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教材词汇教学编排顺序研究
2017-10-10夏禹圣
夏禹圣
摘 要: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有”、“在”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词汇,也是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必修词汇,其编排顺序尤为重要。通过对国家语委语料库的调查与分析,从词频统计与义项分析的结果中发现目前部分初级汉语教材不符合编排顺序规律。初级汉语教材词汇教学必须妥善编排。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语料库 词频统计 义项分析
引言
1996年出版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依据七个动态频度统计词典、词表和字表而制定,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都以《大纲》为参照标准,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问题集中出现在高低词频的编排顺序、义项编排顺序、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是”、“有”、“在”三个词的教材编排是这些问题的侧面反映,这三个词是初级阶段学习的必修词汇且基本安排在初级汉语教材的上册,因此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21世纪语料库技术发展迅速,国家语委语料库的词频统计、义项分析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但这些方法很少应用于对外汉语的教材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要考虑到词频、义项频率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等。笔者通过对国家语委语料库的统计调查,再与部分初级汉语教材对比后发现这三个词在编排上存在一些问题,不符合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规律。本文目标是将调查结果反馈到初级汉语教材编写中,希望为教材词汇编写提供参考建议。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现状
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及其义项的编排顺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与学习顺序,这对学生汉语学习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教材编写工作不容忽视。
首先是不同词汇的教材顺序编写。通过对比五本初级阶段汉语教材发现大部分是以“是”、“有”、“在”为顺序的。近年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是”和“有”一般安排在前后两课或者同一课,而“在”一般是上册课本的最后几课才出现。同一词汇的不同义项教学安排,参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甲级对“是”、“有”、“在”的义项教学归纳如下:
(一)“是”与“是”字句在《大纲》甲级中规定了五个用法:(1)表示等同。如:我是李明。(2)表示质料、特征 如:这种鞋子是布的。我们班是第一名。(3)表示说明、归类,如:他是工人。
(二)“有”与“有”字句在甲级大纲共有五个用法:(1)表示领有:我有個朋友。(2)表示包含、列举:一年有十二个月。参加晚会的有工人、农民、干部。(3)表示存在:屋里有两张桌子。学校门口有很多车。(4)表示评价、达到:他很有办法。他有三十多岁。(5)表示发生、出现: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个孩子有进步了①。
(三)“在”,《大纲》甲级规定“在”的用法是引出时间、处所、起点以及时间副词“在……”。但大纲的义项安排顺序却不是基于义项使用频率安排的,这给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工作带来了很大障碍,导致部分对外汉语教材出现了义项顺序安排错误等问题。笔者对比了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汉语教程1》、2006年北大出版社出版的 《汉语初级综合教程上册》、2009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综合教程第一册》、2006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实用汉语课本1》和2016年北语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五本教材。经过调查后发现,北大出版的教材基本都用一课的容量将“是”、“有”、“在”的基本用法全部教授,而且课时顺序较前。但也有在编排上打乱顺序的教材,如 《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综合教程第一册》虽然教学顺序也是“是”、“有”、“在”,却把三个词的不同义项打乱分布在四十篇课文中分散教学,每一课只讲授该词的一个用法,这种编排模式较为散乱。北语出版的教材则是以“是”、“在”、“有”为编排顺序,在不同义项教学编排顺序方面更系统化。
这三个词的教学安排如下:(1)关于“是”与“是”字句,大部分教材都会把“等同用法”与“说明或归类用法”放在一课时全部教授,但《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综合教程第一册》的编排顺序较为混乱且讲授不全面,“有”和“在”的存在用法都放在十八课进行对比却忽略了“是”的存在用法。(2)关于“有”与“有”字句,上述教材一般是先教授“领有”用法再教授“存在”用法,但现在许多教材选择不在初级阶段上册教授存在用法。(3)关于“在”,对比不同教材后发现基本都是只教授“在”的介词用法,现在的教材已经很少把“时间副词”用法放在初级阶段上册讲授。调查的教材中只有《新汉语教程1》和《综合教程第一册》教授了两种用法,而其他三本课本都只讲授了“在”的介词用法。统计结果如下表:
二、基于语料库实证的调查
笔者通过使用国家语委语料库调查三个词后发现,当今我国许多对外汉语初级教材在这三个词的编排顺序上不符合词频统计、义项分析统计等调查结果所反映的结论。
(一)词频统计: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的统计发现,“是”查询到118527条符合要求的例句,“有”查询到53556条符合要求的例句,“在”则有118823条。其词频统计结果为:在>是>有。初步得出结论为在现代汉语中“在”与“是”的使用频率高于“有”,但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会把“在”放在最后一位,而“有”则会提前教授。
(二)义项分析:“是”、“有”、“在”三个词都是《大纲》甲级规定的必修词汇,且在乙级和丙级还要教授更高难度的用法。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的抽样调查中发现,甲级规定的教学义项基本可以包含该词65%以上的使用频率。本次抽样调查因样本容量过多,因此“是”和“有”只抽取了500个调查样本,且只统计甲级所规定的义项,排除高级用法和它的否定用法。调查结果以百分比的数据形式呈现,“在”则使用国家语委语料库的词性频率统计的方法对全部样本进行统计再抽取500个样本进行义项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初步得出结论为“表示说明或者归类”和“表示等同”的用法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用法,应当重点教授。教学顺序上,表示说明或者归类的用法应在等同用法之前。endprint
