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普查初报
2017-09-30凌小惠吕建荣
凌小惠+吕建荣
摘要:采用踏查法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对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害虫进行了一次系统普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标本经鉴定有森林害虫277种,危害程度较大有1种,为华山松大小蠹,其余危害程度轻微。
关键词:化龙山保护区;林业害虫;普查;种类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186-02
1 引言
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陕西省安康市最东南部的镇坪、平利两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09°16′41″~109°30′29″,北纬31°54′39″~32°8′13″,总面积28103 hm2,为森林生态类系统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接渝北湿润型常绿阔叶林地带,东邻鄂西北常绿、落叶阔叶林地带,南北过渡、东西承接,区内最高峰化龙山海拔2917 m,为大巴山的第二主峰,系岚河和南江河的分水岭,植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已发现有种子植物154科741属2159种;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374种。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小神农架”之称。
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生物落户和繁衍,也为各种森林害虫的发生、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岚镇省道穿保护区实验区而过,使森林害虫诱发因素增多,对区内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在2003年由西北大学组织的科考中发现有昆虫608种,其中危害较大森林害虫39种[1]。近几年对这方面的调查再未开展过,因此,通过本次普查在进一步完善保护区昆虫本底资源的同时,查清保护区森林害虫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寄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基本信息,对于科学制定防治规划,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提供依据。
2 普查范围和方法
2.1 普查范围
为保证普查成果能科学、准确、完整反映保护区资源状况,普查范围涵盖了保护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涉及区域有公路沿线、水域、森林公园、生产生活区等,类型包括有人工林、天然林、花卉等。
2.2 普查方法
本次普查采用地面人工踏查和布设诱虫灯诱捕方法。地面调查根据保护区植被及地形地势特点,采取重点线路和辅助线路踏查相结合。根据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共设置4条重点踏查路线,分别是丁家屋场沿岚镇公路至化龙山垃圾场,瞎马洞沟口翻大梁至浪河,浪河口至东西河,花桥村至火烧屋场。在4条重点踏查路线上结合各站巡护线路,选择3~4条作为辅助踏查路线,保证踏查区域涵盖普查范围的所有类型。按照方案和技术要求,对4条重点踏查线路每20 d踏查一次,辅助线路每30 d踏查一次。外业踏查采取重点线路由调查队集中组织调查,辅助线路由保護站抽掉的普查队员日常巡护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踏查过程中采用直查法、网捕法和震落法对线路上发现的全部昆虫采集制作标本并悬挂采集标签,并拍摄照片[4~5]。
3 普查结果
采集到的昆虫标本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鉴定,涉及14目,78科,277种[2,3]。
(1)半翅目有蝽科、盾蝽科、红蝽科、花萤科、猎椿科、同蝽科、缘蝽科、长蝽科、共8科,26种。
(2)蜚蠊目有鳖蠊科1科,1种。
(3)革翅目有球螋科1科,1种。
(4)广翅目有齿蛉科1科,3种。
(5)襀翅目有襀科1科,1种。
(6)鳞翅目有斑蝶科,波纹蛾科,蚕蛾科,尺蛾科,刺蛾科,大蚕蛾科,灯蛾科,毒蛾科,粉蝶科,凤蝶科,钩蛾科,虎蛾科,环蝶科,蛱蝶科,绢蝶科,枯叶蛾科,鹿蛾科,螟蛾科,木蠹蛾科,苔蛾科,天蛾科,蚬蝶科,眼蝶科,夜蛾科,舟蛾科共25科,134种。
(7)脉翅目有螳蛉科,蚁蛉科2科,4种。
(8)膜翅目有胡蜂科1科;1种。
(9)鞘翅目有步甲科,粪金龟科,负泥虫科,郭公甲科,花金龟科,吉丁虫科,吉丁甲科尖,尖鞘叩甲科,金龟甲科,金龟科,距甲科,卷象科,叩甲科,丽金龟科,埋葬甲科,蜣螂科,锹甲科,鳃金龟科,天牛科,象甲科,朽木甲科,阎甲科,叶甲科,隐翅虫科,芫菁科,葬甲科共26科,89种。
(10)双翅目有蜂虻科,虻科2科,3种。
(11)螳螂目有螳科,长颈螳科2科,3种。
(12)同翅目有蝉科,耳叶蝉科,蜡蝉科,沫蝉科4科,6种。
(13)直翅目有蝼蛄科,螽斯科,蟋蟀科3科,4种。
(14)竹节虫目有竹节虫科1科,1种。
从普查结果看,化龙山保护区由于海拔较高,昆虫的生物期发生时间晚(5月底),结束早(9月底);受温度影响,集中在海拔2200 m以下分布。从采集到的标本数量上看,以半翅目(8科、26种),鳞翅目(25科,134种),鞘翅目(25科,89种)三目种类最多,共计249种,占到全部普查种的90%以上。鞘翅目中天牛科共36种,为全部标本中最多,占到了13%左右,但每种都只采集到1~3头;从时间上看,在7、8两个月发生最为集中,占到了全部标本数量的80%以上。食叶害虫169种,蛀干害虫36种,地下害虫33种,种实害虫3种,其它36种。危害寄主主要为华山松、巴山冷杉、漆树、杨树、栎类及核桃、板栗漆树、椿、橡等。
4 普查结果分析
4.1 森林虫害危害程度
森林害虫的区系组成及分布,除因地理区域的限制而受到影响外,与地势、地形和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等十分密切。化龙山保护区高差悬殊,植被地形变化多样,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昆虫的区系组成有着明显的差异。海拔700 m以上有常绿阔叶林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及常绿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灌木、植被发育良好,树种多样,层级结构复杂,害虫种类较丰富。但由于保护区建立后,生态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害虫极少成灾,通过保护生态,促进天敌种群发展,即可实现控制森林虫害的繁衍和扩散,恢复生态平衡。虽然岚镇省道穿保护区实验区而过,周边有煤矿、森林公园等生活生产区域,但本次普查并未发现省外有害生物的入侵情况。
