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国际动态

2017-10-10

中国果业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鳄梨秘鲁出口

资讯•国际动态

加纳:病害威胁杧果种植者

据杧果专家称,加纳的细菌性黑斑病发生严重,威胁到了杧果产业。已有报道称,布朗阿哈福地区的金坦波已出现了这种病害。细菌性黑斑病通常称为BBS,侵染杧果等果树。植株感病时,树势衰弱,果实出现溃疡腐烂,引起未成熟果实掉落。作物研究所的一位植物病理学家指出,一旦该病害在某个地区暴发,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摧毁整个杧果园,目前BBS是加纳杧果园的主要威胁。过去7年中,加纳部分地区发现了这种病害。专家呼吁,种植户应该检查南部其他杧果产区的病害情况,并及时向作物研究所报告。

(资料来源:myjoyonline.com,周 洲/摘译)

美国:餐用杧果稳步增长

据美国国家杧果委员会(NMB)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杧果在餐饮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所有餐饮部门中杧果的使用量持续增长,日常杧果消费量增长。杧果在菜单中的渗透率达到三分之一,晚餐比重最大,早餐中的应用持续增长。

NMB针对7000个连锁 (国家的和地区的)及个体餐饮部门的菜单进行了研究,以追踪食品行业杧果使用情况,测试了菜单中杧果的渗透率(直接提供杧果、杧果味的食物或含有杧果成分的产品的餐馆比例——采用指标)和发生率(含有杧果、杧果风味或杧果成分的菜单的比例——适用性指数)。本项研究为确定杧果利用趋势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调查结果表明,杧果渗透率在所有菜单中增加,但最常见于饮料菜单,其中包括甜点和开胃菜(增长30%)。杧果充满活力的味道通常与中性蛋白质 (鸡肉和鱼)、辛辣食材搭配,可以增加风味,同时也可以用于甜品。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运营商认识到杧果在强化街头食品多样性、调味品、小吃、早餐、植物性菜肴或健康菜肴的风味等方面的潜力。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杧果在食品行业中应用的增长,新的使用方法也面临着杧果传统用法的挑战。要突破杧果使用现状,并在食品行业中推广新的杧果使用方法。了解和分析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了解现状,还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发展。

(资料来源:mango.org,周 洲/摘译)

欧洲:桃和油桃面临困境

一封写给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专员Phil Hogan和DGAgri总干事JerzyBogdanPlewa的信中,欧洲果蔬协会(AREFLH)要求在布鲁塞尔举行一次紧急会议,并要求增加撤回量,作为俄罗斯禁运后特殊支持措施的一部分。欧洲桃和油桃生产面临困境,其售价通常低于生产成本。欧洲种植户提出,欧洲桃和油桃产量不错,但市场销售通常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自2014年俄罗斯市场关闭以来,欧洲桃及油桃市场开始混乱。欧洲市场自禁运以来尚未恢复,此外,欧亚海关联盟自7月1日起制定了新的严格的植物检疫要求,生产者不可能向白俄罗斯出口桃及油桃;其次是来自土耳其的竞争,土耳其的桃及油桃生产成本较低,关税也低;三是欧洲桃及油桃主产国在果实发育期常遭受干旱和高温影响,果实小,生产者利润较小,大量小果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连续几年欧洲桃及油桃遭受市场危机。AREFLH要求欧盟委员会启动俄罗斯禁运条例(欧盟)第913/2014号和第932/2014号规定的紧急措施。

(资料来源:鲜品网,周 洲/摘译)

美国:种植户转向自花授粉杏仁树

许多杏仁种植者希望能培育出自花授粉的杏仁新品种,减少对蜜蜂授粉的依赖。此外,由于品种单一,不需配置授粉品种,方便了果园的统一管理,降低了成本。目前自花授粉的杏树品种“独立”(Independence)已成为第二大广为种植的品种,其他的自花授粉品种也在初期试验中表现良好,有望得到推广。美国加州大学合作推广部的农场顾问指出,在新定植杏树中,“独立”品种的占比量从2014年的11%提高到了2016年的25%,表明了该品种投放市场的可行性。

由于蜜蜂授粉具有极大不确定性,自花授粉品种可减少对蜜蜂的依赖,提高自我调节与成熟时间,保障杏仁价格稳定,同时也因采收时间统一,能极大地简化果园管理程序。但从长期来看,新的“独立”杏树品种和当前普遍种植的杏品种Nonpareil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朗。

(资料来源:dailydemocrat,童 彤/摘译)

