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7-10-09余乐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银行

余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随之,理财产品孕育而生。相比国际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理财产品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对理财产品的发展还需根据我国国情,逐步的研究探索。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论基础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指的是由商业银行利用自身风控优势遴选资产,自行设计研发产品,将募集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资金融产品,最终所得收益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它的标准定义是指理财人员或机构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来重新组合和配置资产,且能够充分考虑到客户的风险偏好、财务目标,具有一定的定制化特征。

(一)投资者的生命期

理财产品的投资理论结合了生命周期学说,其提出者对生命周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远近闻名的经济学生命周期理论。它最具核心的思想是将人的完整生命比作一个周期,生命周期所具有的不同收入、消费特点来制定出不同的产品,以使投资的个人能够满足在不同阶段的财务与生活需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属于短中期投资的产品,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流动性及风险偏好将资金投资于各类产品中,这就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属性有个性化要求。数据显示,理财产品的购买人群及资产占比有它自己的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年龄分布及用户黏性,一般来说理财产品的购买人群在30岁-60岁阶段的比重较大,在这年龄阶段的人群多为收入及积蓄水平较为稳定的人群。同时,从资产占比角度看,理财产品在资产中的占比值逐步增大,表明了理财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随收益水平提升和时间的推移,逐步提升。

(二)组合投资

在各大商业银行的投资策略大致相同,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及适度的分散投资可以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保值增值回报。可以看到,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品种主要包括存款、债券以及权益类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品种的占比较大,体现出投资者的避险保值需求。近年来,在大资管环境及金融脱媒越演越烈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也在品种及类型上寻求突破,以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原来的市场份额。

(三)表内转表外

根据我国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受限,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蓬勃发展,而理财产品对中间业务贡献也不可小觑。近几年,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业务迅速发展扩大,截至2012年,管理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各类非银理财产品,如信托、资管类产品由于其产品花样翻新,结构相对复杂,越来越脱离监管的视野。对此,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多个行政法规,对银行非标准类资产规模进行限制管理,控制其的信用风险。

(四)金融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群的投资及消费习惯也发展了巨大的改变。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电商巨头在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造就了时代新生态的变迁。金融在与互联网的创新中也需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迅速的各种银行宝宝纷纷出现,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大行其道。金融创新理论的核心是金融生态,政府金融部门对创新金融市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一)理财市场发展迅速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产品规模破万亿元,业务品种、产品类型也越来越跟国际接轨,除了存款、债券这类低收益低风险的品种以外,股票、期货、信托以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也相应出现,产品线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出现分层分类的趋势,为不同阶层人群提供不同风险特征、投资偏好的投资理财产品。

(二)理财业务研发与创新

我国现在处于发展中国家,在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理财业务方面,其内容形式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在理财业务上继续深化、提高业务水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仍然是把销售放在首要位置,仍然是工作的重心,因此也就忽略了对理财业务的深化,也就出现了不同商业银行中理财业务的同质化。要想改变这种理财产品业务相同,结构基本相似的现状,就必须从个性化设置方面着手,提高商业银行的自我创新能力与自主研发能力,在核心理财产品上改变这种同质化,形成具有自我的品牌效应。

(三)自营与代销多渠道发展

目前可以在商业银行营业柜台可以买到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自营及代销产品的混合管理也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及客户管理带来许多问题。一、在收益水平上,自营产品的收益普遍较低,容易受到代销产品的冲击;二、在风险控制上,由于代销产品的管理人不是银行,在项目风险控制及合规销售上,容易出现项目后期跟踪不到位导致产品到期不能兑付、银行销售人員错误诱导客户导致客户投诉等问题。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问题

(一)理财产品的定价缺乏竞争力

现状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采取的理财产品销售模式都是在现有的客户资源上进行销售,这也就导致了部分购买理财产品的都是之前已经存款了的客户。这些客户会对理财产品的存款利率与预期收益进行比较,选择相对合适的理财产品与方式。针对客户的所采取的理财产品,我们不难得出我国的商业银行就会优先选择定期存款,把同期定期的存款利率来作为参考的标准。这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中所出现的定价模式单一的问题;2014年,我国商业银行又一步对下调了利率,以此来达到社会储蓄、消费、投资之间的平衡性。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定价方面缺乏灵活性,也就导致在突然改变的政策变化下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因此就出现了对理财产品定价有偏离公允价格的情况。综合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商业银行灵活性差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观原因;就理财产品的研发者方面来说,我国商业银行中研发者是不参与理财产品的营销的,这就使得拥有定价权的相关研发人员再对市场的了解程度方面具有局限性,不能够对理财产品的知识、投资喜好等方面有一个详细的、全方位的认识,就不能够制定出符合大众的、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的可行性决策。同样,处于一线的营销人员,他们不能对理财产品进行定价,也不能参与相关的讨论,故而导致了产品的定价和市场方面的需求不能够接轨。endprint

(二)商业银行中对理财产品的创新乏力

最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互联网金融业也就向着多元化发展,并且通过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具有收益高、流通性强,安全性打的特点,投资者通过对各种理财产品的分析对比,就很容易选择此方式。当然我国的商业银行认识到了这一点,每年都能够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可是他们却不能打破惯性思维,依然选择之前的收益模式,千篇一律,模仿行极强,这就导致了投资者的选择困难。商业银行不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总的来说还是创新能力不够,不能够与互谅网金融产品一争高下。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不足

为了将利益扩大化,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期限安排上会将资产与资金的期限长短错配,融入低成本资金对长期限的高收益项目,导致资金期限严重错配,产品的潜在流动性风险很大。分析当前的形势,投资者就更倾向于选择投资短期的理财产品,但是,商业银行中的多数存款又是来自于投资者的购买与同行之间的拆借,大量的销售短期理财产品就影响了银行流动性的稳定性。

(四)银行销售人员与投资者存在“语言障碍”

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的金融知识欠缺,他們在购买产品时,销售人员迫于业绩压力,通常会有选择性的介绍产品,没有做到产品风险的完整揭示。两方面的缺失经常会导致投诉和纠纷,为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四、商业银行中对理财产品提出的对策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使理财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每个环节都符合法规;(2)从理财产品的设计研发角度与发行上市等方面出发,建立一个动态性强的风险评估体系;(3)在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资金的流动性管理,保证产品的到期兑付,做到风险与盈利互相兼顾;(4)相关的银行管理人员应该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要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能够制定一套可行性的应急预案,避免因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5)商业银行中对理财产品的运作涉及很多市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体系混乱,这就需要我们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性。(6)相关的监管机构要对商业银行中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有关的完善,加强实施力度。

结束语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传统的盈利模式不再适用,商业银行需要不断顺应市场需求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手段,银行理财产品是零售客户管理的重要阵地,是商业银行零售银行板块的基石,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业务将会是各家银行争夺市场的新发力点,是检验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以及产品研发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艾迪凯德.《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徐爱军.浅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金融经济,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商业银行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银行激进求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