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撒“美丽心灵的种子”

2017-09-30

当代党员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共产党员情怀稿件

我同《当代党员》的缘分,始于1997年。

那年,我在一个偏僻小镇的镇政府上班。由于初出校园,加之专业不对口,对工作有点无所适从。

那時候,办公室一位同事订阅的《当代党员》,便成了我“进补”的精神食粮。

如何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从《当代党员》汲取营养;党建材料怎样写,以《当代党员》为蓝本;基层党建工作无从下手,向《当代党员》借经验……它犹如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循循善诱,引导着我成长。

通过研读每一期的《当代党员》,我的工作方法和水平得以提高,文字写作功底也有了进步,不仅工作得到了单位的认可,而且采写的一些新闻稿件也在县报上陆续发表。

2004年,我被借调到当时的大足新闻社,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由此开启了我所热爱的新闻采编生涯。

从当初“半路出家”当记者,到后来成为报社业务骨干,《当代党员》像一位默默关注着我的朋友,陪着我一起走过成长岁月。每当我思路“卡壳”、无从下笔时,便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从《当代党员》里寻找灵感。

值得一提的是,从一期又一期的《当代党员》里,我看到无数共产党员不求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情怀。他们的故事感染着我、鼓舞着我,让我时时以他们为榜样,在新闻采编岗位上尽我所能写好每一篇稿件,拍好每一张图片,真诚对待每一位采访对象,真心帮助每一个处于困境中的弱者。

《当代党员》给了我精神力量和为民情怀,而我也有幸在党组织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与《当代党员》的缘份,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来,《当代党员》在变。

从栏目设置到版式设计,从主题策划到内容采编,《当代党员》在不断创新。

作为市委的机关刊物,它大气而不呆板,严肃而不失活泼,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融合起来。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它可谓实至名归。

20年来,我也在变。

从青涩岁月到不惑之年,从乡镇干部到区县报记者,随着岁月流逝,年龄、职业和身份在变,不变的是对《当代党员》的热爱、信赖和感恩。

是《当代党员》让我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记得关注《当代党员》微信公众号时,它的欢迎语我特别喜欢:“谢谢每个路过的您,辛苦一路读到这里。您微微地笑着,不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经等待很久。心就像一块田,放什么进去,都会播下种子——希望您能在这里拾到一些美丽心灵的种子。”

阅读《当代党员》时,我的表情就是“微微地笑着,不说什么话”。如果非要说点什么,我想说的是:谢谢《当代党员》,它把理想、信念,真诚、善良,以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正能量的东西放到我心里,让我拾到了“美丽心灵的种子”。

(重庆大足日报社 李美坤)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产党员情怀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