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国封建社会背景下传统家庭关系研究
2017-10-09王大铭
王大铭
摘 要:巴金的小说《家》淋漓尽致地诠释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所产生的传统封建礼教观念,这种观念浸透于中国社会及家庭的血脉之中,作品中的人物言语、态度、行为都有一定的体现。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都与封建礼教密切相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家庭小说突破的标志,它为中国新时期和谐家庭的建构提供了伦理学方面的思考和价值,使中国和谐家庭文化理念最终成为现实。
关键词:巴金;《家》;人物形象;关系
巴金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是一名精神界的战士,探索不同时代下的风云变幻。在他的“永生的杰作”——《家》之中,深刻阐述了中国传统封建礼教思想,描述了家庭中父与子之间的人物关系,突出反映出“五四”前后民族矛盾缓和状态下的社会变革,集中展示出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和意识,揭示人物之中的悲剧关系,表达出特殊时代下国民面对时局变迁的普遍心态,对于推动正常的伦理关系有极大的意义,并为中国和谐家庭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一、巴金《家》中的封建家长高老太爷
在中国长达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格局和制度中,封建家庭成为其中基础性的组织细胞。在传统封建家庭的舞台之中,存在有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在这部小说之中,作者巴金没有将夫妻关系视为家庭的主旋律,而是将“父系父权家长制”作为了小说的最强音,揭示出“父系父权”的绝对权威和控制性,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在传统封建家长制的家庭结构下,“男尊女卑”的家庭伦理观念一贯被推崇,“父,至尊也”的封建意识也使父系拥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地位。巴金在小说《家》中颠覆传统封建礼教下的父子关系,批判并质疑封建家庭中的父权。
(一)虚伪专制的人物形象
在巴金的笔下,全面否定和批判封建家庭社会中虚伪专制的化身——高老太爷。他以“精明能干”造就了一份大家业,并成为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至高无上的尊长,以极其突出的专制性格成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为了“金科玉律”,他也成为了家庭中所有悲剧的缔造者。虚伪也是高老太爷的突出性格特征,其道貌岸然的表象之下有一副精神空虚、灵魂丑恶的嘴脸,他希望能够“长宜子孙”,却不知自己的虚伪专制是在给这个家庭挖坟,将自己的子孙逼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他临死之前已经感觉到自己希望的幻灭,家庭成员也开始分崩离析,矛盾日益激化,家庭由此走上没落和衰亡。
(二)年轻人婚姻的包办者
封建社会的传统家庭中的婚姻都是由家长包办,由此也引发了青年婚姻恋爱方面的悲剧,在巴金小说《家》中的高老太爷包办的婚姻之中,有对觉新、觉民、鸣凤恋爱婚姻的干涉和支配,在作者营造的鲜明的婚姻场面之中,令人感受到愤激的强烈情绪。觉新本属意于表妹梅,却被父亲告知已经看定了一门亲事,他将儿子觉新的幸福根本弃之不顾,关注的是家庭的承续问题。在家庭伦理和文化传统思想之下,觉新难以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对于觉民的恋爱婚姻,则对觉民的坚持的反抗态度勃然大怒,用训斥的口吻对待自己的子孙的恋爱。而对于年仅十七岁的丫环鸣凤的婚姻,高老太爷也不愿放弃自己的支配权,将鸣凤作为筹码,送给六十岁的冯乐山做小,最终逼使鸣凤悲愤自尽。由此也强烈地揭示出封建家教下年轻人的幸福生活的戕害。
(三)奴隶人格的缔造者
典型的“祖孙共居”的传统封建大家庭,集中体现出传统的封建孝道的愚昧思想和伦理观念。在这个不平等的家庭尊卑制度下,子女的独立人格被否定,顺从驯服的品质才能更好地为家庭所统治。在封建专制被强化和异化的时代背景下,孝道具有极其沉重的、压迫性的力量,逐渐实现对青年一代奴隶人格的驯化。如:《家》之中的高老太爷极其反对新学,他将青年一代牢牢地掌控在封建礼教的教化之下,从思想和行为上强化对年青一代的奴隶人格的驯化。作者巴金将传统封建家庭视为黑暗专制的王国,而高老太爷则是其中的“君主”,是“国”的浓缩,在这种君臣父子的上下尊卑等级关系下,人性被扭曲和颠覆,无法实现人性的张扬与进步。
二、巴金小说《家》中的高家子孙
在巴金的小说《家》之中,父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显露出“父为子纲”的传统家庭观念和不平等的关系,在这种父权家长统治之下,高家的子孙无法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高家子孙也开始萌发出自我意识,在作者巴金的描述之中,高家子孙的境遇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儿子形象。
(一)封建礼教的牺牲品——高觉新
高觉新是贯穿于《家》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他是介于高家封建家长和叛逆青年之间的人物典型,可以说是时代转变历史时期的“中间物”。他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却在潜意识里对传统文化有着病态的“留恋”,这使得他陷入到思想徘徊、压抑的状态之下,进行自我与社会的悲剧性的抗争。封建传统礼教文化和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于他的骨髓之中,他难以摆脱封建秩序和文化的思想禁锢,只能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这种思想上的矛盾性决定了高觉新的悲剧性特征。
在这个具有延续家庭统治地位的长子身份中,高觉新的性格極其懦弱、屈从和隐忍,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放弃自我的过程,他也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和代言人。在他感觉屈辱、冲突、痛苦的时候,仍旧无法放弃作为家庭守护神的使命,这就使我们不得不为这个青年人的爱情悲剧深表同情,也对封建礼教对年青人的戕害备感愤慨!
