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地栖居在深绿之城

2017-09-30王颖

当代党员 2017年18期
关键词:南河璧山中水

王颖

【背景】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给自然“种绿”、多给生态“留白”,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打造山水城市,增强城市自然底色,增加城市人文底蕴,让自然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璧山区的美不用刻意寻找。璧南河中有鱼儿嬉戏,秀湖公园里有山水环绕,夜晚青龙湖畔有萤火虫飞舞,观音塘湿地公园可听取蛙声一片……

得益于璧山“小而美”“深绿城市”等头衔的巨大吸附力,璧山区在关停大量污染企业之后,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失速掉队,反而一路高歌猛进,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

璧山的绿色崛起,其实是从水开始的。通过治理璧南河、大兴水利、建设“一河三湖九湿地”,璧山从治理一条河,到打造一座城,走出了一条水环境建设之路,也探索出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相融共生的新路。

治污 墨池变清流

天刚蒙蒙亮,小邓穿上全套运动装,到璧南河晨跑。

璧南河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芬芳,沿途可以看见打太极的老太太和坐在岸边钓鱼的老大爷。

跑到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透进来,小邓便神清气爽地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如果是七年前,小邓不但不会沿着璧南河晨跑,甚至上班路过都会躲得远远的。因为沿河两岸的很多企业将生产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让璧南河臭气熏天,鱼虾绝迹。看着黑黝黝的河水,不少市民捂着口鼻吐槽,这条河简直就像书法家的洗墨池。

为让璧南河重现碧波荡漾的景色,从2010年起,璧山开始重拳治理璧南河污染。

首先是严把“入口关”,凡投资项目,不论大小,只要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就不能落地。

其次是扎牢‘防火墙,建立起一套精细的污染防治管控、考评制度体系,划定生态红线,让不达标的企业关停。

璧山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启动污染整治以来,璧山区依法关停了588家工业企业、373家养殖场,这样就有效地隔离了污染源”。

除了杜绝污染企业入驻,璧山区还将璧南河划分为68个河段,每个河段由一个区级部门担任“河段长”包干治污,区级领导担任“河段督导长”。区政府每月召集“河段督导长”“河段长”开情况通报会,定期公示各河段治污进度和水质监测结果,并作为年终考核依据,激发了“河段长”和“河段督导长”治污的主动性。

正是因为抓住了治污的关键,并把责任落到实处,璧南河才有了今天的景象。

“是谁高超的魔术,让一池死寂的浑水,变成了亮丽的清水河……”著名词作家庄奴先生在参观璧南河之后,将感触写进了这首《清水河》里。如今,这首歌伴随着璧南河的碧波,荡进了每个到过璧山区的人的心田。

活水 涵养一座城

2017年5月21日,璧山区突然暴雨如注,一下就是整整六个小时。

家住璧南河附近的老张头焦虑地望着窗外,嘴里不停地念叨,这下路面肯定积上水了,一会儿怎么接外孙放学呢。

老张头打着伞走到大街上,他惊讶地发现,雨虽然大,却只是打湿了路面,以前一下雨就“看海”的景象不见了。

据后来媒体公布的数据,六个小时的雨量仅仅一个小时就被城市排水系统快速“回收”了。这要归功于璧山区去年启动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璧山区有常住人口73万,全区各类工程性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550立方米,属于重度缺水地区。

为了缓解干旱,璧山区大兴水利,保存雨水,近年来新建、整修大小水库和水利设施6000多处,建成大岚、东岳、双凤、竹林沟等7座城区景观防洪水库,扩建了柯家桥、莲花等2座小型水库,新增水库蓄水能力3000多万立方米。

除了对雨水加以利用,璧山区还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

所谓中水,就是各种居民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净化,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的再生水(非饮用水)。

璧山于2010年在重庆率先开始中水回用工程建设、使用和推广,投入2200万元实施了城区中水回用一期工程,日产中水1万立方米,并在沿河路铺设了6.3公里管道。

通过对中水的再利用,不仅可节约水资源,还能降低用水成本。目前,璧山全区日供应中水近万吨,通过总长度60公里的中水供应管网,将中水输送到城区各处,用于市政、灌溉、消防及生态养护。

2017年7月中旬,璧山城区中水回用二期扩容工程正式通水,处理能力提升到每天2万立方米,加上12个镇街中水处理设施,全区中水处理规模已达每天4.3万立方米。目前,全区中水利用率已达46%,仅市政绿化用水就为财政节约水费近900万元。

筑巢 引得凤凰来

2017年8月5日傍晚,满眼翠绿的秀湖公园已褪去白天的燥热,湖面波光粼粼,映衬着湖边的层叠绿意。人们三三两两在湖边散步,偶尔有凉风掠过,好不惬意。

带着家人去秀湖公园赏景,已成了王雅琳一家周末郊游的首选。

王雅琳说,秀湖公园里碧波荡漾的湖水和满目葱绿的景观,能让一家人身心得到放松。

像王雅琳这样,节假日到璧山区享受休闲时光的人不在少数。这也带动了璧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王永华在秀湖公园的湖边开了一家茶楼,取名云庄茶楼。茶楼消费比较高,最便宜的一杯茶也要28元。即使是这样,到了周末和节假日,茶楼仍然一座难求。

璧山秀美的景色有一半要归功于璧山美丽的水系景观 ,而水系景观则得益于璧山区政府对待水环境的态度——“遇沟不填、遇水架桥、水系保护優先”。

此外,璧山区还加强水系空间塑造,建设“一河三湖九湿地”,让水域建设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

可以说,璧山区通过治理水环境激活了一座城。在这个过程中,璧山区政府还提出打造“深绿城市”的理念,将打造和谐生态、循环经济、低碳社会作为发展目标。

绿色发展理念为璧山区筑巢引凤。近年来,全球最大的笔电机壳生产商展运电子等多家知名企业陆续在璧山落户,使其迅速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三大产业集群。

美丽的景色和良好的生态,让璧山区的发展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未来,璧山区将打造高品质的“人生服务链条”。“十三五”期间,璧山区将持续加快建设与出生、上学、就业、居住、购物、娱乐、养老等相关的精准服务项目,完善人一生中十个重要节点的高标准服务体系。

致力于打造“一生之城”的璧山,将为在璧山区生活工作的人们提供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河璧山中水
伯益造井
南河特大桥顶升方案关键点分析与设计
MBR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造纸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高校中水回用与跨层节排水联用设计研究分析
自证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璧山分局“四举措”整治餐饮业排污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