初步得出结论为“领有”和“存在”是“有”字句中最常用的用法,应当重点教学,领有用法应当先与存在用法教授,列举用法使用频率不高可以不放在初级阶段上册进行教授。
将“在”抽取500个样本调查分析后发现表示时间、处所、起点的约占39%,初步得出结论为这种用法要先教授。
对比上述的五本教材后发现,大部分都不符合词频规律,不利于学生汉语的系统学习。部分教材将一个词不同用法归纳在一个语言点教授或者放在同一课时进行教授,这对于学生而言极易混淆其用法导致偏误。部分教材在语言点教学中会对比不同词汇的同一用法,但由于教学顺序安排不妥导致学生学得模棱两可。
三、关于教材与大纲编写的相关建议
通过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调查与教材对比研究后发现,教材和大纲未能准确地编排好这三个词的教学顺序,现提出相关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词汇编排顺序:对外汉语教材中词汇教学的编排原则之一是“基于词频统计结果来选择教学词汇”,根据此项原则与调查结果,笔者的结论是在教材编排的顺序中应将“在”和“是”排在前面“有”置于后面。对比两个词的学习难度,“在”高于“是”,根据对外汉语教学中“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应将“是”放在“在”前面。教学顺序应安排成“是”、“在”、“有”。目前北语出版的相关教材符合这条结论。
(二)义项编排顺序:通过义项分析统计得出下列结论:1.“是”的教学安排:在初级阶段上册中应当先教授“说明或者归类”和“等同”的用法,两个用法差异较大不能放在一个语言点教授。虽然表示“说明或者归类”的用法使用频率高于“等同”用法,但考虑到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先学会自我介绍,所以将“等同”用法安排在“说明和归类”用法之前。如果课时容量足够就可以在上册教授“存在用法”,其他用法不必安排在上册。2.“在”的教学安排:应该先教授表示时间、处所、起点的介词用法,但由于大多数教材第一册会教授“现在”、“正在”等时间副词,因此“在”表示时间副词的用法应该在初级阶段上册教授,而且要注意与“正在”、“现在”等其他时间副词的辨析。3.“有”的教学安排:在初级阶段上册要先教授“领有”再教授“存在”的用法并且两个用法差别较大应该作为两个语言点教授,其他用法不必安排。
(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国家语委语料库的实证调查并结合留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后发现,留学生作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与初级阶段语法知识点息息相关,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对初级阶段一些语法知识点掌握得不扎实,如 “是”表示存在的用法、“有”表示领有的用法及“在”的时间副词的用法。教师要重点讲解这些知识点。大多数外国学生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在汉语表达中只会用这三个词的一到两种用法,因此频率较低的用法也需要讲解。
教材词汇编排问题也是大纲词汇编排问题的反映。《大纲》中词汇各个义项编排顺序较为杂乱,虽然进行了词频统计工作但没有按照词频统计规律从高到低安排,也没有考虑到留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这给教材编排工作造成了很大误解。建议大纲将词频统计规律应用到词汇编排顺序上,这有利于教材编写工作的开展。
结语
语料库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帮助我们了解语言在现实中的实际使用情况。语料库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以下信息:频度信息、语境信息、语法信息、搭配信息和语用信息,这为教材编写提供了更好的参考工具,又能決定在教材中应当教授的词项、意义和语法结构。但在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教学编排过程中,词频只是编排原则之一还要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及各项语言点的使用难度等。教材的编排依据必须先从词汇的使用频率出发,再为学生规划词汇学习目标。由初级阶段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要先学习高频词汇与高频义项才能掌握最基本的汉语交际能力。此外,学生的偏误情况也能反映当今汉语教学的不足之处,其中教材的不足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使用语料库分析的方法能直观地发现当今汉语词汇及其义项的使用情况及外国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对外汉语教材要与时俱进,教材编写要善于使用最新技术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刘英林.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2-53.
参考文献:
[1]方绪军. 对外汉语词汇教与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柏令. 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综合教程第一册[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明.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4]李闪.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是”字句教学[D]. 南昌:南昌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系,2013.
[5]李晓琪,戴桂芙、郭振华. 新汉语教程1[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刘珣. 新实用汉语课本1[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7]刘英林.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8]马清华. 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分类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宋真喜. “在”字句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1997(2).
[10]王钰. 汉语初级综合教程上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严娟.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字句教学初探[D]. 兰州:兰州大学,2013.
[12]杨寄洲.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