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剖析

2017-10-09马卫宾熊文潘丽英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梦启示

马卫宾+熊文+潘丽英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诠释“中国梦”“大众体育强国梦”概念的基础上,梳理建国以来大众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大众体育方针的发展脉络、大众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回眸与思索,找出阻碍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学校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因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突破梦实现的瓶颈;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要协调发展,加大改革的深度;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严格执行大众体育相关文件;加强监督;促进后奥运新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关键词:大众体育强国;中国梦;启示

大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的基础,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观、满足大众体育需求的生动体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建国至今“大众体育”的发展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自我国金牌数从“零”的突破到2008年的“第一”,这段时期的竞技体育发展进入突飞猛进的辉煌时段,使我国实至名归地并入竞技体育大国。“金牌体育”难圆中国梦,就算金牌拿的再多也不代表国民的身体水准。当前,由竞技体育支撑起来的体育大国已不是中国人在体育上的最大梦想,增强人民体质,发展大众体育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如今,在我国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之时,大众体育却被抛在脑后,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成为了大众体育小国,作为国家建设的支柱(学生、农民)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如今“大众体育”成为实现“体育梦”的主要瓶颈、短板,只有打破瓶颈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打好基础,才能使顶层设计这顶帽子更加牢固、更加自信。

本研究从“中国梦”视野探讨当前中国的体育梦是什么,寻梦路上的困惑是什么,全民健身过程中的突破点是什么,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大众体育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体育界的工作者和学者有责任思考、回答及解决这一问题。

1概念的解读

1.1中国梦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民族特质、社会心理和价值普适性的升华表达,依据社会特质、文化背景的差异构建出色彩斑斓的世界,进而形成了不同民族梦。新时期“中国梦”作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要求。

时隔境迁,中华儿女在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用言简意赅,精辟深刻的12个字对中国梦进行详细的概括,使大众对“中国梦”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中国梦”第一次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口,进入公众视野,时代不同其意义非凡,此时走“中国梦”之路,扬“中国梦”之帆,不仅符合国情,更贴近民意,习主席的讲话不但为中国未来(体育未来)指明了航向,也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实现体育强国梦的信心!诚然,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实现人民大众的体育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自“中国梦”提出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热议“中国梦”的现实问题,不论科技界,还是理论界都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梦”的研究中,体育工作者也应紧跟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为实现“中国梦”尽自己微薄之力。

1.2大众体育强国梦

“大众体育强国”是反映一个国家在大众体育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在社会体育发展的各个主要指标体系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或前列的国家。这些指标包括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均体育经费、人均體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场地数、大众体育产业产值、全民健康体质水平、人均体育寿命、体育俱乐部数、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等方面。

“大众体育强国梦”概括的说就是实现人民大众的体育梦。习主席曾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且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更要依靠人民大众。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大众体育开展的面比较广泛,且并不亚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我国的农村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这些群体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体育运动的开展还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的交流不断增强,各行各业都如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大众体育的发展也不能落后。就目前看来我国大众体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没有很好的运用地域空间,更没有形成成熟模式和体系作支撑,尤其学校、农村、社区的发展极不乐观,急需大众体育的助推实现“中国梦”。

2大众体育强国梦助推中国梦

2.1大众体育强国梦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当前大众体育强国梦(中国梦)实现过程中主要矛盾依旧是:“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2002年,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区域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2013年公布的10省区市城乡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样调查表明:“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不足依然是制约大众参与锻炼的主要矛盾”。说明,虽然我国竞技体育存在“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的现象,但与世界强国相比在发展规模、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已基本消除,迈进了世界强国行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众体育却没有这样的结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体育设施、消费、人数及活动区域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满足大众体育需求无疑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必须实施发展大众体育的“追赶战略”,缩小同世界的差距。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将影响着未来大众体育发展的格局,影响着“中国梦”的蓝图、进程。

2.2建国以来国家领导人主要的大众体育思想

大众体育是体育事业的基石,不仅关系到国民体质的健康与发展,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004年8月伍绍祖谈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称:没有大众体育,拿再多的金牌有什么意义?大众体育的充分发展是国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充分体现,受到历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要求。endprint

