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穆斯林的葬礼》中叙事意象的英译

2017-09-30董娌楠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0期

董娌楠

【摘要】作者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暗示去选择与构建叙事意象,这样不仅发展了叙事作品中的诗意,也加强了对应的审美。因此,作者普遍采用叙事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深意、深化作品主题并在叙事作品中象征一些重要观念。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叙事意象 删译

一、叙事意象

叙事意象总是在文学作品中充当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揭示生活真谛的一种工具。作者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暗示去选择与构建叙事意象,这样不仅发展了叙事作品中的诗意,也加强了对应的审美。因此,作者普遍采用叙事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深意、深化作品主题并在叙事作品中象征一些重要观念。“在学习中国叙事文学作品时,必须要将意象或叙事意象作为学习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并欣赏到中国文学的闪光点。”

二、《穆斯林的葬礼》中叙事意象的英译

1.自然意象的暗示。所谓“自然意象的暗示”是指在汉语中,一些引人深思的意象有时会对历史、自然界或是人类积累信息,这样就会引发读者对广阔宇宙的无限想象。带有暗示的一些叙事意象通常会被作者应用到叙事作品中去揭示主题,构建审美。

在《穆斯林的葬礼》中,作者霍达交叉应用“月”与“玉”这两个自然意象,构建了小说中突出的叙事艺术,再加上故事情节的跳跃感,不仅紧凑并集成了整个叙事结构,也为整个叙事作品带来了动态美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例:(原)两个女儿这才伸出玉笋似的手指,小心翼翼的拈起樱桃送到嘴边,嘬着那甜甜的,酸酸的,凉凉的美味。梁亦清望着那两张玉盘似的面庞……全身的疲劳都消除了。

(译)Only then did the girls pick up the cherries with their jade-white tapering fingers and put them into their mouths, sucking the icy bitter-sweet juice with relish. As Liang eyed their tender and delicate faces…and forgot all his fatigue.

上例中,“玉笋”被翻译成“jade-white tapering”,译者在这里采用了删译策略,删除了“玉笋”的意象,而是将它意译成“尖端细的手指”。但是由于生动性意象的缺失,就会造成读者想象力和纤纤玉指的失和。再者,对“玉盘”的翻译方法也值得商榷。译者通过改译,用两个具体的形容词“tender and delicate”将“玉盘”译出,虽然这对描述两个小姑娘来说是适合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却弱化了主要人物与叙事意象“玉”的联系。

在中國文学史上,人们普遍认为可以用“玉”去代表那些有着可爱面容与温柔性格的人。具体来说,更是那些安静而又漂亮的女性亦或是高贵而又文质彬彬的男性。然而相反的是,对西方读者来说,“玉”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并没有任何的文化意蕴。因此,译者通过删译或是改译“玉”,并不能将“玉”的丰富内涵充分地展示给外国读者。而且,由于用一些形容词去替代叙事意象“玉”,就使得译著中的叙事显得平淡而又乏味。

2.用民俗意象展示小说主题。民俗意象指民间宗教信仰与地方风俗。霍达作为回族女作家长期居住在北京,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汉族文化所影响。而在另一方面,她依然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少数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她的内心。很自然的,带有两种不同文化烙印的霍达,就会将之外化到她的小说中,这在《穆斯林的葬礼》中也会很容易就寻找到线索。

例:(原)他其实很饿,但仍然保持着多年的习惯,绝不狼吞虎咽,也不发出“吧唧”“吧唧”的粗鄙响声。吃东西不只是为了充饥,而是一种享受,不能把好东西糟蹋了……他没有要酒,酒是穆斯林的禁忌,他恪守着。和许多穆斯林一样,也不抽烟。

在译著中,这一部分被完全删除了,而它却是对韩子奇饮食习惯的写照。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穆斯林的饮食文化。

例:(原)沙蒙·亨特对韩子奇说:“难得,难得,中国酒啊!韩先生,让我们一醉方休!”

(译)He turned to Han.“A rare treat. Very hard to come by, this Chinese wine. Mr. Han, lets drink, shall we?”

“You forget again I dont drink” said Han, smiling apologetically.

这个例子是韩子奇告诉亨特他不喝酒的习惯。虽然这里没有任何删译,但是西方读者对于他为什么不喝酒却会感到困惑不已。因为本应该在第六章向读者详细解释清楚的事情却被译者完全删除了,因此才会在此处给读者造成隐晦。很明显,这对于西方读者清楚理解整篇小说是不利的,也会对译著的接受程度产生消极影响。

再者,译者如何处理其他民俗意象,如婚庆与葬礼文化,同样会对译著的质量产生极大影响。例如:霍达在原著中将韩天星与陈淑艳的婚礼描述得极为详尽,由此展示了穆斯林婚庆上风俗文化。而在译著中,译者不仅删除了一些重要的段落,同时在语言上也犯下了一些错误使得西方读者丧失了阅读小说的兴趣。

3. 删译造成文化意象缺失。文化意象就是和文化相关联的叙事意象。在原著中,霍达用很多文化意象来描述中国的春节风俗。

三、总结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能将叙事意象正确恰当地输送出来。译者大量采用删译策略,再加上改译,就造成了译著中叙事意象的缺失,使得外国读者丧失了对这部文学巨著的阅读兴趣,导致了其在西方世界的接受失败。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