印度:用细菌酶改善杧果风味

印度共生国际大学(SIU)生物科学学院一位博士最近获得印度政府科学技术部划拨的7.2万美元拨款,缘于他在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早期职业研究(ECR)中提出了使用细菌酶改善杧果产品风味的创新研究计划。印度是世界杧果产量最高的国家,这一研究将为杧果打入食品加工业作出重大贡献,从而提高杧果产品的风味。另外,该项目的研究还可以从杧果皮废弃物中提取生物活性化学物质,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和相关行业。

早期职业研究奖励计划的目标是为那些在早期职业生涯中追求科学和工程前沿领域的创新研究的年轻研究人员提供快速的研究支持。作为印度著名的私立大学之一,SIU的研究领域包括干细胞生物学、癌症生物学、计算神经生物学、病毒学,营养学和饮食学、地理信息学等。

(资料来源:qswownews.com,周 洲/摘译)

荷兰:设施草莓种植增加

2006—2016年,荷兰草莓种植者数量减少近一半,与此同时,种植面积也减少了一半,不过,近年来草莓产量有所上升。据农业统计局(CBS)2017年临时数据显示,主要是由于温室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引起的。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1日,荷兰草莓种植面积为 1630hm2,而 2012年为1780hm2。荷兰温室和大棚草莓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250hm2增长至目前的400hm2。目前,荷兰草莓76%为露地种植,而2006年该比例为85%。

草莓栽培面积减少,种植者数量下降的幅度更大。2016年有450个农场种植草莓,比2006年减少了380个 (减少约46%)。虽然草莓面积减少,但产量从2006年的3920万kg增加至2016年的5750万kg,增长了47%。相对于欧盟其他国家,荷兰在小面积耕地上实现了高产量。就草莓产量而言,2015年荷兰在欧盟中排列第7位,就草莓种植面积而言,却排列第11位。

2015年,荷兰出口草莓 3200万 kg,比2010年增长了60%。自2010年以来,荷兰出口到比利时的草莓已从890万kg增长至1310万 kg。 比利时(40.7%),英国(15.5%)和德国(14.6%)是2015年荷兰最大的草莓进口国。

(资料来源:cbs.nl,周 洲/摘译)

美国:黏土抗菌包装有助于农产品保鲜

新鲜果蔬有时一眨眼就变坏,这就会导致消费者转向购买价格较低的加工食品,保质期更长但营养不足。目前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涂有抗菌精油的黏土纳米管的包装膜,上面有1~2个气孔调节按键,防止水果过熟和微生物生长,有助于提高食品的保质期。

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ACS)第254届全国会议和博览会上展示了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指出,食品包装会和食物相互作用,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防止因食品腐烂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包装膜很有市场潜力。为满足多功能包装的需求,该研究团队开始采用了聚乙烯薄膜,后整合了黏土 “埃洛石纳米管”(即空心圆柱体),以清除乙烯并提供气体屏障。该纳米管可防止氧气进入薄膜,防止水蒸汽和其他气体逸出,还能防止乙烯增加。

研究人员从百里香和牛至(也叫香芹酚)里提取出天然抗菌精油,将纳米管涂抹上抗菌精油,再将包装膜的内表层涂上纳米管以杀死微生物。随后,研究人员用薄膜包装西红柿、香蕉,通过对比普通聚乙烯包装的食品,测试该薄膜包装在不同时间段的有效性。在试验进行的6天后,相比传统包装下的香蕉,新保鲜膜能使香蕉不变软,鲜黄的颜色也不变色;10天后,用新包装膜包装的西红柿比传统保鲜模式下的要新鲜。但该项技术实际投产使用还有待进一步论证,研究团队正测试新包装膜以确保其安全无毒。

(资料来源:美国化学协会,童 彤/摘译)

厄瓜多尔:香蕉周期性跌价

厄瓜多尔农业部部长科德洛指出,目前厄瓜多尔香蕉价格下跌至6.26美元/箱,其原因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周期性影响,也与欧洲消费者不在夏天消费过多香蕉有关,而且欧洲市场也充斥了中美洲的水果。目前厄瓜多尔国内市场的香蕉消费量仅占总产量的2%,农业部也会见了香蕉种植户和出口商以促进香蕉出口和其国内消费,同时香蕉部门也需要有更大的创新举措。

