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社会的缩影

2017-10-09柯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

摘 要:《桃花源记》成为经典,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宋代是《桃花源记》经典化进程的巅峰时期,宋人对《桃花源记》内涵的开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涌现了许多新的思想。宋代的社会环境比较动荡,宋人经常以桃源意象入诗。宋人注重思辨,他们除了对《桃花源记》里的一些细节讨论辨析之外,还提出一种“思辨桃源”的理论。此外,宋代对陶渊明的建构也推动了《桃花源记》的经典化进程。

关键词:桃花源记;经典化;桃源意象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理想化的生活画面,这个画面中,风景秀丽,有良田、美池、桑竹等,土地平坦。并且民风淳朴,温馨美满,老人可以颐养天年,小孩可以自由嬉戏娱乐。这种安宁和乐使桃花源成为封建社会中文人墨客无比向往的理想社会。千百年来,文人们用一首首美丽的诗篇咏它、赞它,《桃花源记》逐渐成为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经典。《桃花源记》的经典化,有着纷繁复杂的原因。宏观地看来,它的经典化与陶渊明的经典化是有密切联系的,对陶渊明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桃花源记》的经典化。但是《桃花源记》的经典化也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与身俱来的独特内涵使它具有无穷的魅力。宋代是《桃花源记》经典化进程的巅峰时期,时人对作者的建构达到顶峰,同时,对《桃花源记》内涵的开发也涌现了许多新的思想。

一、现实:大量桃源诗的出现

“检索全宋诗系统,通过检索桃源、避秦、桃花、秦人、仙源、武陵等关键字眼,辅之以纸质文本,析出与桃源相关的诗歌共662首,涉及作家共358位,贯穿两宋。”[1]这个数量相当庞大,远远超过了前代,其中还不乏名篇佳作,比如王安石《桃源行》、苏轼《和陶桃花源》等。诗人们写到桃源,都会表现出某种特殊内涵,桃源已经不再仅仅是陶渊明笔下那个隐居之所,它从产生始,经历了南北朝和唐代,再到宋代,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母题。

桃源诗不仅数量庞大,题材也是十分丰富。有承袭前代求仙隐逸主题的,如张咏《游桃源观》:

一从仙去失仙源,树老台荒又几番。尘世莫嗟无分到,星坛空自有名存。[2]

从诗中意象“仙源”“尘世”等,诗题“桃源观”都表明桃源就是求仙隐逸的代称。

也有以桃源为躲避战乱之地,如吴武陵《题吉昌桥》:

一水长流出涧溪,众山绵密与云齐。武陵桥上观春色,自笑刘郎去路迷。[3]

桃源再美,也无从寻找,诗人开始嘲笑世人就算年年追寻日日探求也是枉然,桃源不可求,在这乱世求一无战乱之地是如此艰难。

还有借桃源讽刺统治者的,如汪藻的《桃源行》:

人间万事愈堪怜,此地当时亦偶然。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求长年。[4]

诗里列举秦始皇求长生不老的故事,鞭笞统治者的愚昧无知和腐败无能,充满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还有借桃源抒发亡国之痛,如谢枋得《庆庵寺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花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5]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末举兵抗元,失败后归隐田园所作,他借助桃源意象表明自己躲避当世,意在抗元,以表对宋之忠心,抒发亡国之痛。

由此可见,桃源意象在宋代入诗现象频繁,宋代社会是风雨飘摇的,越是这样越能显示出文人多愁善感之心,而诗歌则是最有力的载体,以上几类桃源诗,大抵涵盖了宋代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足可见桃源意象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

二、批判:桃源之“辩”

宋代桃源诗思想上的发展,先是继承前人隐逸求仙之传统,继而是对桃源发出自己的见解,主要是对前人的说法提出疑问等,这都使桃源带上了思辨的味道,同时,随着宋朝南渡,社会动荡不安,桃源变成现实只能是一种梦想罢了,诗人们一心追求的“桃源”也越来越让他们感到失望,他们只能在心中修筑新的“桃源”。

宋人喜欢对《桃花源记》里的一些细节进行讨论辨析,并为此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王安石《桃源行》一诗,把诗人的文学理想和他的政治韬略相结合,对桃源仙境的说法采取否定态度,诗中认为桃源里的人“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6]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而已,只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来这里,怎么可能是睿智的仙人呢?如果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也许就不会有人躲进深山,普天之下都是如桃源一般的美丽祥和,而要做到这些,就应当改革,让百姓安居乐业,很明显,在这里,王安石是借用桃源来宣传改革思想,表达了自己对改革的坚定意志。

同是避秦原因,薛季宣认为原因在于刑罚严酷,他以此质疑求仙之说,“秦君植木咸阳市,秦民血作东流水。秦风薄恶法秋荼,秦郊行人半无祉”,“秦政求仙徒而为,避秦役夫能至之。还知道可无心得,学道有心无乃痴”。[7]

