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手机银行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7-10-09王玉帆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风险

王玉帆

摘要:手机银行运营中存在多种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信誉风险、操作风险等,需要做好各方面防护管理,有效的提升内外部抗击风险的能力,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银行业务服务功能,促使整个社会银行服务的升级。具体操作上,要充分的依据各商业银行自身情况而定,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手机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手机银行是智能手机相关移动设备不断发展的衍生品,主要依靠移动智能设备与终端银行业务办理来形成一套金融业务形式,属于当下银行服务的新兴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金融业务办理需求,同时有效的让金融业务服务的时间与服务范围得到扩展,优化了银行的业务服务水平,是银行自身业务竞争力的项目之一。但是,随着手机银行的普遍应用,人们在便捷的服務享受同时,也会面临多种手机银行风险,需要做好对应的管控来提升用户安全,保证银行自身的业务服务形象。

一、当下手机银行业务状况

由于我国当下智能手机等移动产品应用普遍,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支付宝、微信钱包等手机支付软件与网络金融业务不断发展,极大程度地培养了国人的网络金融服务习惯。在这种背景下,手机银行也得到了发展,已经成为人们金融服务的一种方式,甚至引起了国际银行业务服务的重视。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支付也是继传统借记卡、信用卡与现金等支付手段后的常用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在欧美国家与亚洲部分国家中也得到了一定应用,并且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属于当下全球范围内的新兴金融服务方式。在日本等国,手机银行已经成为人们常用支付手段之一,随着4G网络不断地普及,有效地提升了网速,让手机银行的运作更为便捷。总体来说,我国的手机银行发展相对更为迅猛,市场用户习惯培养更好。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已经得到了全面发展,手机银行的客户端形式也逐步多样化,一般以银行自身的APP软件为常见形式,甚至在软件中提供更为多样的服务,不仅仅是手机银行业务内容,甚至将银行自身的客户资源转化为消费者资源,在软件内部提供对应的商品资源,实现手机银行软件内部客户资源转化,让客户资源实现更为多元化的价值,同时也让客户享受到更多优惠的服务。在手机银行内部可以进行转账汇款、账户管理、股市管理、生活缴费、国债管理、外汇管理、信用卡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多种金融业务操作。当下手机用户群体规模巨大,有较为乐观的时长规模,从而有效地为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基础环境,特别是4G技术的普及,有效的让手机银行的运作保持高速运营环境,提升服务品质,用户体验感受更好,从而有助于手机银行更快速稳健的发展。在支付宝与微信钱包等功能的开展,各银行网络手机银行的服务会与其做合作管理,从而有效地达到利益共赢。在一定程度上,国内这量大支付软件的兴盛,也有力地带动了国内手机银行服务的发展。

二、手机银行常见风险

手机银行为用户提供便捷、多功能的服务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情况严重会导致银行与用户的双重损失。其作为一种虚拟银行服务,与传统实体银行的风险防范管理有较大的不同,其风险本身也具有虚拟化与即时性特点,需要有较强的防范技术来维护管理。

(一)技术风险

手机银行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之上的虚拟银行服务,其全国存在都需要依靠技术支持,因此需要通过技术保护来防范其银行服务风险。在手机银行的设计方案上,要确保各疏漏全部修缮完整,如果有疏漏存在就会存在一定风险威胁。当下商业银行都会提供手机银行服务,一旦运营设备与网络产生故障,受到外来病毒入侵或者异常事件的侵袭,都会导致手机银行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银行安全管理措施如果不能做到严密谨慎,如果操作计算机设备存在漏洞受到病毒入侵,就会导致整个手机银行运作的网络主机系统全面崩塌,数据流失与损毁情况严重;或者黑客入侵到网络系统中,或者用户手机遭到病毒入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信息数据的修改与盗取,这样就会引发经济损失,银行整体品牌形象与信誉也会蒙受损失。

(二)操作风险

手机银行管理需要人为性的操作,无论是银行业务服务人员、技术人员还是用户自己,在操作中由于对相关技术了解情况较少,容易引发不规范操作导致运作风险。内部工作人员由于操作失误也会导致客户受到相关风险威胁。因此,人才操作风险也属于手机银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三)信誉风险

