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的类型与手法探析
2017-10-09赵宇航
赵宇航
摘 要: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经济和文化的体现,是在原有城市文化基础之上的锦上添花,体现着城市主人的审美价值和美学追求。城市景观包括园林绿地景观、道路景观、广场景观、居住景观、滨水景观、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城市综合环境景观等,与城市的地理地貌、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俗民风紧密相联。文章结合案例,阐述了城市景观设计的类型及其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景观;类型;手法
美国建筑大师沙里文曾说过:“根据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这个人,那么根据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城市景观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承,也是城市居民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城市建设基于原有的城市文化环境,是长期型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城市化妆。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的统一性和建筑的协调性之上,是城市文化内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提出:“新世纪的城市将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者的融合”,并预言:“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和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将殊途同归,而现代城市将更为讲求整体的环境艺术”。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饱含着人的智慧和情感,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精神追求。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城市病愈演愈烈,如何协调好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景观设计任重道远。
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骨架,连接城区各个功能区,犹如一个城市形象的展窗。比如哈尔滨城市规划局的虚拟影像公交车,通过公交车在主干道的行驶,上世纪初的哈尔滨市全景一览无余。城市道路承担交通运输、生态和景观的功能,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风俗风貌。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在速度和质量上都有质的飞跃,然而在设计理念和景观布置方面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过度倚重道路的交通功能,“重车不重人”,道路过宽,人行横道不方便人群通过,并且绿化系统不健全。
(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元素手法
城市道路破坏了城市景观的整体美感,不论是主干道还是商业街,都难以产生美感。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应在城市景观宏观规划指导之下,结合城市地形特点和人文环境来具体设计。首先,要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城市布局、地形、水文环境、气候等来设计城市道路网,加强道路设计来提升道路的承载量。如西安的混合式路网具有高架桥、环城高速等多种快速道路,但仍然无法缓解经济增长带来的交通压力。而山城重庆开山建桥,立体式交通网像海绵一样吸纳了大量车辆。其次,要以人为本,考虑车辆和行人的视觉习惯和道路使用规律,在细节处体现品质。公交系统、私家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在流通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交通目的,要灵活布置交通标志和绿化,让车流畅通,行人舒适。再次,道路景观要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将城市历史建筑、古街道与现代建筑有机联系在一起。最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避免道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原有的池塘、河流等自然景观融入进来,恢复和创造城市中的生态环境。
(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案例——南京长江路
南京长江路以展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为主题,将街道自西向东分为现代文化、近代文化和毗卢寺古建筑文化三段,途径总统府、毗卢寺、人民大会堂、金陵图书馆等南京标志性建筑景观。在洪武北路至太平北路南段增设一里的文化艺术长廊,街头雕塑、小品林立,处处体现六朝文化、民国风采。文化艺术长廊与人民大会堂隔街相望,是市民休闲玩耍的好去处。长江路的亮化工程更新了道路景观灯,采用造型古朴、照度低、光色暖的灯饰。道路中间增加绿岛,丰富了道路绿地层次。
二、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城市居住区为人们提供居住和休闲的空间和场所。早期居住區的景观设计过分强调绿化设计,景观设计成为了住宅小区附庸风雅的存在,没有真正深入设计内部。如今商业住宅区设计水平的提升,景观设计成为住宅区的标配,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楼房的售卖情况。
(一)城市居住区设计的元素手法
首先,居住区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池塘、洼地、河流、山丘等,合理改造园内水系,保留原有的树木、石头等,创造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其次,要满足居民的主要活动需求,提升小区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居住区是每个人的家园,身在其中要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做到“动”和“静”功能的结合。“动”包括居民在园区运动健身、遛狗遛鸟、唱歌跳舞等,而“静”是居民的日常休息、下棋赏花等活动。园区通过水系、假山、树木来区分运动场地和休息场地,避免大面积硬装广场对园区生态的损害,“动”“静”区域要合理布局,避免干扰居民的日常休息。再次,景观的设计要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并且具有层次性。现在小区建筑多以欧式为主,景观设计要在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渗透。在亭台水榭、假山、植物的引用上要层次化设计,注意营造私密的空间。最后,要坚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营造浓浓的居家气息,处理好光照和通风问题,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休闲场所。
