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云集蓉城共话“智能引领科技”
2017-10-10胡静
文·图/本刊记者 胡静
专家云集蓉城共话“智能引领科技”
文·图/本刊记者 胡静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暨2017年数字世界博览会于8月10日至12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国内外软件企业、科研院校、行业组织的业界领袖、专家学者、投资人、创业者等共聚蓉城,参加了此次科技盛会。在第十五届软洽会主论坛暨数博会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以及微软中国、金蝶、IDC、国美、亚马逊、猎豹移动等企业的行业领袖,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互联网+”、大数据、新经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一带一路”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与参会者们分享了行业趋势、经济转型、融合应用等方面的观点。
软件定义的时代
梅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我们在座的,不管是拿着相机在拍照,还是在手机上看新闻,都是软件在背后支撑。软件无处不在。”一开口,梅宏就直切主题。
随后,他带着参会者回顾了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6年-1975年的软硬一体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从“程序”发展到具有独立形态的“软件”。软件主要作为硬件的附属品存在,面向用户群体有限,应用领域局限于科学计算、商业计算等。
第二个阶段,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是软件产品化、产业化的阶段。以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和拉里·埃里森创立甲骨文公司为标志,软件成为独立产品,并形成巨大的产业,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几乎涵盖到所有领域。
第三个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软件进入网络化、服务化阶段。随着互联网商业化,软件运行平台从单机环境扩展到互联网环境,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各种软件功能,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软件成为互联网资源全面连接的重要使能和支撑。
软件使得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可操作,进而形成资本、产生财富。人类文明运行在软件之上。从软件产业规模来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软件产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全球软件产业规模预计达4500亿美元。全球有19个国家软件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0.5%,其中,美国甚至超过1%。近五年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始终保持高增长率,其在电子信息行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从从业人数来看,2014年,全球ICT技术工人约为2900万人,其中专业软件开发人员约1100万人。近五年来,我国软件业从业人数逐年上涨。
“互联网继续延伸,带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人、机、物的融合。”梅宏说,“当前,信息技术正在进入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管理。我把它称为信息化的第三波浪潮。”
在人、机、物融合环境下,我们面临的信息基础设施底层是海量异构的资源,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且,出现了很多新型应用。由于应用需求的变化非常频繁,而且是动态的,应用场景的变化也是动态的,所以要求软件适应资源变化和应用变化,按需灵活定制,这就需要可定义的软件平台。
随着人、机、物融合,软件定义正在向物理世界延伸,实现城市各类信息、物理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智能化的互连互通,以支持动态、高效、精细化的城市治理。
软件技术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需要实现硬件、知识和工艺流程的软件化,本质上即“软件定义”。我们需要一个软件定义的智能制造。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它的基本特征是“一切皆可编程,万物皆可互联”。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所有的物理资源、数据资源、存储资源、应用资源等互连互通,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智能制造。
让人工智能惠及每一人
滕文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
“说起人工智能,有一个概念——‘创新’在业内经常被提起。创新的加速度给我们带来很多人工智能的想象。”滕文说,从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创新来讲,轮子、印刷术、蒸汽引擎、载人飞行、卫星火箭等都是创新的加速器,促进人类创新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向前发展。现在已经不止是物体的创新,而是脑体的创新,人工智能或将成为最大的加速器。
25年前,比尔·盖茨写了一本书,阐述了今后的计算机是会听、能交谈,并且能理解人类的。这个设想如今已经实现。微软开发了两款对话式人工智能产品——小娜和小冰。小冰在市场上很活跃,在东方卫视播报天气预报,在湖南卫视做节目,今年还出了一本诗集。现在,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的大计算、强大的算法是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
“提到人工智能,市场上的定义很多,有的人认为是机器人,有的人认为是代步工具,有的人认为是娱乐产品,微软在这一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技术、可信的方式来辅助人类,提升人类创造力的。”滕文说,未来的人工智能应该是这样的,在我们开车的时候告诉我们最安全的方式;当我们在生产线的时候,根据它对未来情况的预测来指导我们生产出可行的产品;在我们吃药的时候,告诉我们这种药对血糖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未来,微软要将人工智能融入所有产品与服务中,造福每一个人。
企业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
孙雁飞 金蝶中国总裁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数字世界是混乱的数字世界,爆炸式的数据增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交叠,数据的表象大于本质。如何从混乱走向和谐的数字世界?”孙雁飞说,基于场景的信息是正确的数据表达方式。未来的企业价值链是拥有什么样的数据,产生什么样的信息,如何变成企业的资产,最终创造价值。
