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基本技法专题训练在大学书法公共课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2017-10-10张云霁
张云霁
摘 要: 在大学公共书法课堂中开展基本技法专题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书写基本原理和牢固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对提高课堂效率和促进学生个性化书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主要专题构建,为大学书法技法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基本技法 专题训练 大学书法教学
一、大学书法公共课教学现况令人担忧
在大学书法专业本科教育之外,几乎所有大学都会开设针对其他专业的公共书法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包括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书法鉴赏几个方面,或有所偏重,或三者并重,无论何种形式,对高校书法教师来说,在课程学时数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既要让学生技能水平达标,又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书法鉴赏水平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另外,当代大学生书写技能缺失现象十分突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是思维灵活、观念开放的一代,同时也是书写技能最为薄弱的一代。究其原因,主要与社会长期对书法重视程度不够、社会生活方式变迁、书法基础教育缺失等因素有关。
问卷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800名非书法专业大学生中,虽然对书法有浓厚兴趣、比较好奇者达80%,但从小接触过毛笔或书法者仅占6%,而始终坚持练习书法,并仍对书法保持较高热情者仅占0.5%。认为书写好坏无所谓的大学生高达75%,对自己的书写满意者则低至15%。除此之外,调查显示,在课堂外,除完成课外作业和签收快递这两项仍需手写的用途之外,97.5%的被调查对象几乎不使用任何书写工具,结果令人震惊。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高校书法教师不得不面对硬笔书写习惯较差、毛笔书写经验缺失、书法审美能力偏弱的教学对象。
面对这样几乎等同于“零基础”的教学对象,书法教师必须从书写姿势的纠正开始,从一笔一画的写法开始。俗话说,“字无百日功”,书写技能的大幅度提升必须依靠持续不断的科学训练和刻苦学习,很难靠一门课程几十个学时就能飞速提升,教师如将大量练习时间放在课堂上,既难以反映出教学效果,又无法完成其他方面的教学任务。而按照正常教学进度开展教学,学生的书写技能则很难实现预期目标,极易使书法教学变成“浮光掠影过一遍”的尴尬局面。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已然成为高校书法教学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基本技法专题训练及对大学书法教学的积极意义
1.什么是基本技法专题训练?
笔者通过多年书法教学改革和尝试,受邱振中先生的《中国书法:167个练习》等新技法理论的启发,将部分案例编排选择融入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将这些案例与技能习得理论结合在一起,按照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渐摸索和建构了一套相对系统的、能使学生快速掌握运用的基本技能训练方法。
所谓基本技法专题训练,就是按照书写的基本原理,将书法技法中的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技法进行分解并专题训练的方法。主要涉及笔法训练、结构训练和章法训练三大板块,每个板块中又根据所学碑帖范本特点针对性地进行细分和专题训练。这种训练方法的基本体系如下:
从上面三张图可以看出,新的专题训练体系几乎涵盖了书法中笔法、结构、章法三大板块的所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有选择性地设计相关练习内容进行专题训练,也可以对这一体系进一步生发拓展,不但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技法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快速提升其书写水平,有效摆脱中国传统技能传承时“文火慢炖”的模式。
2.基本技法专题训练实例及分析
书法教师不但是书法学习活动中的领路人,还扮演着类似医生“诊断学生书写毛病并开出相应‘处方”的角色。教师能否对症下药,开出行之有效的处方,取决于其长期积累的书写技能、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书法原理的理解程度和敏锐的洞察力几个因素,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下面分享的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收集整理的几个教学案例,希望对书法教师有所启示:
实例一:学生刚刚接触毛笔书法,书写姿势局促、坐姿偏斜,用笔不稳定。
解决方案:
A.坐姿执笔,肘部平动训练:指、腕不动,以肩为轴,肘部纵向和横向平行移动画出粗细均匀的竖线和横线各3根-4根(每根长度不低于15cm,粗细为0.6cm左右),要求每根线能做到水平并粗细均匀。
B.坐姿执笔,肩周运动训练:以肩部为轴的圆周运动,类似于推磨的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画出直径不同的圆圈(直径在20cm~25cm,粗细为0.6cm左右),要求尽量画圆。
C.中锋弧线、折线练习:临摹下面的线条,要求每根长度10cm以上,粗细均匀,每组两遍。
甲 乙 丙
训练分析:通过训练A,使练习者的书写稳定性得到训练,并能起到使手部放松的作用。通过训练B,纠正其坐姿并了解其坐姿下的最大书写范围。通过训练C,学生基本具备多向度弧线运笔的能力,增强其控制毛笔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实例二:部分学生用笔过轻或过重,不能有效写出粗细合适的笔画。
解决方案:笔画粗细训练。将毛笔用不同的力度按压,按至一定接近笔肚粗细后,稍提笔杆再行笔。然后,重复该动作,依次逐渐向上提起一些后行筆,直至到达笔尖部位。最后,从所练习的笔触中,找到与字帖笔画粗细相似的部分,加以强化。
训练分析:笔画粗细与提按用笔有直接联系,该练习是对提按用笔针对性练习,使学生了解用锋深度与毛笔弹性的关系。
实例三:学生对正、侧锋概念理解不到位。
解决方案:
A.笔杆与纸面夹角训练:从45度开始逐渐变为90度,如图A。
B.切锋横画训练:笔锋与纸面形成夹角后向下轻压,翻转笔锋向右行笔,至尾端处稍提向右下斜压并稍提回锋,如图B1-4。
训练分析:通过训练A,使学生对侧锋和中锋用笔形成感性认识并能有效区分;通过训练B,使学生基本掌握侧锋用笔中的切锋、翻锋等用笔技巧,进一步掌握侧锋用笔的书写方法和用笔技巧。
