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工程科学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2017-10-09邓银初陈志刚

科学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良性循环

邓银初 陈志刚

摘 要 生态工程科学注重于在宏观上以求系统性、整体性维护和发展生物系统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与良性循环。生态工程科学以大环保、大健康概念为基础,最终解决人类自身最适合于身心健康的生存环境,并以此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故此,生态工程科学不仅有自然科学属性,同时也具备社会科学属性。生态工程科学最终会引导和促进农、林、牧等产业向大生态文明系统性和整体性发展。

关键词 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工程科学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7-0013-0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是我党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的科学表现。随着现代化进程步伐迅速加快,生态工程建设以及生态工程科学功能、地位,凸显了出来,并且必将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做出突出贡献。

1 生态工程科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性质

生态工程科学不同于生物工程科学。二者之间既有联系,更有区别。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在于研究的标的都是生物体系,不同点在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其原理、方法和功能、结构不同。生态工程科学以要求在宏观上的系统性、整体性维护和发展生物系统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通过这种完美结合达到其运动的发展的良性循环;生物工程科学则是基于现代生物分子学原理,注重于从微观定向改造生物物种或短期内创造出新的物种加以培养,以求有用于代谢生物。

通过对比生物工程科学和生态工程科学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原理、功能,不难看出,生态工程科学不只是纯自然科学范畴,而是在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更广泛地运用社会科学观点,调动整个社会功能,设置正确的社会结构和制定正确社会机制,以大系统的,整体的观念,促成自然的和社会的良性循环,不断实现最优化生物运动和发展环境,促进生态文明。

生态工程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基于长远观点的人类自身的身心健康的生态文明。以此为中心,要求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诸因素必须服从人类健康生活的需求而加以保障,为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良性保护,营养食物的生产、加工和管理使用等等,均须有对应的自然科学技术基础和社会观念、机制、和制度保障。社会是否重视生态工程科学的研究及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人类长远命运。

生态工程科学也不是凭空想象的新科学。它既是包括大生态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医、药产业等及其对应的加工业在内的实体产业科学,也是包括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建设及工商管理等等在内社会功能、结构和机制的科学。正确的生态工程科学观念即是正确的自然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社会科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生态工程科学的特征在于系统性和整体性。任何单一方向的努力和操作不足以代表其功能,只有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才是正确的研究方向。也只有生态工程科学,才是领导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等实体产业走向大生态,大环保,大健康的生态文明的大经济领头科学。

2 无农药种植新技术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的支撑技术

长期以来,农药化学产品的大量施用,水、土大面积深度污染,直接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看到的农田,河流中大量鱼、虾之类水生动物基本消失,水系和土壤中的农药残存累积增加,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加上不断新施用农药,使得有害昆虫抵抗药性的适应性增强,于是更毒性农药产品出来,如此产生恶性循环;农药化工生产的大量废气排放直接造成空气污染和废水排放对水质的深度污染等等,直接危及人体健康。科学证明,人类大病、重病发生率日趋提高,主要原因是基于这一情况。

目前世界范围内,无农药种植的概念尚未形成。包括象美国在内的工、农业大国,在解决农作物病虫害方面,主要还是采用施用农药或转基因。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走在国际的前列,比如大连市科学家刘疆滨运用微电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方面有了成功突破,湖南电子科技职院的邓银初老师发明的水电法除虫装置,运用在蔬菜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很大成功,不仅蔬菜品质好,而且产量也比施用农药高。蔬菜种植完全不要农药的成功,预示着所有农产品种植有可能不再要施用农药成为可能。

无农药种植新技术的发掘,使生态工程科学功能实现,有了实质性的技术支撑。

3 正确处理与农、林、牧等产业关系是生态工程科学发展的关键

生态工程功能往往通过农、林、牧等产业表现出来。

1)我国农业经历了农业学大寨和责任承包到户2个重要时期。前一时期的开山造田运动,使得大量山林被毁,造成水土流失和大气循环失调;后一阶段,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不少田土荒芜现象。解决这一现象的关键是大力提倡生态农业和景观农业相结合,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等等,以生态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

2)发展林业产业,是促进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发展的直接途径。

林业不只是木材资源的保证,也是园林景观的资源,建设美丽城乡离不开林业保障,生态文明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林业发展取向。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林,景观林经济林和材用林的生产比例,满足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需求。

3)生态工程建设与畜牧业关系密切。排泄物的污染问题,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得到解决。

以生态工程建设促环保,以环保促农林牧生产,全国范围内重视美丽景观城乡建设,生态工程科学原理将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4 加强综合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生态工程类型的大学少之又少,农、林、牧和工、理人才割裂开来,综合型的人才主要靠继续教育加以补充。据不完全统计,现实情况下,全国生态工程科学教育产品占实际需要的10%不到,湖北生态工程学院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就是很好的说明。

5 扶持生态工程建设科研企业

大力扶持从事生态工程建设及相关科研企业,使生态工程科学功能的实现有实质性实体依托。

任何个体的行为努力不足以实现生态工程科学功能,企业特有的责任和义务特点,以经济杠杆促事业发展,基于这一行业企业国内外不多,而生态工程科学也处于初探阶段,企业营运风险较大,国家给予政策层面和资金方面扶植也是很有必要。

總之,生态工程科学及生态工程建设能系统的,整体性的解决大环保,大健康概念命题的众多复杂问题,虽然还处于初探阶段,但会很快被社会群体所认知和认同,并将为之迅速发展,最终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动力。

参考文献

[1]贺涛,马小玲,彭晓春.生态建设政策补偿决策的制度建设[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交流会,2007.

[2]百度.谈谈对生态文明中国建设有何建议[EB/OL].

[3]段军光.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4(36).

[4]吕云海.浅析适线法在工程水文分析计算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107.

[5]张俊,李建贵,杜研,等.幼龄枣树树干液流的动态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良性循环
教师关注度对学生的影响
创设小情景,传递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