据估计,香蕉价格将在9—10月回升。有些种植户签订了合同,香蕉价格得以保持。厄瓜尔多香蕉销售的问题和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的问题有所不同,后两者签订的合同规定,香蕉价格固定,而厄瓜多尔种植户则在香蕉价高的季节不签订合同,因此,香蕉可以卖出更高价。但也正是由于这些种植户不签合同,当香蕉价格下跌时就会跌破6美元/箱,这就造成了厄内部香蕉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签订了合同的种植户占70%左右。

(资料来源:andes,童 彤/摘译)

澳大利亚:蜜蜂短缺影响西澳大利亚鳄梨业

业界人士表示,蜜蜂短缺可能会严重影响西澳大利亚州的鳄梨产业。西澳大利亚州即将与昆士兰州一起成为澳最大的鳄梨种植区。据澳大利亚鳄梨协会(AvocadosAustralia)消息,西澳大利亚州鳄梨产量在过去10年里增加了7倍,从年产量3000t增加到22000t,预计在未来5~10年内产量有望再翻倍。

鳄梨树非常依赖蜜蜂授粉,这与杏仁树、蓝莓一样,但西澳的蜜蜂短缺可能会影响到鳄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西澳有养蜂户约1800家,其中仅70~80家具备商业规模,业内人士估计,仅20家提供授粉服务。有种植户表示,授粉问题对大型种植户影响较大,而小型种植户则能利用野生蜜蜂完成授粉。为解决蜜蜂短缺问题,澳大利亚园艺革新和新西兰植物食物研究中心一直在研究是否有其他昆虫能代替蜜蜂实现授粉,减轻对蜜蜂授粉的依赖性。

(资料来源:abc.net.au,童 彤/摘译)

加纳:鲜切菠萝出口创收5300万美元

现有数据表明,2016年加纳鲜切菠萝出口创收5300万美元,加纳出口促进局(GRPA)发起一项倡议,提高无刺卡因(SmoothCayenne)菠萝品种的产量,以满足本地和出口市场需求。

加纳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大面积种植和出口无刺卡因菠萝,但因2005年欧盟进口商对MD2菠萝的需求增加而转种MD2菠萝,不再种植无刺卡因菠萝,这一市场需求转变导致加纳的菠萝出口减少,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小型种植户,在2004年以前这些小型种植户的菠萝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35%~50%。

加纳出口促进局负责人表示,这项倡导的计划旨在解决从种植到加工企业的供应链薄弱问题,促进无刺卡因菠萝对欧盟市场的空运出口。作为加纳国家出口战略(NES)的执行方,加纳出口促进局已制定4年计划以振兴无刺卡因菠萝业。

(资料来源:ghanabusinessnews,童 彤/摘译)

波兰:加工水果产品价格高

据农业与食品经济研究所的报道,今年波兰国内水果价格非常高,这将使加工后的果酱、果汁和冷冻果品价格更高。今年波兰水果价格上涨是波兰农作物减产所致。在果树开花期间遇霜冻,预计今年水果产量将低于2016年。草莓可能是受损程度最轻的水果,预计将减产10%;而受损程度最重的则是樱桃、桃和杏,减产约60%;艾达红品种(Idared)则是苹果中受损最严重的,其次是冠军(Champion)、嘎拉(Gala)和格劳斯特(Gloster)。由于水果产量低,水果加工厂的原料价格自然也就上涨,但树莓除外,因从塞尔维亚进口了大量冷冻树莓,今年树莓价格还比往年略有下滑。进口水果如香蕉、柠檬、杏、甜橙、油桃和梨等价格也比往年低。

据CSO统计预测,波兰今年草莓产量将达17.7万 t(减产 10%),樱桃产量为 7万 t(减产60%),树莓产量10万t(减产20%),梨产量为6万 t(减产 25%~30%),黑加仑产量为 10万 t(减产20%),李产量为6万t(减产40%),苹果产量230万~260万t(减产 30%~35%)。

(资料来源:portalspozywczy,童 彤/摘译)

韩国:新型水果涂层可保鲜水果近四周

英国每日电讯报消息,韩国高等科技学院(KAIST)的研究人员近日研发了新型纳米涂层喷涂技术,用于喷洒水果果皮表面,整个过程仅需5秒,可以使某些水果保鲜4周或更长时间。这项纳米喷涂技术采用提取自植物的多酚类物质,是一种抗菌无毒的食品添加剂。试验结果发现,在25℃温度条件下贮藏28天的柑桔中,27%的未经喷涂的柑桔腐烂,而剩余73%的经喷涂过的柑桔仍可食用。同理,在草莓试验中,58小时后,经喷涂过的草莓中有一半以上新鲜状态良好,而未经喷涂处理的草莓中仅有6%没有腐烂。