企业如何在新的数字化环境下生存?孙雁飞表示,现代互联网科技对生产力变革式的推动,已经使IT与业务深度融合。具备业务即IT的数字化企业对场景的融入度更高,对消费者行为变化的洞察力更强、反应速度更快,生存能力更强。
未来,在信息系统中,数据服务是核心。数据和科技推动了整个IT行业的变化,也推动了企业管理的变化。19世纪的管理思想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组织管理,20世纪流行的是标准化、规范化、KPI导向的管理流程。但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技术,也就是生产力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在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人人创客,尽情展示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知识,构建一个新的商业环境。
要调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企业管理需重构。“科技激活了从用户到员工到企业的无限可能。管理正在发生变化,不再是过去的监督、管控,管理将变成一种服务。越来越多的集团型企业,甚至公共服务型企业都在做共享服务,比如,共享的财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孙雁飞说,“基于大数据、移动、社交、智能等新的科技对企业管理的推动,我们认为新的生产力必将推动新的生产关系。”
数字化转型(DX)经济兴起时代,如何与中国展开竞争与合作
霍锦洁 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区总裁
“数字化转型时代来临,在全球这个大平台上竞争空前激烈。”霍锦洁说,亚洲品牌正在争夺全球舞台,例如,“双11”VR购物就为全球零售树立了标杆。在中国要做好、利用好全球的平台。
“90后”出生的时候就被数字化围绕,他们懂得怎么去用智能手机等各种移动智能设备,他们被称为“数字化原生代”。只要我们把握好中国数字化原生代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可以把握未来全球数字化原生代需要用的所有的技术。
中国社交媒体正在扩大其影响力。全球通讯与市场高级副总裁Michael Kors曾说过“微信是社交媒体世界里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平台”。将微信与WhatsApp作一个对比,微信有8亿5千万活跃用户,而WhatsApp拥有10亿以上的活跃用户,但微信盈利更高,创造出40亿美金的年收入。未来,在全球范围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在微信中推动。
中国市场有大量的数据,海量数据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现在,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业务模式。例如,阿里巴巴可以把客户细分成500多个人群,用人工智能将不同的产品与这500多个人群分别匹配。企业的产品可以针对合适的客户群做推广。
此外,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中国“十三五”规划涉及中国制造2025、智慧城市、“一带一路”等,带来了发展的大平台。
布局智能生态,拥抱新零售时代
郭军 国美集团高级副总裁
“国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交易型的零售商发展成为以技术为导向的零售商,从单一的家电零售商转变成为整个家庭服务的提供商。具体表现为,将店面改造为休闲+娱乐的风格。”郭军向参会者介绍,“我们把国美打造成集家装、家居、饰品、家电、智能家居等合为一体的提供商,让消费者在买房后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随着消费的升级,国美根据顾客的需求反向定制,现在定制产品比例已达到30%。此外,国美投资家装企业爱空间,创建VR影院,就是要丰富线下场景,打通智能家居领域。国美的智能生态圈正在形成。
亚马逊的创新和人工智能
林家伟 亚马逊AWS跨国企业部、市场和业务拓展总监
从快递无人机、Amazon Go无人商店到Alexa语音助手,亚马逊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推陈出新。1995年,亚马逊网站针对客户作出的推荐就是亚马逊最初的人工智能应用。如今,累积了二十年经验的亚马逊在流程中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数千名员工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从事订单执行、物流、搜索、研发新产品等工作。
“人工智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大量的运算能力。”林家伟举例说明AWS之上的人工智能应用。例如,美国金融业监管局通过AWS日均分析370亿条记录,而多邻国语言学习平台则帮助一亿七千万用户学习生活化语言。
亚马逊人工智能是构建于深度学习之上的智能服务。AI服务包括生活化的语音、图像分析、交互引擎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服务,可进行目标和场景检测、面部分析、人脸比对、人脸识别等等。例如,人脸识别服务可应用于公共安全等领域。该服务可通过针对存储的面部向量的集合找到输入面部图像的最接近的匹配来识别图像中的人。可在社交应用、消息类应用中加入朋友标签,可协助找到始终入口,确定可以访问敏感区域的用工,还可以在历史和媒体的档案中找到“名人”。
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热门领域观察报告
权静 猎豹全球智库执行院长、猎豹移动品牌总监
权静认为,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热门领域主要有短视频、共享经济、竞技类游戏等等。
第一,短视频。在短视频领域,排在第一位的是快手。快手是近年来中国一款现象级的APP,渗透率是9%。互联网巨头之一的腾讯已对其投资3.5亿美元。另外,今日头条也以三款产品杀入了短视频的领域,以三对一,剑指老大快手。今日头条短视频业务布局可以助其提高对内容上游的把控能力,同时加入社交基因,有效沉淀用户。而另一个互联网巨头阿里则将土豆转型为短视频平台。
此外,音乐类的短视频是今年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兴玩法,瞄准有创意、有态度的年轻用户群体。而美颜APP也是当前比较热门的APP。目前,短视频的江湖处于激战的状态。
第二,共享经济,包括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等。但总体来看,真正成气候的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从2016年开始火起来,2017年上半年火遍中国,目前,已经进入洗牌期,在今年下半年,退出、收购、合并将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主要新闻。我在这里大胆预测,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第一阵营的ofo和摩拜可能会合并。
第三,竞技类游戏。现在市场上很火的一款游戏是狼人杀。这款游戏最早是由直播带动火起来的,接下来在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想象空间。
另一款很火的游戏是王者荣耀。在2017年上半年手机游戏排行榜中,王者荣耀霸居榜首。从统计数据来看,王者荣耀的月活跃用户是1.6亿,日活跃用户是8000万,月收入是30亿人民币。这些数据是相当惊人的。王者荣耀的爆红展现了其背后的“腾讯社交力”。尽管被怼为“农药”,但或许它昭示着电子游戏“主流化”的到来。(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