手机银行的运营需要良好的信誉口碑做支持,如果没有坚实可信的信誉保障,用户就会大量的流失,最终导致手机银行存在的价值丧失。如果手机银行业务受到入侵损害,会因为监管不到位与操作失误都会导致用户量流失与经济受损,这种不良影响会在公众舆论氛围中大量的扩展,对整体银行信誉构成威胁。信誉风险中一般包括了人们对银行运作的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与用户之间无法建立长期有效的信任关系,甚至会引发其他公众对手机银行产生负面印象,减少银行运作支持度。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手机银行需要确保提供的服务在安全、准确、高效的范围内运作,如果信誉受到损伤,就会导致银行所有业务的开展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手机银行服务是商业银行对外的一面窗口,其信誉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整体的对外形象,会导致银行运营受到一定影响。

(四)法律风险

手机银行属于商业银行近些年开始发展的新兴业务,一般在各地与国家整体范围内没有明确的法律层面制度配套设置,甚至在用户与手机银行之间所存在的一种互动关系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其操作本身具有较高的法律风险。我国在手机银行运作上的法律条款相对模糊,因此更多地需要依赖银行与用户自身的互相协调,如果出现纠纷,可能就会涉及法律诉讼等问题。因此,其法律风险不能有效避免。

三、手机银行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技术防范

在手机银行运作中,一般会通过技术操作来保证其运行中的数据得到保密管理。相关安全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已经依据情况做了充分的匹配,但是无线传输结构的加密技术相对简单,有被解密的风险,一般会运用端对端的应用层加密码管理,这样有利于敏感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相关应用层安全机制在信息传出开始到传输到接收端为止的全程都做数据加密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因为服务器、网络系统与其他设备传输中运用明码带来的信息安全分那根线。同时所有加密信息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与设备做解码处理,确保其运作的安全性。endprint

在无线信号覆盖不全的地方,会产生信息延迟或者数据不完全,可以通过对应运作机制来避免该情况的发生。相关技术与设备可以有效地规避恶意收集编码与病毒等恶意性的手机侵袭,收集银行会配合对应的防火墙、监控系统、侵入窃密检测系统以及快速恢复功能等来确保数据的完整安全。对于传输中存在的传输失败与数据不全情况会进行对应记录,而后对应找到安全疏漏来及时修补。

在手机银行西西输入中,对于用户身份与密码信息会自动的生成加密编码,同时机密信息保持单向性的传输模式。敏感信息不会显示于手机客户端上,从而避免他人看到。如果操作中信号中断,会进行身份重新的鉴定,因此一定要得到客户确定后再做手机银行操作指令,减少信息窃取的风险。而为了信息流失,会嘱咐用户定期做好个人信息的更改。手机银行运作中可以通过备份技术与其他方式来确保信息资料的恢复处理,从而有效地减少其他数据丢失损害带来的信息技术管理风险。

(二)法律风险防范

当下手机银行业务开展可以运用当下的《合同法》《票据法》《会计法》《支付结算办法》等,虽然缺乏网络银行开展的针对性管理法律内容,但是可以将其他法律条款做借鉴性运用,从而来保护用户与银行双方的利益。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会有更多针对网络支付與网络金融的条款内容完善,从而知道实际工作开展。

(三)信誉风险防范

网络银行自身要做好各方面维护管理,保证基础功能运作的安全性、便捷性、丰富功能性,提升服务品质,而后在此基础上做好对外宣传管理,尤其要注重危机公关管理,能有效地化解手机银行运作中的突发性问题,及时化解各方面信誉危机。日常要做好内部工作人员管理规范,做好内部管控与技术层面的防护,减少外部危害。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要求操作,减少违规操作带来的不良影响,规避手机银行中的非法交易。

结束语

手机银行运营管理相对复杂,对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较高的运营风险。需要不断的依赖技术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法律健全来辅助手机银行的正常运作,为银行自身谋求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社会银行业务服务的格局,有助于整体社会运营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超.浅析手机银行风险及规避措施[J].商情,2016(21):4.

[2]张君平,芦学影.手机银行风险防范刻不容缓[J].中国农村金融,2015(12):67-68.

[3]黎筠竹.如何加强手机银行风险防范[J].大陆桥视野,2016(02):188-189.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风险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