建国以来,大众体育的发展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2届代表大会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确立了建国初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基调。而邓小平对体育工作的主要指示:“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运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是广泛的群众性问题。90年代以后,江泽民多次指出:“为人民服务,增强人民体质,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体育事业是大众的事业,是我们体育工作的重点,并以“三个代表”作为体育战线的实践。而胡锦涛同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指出:全民健身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抓住机遇,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为目标,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和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当前“中国梦”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一次以官方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中国梦”:这个梦想不仅是强国梦,对体育来说,更是“体育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相信并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大众体育强国梦就是实现每个人的体育梦。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在全民健身发展的新时期,继续全面实施和贯彻《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最大利益放在首位,各相关部门应该了解大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切实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把大众体育强国建设推向一个新高潮。

2.3建国以来大众体育强国建设的回眸与思索

2.3.1含苞待放、饱经风霜:新中国成立后的大众体育强国路之初探(1949-1977)

20C 50年代,面对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提高国际地位。毛主席做出了要重视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指示,并形成政策性的文件:“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成为那个时期发展新体育的重要任务。且在1954年《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中:“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大众体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然而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敌对势力的封锁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严重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实际。为纠正“左”倾错误,1960年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不仅调整经济路线,且为大众体育的发展路线重新部署。这段时期大众体育的建设也取得可喜的成绩。

2.3.2重整旗鼓、畜势待发: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1994)

文革结束以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恢复大众体育强国建设之路迫在眉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群众体育各项法规政策得以拨乱反正并迅速发展起来。1983年《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纪要》出台,“农村体育文化中心”“体育文化站”在各地迅速建立起来。1984年10月5日,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逐步增加体育经费,为大众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1991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确定这一时期的体育工作基本战略:“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体育政策”,大众体育开始在体育发展战略上得到重视和关注并形成了上升的趋势。1993年制定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和5个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体育改革目标和任务,使大众体育沿着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方向前进。

2.3.3欣欣向荣、继往开来:北京奥运会前后的大众体育(1995-)

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大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同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重点”。两个月后《体育法》的颁布是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关于体育的基本法律文件,也标志着大众体育开始迈向法制化的道路,是我国体育法制的一个里程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群众体育方案改革》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加速了大众体育发展的步伐。体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体育发展规律进行演变的,是根据社会发展环境不断调整。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相关政策文件也要根据大众需求而调整。《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雪炭工程”实施办法》等文件继续为大众体育强国的建设服务,为大众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保障,兑现党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服务宗旨,让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惠及大众的承诺,积极贯彻、执行全民健身条例,全面提高人民大众的身体素质。当前大力发展大众体育不仅是社会高度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一大潮流,使大眾体育的发展更完整化、系统化和法制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且为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尤其是后奥运时代后的各项措施指向大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为迈进大众体育强国之路打开新局面、新篇章。诚然,大众体育这根短板需补齐,方能为实现“中国梦”搭起通往梦想地的桥梁。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的过程中,驾好大众体育这辆马车至关重要。尤其是2022年张家口承办冬奥会的申报成功,更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激起大众投入到体育锻炼的热情,且借《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之风加速大众体育的发展的步伐,为大众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新的催化剂,把大众体育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潮,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大众基础。

总之,建国以来大众体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变迁,证明了大众体育发展地位正在逐渐提高,大众体育发展目标更为明确化、规范化、民主化,大众的体育权利必将得到法律的维护和保障。且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节日,为不断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更加凸显大众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地位,是国家密切关注大众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信号。未来中国体育事业将以“和谐体育”的主题继续前进,政府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充分认识、了解大众体育的现状方能在实践中构建出行之有效的对策。endprint