(资料来源:telegraph,童 彤/摘译)

澳大利亚:加工用甜橙不断减少

澳大利亚柑桔协会(CitrusAustralia)表示,榨汁用柑桔品种伏令夏橙的短缺造成了澳大利亚果汁行业紧张。此前由于价格持续走低,伏令夏橙种植不断减少,部分种植户开始种植其他可供出口的柑桔品种 (如宽皮柑桔和脐橙等),主要出口亚洲市场,如中国和日本。近年来出现了其他几个新兴亚洲市场,如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相比伏令夏橙,因出口市场开放以及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澳洲脐橙出口不断增加。

由于种植者追求出口盈利,忽视了本地果汁用伏令夏橙的种植。对于那些继续种植汁用柑桔品种的种植者,因本土市场的供不应求,盈利也相当可观。因本土汁用柑桔供不应求,为满足生产需要,部分果汁公司不得不短期内通过进口的方式应对原料短缺问题,直到本地甜橙恢复正常供应为止,增加了果汁公司的成本。有果汁公司表示,公司的盈利越来越困难。除此之外,澳洲柑桔产业也遭受霜冻等灾害天气影响而减产,进一步加大了果汁公司的原料收购难度。

(资料来源:citrusaustralia,童 彤/摘译)

秘鲁:绿皮鳄梨受欢迎

据美国农业部(USDA)报道,秘鲁鳄梨种植面积达23279hm2,平均单产约12~15t/hm2。秘鲁大多数鳄梨种植于拉利伯塔德省和利马省,两省鳄梨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0%以上,主要品种为哈斯鳄梨、富尔特鳄梨。不同鳄梨品种针对不同销售市场,95%以上的哈斯鳄梨用于出口,而绿皮的富尔特鳄梨主要供应国内市场,秘鲁消费者更喜欢这种绿皮鳄梨。秘鲁国内市场年均消费鳄梨约17万t,每年人均鳄梨消费量为5kg。

(资料来源:agraria.pe,童 彤/摘译)

墨西哥:莓类水果发展势头看涨

据墨西哥农村发展与农粮部(Sedrua)消息,墨西哥米却肯州盛产莓类水果 (草莓、黑莓、树莓、蓝莓),占墨全国莓类水果总量的70%,占全球总量的7.9%(位居全球莓类水果第四)。米却肯州作为墨西哥最大的草莓和黑莓产地,2016年草莓产量达253537t,黑莓产量达116166t,而2015年黑莓销量达36.16亿墨西哥比索(约合人民币13.39亿元)。米却肯州在树莓、蓝莓的生产上位列世界第二,年产树莓约9545t、蓝莓6000多t,新鲜树莓及蓝莓的出口量达1200多t。

墨西哥莓类水果种植面积超2.5万hm2,主要种植地区依次为米却肯州(占70%)、哈利斯科州(占12%)、下加利福尼亚州(占9%)、瓜纳华托州(占4%)。莓类水果业直接或间接解决墨西哥就业岗位10万~16万个,仅在米却肯州就能解决4.8万个就业岗位,其中3500多个岗位属于长期职位。因此,Sedrua、莓类水果种植户、农业企业家计划与小种植户结成战略联盟,使莓类作物多样化,以促进小型种植户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此外,由于墨西哥草莓种植面积广、商业潜力大 (在国际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上销量较好),Sedrua正计划加大其种植面积。以上这些计划都有涉及土地调整、种子改良、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技术性灌溉、温室、采集中心、冷却网等),以扩大不同地区的莓类水果种植。Sedrua负责人指出,目前墨莓类水果进入中国市场的植物检验检疫程序进展顺利。

(资料来源:vivemaravatio,童 彤/摘译)

越南:助力坦桑尼亚恢复闲置腰果厂

坦桑尼亚即将停止出口生腰果,越南企业表示有兴趣帮助恢复坦桑尼亚所有闲置的腰果工厂,并将建造更多工厂来加工腰果。坦桑尼亚工贸投资部部长指出,坦噶地区将是第一批建设加工厂的地区,增加农业投入、培训现代腰果厂从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现有数据表明,90%左右的坦桑尼亚生腰果出口印度,而坦桑尼亚本国加工的腰果仅占10%不到。坦桑尼亚希望能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并提高生腰果加工量(超过10%)。该部长表示,坦桑尼亚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现在越南来了,也希望能吸引其他国家投资坦桑尼亚。除坦噶地区外,越南投资者还会去林迪、姆特瓦拉等地区,培训并鼓励坦桑尼亚生产腰果成品。

