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望”重庆“避暑经济”

2017-09-30宁小倩

当代党员 2017年18期
关键词:仙女山黄水武隆

宁小倩

炎热的夏季终于只留下模糊的背影,伴随几场秋雨,重庆人翘首以盼的凉爽天,在九月初的开学季闪亮登场。

回望今年夏季,全面发力的重庆“避暑经济”遍地花开。

据重庆移动公布的《2017年避暑大数据报告》显示,仅7月份,入渝旅游的人数就达469万人。这些旅客中,又有62万人去了重庆的各大避暑景区。

这样的数字实在来之不易。

重庆历来都是高温、酷热的代名词,重庆人更是习惯于在夏季举家“外逃”到周边省市去避暑纳凉,所以,外地游客入渝避暑的事实,听来更觉不可思议。

但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重庆正高调发展“避暑经济”:挖掘得天独厚的避暑生态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完善和延长产业链……

脱颖而出的重庆“避暑经济”,不仅可以让重庆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清凉,不再“远走他乡”,而且能够让“避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帮助当地群众实现“旅游脱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让重庆人回家“歇凉”

今年夏天,石柱县城的专车司机马师傅一直在忙着接送主城来的市民去黄水景区避暑。他说,7月份以来,自己的节奏就跟打仗一样,早上6点就开工,晚上10点才能休息,每天至少要跑两三趟黄水。

石柱县高铁站,许多“全副武装”的游客在进出站口排起了长龙。据车站工作人员介绍,从6月开始,每天前往石柱旅游的全国各地游客便络绎不绝。

来自主城区的刘阿姨与老伴从出站口走出来,她拖着行李箱、背着背包。“箱子里全是长袖衣服,黄水早晚温差大,必须准备长袖衣服。”刘阿姨说,夏天到石柱黄水避暑,这两年已经成了她和老伴的“规定动作”。

无独有偶。武隆仙女山、彭水摩围山等多个重庆区县的热门避暑景区,都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势头,游客接踵而至。

重庆移动的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重庆最受本地人喜爱的避暑景区包括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永川茶山竹海、万盛黑山谷、江津四面山、涪陵武陵山、武隆仙女山、彭水摩围山、巴南清风峡、长寿湖景区、南川金佛山等。其中,武隆仙女山和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依然是重庆人避暑的首选之地。

重庆有3000多万人口,其中90%以上的人居住在海拔600米以下地区。而重庆夏季极端高温天气的天数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重庆每年夏季有2000多万人有避暑纳凉的消费需求。保守估计,重庆每年催生的“避暑经济”市场规模约500亿元。

面对如此大的一块“蛋糕”,重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抢占市场先机。重庆人大都被周边省市如贵州桐梓、湖北利川等地所吸引,重庆的“避暑经济”在“强敌环伺”中遭受重创。

走出“深闺大院”吆喝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拥有丰富的高山、森林和湖泊等自然资源。据市国土房管局的数据显示,我市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00多座,具备避暑气候资源的区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境内规模较大的山脉有渝东北的大巴山脉、渝东南的武陵山脉、渝南的大娄山脉,完全可以承接市内大部分低海拔地区居民的避暑需求。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重庆最大的优势之一。”重庆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

良好的生態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就差舆论造势这“临门一脚”。

“临门一脚”的爆发,出现在2015年。

当年5月,由本地媒体牵头组织的“重庆避暑休闲目的地”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开启,前后持续四个多月。如此大张旗鼓地为本地的避暑地进行市场造势,在重庆尚属首次。

随着重庆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大和对景区的强力打造,这些避暑资源逐渐“觉醒”,避暑市场逐渐被“激活”。

今年7月,重庆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63条避暑纳凉线路,其中包含285个休闲点。此举不仅为市民在自己家门口避暑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各区县大力发展“避暑经济”搭建了平台。

而重庆各区县大多在此前就开始全方位宣传各自的避暑旅游品牌。除了传统的主流媒体营销渠道,轨道交通、公交车、楼宇等多种户外渠道也常被避暑景区的广告“霸屏”。同时,以“重庆市旅游局”“重庆旅游”及渝东南、渝东北、渝西等片区的各个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主的宣传也招数频出。

脱贫攻坚打“避暑”牌

8月初的一天,武隆区大洞河乡红宝村罗光勇一家异常忙碌。一大早,罗光勇就让在家度暑假的两个女儿去买菜,张罗午饭,他家经营的农家乐连续一个多月几乎天天爆满。

在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罗光勇一家从山上搬迁到红宝村。“全靠村里发展旅游,我们才有好日子过。”罗光勇说,自从村里发展起乡村旅游,自家开办的农家乐年收入至少有两三万元。

罗光勇的经历正是重庆乡村发展“避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目前,重庆的脱贫攻坚任务相当繁重、时间十分紧迫。因此,创新扶贫开发思路,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发展重庆的“避暑经济”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有效举措。这既能带动高山移民脱贫致富,又能将“避暑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做好,做出不同的风味。

2016年4月,城口东安镇、高观镇等六个乡镇建立了“重庆北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重庆北极”全境处在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800—2600米之间,是重庆市及秦巴地区经济较为贫困落后的区域之一,脱贫攻坚难度大、担子重。这个示范区的建立,就是要利用区域突出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包括“避暑经济”在内的旅游经济,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期待未来更上一层楼

精彩纷呈的表演、跳跃动听的音符、游客的尖叫与欢笑,让一年一度的仙女山草原露营音乐节成为重庆夏天的一大音乐盛事。

如今,“以节为媒”逐渐成为重庆“避暑经济”的一大特色。各区县使出十八般武艺,力图丰富避暑休闲的内容。除了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彭水摩围山、巫山当阳大峡谷等也推出了“好耍”的产品,角逐避暑市场。各个景区尽可能突出自身特色,通过文化、养身、主题活动等进行市场细分,以应对周边地区的竞争。目前,业态丰富已成为重庆“避暑经济”的一大优势,其带来的市场效应正在发酵。

“避暑经济”告别以往单纯的“床位竞争”,向多业态转向,也恰恰昭示了重庆本地避暑旅游产业市场可期。

随着更多优质避暑资源的开发建设,“火炉”重庆也能打造出更多让市民避暑纳凉的旅游胜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仙女山黄水武隆
仙女山的雪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仙女山机场进行校飞,年底有望通航
仙女山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黄水病
孩子的耳朵里流黄水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