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童言
2017-09-29杨冬梅
杨冬梅
【摘要】激发童言,感受童趣,在童趣中使学生快乐,在快乐中开发学生的能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在心底里对语言文学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渴望。
【关键词】突破课本 ; 开发课程 ; 拓宽思维 ; 突破教师 ; 放飞想象 ; 突破课堂 ; 重视课外 ; 鼓励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35-01
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把学生封闭在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突破教材、教师、课堂这三个中心,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下面我就来谈谈在这方面我是如何做的。
一、突破课本,开发课程,拓宽思维,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独创性
过去我们讲“课本乃一课之本”,新课程倡导开发课程资源,突破课本。新教材给教师以更大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处理教材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极大的发挥想象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富于想象、富于创造的教学环境。例如:一年级新课程中的《早操》,它是拼音学习中的一课,教参只提示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看拼音识字的能力,但文中富有童趣的语言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在准备学期公开课时我有了一个想法,尝试一下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仿写。在教学前我预测到動词的运用将是上好这节课的难点与关键,为了突破难点,我鼓励学生冲出教材去收集动词,做动词卡片,有的同学做了二十多张,还有的在卡片后面画上了精美的图画。这次收集活动对学生帮助非常大,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动词储备。课上我提出的学习目标是:让我们做首诗吧!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我让他们尽情地表演动词。我请学生补充我未完成的几段小诗,例如:小文字,起得早,_____ 来_____去,在________上做早操。我鼓励学生想得有趣些、快些,想得与自己过去不一样,与别人不一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独创性。努力让学生自主描述,学习从不同视角说出不同的感受,展现语言的独特性。有的同学说:“小文字,起得早,挤来挤去,在作业本上做操。”有的说:“小文字,起得早,跑来跑去,在语文书上做操。”学生们的思维如放飞的小鸟,尽情地想象,尽兴地飞翔。我又引导其他的学生说说挤、跑、走有什么不同。有的说:“用挤是因为写的字太密了。”有的说:“用跑是因为写得太草了。”有的说:“用走最好,因为我们现在刚学写字就应该认真写。”不同的感受使学生有了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又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可见当创造的火花被激起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最高的,也是最好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经常采取这样的方式,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用相同的内容激发学生不同的感受。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独特的语感,也使教者领略和感受到儿童语言带给我们独特美感和韵味。在教学中我与学生教学相长,思维一起在飞翔。
二、突破教师,从师爱中获取力量,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语言的丰富性
新课堂中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人堂,即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在教学中,我尽力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始终用微笑和鼓励面向学生。实践证明有许多知识不用教师亲自教,师爱和鼓舞也能使学生学得很好,使他们语感丰富,能从一滴河水看到无边的大海,从一片绿叶看到无限的生机。例如:在新课程第四单元语文天地中,仿照小河是鱼儿的家。说一说:_____是_____的家。有的同学说:“蓝天是白云的家。”我用一个微笑对他表示鼓励。又有一个同学说:“松树是松鼠的家。”我让大家为他鼓掌。“还有想试一试的吗?”鼓舞和期望在这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师爱转化为一种向上的动力。接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学生从他人的语言中,产生了内心情感的共鸣。“文具盒是铅笔的家”、“书是文字的家”、“鞋是脚丫的家”、“宇宙是地球的家”、“子弹是火药的家”、“贝壳是珍珠的家”、“电视是节目的家”、“冬天是雪人的家”、“春天是小雨的家”……当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拟人化后,世界变了,课堂热闹起来了。在三十多分钟的学习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地发挥。从这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仿佛都有了灵感,一点就通。例如:他们把书包里的书越来越多,说成书包胖了;把雪人化了,说成雪人变瘦了;把在黑板上写字,说成粉笔在黑板上走来走去……无穷无尽。让我感受到了师爱在教学中起的作用,不是教才能使学生学习,爱也可以使学生学习。鲁迅说得好,孩子们是可以敬服的,我体验到了。我被他们启发,我也被他们感动。
三、突破课堂,重视课外,鼓励探索,丰富生活经验,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传统教育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上,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已经不允许出现。新课程中强调冲破课堂,以课堂为点,课外为线,使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中。语文素质的提升来自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实践很重要。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游泳池内的练习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必须引导学生到江河湖海中去击水冲浪。我鼓励学生去探索,例如:收集月亮、太阳的知识;去看看太阳从何处升起;去查找图片看看大海里有什么?研究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制作、观测太阳钟;和爸爸妈妈订一个《家庭劳动公约》……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收集、去体验、整理加工信息,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感受,不断产生新的疑问。让学生留下问题,使学生达到课虽尽,余味却无穷的效果。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的积累,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期即将结束我与学生谈起这学期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是课文中的一句有趣的话或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有的说是师生共同参与想象的语言;有的说是亲身参与的活动或是亲身经历的一次收集,还有的说是在每节课上我都过得很快乐。是啊,这正是新教材所要达到的目的。激发童言,感受童趣,在童趣中使学生快乐,在快乐中开发学生的能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在心底里对语言文学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渴望。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新课程的天地中,开始无限广阔,无限美好的学习生活。