(资料来源:allafrica,童 彤/摘译)

土耳其:推出新的食品标签指南

土耳其的食农牧部制定了标签指南,用于解释食品标签上的定义和禁止事项,以尽量减少欺骗性标签误导消费者。该指南规定了一些规范用词,如食品标签上不能使用“真”(real)和“正宗”(genuine)两词;标上“传统”(traditional)字样的食品至少需要30年时间的使用;“自制”(homemade)字样不能用于任何加工食品,但可以使用“有自制的味道”或“有母亲亲手触碰”字样;“新鲜”(Fresh)字样也只能用于真正新鲜的农产品。

用新鲜水果与新鲜牛奶制成的新鲜水果沙拉,以及非巴士杀菌啤酒,这些食品保质期都非常短,也适用这些定义性规定。对于巴氏杀菌奶,可用“巴氏鲜牛奶”字样,但“新鲜”字样不可用于超高温瞬时灭菌奶(UHT)或消毒牛奶。

(资料来源:Hurriyet Daily News,童 彤/摘译)

津巴布韦:不耐贮水果出口发展迅速

喜欢吃新鲜农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保证易腐烂农产品(如果蔬、鲜花、其他农产品等)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消费市场是一项和时间赛跑的工作。据货运代理Panalpina公司的数据显示,在新鲜农产品出口方面,津巴布韦展露出了新的潜力,已位列易腐烂水果出口国之首,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阿塞拜疆、塞尔维亚、安哥拉和苏格兰等。

津巴布韦是树莓、蓝莓、芦笋的成功出口国,而芦笋是传统的拉丁美洲特产。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不断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正一步步推动津巴布韦果蔬业的发展。高价值作物(如树莓、蓝莓、核果类水果等)主要种植于津巴布韦北部的马绍纳兰省、中部省和南部马斯温戈省。该国大多数易腐烂果蔬主要出口至欧洲的连锁超市,特别是英国。许多当地种植户看到了果蔬增长机会,希望能扩大果蔬生产,出口更多的果蔬到西方市场。

(资料来源:stattimes,童 彤/摘译)

新西兰:新技术缩短鳄梨育苗期

新西兰昆士兰大学的农业与食品创新联盟的研究人员正首创鳄梨种植技术,采用该技术,利用一支鳄梨插条能在8~10个月内培育出500株幼苗,能快速提高鳄梨植株数量,有可能解决全球鳄梨苗供应不足的问题。

该团队尼娜·米特(Neena Mitter)教授指出,从目前生产来看,培育一株鳄梨苗需要12~18个月,新技术将育苗期大大缩短了。昆士兰州政府对科研人员给予了63.6万澳大利亚元的经费资助,以支持其在塔里和班达伯格等地开展试验性研究。如果该技术能成功运用,高品质树苗缺乏问题将得以解决,促进鳄梨产业发展,并使年产量翻倍至7万t。昆士兰州鳄梨年均产值约4.6亿澳大利亚元,相当于澳大利亚鳄梨总产值的一半。

(资料来源:weeklytimesnow,童 彤/摘译)

印度:新技术将大大延长农产品保质期

目前果蔬保鲜方法主要通过增加冷链系统来减少易腐烂食品的损耗,但印度一家公司近日推出了“黑匣子”技术,声称能把农产品保鲜期延长至1000天。印度农业科技公司Viztar Agritech与西班牙的水果公司靓果(NiceFruits)共同研发了冷藏果蔬新技术,该技术将先在印度试验。ViztarAgritech的科技人员指出,黑匣子技术主要由西班牙科学家研发,能在工厂或果园使用。普通冷库中主要使用氮气,而黑匣子系统则既不使用氮气,也不使用任何防腐剂,却能将商品(果蔬肉类均可)保质保鲜保营养,质保期达1000天。以往种植户在农产品价格下跌后,因缺乏恰当的存储设备,无奈扔掉农产品,如今若采用该技术,种植户将不需要以低价格出售农产品,可以贮藏起来适时出售,盈利将大大增加。

(资料来源:news18,童 彤/摘译)

伊朗:推出新的果蔬出口包装标准

自2017年11月6日起,伊朗待出口果蔬只有达到伊朗贸易促进组织规定的新包装标准,才能获批出口。据伊朗海关总署称,这些出口果蔬必须用冷藏集装箱和船只运输。据伊朗贸易促进组织(TRW)发布的数据,近年来伊朗农产品批发贸易的质量和价格都有所下降。