此外,宋人对桃源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比如王令在《武陵行送张兵部归桃源》中一连串的对桃源质疑的问句,把这个被人追捧了几百年的桃花源否定得一无是处,他认为桃源里没有纲常礼教,没有律法,甚至没有人伦之理,桃源人永远徘徊在愚昧无知线上,这种祥和安定是建立在群众无知的基础上,是历史的倒退!就是这样的思想辩驳,互相攻讦讥讽,多方汇集,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桃花源,它一会是仙境一会又是田园,一会庸俗不堪一会又高雅华贵,这种讨论极大地开发了桃源的文学内涵。桃源在宋人眼里宛如天上人间,只要是有心之人,都可以到达。

三、理想:“心中桃源”

宋人比较喜欢逻辑思辨,对于桃源,他们提倡一种心中桃源的理论。即不管桃源存在与否,可寻与否,只要心中有桃源,心怀对桃源的追求,就可以到达桃源,这里面已经颇有佛家的禅味了。就像唐人喜欢写诗,宋人爱写诗歌理论,他们对事物有一种很强烈的思辨意识,有着深邃的哲学思辨能力,对很多事物都有着自己的卓識远见。这种“思辨桃源”的思想与前人隐逸求仙思想大不相同,这个桃源是虚无的,但是它又具有实际意义,它取决于人的内心,桃源应该在心中。这是宋人所发明的一种排遣郁闷的方法,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桃源不过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心中桃源往往和隐逸有莫大关系,关联之处在于二者都是诗人心灵的休憩场所。古代隐逸之士,有直隐和间隐之分。直隐是指隐于山林,不问政事;间隐则是隐于朝堂,心往山林。这种隐逸桃源基本散射于宋人桃源诗中,无论他们笔下桃源为何种题材,言外之意都呈现了归隐的追求。endprint

相对于前代诗人们沉醉于桃源美丽之中,宋代诗人的“心中桃源”往往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他们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仍然坚持追求无法获得的桃源,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解脱,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可以忘记国势衰退的痛苦,至于桃源是否真的的存在,桃源能否真的让他们成仙,他们并不在乎。

自南渡时期开始,“心中桃源”这一理念越来越兴盛。主要原因在于君臣无道,国势衰微,恢复中原的念想由一开始的豪情万丈完全变成一团泡影,宋人心中有志无处发,空有一腔热血,无奈之下只得消极避世,逃避现实,到处寻找疗伤的灵丹妙药,其实他们更是渴望在战乱中拥有一绝美桃源让自己沧桑的心灵得以安居,无奈世间早已无处寻找那样的美境,只有在自己心中筑起桃源,才能暫时麻痹自己。

《桃花源记》在宋代发展如此辉煌,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思辨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宋代社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儒学复兴时期,理性精神的张扬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对道与理的探讨是宋代士人精神追求的重要内容。宋人喜爱思辨,对于前人的观点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喜欢进行质疑和否定,对于桃源这一意象,前人之诗文所反映的无非就是寻仙和隐逸这两个方面,宋人则把桃源从天国释放到人间,把桃源放到大多数诗歌题材的创作中来,乃至贴近生活,抑或是亡国之思,这种做法突破了桃花源记原文的思想范畴,更是大大拓展了桃源这一意象的内涵。

另一方面,宋人之所以如此重视《桃花源记》,与当时的慕陶思想是分不开的。宋代是陶渊明经典化的成熟期,在此之前的几百年,陶渊明无疑是寂寞的,魏晋时期人们只当他是隐士,南北朝也只是把他作为一位出色的隐逸诗人,唐代只是觉得他的作品写的不错,但是对作者往往漠不关心。到了宋代,陶渊明的高洁不屈、宁静致远的品质深为宋人喜爱,他“自然”的思想更是深受统治者推崇,他们对陶渊明的崇拜超越了前朝,他们和陶、拟陶,以陶渊明为异代知音。因此,有宋一代慕陶者不胜枚举。可以说,宋代是陶渊明经典化的成熟时期,笔者认为,陶渊明在宋代被奉为经典,一方面是由于大文豪苏轼的推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给处于风雨飘摇社会的宋人提供了一个新的人生理想,这种理想是值得宋人去探寻的。

《桃花源记》在宋代的接受过程就是一部宋代史的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桃花源记》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而作者陶渊明也逐渐经典化,正是这两股力量的合流,使《桃花源记》在宋代真正成为一部流传千古的经典。

注释:

[1]邹静.宋代桃源诗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

[2]王锡九.宋代的七言古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567.

[3]傅璇宗.宋人绝句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0:145.

[4]王锡九.宋代的七言古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45.

[5]傅璇宗.宋人绝句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0:287.

[6]王锡九.宋代的七言古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367.

[7]王锡九.宋代的七言古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523.

作者简介:

柯伟,江苏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书写《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书写《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