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二字考
2017-10-10陈文敏惠玉洁
□ 陈文敏 惠玉洁
“文献”二字考
□ 陈文敏 惠玉洁
“文献”一词是图书情报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然而一般文献学论著在谈及“文献”一词本义时,多只涉及其“文贤”本义,对其更深的渊源却鲜有探及,笔者试撰本文,以究其滥觞。
一、“文献”一词的来源
“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成书的《论语·八佾》中,其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文献”曰:“文,典籍也;献,贤也。”即说“文”指文字资料,“献”是“贤”的通假字,指熟悉古代礼仪制度和博学多识的人才。
先秦文献中借“献”为“贤”的通假例还有《尚书·虞夏书·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意即“天下万国的百姓与宿贤,都是舜帝的臣子”,其中“献”也是“贤”的通假字,故《论语·八佾》借“献”为“贤”并非孤例。
二、“文贤”一词的来源
《论语》成书于战国,其中借“文献”代替“文贤”的现象说明“文贤”一词在战国以前就已存在。然经“周典亡佚”“战国涤典”“秦王焚书”等历次“书厄”后,现存有限的先秦文献中尚未见“文贤”一词。但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文献”曰:“文,典籍也;献,贤也。”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解“文献”亦谓:“文谓典策,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这些都说明后世学者多认为在战国《论语·八佾》出现“文献”一词以前,就已经有“文贤”一词存在。“文贤”一词虽其肇无查,但后世却被广泛使用,如清代有“文贤教”,成语有“文贤武杰”,现当代还有“文贤书院”“文贤学校”“文贤社区”等单位名称。
我们今天理解的“文献”一词主要指各种文字资料,然而在古代“文贤”一词却是指文字资料和博学多识之人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博学多识之人也归入文献范畴呢?这与古代的知识传承方式关系极大。即如张大可先生在《中国文献学》一书中所说:“上古时代文字记录以甲骨、金石、简牍等物质材料为载体,书写十分困难,因此知识传承多是通过‘口耳相传’方式进行的,少量才是文字记录。”此即古代为什么要把博学多识之人也算在文献范围之内的原因。在古人看来,精通礼乐制度、历史典故及各种文化知识的耆旧贤士,甚至比文字资料更重要,因为上古时代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方式来传承文化知识的。此即“文贤”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贤”“文献”二词的缘起,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文”“贤”“献”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等,以昭其渊源。
三、“文”字的本义和用义
“文”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字,所以本文对“文”字的考证篇幅也相对要长一些。下面我们先看“文”字的本义。
(一)“文”字的本义
“文字”“文化”“文明”“文贤”“文献”等等凡与人类文化知识有关的词汇之所以都用“文”字来表达,即是因为古“文”字是一个表示“上帝崇拜”和“天传文化”的极重要的字。而今天的人们却只知道“文”字的“文字”“文化”“文明”“文贤”“文献”等等含义,却不知它在最早的甲骨金文体系中竟然具有如此振聋发聩的内涵!
先前学界由于观念束缚,并未认识到“文”字的古老本义。如东汉许慎《说文》解“文”字本义曰:“错画也,象交文。”王筠注:“错者,交错也。错而画之,乃成文也。”许慎是根据秦篆(小篆)研究汉字本义的,他没有见过“一字多体”的甲骨金文体系,他只是根据一个秦篆(文)字得出了“错画也,象交文”的结论。其实,秦篆(文)字只是其他众多甲骨金文“文”字的省形而已,并没有全面反映出古“文”字的表义。《甲骨金文字典》根据众多甲骨金文“文”字解曰:“象正立人形,胸部刻画纹饰,故以文身之纹为文。”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对的,只不过尚未看到“文”字更深的含义,而这无疑是与先前学界的指导理论有关。先前学者多持“神话幻想说”,故在研究上古图文时多不参照上古神话,从而漏失了许多极为重大的古史信息,甚至“郢书燕说”,这的确是非常遗憾的!如果古文字研究者不具备与上古历史(宗教史)相应的观念,那么许多古史谜题都会是“百思不得其解”!
(二)“文”字的用义
“文”在商周卜辞铭文中的用义主要有三:一、“人名”;二、“地名”;三、“与武相对”。“人名”“地名”任何字都可用,故不具返证本义功能。“与武相对”的“文”表示“文化知识”,这个含义一直贯穿在后世文献中。如《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地文。”《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朱熹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文”字的“文身”义虽暂时未见卜辞铭文,但却多见于先秦文献中。如《左传》隐公元年:“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文身。”《榖梁传》哀公十三年:“祝发文身。”范宁注:“文身,刻画其身以为文也。”《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郑玄注:“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孔颖达疏:“文身,以辟(避)蛟龙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文”字的“文化”含义渊源于其最早的“天传文化”本义。
四、“贤”字的本义和用义
五、“献”字的本义和用义
一般文献学论著在谈到“文献”一词本义时,多只谈“文贤”义,并不涉及“献”字的本义。其实,“献”字本义既与“文献”无关,也与博学多才的“文贤”无关,“献”只是“贤”的同音通假字。献繁体为獻,甲骨文为,金文为。标准的古文“献”字主要由(鼎)、(虍)、(犬)三构件组成。《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犬曰羹献。”《形音义字典》:“献本祭祀奉犬牲之称。”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故可作牺牲奉献于祖灵上帝。从“献”字本义中后来引申出“献祭”“进献”等义。如《续汉书·百官二》:“郊祀之事,掌三献。”《周礼·天官·玉府》:“凡王之献金玉……受而藏之。”“献”为“贤”之通假字的实例,还有《尚书·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其中“黎献”即指黎民与圣贤。《汉语大辞典》解献曰:“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这是说的“献”字的通假义,不是本义,也不是引申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考,故知“文献”之“献”是“贤”的通假字。《论语·八佾》首次使用“文献”代替“文贤”。由于“周典亡佚”“战国涤典”“秦王焚书”等书厄,现存不多的先秦文献中未见“文贤”一词。大约自南宋朱熹解“文献”曰“文,典籍也;献,贤也”之后,“文贤”一词又再次被后世起用。“文”是象形字,象先民在胸前纹刺上帝符号之形,表达了先民的“上帝崇拜”及“天传文化”宗教观念;“文”字的引申义主要有“文身”和“文化”二义。“贤”是会意字,本义表示手执贝币鉴别优劣,引申表示德才兼备、博学多识之人。“献”是会意字,本义表示在鼎中满盛犬羹以祭祀祖灵,引申表示“恭敬庄严地供奉”;“献”字的“博学多识之人”义不是引申义而是通假义。由于上古文字(甲骨金文、大篆小篆)书写繁难,记著不易,所以“口耳相传”亦是当时社会传承文化知识的重要传媒,这就是“文献”(文贤)一词在古代既指文字记著资料也指博学多识之人的原因。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研究馆员、馆员,邮编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