(二)城市居住景观设计案例——岭南城市居住区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并且地区人多地少,高层建筑密集,这种条件下要解决建筑的防晒和通风问题,就要在建筑的立体景观设计方面做文章。一方面,通过天井、池塘、小河以及庭院绿化来达到空间通透的综合降温目的。岭南的住宅高层居多,建筑的高度超出了植物的覆盖高度,就要在立体景观空间种植矮灌木和藤蔓植物,避免日照西晒和顶晒,还可以在顶层种植植被和布置水池解决顶晒问题。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立体景观能够使居住空间纳入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种植在建筑外墙的绿植可以防止有害气体的入侵,还能调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营造室内小气候。居住空间的立体景观包括公共型、半公共型、私密型以及附加型。深圳万科金色家园把屋顶花园和底部架空层做成立体绿化,与数千平米的空中花园在视觉上形成整体,起到很好的通风和避热作用。
三、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包括公园的景观规划和公园的景观具体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保卫城市自然生态的卫兵,随着城市公园开放度的提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也逐渐受到重视。城市公园依山傍水,以山水、地势、绿植、建筑等围合而成的公共区域,融入于城市或者在城市边缘的公共场所,承担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endprint
(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元素手法
城市景观设计包括硬质和软质两部分,硬质实体包括道路硬化、景观建筑、地形修葺以及小品构筑物等,水系、绿植等属于软质实体。城市公园的园路是园区景点的纽带,包括二级公路、普通园路、园桥等。公园为了避免硬化路面对土壤生态的破坏,园路铺设软硬结合,且曲径通幽,一般禁止车辆驶入。园区内的整体设计要结合水系和地形地貌,保留原有的山丘、池塘和河流,在公园开阔处营造高低错落的多层次立体绿色景观。公园的水系设计要注意雨水的循环利用,对于湖泊水系、大江大河支流应做好蓄洪排涝设计。对于滨江公园、滨海公园要做好防止意外落水的保护设置。河滩、江边、湖畔要避免水泥硬化损害原始生态,可采用卵石、软沙铺设。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案例——橘子洲公园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中湘江江心,是狭长的线性景观空间序列,长沙市的重点旅游景点。橘子洲分为“一轴四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橘子洲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入园只能通过湘江一桥,游客由同一入口进入避免了游园路线的混乱,也不存在景观空间序列的错乱。园路的设置曲径通幽,意在营造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游园乐趣。通过毛泽东诗词碑、“谁主沉浮”雕塑群到青年毛泽东雕像,游园的情绪逐渐达到高潮,开始进入过渡景观,在问天台和望江阁让游客远眺宽阔的湘江水面,领略青年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农民运动的壮志凌云。
四、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公共场所,广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重要部分。广场的使用功能包括传承历史文化、体现城市精神、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等。城市中的广场景观设计不管是有规则的还是没有规则的地形,它都应该有一定的大小、尺度、对比、均衡、韵律、层次等审美原则,并且城市广场设计也要突出本身的特点。首先,根据设计作品角度的不同及突出重点的不同,在最终效果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其次,根据大众审美层次的不同,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多考虑使用者的文化层次的需求,把它转换为设计思想,体现它的个性,但不能过于形式化,要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背景及气候的变化,这样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才有一定的风格特征。好的城市广场设计其实就是一种生活追求,是一段历史文化发展,又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所以它慢慢向多元化发展,既满足各个层面的人民的精神需求,还要體现当地居民生活的价值观念。一个好的作品,不仅能反映当地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还反映着当地的城市文化积淀。
城市景观设计要强化每一块区域的特定功能,创造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运动场地,来满足市民的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生”的设计理念,为城市发展的现代化、人文化和和谐化做出规划设计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许媛媛,姜磊,吴运江.岭南城市居住空间立体景观设计的类型与手法初探[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2,(08).
[2]张益轩,许蕊,解如水.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序列设计手法探析——以橘子洲公园景观空间序列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5,(03).
[3]余倩倩.城市景观墙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04).
[4]王珏.从江南园林到现代景观——江南园林营建手法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D].江南大学,2008,(08).
[5]刘龙.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手法分析——以安庆市御景国际小区景观设计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6,(07).
[6]魏万亮,李凤敏,汪结明,李瑞雪.西北干旱区城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景观设计手法探讨——以乌鲁木齐市南湖广场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3,(02).
[7]张华香.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手法——以武汉万科朗苑小区为例[J].湖北林业科技,2015,(06).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