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水厂协同供电模式下的运行调节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7-10-10潘旗陈北洋王正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9期
关键词:发电量水厂电价

潘旗 陈北洋 王正平

(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市政水厂协同供电模式下的运行调节方法研究与应用

潘旗 陈北洋 王正平

(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根据市电价波动、光伏发电量单峰型变化规律可计算协同供电模式下综合电价。通过分析综合电价及市政水厂运行特点,给出市政水厂协同供电模式下的运行方案。综合电价高峰时段集中处理,结合工/变频及功率匹配,确保用电设备高效运行。

综合电价;协同供电;运行调节

引言

在市政给排水领域,水厂运营效益主要由人工、药耗和能耗决定,其中能耗为最具弹性空间的因素之一。在通过对设备运行负荷、时间、功率匹配等进行彻底优化和排查后,节能降耗的手段似乎已至穷尽,另一方面,水厂空旷的厂区平面则为清洁能源的利用提供了应用空间。光伏发电技术虽已日臻成熟,但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在市政水厂的应用却是近几年刚刚兴起。要确保该技术在水厂成功应用并取得一定效益,必须结合光伏发电电量变化规律以及水厂运行特点,给出协同供电模式下水厂的合理运行方案[1]。

1 光伏发电量的变化规律

1.1 光伏发电量变化规律

光伏发电量与辐射强度直接相关,有季节性、时段性规律。一年中太阳总辐射量变化呈单峰型。1~5月随太阳高度角渐增和白昼延长,月总辐射量逐渐增加;6~12月则随太阳高度角的减小和昼长缩短而逐月递减,光伏发电量变化趋势一致。一日内逆变器自凌晨5-7时开始运行,随日照强度增强光伏发电量逐渐增加,11-14时达到峰值,下午随日照强度减弱光伏发电量渐减少,17-19时停止运行。

1.2 光伏装机容量

水厂光伏装机规模需综合考虑几个因素:上级变压器容量、水厂剩余可利用空间、太阳能资源评价、处理水量及用电量。

2 厂用市电价格及光伏发电补贴

2.1 市电价格

网电电价根据时段不同,电价差距显著。石家庄某水厂全厂平均电价为0.75元/kWh。尖峰0.9378元/kWh,高峰 0.8255元/kWh,平峰 0.6011元/kWh,低谷0.3767元/kWh。

2.2 光伏收益

分布式光伏发电有余上网收益为光伏度电补贴(0.42元/kWh)与标煤电价之和,自发自用收益为光伏度电补贴与对应时段的网电电价之和。

3 水厂协同供电模式

3.1 协同供电模式

光伏发电量与厂用电量关系图如图1所示,曲线1为光伏出力曲线,曲线2为水厂用电曲线,区域1为上网电量,区域2为厂用光伏电量,区域3为厂用市电[2]。

图1 光伏发电量与水厂用电量关系曲线

3.2 综合电价分析

水厂水量、日用电量具有季节性及时段性。一般情况夏季负荷高于冬季;一日内水量也有波动,变化系数在1.2-1.5左右,水量高峰出现在8:00-12:00,低谷出现在22:00-6:00。

根据上述规律,可将日运行周期分为若干时段。对各时段的供电模式、市电价格、光伏发电效率等分别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协同供电模式下水厂综合电价分析

在光伏效率100%的情况下,光伏发电量基本满足水厂用电量需求,光伏发电上网比率在5%以下,因此忽略余电上网收入,根据上述信息可计算协同供电模式下水厂的综合电价。

综合电价(元/kWh)=市电价(元/kWh)×市电供电率(%)-光伏补贴电价(元/kWh)×光伏效率(%)

综合电价水平趋势图如图2所示,由图可见,综合电价有明显的峰谷区间。

图2 综合电价水平趋势图

4 协同供电水厂运行调节

4.1 协同供电水厂运行调节

水厂主要耗电设备为鼓风机及水泵,因此合理调整风机水泵的运行方式,对于协同供电系统的经济运行十分关键。及时消纳光伏发电量,使主要用电设备在光伏发电集中时段运行,减少在网电电价较高且光伏发电量较低时段运行是主要的调节目标[3]。

根据综合电价水平趋势,22:00-6:00、16:00-18:00两时段,综合电价相当于市电谷值水平,22:00-6:00时段水厂负荷较低,集中调蓄处理,16:00-18:00水厂负荷一般,水厂维持正常运行方式。9:30-11:00时段,综合电价维持在极低水平(甚至为负值,取得电费收入),水厂负荷也是全天最高,建议水量集中到这个时段进行处理,主要用电设备集中运行;在18:00-22:00时段,综合电价达到市电峰值水平,且水厂自然负荷处于一般水平,建议集中调蓄处理,确保主要设备在高效区运行。水厂的调蓄处理主要有三个环节,如图3所示。

图3 水厂调蓄处理示意图

预处理环节调节水厂进水量;深度处理环节使用调节水池调蓄水量;出水环节使用清水池调节出厂水量。上述方式与工/变频、不同功率电气设备切换相结合,可实现系统节能。

4.2 协同供电水厂季节性调节

随着季节变化,光伏发电时间、处理水量及日用电量会发生波动,可结合上述原则灵活调节。总体来说,工艺参数控制因季而异,冬季单位电耗高于夏季。夏季高温,微生物活性较高,活性污泥的浓度高,可适当降低曝气量,相应缩短鼓风机运行时间;冬季低温,微生物活性降低,处理能力下降,应适当增加曝气量,相应延长鼓风机运行时间,单位电耗指标较高。因冬季光伏有效发电小时数较短,更应提高光伏发电时段的处理量并辅以采用提高污泥回流比、延长污泥龄、提高活性污泥浓度的方法,提高总体效率[4]。

[1]王少波,卿湘运.光伏发电系统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实施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6,30(2):1-5.

[2]孙振宇,沈明忠.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的构建及优化[J].新能源进展,2017,5(2):151-156.

[3]吴友焕,余国保,张玲,等.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应用前景初探——以湖南某污水处理厂为例[J].太阳能,2016(5):36-40.

[4]赵宇.季节性气温变化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4,40(16):149-150.

猜你喜欢

发电量水厂电价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给水厂工程清水池的设计总结
4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1% 火电同比增长12.5%
青海成为中国首个以新能源为主要电源的省份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次氯酸钠自动精密加药系统在乡镇水厂中的应用
2019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5%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探索电价改革
中国区域发电量与碳排放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