根据 《金融论坛》(FinancialTribune)的消息,这项新规旨在减少农业废弃物和保护伊朗品牌。伊朗农业部和工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伊朗每年有25%~30%的农产品因包装不当而受损,每年损失约100亿美元。

(资料来源:水果信息网,童 彤/摘译)

巴基斯坦:促进与印尼柑桔及杧果贸易

巴基斯坦与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近日同意在优惠贸易协定(PTA)下达成20类商品的双边贸易关税协定。据巴商业部一位官员透露,巴印双方就20类商品的关税税率进行了谈判,印尼同意对巴产金诺桔、杧果等主要产品作出让步,这对巴基斯坦较为有利。在巴印双方签署优惠贸易协定之前,印尼仅对巴产金诺桔、杧果开放两个月的进口期,但现在巴基斯坦能随时对印尼出口金诺桔和杧果。目前巴印双方年贸易额为1.7亿美元,就目前优惠贸易协定的再谈判后,该双边贸易额有望增长。

(资料来源:nation.com.pk,童 彤/摘译)

乌兹别克斯坦:开辟樱桃出口新市场

据报道,乌兹别克斯坦2017年樱桃季期间,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企业家合作,在欧洲和南亚开辟出新的出口市场。USAID表示,今年在伦敦和新加坡共向客户售出110t价值35万美元的甜樱桃。乌兹别克斯坦樱桃年产量约10万t,居世界第五位,该产业得到了USAID项目的支持,该项目支持以高价值园艺产品为重点的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门的多元化。樱桃产量的增长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了更多的农业就业机会。

USAID计划涵盖乌兹别克斯坦33个地区的12个省份,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将农业教育机构与私营部门联系起来,为生产者寻找新的市场。自1992年以来,USAID向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了3.56亿美元的援助。如今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国。近年来该国已经成为水果和蔬菜的主要出口国。以前,该国的产品主要运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如今运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近年来,随着印度尼西亚、挪威、蒙古、沙特阿拉伯、斯洛伐克、美国、泰国和日本等出口市场的开辟,乌兹别克斯坦果蔬出口大幅度增长。

(资料来源:timesca.com,周 洲/摘译)

美国:放宽哥伦比亚鳄梨的市场准入门槛

近日哥伦比亚贸工旅部部长马丽亚·拉库蒂尔表示,全球最大的鳄梨进口市场美国放宽了对哥国鳄梨的市场准入门槛。2016年美国鳄梨进口额达20亿美元,其中90%来自墨西哥,如今美国对哥国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后,将为哥国迎来更多的商业契机。随着美国市场的打开,哥国的哈斯鳄梨出口量将翻倍。截至2017年6月,哥国鳄梨出口额已达2520万美元,几乎全出口至欧洲。哥伦比亚奥古哈斯鳄梨公司(AguaHass)员工表示,哥国为打入美国市场至少努力了十多年,这次打入美国市场,哥国鳄梨种植业将迎来更多投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相关人员的生活水平。目前哥国将仍以欧洲市场为鳄梨出口重心,同时开拓美国市场。墨西哥鳄梨仍将主导美国市场,而哥国鳄梨则需以高品质取胜(如零农药残留等)。她认为,墨西哥鳄梨需要经历如下五个阶段,才能顺利进入美国市场:选定种植区和缓冲区;确定缓冲普查区特点;诊查检疫性有害生物;管理根除商业种植区和非商业种植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每月检测鳄梨各产区。

(资料来源:AguaHass,童 彤/摘译)

西班牙:继续协商对泰樱桃出口

泰国农业部和西班牙农渔食环境部门正开展谈判,旨在达成西班牙对泰国市场出口樱桃。2017年7月1—9日,泰国农业部植物保护研发局的视察人员走访了西班牙阿拉贡和艾斯特雷马杜拉两地的樱桃种植园。视察人员走访农场是双方谈判中的一项公约,即第三世界国家要开放贸易市场就需要进入植物检疫谈判程序,以核实其是否遵守《出口议定书》中所确立的植物检疫要求。授权对泰国樱桃出口的议定书先由出口部门提出,后在果蔬工作组会议上转移到相应的部门,最后在农经部农业食品部门的国际化计划框架内敲定。

西班牙果蔬生产出口商协会(FEPEX)、樱桃协会等都积极参与协商对泰樱桃出口的议定书。据FEPEX下属的数据分析部门透露,2016年西班牙对第三世界国家 (包括对欧洲的非欧盟国家)出口樱桃达373t,相当于出口总量(23657t)的1.5%。