3学校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3.1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也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德、智、体、美得不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健康不能得到保证,教育就难以担当“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的大任。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全国第2次体质监测公报:我国青少年体质2005年与1999年相比,柔韧性、爆发力、耐力、肌力、肺活量方面与日、韩相比都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新生力量,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大众体育强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学校体育的支持。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学校体育的地位不可轻视,学生的健康时刻被社会所关注。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由于贯彻不彻底,落实不到实处,效果不甚理想,大打折扣。面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不得不引起国家的重视与反思。抓好学生的体育工作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祖国的未来负责。学校体育作为大众体育强国梦实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大、做强才能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储备强大的后盾,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扫除障碍。场地不足严重阻碍大众参与锻炼的热情,学校有足够的场地资源满足大众需求。经调查体育场地的65.6%集中在教育系统,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提高体育场地的开放率,但仍很不理想,开放率仅29.2%,造成有限资源体育设施得不到合理利用。当下发展大众体育面临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好学校场地资源,抓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缓解当前大众体育锻炼场地不足的问题,促进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双向互动,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平台。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3.2农村体育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体育也成为我国体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无论是《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雪炭工程”实施办法》,还是《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全民健身条例》等等都在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农村体育建设引导方向。但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发展极其不平衡,至今农村体育一直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种种矛盾、问题。农村工作一直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改善民生是民族振兴之本,也是实现“中国梦”之基。对大众体育强国的構建而言,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大众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无疑会大打折扣,农村体育将是未来大众体育强国建设中面临的重要挑战,需要在思想深处搞清楚农村体育在大众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须清楚的认识到一旦脱离、失去农村体育这一支撑,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需清楚认识到农村体育这个制约大众体育发展的“瓶颈”,应以此为突破口高度重视农村体育的发展。通过实现人民梦进而促成“小河有水大河满”的效果。解决好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关键所在,也是我国实现“中国梦”“大众体育强国梦”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力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3社区体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快速进入城镇化建设阶段,社区建设成为当前时代的“代名词”,成为“中国梦”实现的新生力量,也是推进大众体育持续发展的支撑。随着国家对大众体育高度重视,对社区体育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社区体育作为城市发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其中前三点建设对当前大众体育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然而,社区体育的空间设计却被人们所遗忘,存在和以上两者相同的问题: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场地紧缺、设施不完备等,导致大多数小区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集中在:路边、空闲场地、小区门口等非正规体育活动场所,且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人员数量少,专业技术弱且存在重数量轻质量,上岗率低等问题。调查发现,在全国参加体育锻炼人口中,有健身指导员指导的仅4.8%,体育总局研究员李力研曾指出:“2002年人均社区体育场地仅有0.006㎡,只有拇指大的一块地方”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为大众体育建设扫除障碍,同时要求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监督开发商,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改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场地的规划和社区指导员配备,成立小区委员会,满足社区大众体育需求。同时加强附近学校场地的开放率,促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促进学校体育进社区,做到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梦的实现离不开社区体育,社区体育的建设也离不开大众体育的相互扶持。社区体育作为“大众体育强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圆梦的道路上需弥补、加强这根“短板”,合理规划社区体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体育强国梦”宏伟目标保驾护航。

总之,在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的道路上,三者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场地、设施、空间不足、专业体育人才等)共同矛盾:“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因此,在大众体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需缓解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加快推进全民健身的实施与开展,加快大众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体育梦”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

4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对我们的启示

4.1大众体育强国梦的主题

中国体育发展至今其主要矛盾与问题无非就是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在政策上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二者应该是地位平等性、发展同步性、动态协调性的发展,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正常运转。北京奥运会前的体育工作主要是竞技体育,同时伴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但发展极不均衡,进而导致了竞技体育跨入世界大国之列,而大众体育却被冷落。如今在“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要竞技体育的“点”,不要大众体育的“面”,尤其在后奥运时代,大众体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我们要在投入和分配的基础上,必须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反映人民大众体育要求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系列文件的发放更为大众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有效缓解大众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为早日迈入体育强国铺平道路。endprint

4.2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大众体育强国梦实现的跳板

加强同发达地区、国家的合作交流,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和理念,解决我国当前大众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世界大众体育大会的创办为世界各国的大众体育提供了交流平台,每两年一届的体育大会对大众体育来说就是仅次于奥运会的盛会,世界各国相互讨论各自大众体育发展的憧憬,彼此学习、交流大众体育发展的经验,传播最新的大众体育知识和理念,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注入新血液。如德国的《家庭体育奖章制》、美国的《最佳健康计划》、日本的《迈向21世纪体育振兴策略》、法国的《大众体育奖状制度》、韩国的《小老虎体育健身计划》等充分证明了各国政府对大众体育的重视和积极的扶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相关的大众体育政策,尤其1995年以来《全民健身计划》的系列出台、实施,表明我国大力发展大众体育的决心。2011年第14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为我国的大众体育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充分证明了我国有建设成大众体育强国的决心和信心。诚然,通过交流找出优点,克服缺点,在总结、探索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理念,也可将我国特色的大众体育观念、发展思路及模式等积极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新面貌,增强我国在世界群众体育事务中的发言权,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使我国尽快进入大众体育强国的大家庭。

