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看“一带一路”的新闻攻坚
2017-10-09程云杰
程云杰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今年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件大事,为世界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果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也为新形势下的全球合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此次论坛开幕之前,笔者有幸参与了两次海外调研,一次是新华社派出的中亚调研小分队,赴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寻访古丝绸之路新变;另一次是随中国记协作为中国新闻媒体代表团一员出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与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在欧亚经贸往来历史上就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中亚国家不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传统的英联邦国家,与丝路的联系颇微。在赴澳新访问行前,“一带一路”话题并未被纳入我们的重点议题之列,但是随着与当地新闻机构、政府智库、学术机构、企业届人士的交流日趋深入,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浓厚兴趣。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感受到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新闻传播,特别是对外传播,确实是一场硬仗,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好好攻坚。
从“中国倡议”到“世界方案”
“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样的机会?这是我们在澳新访问时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当包括水泥厂、水电站、瓦亚铁路、天然气管道在内的一系列工程项目在中亚地区开展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也在思考着他们的对华合作潜力。除了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战略、印尼“互联互通”经济战略、德国“工业4.0”计划、波兰2030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英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计划这类已经在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国家战略外,我们还在澳大利亚惊喜地发现维多利亚州政府专门制定了对华合作的“中国战略”。
这也是澳大利亚州政府制定的首个中国战略。这个战略不仅明确了维多利亚州对华合作发展的六大方向,而且制定了具体目标,包括到2026年,将维多利亚州的中国在澳投资份额从8%提高至20%;未来十年吸引和引进20亿澳元中国投资,创造3000个新的工作岗位,增加对华出口总值50多亿澳元;在中澳省州负责人对话机制下,全面打开双方合作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双方在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智能交通、现代服务业、农业以及人员和文化交流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等。维多利亚州州长还承诺任期内每年访问一次中国,并要求所有部长都要在任内至少对中国进行一次访问。
当我们在访谈时询问维州的部长们对州长这一要求的反馈如何时,澳方与会人员透露,维州的很多部长最初确实有很强的畏难情绪,对中国情况也不了解,不知道去了该谈什么,但是凡是到过中国的部长,都非常兴奋,觉得不虚此行。短短两年间,维州已与中方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涉及科技、体育、贸易、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而且维州还和江苏省开展了首个公务员交流培训计划。也许正是因为和古丝绸之路缺乏联系,澳洲人在面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时才格外努力,他们对自己的优势、劣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如说维州政府就认为这条合作之路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商品贸易上,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已经非常具有竞争力了,相比较而言,维州的优势更体现在公私合营、资产管理、医疗管理等专业化服务上。
在奥克兰访问时,新西兰中国投资协会的代表也同样认为只有对自身比较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主动有效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他们认为,新西兰地处交通的尽头,四周被海环绕,对新西兰来说,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至关重要,如果大家都不发展自由贸易,那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的新西兰就会变得非常贫穷,也没有办法享受现代工业带来的便利,所以新西兰会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但重点并非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商品、服务、技术和人才的流动,特别是在健康医疗领域和创意制造产业,比如说新西兰见长的电影特效和视频游戏。
通过两条线路的调研,笔者感到,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不为它划定区域范围,坚持开放性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确实是为世界经济向何处去提出了具体务实的解决方案,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创新力。
但是从“中国倡议”到“世界方案”还有很多路要走,中国需要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倡议的宗旨和意图。如果只把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主场,把重点放在这个倡议给中国发展带来的变化,那要调动其他国家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难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可能是更大力度地追踪国际项目的落地和效果,尽可能地把“一带一路”报道的重点从中国拓展到相关项目国,充分解读外国政府、企业参与倡议给当地带来的机会,这种看似为他人做嫁衣的做法,其实会更有说服力地阐明中国倡议的世界价值。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格局和地理跨度是如此之大,它的报道重点一定是落在世界而不仅仅是中国。这意味着我们媒体人要更深入广泛地接触海外受众,加强社交媒体和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学习,努力优化海外涉华新闻的挖掘和議题设置,提升境外新闻采集能力和新闻分析的国际视野。在对外传播中,更需要培养专家型记者,而且这个记者不能只是专长于某一个报道领域,而是要对驻在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要有很好的突破能力,才能够挖掘更多独家深入的报道。
