辅导员可谓“不堪重负”。高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相应的辅导员,这样辅导员才能从繁杂的事务中真正“解放”出来。辅导员有必要从琐碎的学生事务和公共课程中选择研究方向,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强,最终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

三是德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队伍资源需要整合。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致被分为两块: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前者主要是由“两课”教师负责,后者则是由学生管理部门中的辅导员负责,这两者间很少会出现沟通、交流或协作。更有甚者,高校的专业教师,甚至是部分德育教师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是辅导员的事情,跟他们无关。结果是,辅导员跟学生说的跟他们在专业课或德育课老师那里听的不一样。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与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5]。因此,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充分调动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德育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號,2004.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教育部令〔2006〕24号,2006.

[4]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2015年度党建与思政研究校级一般课题“高校辅导员角色的传承与嬗变”(项目编号:SZ20152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辅导员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思考
如何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