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2017-10-09蔡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8期
关键词:心功能情绪差异

蔡青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蔡青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SAS评分(44.22±1.57)分、SDS评分(43.24±1.43)分低于对照组(46.83±1.85)、(47.96±1.8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BNP、LVEF、LVEDD、LVESD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BNP、LVEF、LVEDD、LVESD均较本组干预前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护理中效果显著,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协同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理护理干预;情绪;心功能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肌失代偿期终末阶段, 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下降或舒张功能障碍, 导致心脏负荷过重的临床症状群[1]。由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归宿, 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肺循环、体循环障碍, 作为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影响较大。大量研究表明,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状态, 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此外, 相关研究显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对此,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需采取临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 以各种途径和方式, 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而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2月本院治疗的9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55.7~73.6岁、平均年龄(66.4±6.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27例、Ⅳ级12例;原发病类型:冠心病29例、高血压11例、心肌病5例、瓣膜病3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56.2~72.9岁、平均年龄(67.2±5.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26例、Ⅳ级12例;原发病类型:冠心病28例、高血压10例、心肌病6例、瓣膜病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严格遵守医嘱进行临床治疗护理,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放松训练、心理支持及临床随访;具体如下:在患者住院期间, 对患者讲授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注意事项及不良情绪对心功能的影响等;向患者发放慢性心力衰竭的宣传小册, 告知患者焦虑、抑制的情绪可加重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通过口头的形式, 指导患者有规律地深呼吸及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如下:选择安静的环境, 采用适宜的体位, 闭目养神, 逐渐全身放松, 用鼻呼吸, 训练10 min, 安静端坐, 保持被动的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因素、生活方式及心理特点等, 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报告, 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支持方案;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 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及心理支持, 并与其分享成功案例, 鼓励患者勇于接受治疗;对患者进行定期临床随访, 评估潜在的不良心理因素, 为患者提供长期心理护理指导, 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BNP、LVEF、LVEDD及LVESD。SAS评分的分界值为50分, 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SDS评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 63~72分为中度抑郁, >72分为重度抑郁[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SAS评分(44.22±1.57)分、SDS评分(43.24±1.43)分低于对照组(46.83±1.85)、(47.96±1.8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观察指标对比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BNP、LVEF、LVEDD、LVESD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BNP、LVEF、LVEDD、LVESD均较本组干预前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分)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对比,bP<0.05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8 52.87±2.26 46.83±1.85a55.25±2.64 47.96±1.86a观察组 48 52.70±2.21 44.22±1.57ab54.70±2.75 43.24±1.43ab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观察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观察指标对比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对比,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BNP(pg/ml) LVEF(%) LVEDD(mm) LVESD(mm)对照组 48 干预前 464.4±55.4 36.95±4.38 55.97±7.36 46.85±8.78干预后 349.2±37.5a38.67±4.75a50.22±7.82a41.73±6.59a观察组 48 干预前 470.0±54.9 37.60±5.02 55.46±5.94 47.24±9.05干预后 250.7±33.6ab49.85±4.94ab41.78±6.33ab28.45±4.55ab

3 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具有多样化, 以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及瓣膜病为主;在病情的影响下, 丧失劳动能力及承受较高的医疗费用, 患者的情绪状态较差, 不利于改善心功能[4-6]。焦虑作为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持续性焦虑可增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不稳定性;而抑郁以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 显著增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大量研究表明[7,8],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 与心功能呈负相关, 作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SAS评分(44.22±1.57)分、SDS评分(43.24±1.43)分低于对照组(46.83±1.85)、(47.96±1.86)分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BNP、LVEF、LVEDD、LVESD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BNP、LVEF、LVEDD、LVESD均较本组干预前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标准界值,而BNP、LVEF、LVEDD、LVESD均处于病理水平, 与以往研究[5]相一致。研究显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负性情绪, 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大于仅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在本研究的心理护理干预中,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 采取个体化的健康宣教、放松训练、心理支持及临床随访;干预前后,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与较多的研究相一致[9-11]。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 增强患者对不良情绪影响心功能的意识;心理支持可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有效消除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通过放松训练可协同提高心理支持的临床效果, 减少对病情的焦虑、紧张程度, 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疾病观,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此外, 临床随访可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问题, 有利于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并可保持心理护理干预的连续性。王晓燕[6]研究认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情绪状态具有相关性, 通过改善情绪状态,可协同改善患者的预后, 与心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可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协同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徐钦娟.分阶段心理护理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18):132-135.

[2] 吴慧萍, 刘艳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遵医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3,51(33):126-128.

[3] 尤春梅, 孙艳玲.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医学信息, 2015, 12(30):209.

[4] 曾秋容.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2(28):57-58.

[5] 曾利娅, 秦银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12):128-129.

[6] 王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内科, 2015, 10(3):413-415.

[7] 刘芳, 方淑华, 赵强, 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 2009, 23(32):2952-2953.

[8] 靳建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1):549-550.

[9] 杨秀梅.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14):2199-2200.

[10] 赵艳玲.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0):193-194.

[11] 梁普莹, 吴峻.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绪及心功能影响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3):49-50.

Clinical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ood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I Qing.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Zhongshan 52840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ood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hodsA total of 96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elf-rating anxiety scor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S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ResultsBefore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 (P>0.05).After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SAS score as (44.22±1.57) points and SDS score as (43.24±1.43) poin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46.83±1.85) and (47.96±1.86) points],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efore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NP, LVEF, LVEDD and LVESD (P>0.05).After intervention,both groups had better BNP, LVEF, LVEDD and LVESD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greater improvement range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provides remarkable effect in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it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improving the patient’s heart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use.

Elderly chronic heart failur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od; Cardiac func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78

2017-07-18]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心功能情绪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