4.2 优势森林害虫危害程度
本次普查中,在保护区核心区瞎马洞大梁附近发现有华山松大小蠹害引起的大面积的华山松枯死,而且枯死的势头以这一区域为中心逐步向周边蔓延,对保护区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6]。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该区域林分主要以人工华山松林为主,林分结构简单,加之保护区建立前为林场营林区,原有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的破坏,人工林面积的大幅增加,形成了林分结构针叶化,树种结构纯林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低下,修复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5 结论及管护对策
保护区作为“天然基因库”是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场所,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林业害虫也是生态系统组成的一部分,反映出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它们与森林、天敌相生相克。当三者间协调发展时,这个生态系统就能维持平衡,不会造成虫害的孽生和规模性的发展。因此,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5.1 加强林业害虫可持续控制
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7]的指导思想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思想出发,在充分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强调森林生态系统对生物灾害的自然调控功能的发挥,协调运用与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相和谐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可持续控制的效果。因此通過严格管理,防止保护区资源遭到人为破坏和森林火灾的发生,维持生态平衡,是化龙山保护区森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基本遵循。
5.2 生物防治技术在保护区的应用
既要对已造成危害的华山松大小蠹进行防治,还要保证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在高山操作简单易行、有效期长等因素,对发生区的华山松大小蠹防治宜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灭杀。目前较成熟的技术是华山松大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诱捕器灭杀法,通过在发生区域悬挂华山松大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器,对扬飞期的华山松大小蠹成虫进行大规模的诱杀,直接杀死和降低华山松大小蠹的种群密度,实现对华山松大小蠹害的控制。
5.3 加强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和技术人员培训
随着化龙山保护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面积逐年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合理。但近年来全国性的森林病虫害发生呈上升势头,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威胁增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的途径增多不仅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森林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根据本次普查虫害种类、分局及危害情况,在区内布置森林病虫害监测点,密切监控害虫的动态变化,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掌握重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开展森林病虫害知识培训,重点就如何识别危险性较高的森林病虫害、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相关数据分析等,为森林害虫的监测和防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玛丽,邢连喜,赵一庆.陕西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R].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1~17.
[2]王文芳.关于森林虫害调查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13):340.
[3]舒 军.谈谈几种森林虫害的调查方法[J].科技信息,2007(13):24.
[4]蔡邦华,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5]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名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6]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简易性有害生物名单公告(2013年第4号)[R].北京:国家林业局,2013.
[7]骆有庆,沈瑞祥.试论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策略[J].陕西林业科技,2011(1):54~56.
Abstract:The forest pest species in Hualongshan nature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s of on-spot investigation and sample survey from May 2015 to June 2016.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77 forest pest species in Hualongshan nature reserve after the identification,of which one species is seriously dangerous pest and the rest are light dangerous.
Key words: Longshan Nature Reserve;forestry pest;census;spe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