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

2017-10-09黄智莉

科技视界 2017年14期
关键词:职高数学导入诗歌

黄智莉

【摘 要】大部分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对数学缺乏兴趣。本文以课堂教学导入为切入点,尝试将诗歌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如诗,才思似流水行云,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道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线。

【关键词】职高数学;导入;诗歌

从事职高数学教学十余年,每每谈起数学,我的学生总是一副 “苦大愁深”的样子。大部分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对数学缺乏兴趣,畏惧数学、害怕数学。小学阶段基础的不扎实导至初中阶段的迷茫懊悔、到现在职高阶段的彻底放弃。我们的职高学生是值得同情的,他们渴望成功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约拿情绪”:他们逃避成长、执迷不悟、畏惧数学、上课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自我放弃、一上数学课就趴下……真正的根源是我们的职高学生缺乏自信,n 多年的挫折打击,日复一日的挫败感根深蒂固,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数学是难得、枯燥的”。本文尝试以数学课堂教学导入为切入点,尝试将诗歌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变的更有趣。

斯坦福大学古典系教授瑞夫·内茨(Reviel Netz)表示:“数学家是富有创意的作家,他们用最简洁的数学符号设计出精妙的文本来论证,并通过紧凑的表达结构引人抽丝剥茧。除了诗歌之外,其他的人类行为恐怕都难以像数学论证一样,需要创作者将巧思如此专注于文本本身”。[1]

数学如诗,才思似流水行云。在数学课堂上,若能恰当的运用诗歌,让学生品味数学的神奇魅力,把数学知识融入浓情美景之中,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道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线,有着独特的教学意义。

1 运用诗歌,创设情境

在讲授职高数学基础模块第三册9.4.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1.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学生齐声朗诵王维的《使至塞上》,并配上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通过学生们齐声朗读,体会大漠边关壮丽的风光,感受诗人对边关战士,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诗,情景交融,情真意永,感人至深。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体现汉字的无穷魅力。诗歌之美美在意境,虽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万千风情。

在感慨的同时,联系今天的教学内容,把落日看成圆,把地平线看成直线, 结合电脑的动态演示,落日与地平线的位置关系类比圆与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浅显易懂。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温故而知新。

(1)电脑动态演示三幅“长河落日圆”的照片,若把落日看成一个圆,把地平线看成一条直线,观察地平线与太阳的位置关系?

(2)这个过程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观察图形中d 和r 的关系,归纳直线 和圆O的位置关系学生回答后,笔者总结并板书

职高学生对形象的解析几何还是有一些兴趣的,但学习主动性有待调动,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诗歌情境中探索研究,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探究新知,分段递进,层层深入,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对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2 巧用对联,加深理解

对联的“对仗”与数学的对称不谋而合,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此及彼,对比分析。在职高数学高三总复习《数列复习》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2.1 出对子,找关联

(1)一字对联:“墨”,请同学们对出一个最合适的字。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纸,笔,书,画,砚……”,学习兴趣高涨。几个趴在桌子上的同学,头也抬起来了。那我的作用就达到了,作为老师的我,是多么希望我的职高学生能抬起头看看我,听听我,这或许是普通中学的老师不能体会的悲哀。

这则一字对联有个传说:“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文宗帝以“墨”字为上联征对下联,某臣以“泉”对之而获嘉奖。“墨”和“泉”的上半部分别为“黑”和“白”,为颜色相对;下半部分别为“土”和“水”,同属五行之中。”

由此及彼,开启智慧

(2)数学对对子,请给出合适的“上联”或“下联”

2.2 数列对对子

笔者引导学生把等差数列当成上联,把等比数列当成下联,对数列的定义、递推公式、通项公式、中项、前n项和、重要性质等进行对比分析,完成表格。对联的 “对仗”思想和数学的类比思想,异途同归。“+”对“×”;“-”对“÷”;“正整数倍数”对“正整数指数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实质上是同构的。

(3)牛刀小试,灵活运用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分析:红灯点点倍加增,这是一个已知等比数列前7项的和,求首项的问题。

往常上这样的复习课,总觉得比较枯燥。本节课以对联为切入口,类比分析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加入“对联”的元素和思想,多了一份人文气息和灵气。学生兴致盎然。

这种类比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还有更多的类比尝试: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圆锥与圆柱……这样的梳理类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对公式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3 结语

数学家谷超豪说:“在我的生活里,数学是和诗一样让我喜欢的东西。诗可以用简单而具体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深刻的东西,数学也是这样。”数学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1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如诗,才思如流水行云,让学生感叹诗歌的美妙之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寻找蕴含在诗歌里的数学思想和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一步步从易到难螺旋上升,让我们的职高学生也能认真的学一点数学,体会数学的有趣和美妙。

【参考文献】

[1]张哲.在数学中发现语言之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14.

[2]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鄧东皋,等.《数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肖强.《数学漫谈》.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张奠宙.数学教育随想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杨志文.例谈诗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5(1/2):50-52.

[责任编辑:朱丽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高数学导入诗歌
诗歌岛·八面来风
翻转课堂,培养兴趣,改善职高数学教学
分析如何做好职高数学弱势群体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