(资料来源:鲜品网,童 彤/摘译)

美国:秘鲁葡萄最大买家

据秘鲁农业数据网 (AgrodataPeru)报道,2017年上半年秘鲁葡萄出口量约11.4万t,主要出口至美国、中国香港。其中秘鲁对美出口约3万t(市值8400万美元);同期秘鲁对中国香港出口葡萄2.25万t(市值3964万美元);其次是荷兰和中国大陆,出口量分别为1.69万t(市值2689万美元)和1.1万t(市值20971376美元)。秘鲁葡萄的其他出口市场还包括泰国(出口量6226t,市值1112万美元)、印度尼西亚(出口量4421kg,市值749万美元)、俄罗斯(出口量为3711t,市值572万美元)、墨西哥(出口量3017t,市值526万美元)、韩国 (出口量2330t,市值560万美元)、哥伦比亚(出口量1921t,市值274万美元)。2016年度秘鲁葡萄总出口量为28.2万t,市值6.3亿美元。

(资料消息来源:agraria.pe,童 彤/摘译)

哥伦比亚:鳄梨出口增长

国际市场对哥伦比亚鳄梨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增长了两位数。据哥伦比亚商务部的资料显示,上半年鳄梨出口额为2520万美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34.8%。哥伦比亚是第三大鳄梨生产国,鳄梨出口从2011年的17.1万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3500万美元。哥商务部长表示,哥方力求跻身世界八大鳄梨出口国。为此,业界将小型种植户与附加值联系起来,此外,政府已将哈斯鳄梨列入战略性国家利益计划(Pine),预计2018年该国将出口鳄梨1.09亿美元,达到全球业务份额的7%。今年哥伦比亚预计出口鳄梨7000万美元,主要目标是达到美国和中国的植物检疫要求,并保证在欧盟维持稳定的销售和价格水平。

2010—2014年,全球哈斯鳄梨出口总额为105.09亿美元,主要进口国为美国(46.6%)、荷兰(8.7%)、法国(8.3%)和日本(5.1%)。美国鳄梨进口额从2012年的8.6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6亿美元。

(资料来源:EconomíayNegocios, 周 洲/摘译)

秘鲁:成为美国第二大杧果供应国

根据秘鲁驻纽约使馆商务处消息,2017年1月秘鲁向美国出口新鲜杧果近1.5万t,2月向该国出口鲜杧果2万多t,超过了墨西哥。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杧果供应国。过去十年中,秘鲁杧果产值翻了一番,从2005年的2.62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5.23亿美元。

据美国杧果委员会成员称,近年来杧果在美国市场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市场上周年有杧果供应,在美国,亚裔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是杧果的主要消费人群,北美人也有兴趣尝试新口味,吃新鲜健康的产品。再者,杧果委员会加大了对杧果的促销宣传,提高了公众对杧果的认知度

美国主要在12月至次年3月从秘鲁进口新鲜杧果,此外,秘鲁还生产冻杧果和杧果汁等加工杧果。据FreshPlaza报道,秘鲁是继墨西哥之后美国第二大杧果供应国,其次是厄尔多瓜、巴西、危地马拉和海地。2017年1—3月,秘鲁出口杧果15万t,比上年增长20%,创下历史纪录。秘鲁和墨西哥也是美国冷冻杧果的主要供应国。冷冻杧果因其易食用,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冷冻杧果还可以用于制作冰沙,这种冷饮在美国非常流行。加工杧果和脱水杧果也越来越受欢迎。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署的统计,2016年是脱水杧果销售最好的一年。

(资料来源:gestion.pe,周 洲/摘译)

阿根廷:将向美国和墨西哥出口柠檬

2017年8月中旬,阿根廷政府代表团在美国华盛顿会见了美国新政府官员以加快某些农产品对美的贸易流程,包括肉类和柠檬。阿根廷农业产业部部长布尔亚伊莱表示,阿根廷将在下一期柠檬采收季时对美出口柠檬,从2018年开始,阿根廷也将对墨西哥开启柠檬出口业务。阿根廷政府作出的商业努力开始显现效果,这一过程通常要数年,但国际竞争还会愈演愈烈,如何扩大该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还需继续努力。

以柠檬为例,阿根廷在欧盟和东欧各国已占有显著市场份额,占阿柠檬出口总量的90%。最近出台的各类贸易协定,取消了采用海关出口登记(EOR)的农产品出口壁垒,扩大了阿根廷果蔬种植。