4.3严格执行,加强监督: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的后盾

加大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大众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的道路上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确保人民大众享受体育公共服务及参与体育的权利。然而,大众体育政策内容之多,政策执行的力度不够深入,如果只说不做或不够彻底,那么文件只能说是一个摆设、空架子。如今美中不足的是:缺乏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执行过程中敷衍应付现象严重,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等等。至今大众体育的现状有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相关部门也模模糊糊,尤其是学校、农村和社区这三大块更需要相关部门的深入调查、总结,是不是如相关文件所呈现的一样已经达到国家标准(场地、设施、指导人员等),尤其基层体育等值得反思。诚然,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还需要加强公众参,向群众提供表达自己需求的平台。同时也可将政策法规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绩效考核中,接受群众的监督,体现民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政策法规的落实更透明,更有利于大众体育的发展。各省市要积极贯彻、执行全民健身方针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大框架内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大众体育方针,及时掌握大众体育发展状况,积极了解和认真分析大众体育需求,对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进行整合,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有的放矢地为大众提供体育需求。为早日迈进大众体育强国之列,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4.4高瞻远瞩,趋势展望: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的新价值

为期两周的里约奥运匆匆而过,赛场内的喧嚣已散去,奥运会的改变与趋势及折射出的问题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里约从开始热议的“不靠谱”到“圆满谢幕”,给中国观众、体育带来了太多的不同,虽然26枚金牌是近5屆最低,但从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改变了很多。

其一,不再唯金牌论英雄,体现人文奥运。对中国观众而言,我们看到金牌文化降温,人文奥运崛起,第一比赛日孙杨冲金失利,射箭冲金的失利等,赛后的评论安慰和鼓励远超责怪,不再是抱怨、吐槽,观众对参赛运动员的态度更多的包容。经调查对于没有拿到奖牌的运动员有67.2%的观众认为能站在奥运赛场上都值得鼓掌,就目前看来,中国观众对奖牌数量已不是最关心的话题,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说明观众不只是在看奥运,而更多的是欣赏,观赏性、娱乐性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作为第三产业的吸金点在国民经济比例中地位凸显,体育产业不断升级,消费不断增长,预计2025年全国27省体育产业要达到总产值7万亿元的发展目标不是不能实现。

其二,另一个声音也振聋发聩——大众体育比金牌第一更荣耀。“落实全民健身,提高全民素质”成了最受关注的话题,这也是人心所向。奥运期间相关媒体调查发现:观众对中国下一个奥运周期中大众体育发展的期待,“落实全民健身,提高全民素质”呼吁声最高占到61.7%,其次是建设更多的便民体育设施或场馆占到43.5%,发展大众体育时众望所归,大势所趋,体育事业不能偏离大众体育强国建设这一轨道。随着全民健身呼声日益高涨,金牌不再是衡量体育发展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合理的、协调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实施已经吹起起跑的号角,大众体育强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5结语

国无梦则不强,人无梦则无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也都会经历寻梦、筑梦、圆梦的过程。中国体育发展到今天,由于历史缘故我国区域间大众体育发展的极不均衡,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改善民生是民族振兴之本,是梦想之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中国梦”的建设需大众体育的进步,国民的康强需要体育的振兴。21世纪的中国更需要大众体育的大力发展,为体育强国的实现保驾护航。因此,需及时处理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促进中国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梦”由人民的梦想汇聚而成,必将在人民梦想的不断实现中促成“小梦助大梦”。当前大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我国实现“中国梦”的瓶颈。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大众体育强国梦”助推“中国梦”的飞跃。总之,体育工作必须以“切实维护大众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体育保持常青的根本动力所在。相反,体育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梦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