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校长·一段岁月·一首颂歌
——磐溪河的故事主题创作纪要
2017-09-30李永永
■图、文/李永永
活动剪影
五一劳动节,全国各地的二十余名特殊“艺术教育家”到山城,当年他们都是怀揣艺术之梦从高等艺术院校奔赴教学第一线的,与孩子手牵手心连心,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里。敬业、爱心、奉献,数年后又来了个职业转型,当上了美术学校的校长,从此他们又开始奔波于全国各地,交流学习提升,进行一次次新的蜕变。与其他校长相比,他们感到重任不同寻常,或许正是其专业出身的特殊性,他们对艺术教育更多了一份深深的情怀,成为大家眼中“懂行”的校长。
他们每到一处,专业“实操”与美术教育观念的提升便是一堂必修课,正是其不忘初心的情怀,让他们明白要办好美术学校,美术学科的本位知识不能丢,绝对不能“外行管内行”。职业身份又决定了他们不能样样“精”,但该懂的还必须得懂。何谓“懂”?对于审美表现而言,必须得“眼高”。即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要能够甄别画面美丑和高下;其次是观念要新。美术教育绝对不是单纯地教孩子画几张画,传授点儿技能技巧,而是以提高少儿审美文化素养与人文情怀为核心。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教育,已经成为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必修课,在这时不我待的新时期,这批校长在此“俯下身子”来了一场“像孩子那样画”的创意版画之旅。
毕加索曾经说,他一辈子都在学像孩子那样画,他老了终于学像了。于是,大家选择了孩子常态下的玉脂软版,加上一支铅笔、一铲油墨,就干了起来。
活动现场
重庆小面 张奇初到山城,被久负盛名的重庆麻辣小面吸引。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特色小吃与典型吊脚楼结合,新意凸显,画面妙趣横生。
磐溪黑院墙 马明以当年国立艺专的屋檐作为表现主题,引起人们对当年磐溪国立艺专的追忆,屋檐下的灯笼犹如灯塔,用艺术照亮未来人生的精神之路。
无铭阙 吴鸿莲东汉无铭阙至今全国遗存仅有18处,磐溪无铭阙为其一。作者选择不同的表现视角呈现先人的智慧,既是一种文化之美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情怀的怀念。
磐溪河水潺潺流入嘉陵江,磐溪人民繁衍生息,这里具有众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两千年前的无铭阙依然挺立河边;抗战时期,中国最高的美术学府国立艺专在磐溪4年之久,在此播下了艺术的种子;徐悲鸿在磐溪石家花园度过了6年岁月……难怪美术大师潘天寿说:“20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绕过磐溪就定然支离破碎。”
勤劳善良的磐溪人民创造了磐溪文化,磐溪文化又润泽现代磐溪人民。
大半天工夫,二十余件作品跃然纸上,创作时摆脱专业版画技能技巧的束缚,像孩子那样把着眼点放在对文化的理解与审美感受表达上。在他们的作品里流淌出孩子版画般的趣味,但又绝对不是孩子作品的再现。他们用非常态非传统版画的表现方法进行多样化的创意表达,突破了纯专业艺术创作规律的瓶颈,获得了新的表达自由。作者本人毕竟不是孩子,在其美感的创生与文化的理解上,自然会有不同的深刻度。最终呈现的又回归到生活常态中的版画艺术表现,其艺术创造的意义当然远远大于孩子的原本表达。
无铭阙 陈艳东汉无铭阙至今全国遗存仅有18处,磐溪无铭阙为其一。作者选择不同的表现视角呈现先人的智慧,既是一种文化之美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情怀的怀念。
无铭阙 余梅东汉无铭阙至今全国遗存仅有18处,磐溪无铭阙为其一。作者选择不同的表现视角呈现先人的智慧,既是一种文化之美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情怀的怀念。
磐溪桥 杜敏该作品承载着多少磐溪记忆!徐悲鸿从这里走过,郭沫若受周恩来委托来看望徐悲鸿在此路过,曾在此赋诗表达爱国情怀,国立艺专的学子们也曾在此写生创作。
江陵兵工厂 骆娟抗战时期,日本法西斯对重庆进行无差别的大轰炸,江陵兵工厂制造的枪炮是中国军队所使用的主要武器,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当年的情景,让后来者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茶开了 马艺铭以现代审美观表现出磐溪人家的幸福与和谐,中国梦融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这里每一张画都有一个磐溪河边的故事,既是一次不一样的美术专业的提升,同时还是一场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教学资源开发实例。其实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美无处不在,美术教育资源无穷。
艺术表现从生活中来,是一种对生活的颂歌与文化的传承,创作的作品带着作者的认知与情义,美化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无论是孩子或者是成年艺术家,如是。
吉普车 韩扬1958年5月,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越野吉普车在重庆江北诞生,造车所需的零部件几乎都是用锤子等简单的工具敲出来的,20辆长江牌吉普车被用于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阅兵。该作品以儿童的视野创作,记录着我国汽车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江北恐龙 郭小旭大石坝恐龙骨化石于2004年发现于江北大石坝嘉陵江底,是全球首次发现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蜥脚类马门溪龙科,是一条最完整、最大的恐龙,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