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文献及相关历史的探讨
2017-10-09王樱洁
王樱洁
【摘要】黑水城,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又名黑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北岸的荒漠上。黑水城文献的发现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其文献记载的历史涵盖了唐、夏、金、元等朝,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本文即对该文献及相关史实进行深度剖析。
【关键词】黑水城;文献;历史
1907年俄国军队上校、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洛以野生动物考察为名对黑水城遗址进行非法挖掘,大量文物和文献被发现,后他又派人把这批珍贵的文物运到了圣彼得堡,从此大量珍贵文献流失海外分藏在世界13个国家的博物馆中,这对我国开展文献研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直到距挖掘一个世纪后的1996年俄国才陆续公开了相关的文献内容。[1]
一、关于黑水城文献的探讨
随着外国逐渐对外开放文献资料,我国也开始对文献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西夏文献是这些文献中的主体。除了西夏文部分,剩下中的汉文文献有宋、元文献,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唐、辽、金等朝的文献,这批文献的发现不仅为相关朝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也对中国历史脉络的重新建构大有裨益,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必不可少的资料之一。
经过研究黑水城文献有如下特点:西夏文献在黑水城各个朝代文献中不论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都是最大的。苏联历史学家编著的《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藏文夏文写本和刊本考订书目》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西夏文献。西夏文献的研究价值高于元代文献。金代文献因为数量少比较珍贵而排在第三位。[2]宋代文献各方面的价值都要低于金代文献。其他朝代的文献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低,各方面价值都排在最后。
20世纪90年代俄藏、英藏、日藏、中国藏黑水城文献纷纷公布,国内外学界掀起了研究黑水城文献的浪潮,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对黑水城文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成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邵明霞《黑水城文献编纂成果研究》是一篇硕士论文,该文对国内外黑水城文献的分布、研究机构和人员、已发表的成果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刘广瑞的《黑水城文献出土地辨析试考—以黑水城出土千字文文书为中心》对黑水城的出土地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国的孙继民、陈瑞青、郑炳林在黑水城历史、社会等领域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黑水城宗教、医药、历法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经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得知了其他历史典籍不曾记载的关于黑水城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知道黑水城的发展史,了解黑水城的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情况,有效地弥补了相关的历史空白。文献中有很大一部分记载的是信件,通过这些信件我们可以得知该朝代其他地区的一些发展情况,从而以新的角度审视该地区的历史。同时由于西夏王朝没有史书记载,西夏的各个领域内都存有疑难问题无法解答。对黑水城文献的探讨,不仅可以还原整个西夏社会的历史形象,也可以对汉藏间佛教的交流、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做出重大填補。
二、对黑水城历史的探讨
经过对发掘文献的研究和其他历史典籍的研究,我们基本上可以还原一个比较清晰的黑水城发展史。黑水城附近由于水草丰美,水源充足,在石器时代就有人在此居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城市周边经济发达,水运便利,是草原部落和南方中原农耕部落的重要贸易集散地。西夏时期建都城于此,虽然城市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有很高的战略地位。西夏王曾先后调集两个统军驻守在这里,为了方便屯军,便开始屯垦,这就更加加速了黑水城的文明发展。在西夏鼎盛时期,黑水城的经济、文化已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时,黑水城最先被攻破。在元朝时期,黑水城依然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此区域更名为亦集乃路,还在此设置总管府。[3]元朝在此地不仅驻扎军队,还从各地迁来了不同部族的人,来此一起发展农牧业,屯田数量十分巨大。[4]在元朝时是北走领北、西抵新疆、南通河西、东往银川的交通枢纽,是西部的军事文化中心。
当时城内分布着街市、官署、驿站、学府、寺院、住宅区,并有马市、柴市等互市场所。黑水城景象非常繁荣,商旅行人络绎不绝,但是这种繁华的景象并没有延续太久。公元1350年前后发生了遽变,绿洲成了沙漠,旧日黑水城的繁荣已然不在,变成了一座废城。文献对此记载也就开始消弭了。黑水城发掘出的文献中和相关史料中并没有记载消失的原因。这成为千年难解之谜,有人说是气候因素,但是什么样的气候因素能让一座城市瞬间消亡呢?这还有待历史学家的更近一步发掘。
结语
研究黑城文献不仅可以填补黑水城历史的相关空白,还可以丰富我国历史相关朝代其他地域的资料,使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情况。黑水城历史还有很多谜团等待我们去破解,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发掘研究,我们在发展城市文明要以黑水城为鉴,避免沦为废墟的悲惨命运。
【参考文献】
[1]孙继民,黑城学:一个更为贴切的学科命名[J].河北学刊.2011(04):95
[2]邵明霞,黑水城文献编纂成果研究[D].辽宁大学.2013:4
[3]杨富学,樊丽沙.黑水城文献的多民族性征[J].敦煌研究.2012(02):3-4
[4]张海娟.黑水城文献与蒙元史的构建[J].敦煌研究.2015(01):95-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