从历史来看,贸易通道的变化往往会给世界格局带来巨大的变革,在民粹主义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地区争端加剧和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中国的倡议给世界的发展确实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充分记录好“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变成“世界方案”的珍贵历程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峰论坛的举行应该说为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效果创建了一个新的起点,这里有动力,但更多的是压力。
精准化传播纠偏释惑
在中亚和南太平洋两线调研,让我感到经济合作是当前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认同和国际吸引力的重要抓手,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另外一个值得考虑的方面就是,在经济交往发展快于民间互信和文化交往的情况下,经济利益的调整很容易催生出诸多误解和焦虑,如果政治互信不够坚实,那么一个国家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就很容易会影响到该国对华关系,如果再加上大国关系的角力,问题就会更加复杂。endprint
笔者在两线调研中发现,不少民众对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中华民族的世界观还存在疑问,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概念性的标签上,当地媒体对中国新闻以及涉华国际议题的解读受传统地缘政治的影响依然很大。“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商界积极、民众漠然的现实,从智库和学术界的反应来看,不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精髓或者对中国的意图仍然心存芥蒂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在澳大利亚访问时,笔者发现当地媒体非常关心朝核问题与中美关系,对涉华议题的报道也多是从经济和地缘政治角度出发,相比较而言,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大多局限在一些节庆习俗上面,中国的扶贫攻坚、绿色环保实践、经济转型、科技创新还没怎么进入普通民众的视野。应该说,因为大部分外国读者对中国的了解都依靠本地媒体的报道,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外投资和经贸合作的迅速增长,一定会引起很多的误解和焦虑。例如,即使是在新西兰这样一个建立在移民文化、强调多元开放发展的国家,也会出现“奥克兰被中国人买走了”的担心,并且矛头直指华人房地产中介。同样,在澳大利亚,对中国投资心存忌惮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些舆论甚至认为“所有中国企业都是由中国政府控制,特别是中共成立的党支部控制,而同意中国企业的收购就等同于同意将企业交给中国共产党来控制”。要化解这种扎根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和误解绝不是一日之功。虽然在调研中,澳洲的媒体人也坦言应该跳出地缘政治的束缚,从更多角度、更广泛报道中国新闻,但由于思维定式、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对中国深入了解等原因,他们对于中国主张、涉华议题解读的视角还不够开阔。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是,在当地主流媒体从业的亚裔记者非常有限,而且这些人大都是土生土长的三四代移民,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国情都不甚了解,但是当地媒体却常常把这些亚裔记者的解读误以为是对涉华议题的准确解读,从而加速了人们对误读的传播。
要发展与中国国力相匹配的舆论引导能力和议题设置能力,中国的外宣媒体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學习能力,特别是综合驾驭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必要加强专业化分工,培养更多区域报道专家,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不同国家的国情,开展更为精准的对外传播。
当然,历史也让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很有信心,因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双边关系历来是更为务实牢固的,所以,快速发展的经济关系不仅带来挑战,也会在其他领域开辟更多机遇。澳新两国对华关系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两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欧洲次贷危机肆虐全球的情况下,两国经济都未受到影响,澳大利亚经济保持了数十年的强劲增长,新西兰也是率先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率先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发达国家,这种日趋紧密的经济联系为促进“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未来的涉华议题范围也必然会从经贸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从事对外传播的新闻人要尽快做好准备,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
从长远来看,中国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一定会不断拓展他的朋友圈,中国和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故事也会越来越多姿多彩,当然摩擦、误解和争议性的话题也会相应地增加。在这样一个时代,新闻媒体作为瞭望塔,要努力走在这个潮流的前面。回顾这两次调研经历,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引起更多的重视:
一、要与海外主流媒体保持定期的业务交流,不妨就一些热点涉华新闻开展案例分析,通过专业对话来增强中外媒体人间的互信和了解,扩大共识、缩小分歧。
二、鼓励更多记者参加海外培训或者参加媒体交换项目,了解海外媒体的舆论生态、编辑部的决策理念、行业竞争态势,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贴近性,提升组织跨文化新闻传播的能力与技巧。
三、鼓励外宣媒体与国外智库开展合作,与境外意见领袖广交朋友,拓展消息源,提升境外新闻采集力,拓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视野。
四、加强新媒体采编技巧的培训,面向海外终端受众制作更多可读性强、新闻性强的新闻产品,减少国际传播领域对海外主流媒体的依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让更多外宣媒体采集的中国新闻与海外受众直接见面。
五、在新闻采编环节更加注重国内和国际的采编互动,更加重视境外涉华新闻的舆论引导,更加注重国际新闻的中国解读。
六、针对内宣和外宣记者加强国际议题培训,增强记者的国际问题研究能力,使记者能够尽快拓展本报道领域的国际视野,在新闻采集过程中更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
七、在对外传播中更多引入“外脑”,特别是在新闻采编队伍中增加更多外国雇员,发挥他们熟知西方受众思维方式的优势,在选题策划和议题解读中增加更多中外视角的碰撞,提升国内外宣媒体的国际化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