实例四:学生所写笔画僵硬呆板,描摹笔画现象突出。
解决方案:
A.毛笔弹性练习1:利用毛笔弹性一笔仿写出下列例字,并在心里想象书写时的速度和力度。
B.毛笔弹性练习2:加快速度仿写下面的笔画,一次不像,思考总结后再次果断书写,不得描添。
训练分析:通过训练A,初步认识毛笔弹性在书写中的基础作用,并学会利用毛笔弹性写字。训练B是训练A的加强版,通过更高难度的训练,将利用毛笔弹性并果断地书写成为其根深蒂固的记忆。
实例五:字距过密或过疏。
解决方案:
A.将字帖复印后,将可用于集字的范字外框剪下,集成词语、成语、诗句,用最佳间距横向、纵向分别各摆放几次。
B.用透明纸张蒙在优秀书法作品(如左图)上,用铅笔将每个字字形轮廓框起,取出透明纸,观察每个字框之间的间距。
训练分析:通过训练A,不但可以解决字距疏密问题,而且可以对书法审美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训练B,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不但对字间距有更深入认识,同时对字形外框形状也能有所了解。
实例六:楷书笔画横平竖直,结构呆板。
解决方案:在米字格中将下列例字所有横画的起点和终点标注出来,然后分别连接起来,观察其斜度。
训练分析:横画倾斜度不够,是因受传统“横平竖直”观念及长期接触印刷体、美术字导致的。此训练单独将横画从范字中抽离出来,并通过学生自行探究发现,可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深刻印象而逐渐改变原有错误观念。
3.基本技能专题训练对大学书法教学的积极意义
20世纪以来,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中央美院邱振中教授,浙江大学陈振濂教授等一批学者通过多年的书法教学探索,从技法学习的一般规律出发,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教学效果突出的训练体系和教学方法。这一体系的建立与教学方法的丰富,不但使当代书法的专业技能提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还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书法学习规律的全新视角和现代思维。除技法训练外,一些学者在书法美学、书写原理方面的探讨,尤其是在线条、空间、节奏等书法核心技法理论上的突破,使我们能从现代思维的视角审视传统书法的构成原理,把握书法美的实际内涵。这些理论和训练体系的出现,正是我们突破固有模式,更新学科知识,重新解构传统书法教学体系的核心依据。
笔者认为,在大学书法教学中开展基本技能专题训练,对改善当前大学书法教学效率低下、书写技能提高缓慢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首先,改变了练习书法“慢工出细活”的传统模式,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任何技能的学习都必须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书写技能也不例外。基本技能练习的体系是从最简单、最容易被掌握的技能逐渐构建起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任何零基础的成年書法练习者,都能通过简单的讲解迅速掌握其技能。无论练习者所练哪种书体,一旦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都能成为书法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将基本技能训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就能快速矫正错误的动作和习惯,很快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有利于从传统技法理论模式中突围,便于推广和普及。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传统书论要么过于呆板琐碎,让人顾此失彼,难有收获;要么语词过于简练并侧重于比喻和想象,使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要么语词含糊,让人费尽心思亦不得要领。而基本技能训练的理论体系,是以人体力学、物理学、视觉分析等现代科学理论为依托,结合了部分较易理解的传统理论而形成的现代技法理论,不但做到通俗易懂,还易学易会,因此在书法教学上具有很好的普及优势。
最后,对学生书风个性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从传统大学书法技法教学来看,因教学对象往往是40人左右的规模,从方便教学出发,教师往往只能从浩如烟海的字帖中选择某种书体风格进行统一教学。从现实条件看,如此做法无可厚非,却会牺牲学生多元化的书风选择和个性化发展,如果技能训练不够扎实的话,学生练习了课堂上所学的书体书风后,要想再自学其他书体书风,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在教学中开展了基本技能专题训练,并把原理讲解透彻,学生不但具备了基本的书写技能,对书写的原理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课程结束后,再选择任一书体书风时,就能很快上手,通过自学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发展个性化的书风。
三、结语
要真正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的实际书写和运用能力,高校书法教师应从学生对书法一窍不通、书写技能低下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书法学习由浅入深、分阶分层的一般规律组织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特点,通过采用基本技法专题训练教学法,做到技法训练的阶段性目标明确和系统性完整,力争在技法指导上做到讲解清楚明了、操作性强,书写规律有章可循。让学生通过技法的专题训练,切实感受到自身书写水平的快速提升而建立学习书法的信心和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技法训练与理论学习中主动思考和探究书法之美,在技能训练中感受书写的快乐,真正改善当前大学公共书法教学中知识枯燥、训练乏味、理论空洞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1]邱振中,编.笔法与章法[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2]邱振中,著.愉快书法进入书法的24个练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邱振中,著.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 修订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4]陈振濂,著.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本项目为大理大学第五期教改项目JGV-13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