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山丘陵地区毛竹—竹荪立体经营模式探究

2017-09-30郭江艳史成伟翁行良葛明华白雪峰

绿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竹荪毛竹

郭江艳+史成伟+翁行良+葛明华+白雪峰

摘要:为了利用毛竹林下蔽阴、潮湿、避风等特殊的环境条件,以及毛竹林下拥有较多的竹叶、竹枝等凋落物和地面上的死竹篼等有机物,试验研究了毛竹林下竹荪栽培的立体经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茅山丘陵山区竹林栽培竹荪这一立体模式切实可行,通过栽培竹荪起到了竹园垦复、抚育松土和施肥的效果,既改善了竹林环境条件,提高了毛竹的产量和质量,又可获得经济价值较高的竹荪,是单纯竹林经营效益的4.9倍。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毛竹;竹荪;立体经营

中图分类号:S75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102-02

1 引言

竹荪原是一种生长在野外林中的一种香草,因香味独特,营养丰富,于20世纪80年代由福建省古田县首先驯化成功。我国科技人员经多年努力选育出四个适宜人工栽培的品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选育出的竹荪开采期提前,原为8~12月开采现缩短至3个月左右可开采,大大缩短了栽培时间和减少了管理成本,为竹荪的人工化栽培奠定了基础。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为鬼笔科竹荪属,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是当今世界最为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之一。据测定竹荪含有16种氨基酸和粗蛋白、纯蛋白、粗纤维等,长期食用能获得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之功效。同时对治疗高血压病,降低胆固醇也有良好的效果。在国际上有“软黄金”和“超级保健食品”之称。目前各级政府大力倡导支持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和林阴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生态模式。2013~2016年在江苏省句容市磨盘山林场进行毛竹林下栽培竹荪的立体经营模式探究,现简要总结如下: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来源

试验所用的竹荪菌种引自安徽润林有限公司。

2.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位于句容市茅山腹地磨盘山林场。地处东经119°14′,北纬31°38′。北亚热带中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变化鲜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229 d。年平均温度15.2 ℃,大于等于10 ℃的活动有效积温为4840 ℃,多年平均降雨量1058.9 mm,日照时数2157 h。土壤为黄棕壤,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弱酸性。全场森林覆盖率93.7%,活立木蓄积量10.5万m3,林地面积2.4万亩,其中毛竹林5000亩。

在磨盘山林场大山口工区石灰窑林班005小班毛竹林内进行毛竹—竹荪立体经营模式对比实验,该小班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林内郁闭度0.7以上。在小班内设置25.8 m×25.8 m的毛竹—竹荪立体经营地(实验地)和纯毛竹林地(对照地)各3块标准地,试验地共6块。试验前经过抚育管理试验地和对照地平均立竹度都为227株/亩(见表1、2)。竹荪采收后,实验地与对照地都按正常竹园进行经营管理。

2.3 竹荪种植技术

2.3.1 季节安排

在江苏地区以4月中下旬为播种适宜期,7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为采收期,9月中旬生产结束。

2.3.2 接种处理

将安徽润林公司购买竹荪原种,接种在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料中。(培养料配方: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或碳酸钙1%,糖1%。将培养料装进塑料袋后上锅灭菌,常压100 ℃灭菌12 h。)接种时室内温度要控制在37 ℃以下,接种后,将菌袋及时移入发菌室内进行发菌培养。发菌室要使光线接近黑暗,室温控制在23 ℃左右,空气相对温度在70%左右,注意通风换气。当菌丝长满菌袋(栽培种)时即可进行种植。

2.3.3 竹荪种植

在竹园内开挖宽60 cm,深15 cm畦床 ,将发酵过的木料经木屑或稻壳均匀地铺于畦内,厚度为10 cm,再将栽培种分成3 cm×3 cm小块,按10 cm×10 cm排于畦床,最后覆盖一层经过杀虫灭菌的腐殖土。

2.3.4 管理技术

(1)温湿度管理。发菌期保持培养基含水量在60%~70%之间,温度保持23~28 ℃。菌蕾期温度控制22~30 ℃,土壤含水量保持20%~25%,晴天需早晚各喷水一次,相对湿度达到80%~85%。出菇期培养料内含水量保持60%,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晴天应早晚各喷水一次,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

(2)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青霉、绿霉、毛霉、曲霉、鬼伞菌等。防治方法用1∶500~800倍多菌灵溶液喷治;主要虫害有白蚁、红蜘蛛、蛞蝓等。白蚁防治可人工捕杀、灯光诱杀或用白蚁净药杀等方法;红蜘蛛防治可喷1∶100倍石硫合剂。蛞蝓防治可用5%食盐液喷洒,也可人工捕杀。

2.3.5 收获与加工

(1)采收。在江苏地区竹荪种植后可长菇3~5潮,子实体成熟都在每天上午11时前,当菌裙撒至离菌柄下端4~5 cm就要及时采摘,如延迟采收容易趟到自溶,并且影响下一批竹荪的形成。采收时注意防止泥土粘连菌柄和菌裙,采收后避免挤压和通风不良,确保菌体形状完整无损。

(2)加工。竹荪采收后应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烘干。将采收的竹荪菌体排放于竹筛上,竹筛上须先垫一层纱网,防止菌体干燥后粘贴在筛上,然后送入烘房进行烘烤、干燥。干制后的竹荪应及时分级处理,由于竹荪干品返潮力极强,需迅速将分级后的竹荪密封包装,置于干燥、阴凉处贮藏。

3 效益分析

根据表3可得,毛竹林内栽培竹荪平均每亩可产干品15.7 kg(这里每亩指一亩竹林的面积,去除立竹、边坡地外实际栽植竹荪的面积为其1/8)。按市场价240元/kg,每亩收入可达3768元,去除菌种及管理用工每亩1100元,可得净利润2668元,投产比为1∶3.4。是纯竹林经营收540元/亩的4.9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由表4、5可得,竹荪采收3年后进行毛竹—竹荪立体经营的毛竹与对照林林分相比,立竹度高出10.88%,毛竹眉围高出15.19%。

4 结语

在毛竹林内进行竹荪立体经营,不仅可获得一定数量的竹荪,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在培育竹荪过程中需进行开沟、铺设培养料(木屑、稻壳)、灌溉等技术措施,就相当于对竹林进行松土、施肥,对竹鞭生长十分有利,促进了毛竹生长发育。三年后进行竹荪立体栽培的林地内毛竹明显优于对照林内毛竹。另外在竹荪培育时需大量劳力,可带动周边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由此可见,在茅山丘陵地区毛竹—竹荪立体经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胡家权.竹林栽培竹荪的方法[J].农家科技,2014(5):25.

[2]黄 艳,林国强,江玉姬.竹荪生长条件的初探[J].武夷学院学報,2013,32(2):71~76,82.

[3]苏德伟,罗海凌,林辉,等.林地套栽竹荪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2(17):149~150.

[4]施道崔.毛竹林竹荪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1993,12(5):32.

[5]陈建寅,兰林富.毛竹现代经营技术初探[J].竹子研究汇刊,2001,20(3):13.

[6]郭 江.毛竹林空间立体经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3,30(4):66~68.endprint

猜你喜欢

竹荪毛竹
卖竹记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节骨草和毛竹苗
敲竹杠
“竹君”食疗菜
夏季优选食疗菜
一碗竹荪汤
每期一道养生菜:竹荪排骨汤
激流中的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