阿根廷是全球第九大柑桔产区,也是全球第一大柠檬产地,年产柠檬170万t,占全球柠檬产量的20.4%,其次是西班牙、美国。在柠檬及其加工产品出口方面,阿根廷位居全球首位,也是仅次于墨西哥的第二大新鲜柠檬出口国。图库曼省是阿根廷主要的柠檬产区,柠檬栽培面积达5万hm2,占阿根廷柠檬总量的85%。

(资料来源:鲜品网,童 彤/摘译)

加拿大:向印度开放果蔬市场

加拿大已对印度果蔬开放,印度的香蕉、杧果、石榴、番荔枝和黄秋葵等果蔬可进入加拿大市场。据印度农业与加工食品出口发展局(APEDA)透露,加拿大向印度果蔬开了绿灯,该局建议各印度出口商抓住这一市场机遇。这些出口果蔬需符合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的一般性植物检验检疫要求,并接受该检验局的检查。这有助于提升印度对加拿大的农产品与加工食品出口,印对加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量已从2014/2015年度的1.63亿美元下降至2016/2017年度的1.31亿美元。2016/2017年度,印对加的新鲜蔬菜出口额为561.7万美元,葡萄等新鲜水果的出口额为213.8万美元。印度农产品与加工食品出口额在今年第二季度约上升了7%,达44.2亿美元。

(资料来源:印度商业快线报,童 彤/摘译)

巴基斯坦:果蝇为害冲击水果出口

据农业专家透露,巴基斯坦果蝇泛滥导致其果蔬出口年均损失2亿美元。巴基斯坦农业部和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联合旁遮普政府管辖的各区政府举办了有关果蝇管理的研讨会。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副校长扎法尔指出,需要采用现代技术应对各种病虫害,如果巴基斯坦的果蝇问题得不到解决,受损的不仅仅是出口业,还会导致农业减产。旁遮普政府对此已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如采用植物保护措施通过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影响并控制虫害泛滥来提高土地产量。另外,还需要在各农业园区普及种植知识及病虫害综合统治措施,以增加种植户收入,脱贫致富。

(资料来源:巴基斯坦国家网,童 彤/摘译)

秘鲁:与荷兰电子认证系统达成对接

秘鲁国家农业健康服务中心 (SENASA)报道称,秘鲁当局与荷兰当局互相连接了双方的电子认证系统,这将减少文件伪造,更加省时省力,而且还有望保护两国农业,并在未来一年里促进双边国际贸易发展。

据SENASA称,秘鲁出口农产品经荷兰运送至其他欧洲国家,2016年农产品出口额达6亿美元,而3亿美元农产品则是经荷兰转口至其他欧盟国 。如今联网后,只要在SENASA的系统平台上操作审批,荷兰食品安全当局的系统平台就会在几秒内收到认证书。秘鲁农灌部部长指出,这一科技变革每年可节省100万美元的认证材料互递费用。新措施减少了协调成本、安全运输费,也避免了文件伪造,还避免了货物被拒费用,这对进口商、出口商和海关代理都非常有利。此外,环太平洋联盟国家的农产品都通过单一贸易窗口(VUCE)来进出口,也将和秘鲁的认证系统对接。

(资料来源:marcotradenews,童 彤/摘译)

秘鲁:对美国鳄梨出口翻番

据秘鲁哈斯鳄梨种植者协会 (ProHass)预计,2017销售季(9月初结束)秘鲁将出口哈斯鳄梨22.5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25%,主要是由于新建鳄梨园逐渐投产,加之来自美国市场的需求增幅很大。

今年秘鲁出口鳄梨中60%出口至欧洲市场,出口量比往年略有上升,但出口价格与往年相当;约30%(约6.6万t)出口至美国市场,该出口量是去年的两倍;约5%出口至亚洲市场,主要是中国和日本,出口量也翻了近一倍;余下5%出口至拉丁美洲,主要是智利、哥斯达黎加和阿根廷,其中智利市场增长了20%,出口阿根廷很少,毕竟阿根廷是秘鲁刚开辟的鳄梨新市场。

(资料来源:agraria,董朝菊/摘译)

“资讯·国际动态”栏目责任编辑:董朝菊

猜你喜欢

鳄梨秘鲁出口
智利:2022/2023 产季鳄梨出口量降低30%
美国:袋装鳄梨销售增长
2020年10月秘鲁农产品出口增长25%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谁变成了“大肉包”
秘鲁成为玫琳凯新市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数据出口
莫沫的诗
数据—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