(二)怀疑主义者——高觉民
高觉民是高觉新的二弟,他的性格介于高觉新和高觉慧之间,以一个怀疑主义者的姿态而出现,他渴望获取自己的幸福,并以理性的姿态与封建大家长进行抗争。他不如高觉慧那般勇敢,在浸染“五四”运动的新思想之下,他仍旧心存怀疑态度,还保留有封建制度的残余思想,可以说是一个新旧思想混杂的怀疑主义者。他在自己与琴的恋爱婚姻问题上,逐渐成长和成熟。
(三)具有“新我”意识的叛逆者——高觉慧endprint
在巴金的小说《家》之中,高觉慧以一个“新我”的决绝姿态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之中,展示出“五四”时期年青一代的自立、创造、朝气蓬勃的青春精神。他抛弃了保守、中庸的传统文化心理,以一个“大胆、叛逆”的反封建闯将的人物形象出现,是全新的启蒙型人物,决意将封建伦理、封建权威践踏和摧毁。作者巴金在小说中竭力讴歌这个极具亮色的人物形象,并将他的思想和行为具体体现在小说内容之中。
高觉慧主张新“人论”的思想,反抗封建家长和礼教。他将“五四”运动的新风带入到家庭的斗争之中,清晰地看到封建家庭的必然灭亡趋势,并认为自己应当创造出不寻常的事业,意识到应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在这种强烈的自主精神、进取精神的引领之下,高觉慧敢于公开在高老太爷面前支持觉民抗婚,并坚决抑制一切封建迷信活动,与封建礼教进行了赤裸裸的、正面的抗争。
高觉慧还存有知识分子普遍的重理想的心态,追求个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他不断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更好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并且,在与婢女鸣凤纯真的爱情面前,他从鸣凤被逼投湖自尽的事实,强烈地感受到封建家庭的压迫,并从中脱身而出。由此可见,高觉慧具有自我实现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在他义无反顾的斗争之下,最终冲破封建家庭的囚笼,寻找真正的自我理想。
三、巴金小说《家》中的人物关系冲突
在“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下,传统家庭观念被作者所批判和颠覆,并在五四新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之下,显露出子辈与父辈之间的代际冲突关系。
(一)利益价值的冲突关系
在巴金的小说《家》之中,呈现出复杂变化的代际冲突,这源于父子分属于不同的存在个体,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尤其是在人生价值、人生利益方面的冲突。
在小说《家》之中,高老太爷作为家庭最高统治者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读者视野之中,以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状态决定着家庭所有成员的命运,事无巨细皆由他一人批准和决定,对子孙造成了无法言说的倾轧和苦痛,也导致了儿子们的“反父”必然之举,产生父子之间强烈的冲突。在这个传统封建家庭之中,子孙们对于高老太爷无法理解,由此也产生了进一步的冲突。
(二)时代的隔阂
在巴金的小说《家》之中,存在父与子的冲突关系,显现出时代的隔阂。老一辈对于封建传统文化极其了解和推崇,而年轻一代则在近代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之下,吸纳了新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与父辈不同的文化认同、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在新旧思想更替的过程中,父与子之间存在思想文化上的隔膜,父辈指责青年一代叛逆、忘祖;而青年一代则抱怨父辈的思想僵化迂腐和老旧。如:高老太爷在年青一代的眼中是僵硬的、顽冥不化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高觉慧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高唱“新我”的凯歌,成为了光明的使者,有着革命的激情和生命力,并投入到对社会的激烈改造之中。此时,高老太爷则用虚伪的封建礼教捍卫和掩盖其崩溃、恶毒的本真面目。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封建宗法制度不断瓦解和离析,也极大地、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现实社会的代际关系,这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转型,呈现出变革、更新的新气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的二十世纪是一个找寻民族出路的时代,作者将矛头直指封建传统礼教“吃人”的本质,极其深刻地抨击扼杀人性、驯化奴隶人格的本真面目,并对传统封建礼教中的孝道进行了批判和抨击。在小说《家》之中,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融入其中,使家成为“国”的缩影,借助于“家”这个意象,实现对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阐释,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矛盾和冲突,突显出时代的冲突和文化的矛盾,进一步深入探讨国民性的改造、民族精神的弘扬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瑞娜.浅析巴金代表作《家》中三个主要男性人物形象[J].电影评介,2014,(17):96-97.
[2]付平.巴金序跋中的“大哥”与《家》中的“觉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46-52.
[3]刘阳.“父与子”:巴金《家》中人物形象及其关系论[D].吉林大學,2010.
[4]韩晔.懦夫还是英雄——巴金《家》中觉新人物形象再认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3):75-76.
[5]袁美勤.论巴金30-40年代创作转向[D].苏州大学,2006.
[6]曾永成.“大哥”觉新:转折时代一个身心分裂的悲剧人格[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22-26.
[7]肖向明.突围与突围之后——论觉新、汪文宣的文化“血缘”关系[J].求索,2004,(03):203-206.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